铝或铝合金的壳体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411925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铝或铝合金的壳体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壳体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涉及ー种铝或铝合金的壳体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铝或铝合金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及微电子等エ业领域。但铝或铝合金的标准电极电位很低,耐腐蚀差,暴露于自然环境中会引起表面快速腐蚀。提高铝或铝合金耐腐蚀性的方法通常是在其表面形成保护性的涂层。传统的阳极氧化、电沉积、化学转化膜技术及电镀等铝或铝合金的表面处理方法存在生产エ艺复杂、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真空镀膜(PVD)为一清洁的成膜技木。然而,由于铝或铝合金的标准电极电位很低,且PVD涂层本身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微小的孔隙,因此该PVD涂层难以较好的防止铝或铝合金基体发生电化学腐蚀,因此对铝或铝合金基体的耐腐蚀能力的提高有限。

发明内容
鉴于此,提供ー种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的铝或铝合金的壳体。另外,还提供一种上述壳体的制造方法。—种壳体,包括铝或铝合金基体,该壳体还包括依次形成于该铝或铝合金基体上的铝膜层和防腐蚀膜层,所述碳氮化铝梯度膜层中N和C的原子百分含量由靠近铝或铝合金基体向远离铝或铝合金基体的方向呈梯度増加,所述碳氮化铝梯度膜层注入有镧金属离子,形成该防腐蚀膜层。一种壳体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提供铝或铝合金基体;于该铝或铝合金基体的表面磁控溅射铝膜层;于Al膜上磁控溅射碳氮化铝梯度膜层,所述碳氮化铝梯度膜层中N和C的原子百分含量由靠近铝或铝合金基体向远离铝或铝合金基体的方向呈梯度増加;对该碳氮化铝梯度膜层注入镧金属离子,形成防腐蚀膜层。本发明所述壳体的制造方法,在铝或铝合金基体上依次形成铝膜层和防腐蚀膜层,该防腐蚀膜层为通过离子注入掺杂镧(La)金属离子的碳氮化铝梯度膜层,铝膜层和防腐蚀膜层的复合膜层可显著提高所述壳体的耐腐蚀性,且该壳体的制造エ艺简单、几乎无环境污染。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壳体的剖视示意图。图2是图1壳体的制作过程中所用镀膜机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壳体10
铝或铝合金基体11
铝膜层13
防腐蚀膜层15
镀膜机100
镀膜室20
真空泵30
轨迹21
靶材22
气源通道2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參阅图1,本发明ー较佳实施例的壳体10包括铝或铝合金基体11、依次形成于该铝或铝合金基体11表面的铝膜层13和防腐蚀膜层15。该防腐蚀膜层15为碳氮化铝梯度膜层,其掺杂有镧(La)金属离子。该镧金属离子可通过离子注入的方式掺杂于防腐蚀膜层15中。所述碳氮化铝梯度膜层中N和C的原子百分含量由靠近铝或铝合金基体11向远离铝或铝合金基体11的方向呈梯度増加。所述防腐蚀膜层15的厚度为0. 5 2. 0 μ m。所述铝膜层13的形成用以增强所述防腐蚀膜层15与铝或铝合金基体11之间的结合力。所述铝膜层13的厚度为100 300nm。所述壳体10的制造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提供铝或铝合金基体11,该铝或铝合金基体11可以通过冲压成型得到,其具有待制得的壳体10的结构。将所述铝或铝合金基体11放入盛装有乙醇或丙酮溶液的超声波清洗器中进行震动清洗,以除去铝或铝合金基体11表面的杂质和油污。清洗完毕后烘干备用。对经上述处理后的铝/镁铝或铝合金基体11的表面进行氩气等离子清洗,进ー步去除铝/镁铝或铝合金基体11表面的油污,以改善铝/镁铝或铝合金基体11表面与后续涂层的结合力。提供一镀膜机100,镀膜机100包括一镀膜室20,该镀膜室20内设有转架(未图示),将基体11固定于转架上,转架带动基材11沿圆形轨迹21运行,且基材11在沿轨迹 21运行时亦自转。在该镀膜室20侧壁上安装ニ靶材22,该ニ靶材22关于轨迹21的中心相对称。在ニ靶材22的两端设有气源通道对,该气源通道M吹出气体粒子轰击相应的靶材的表面,以使靶材表面溅射出粒子。当基材11通过ニ靶材22之间时,将镀上ニ靶材22 表面溅射的粒子,完成磁控溅射过程。该等离子清洗的具体操作及エ艺參数可为对该镀膜室20进行抽真空处理至真空度为8. OX 10_3Pa,以300 500sCCm(标准状态毫升/分钟)的流量向镀膜室20内通入纯度为99. 999%的氩气(工作气体),于铝或铝合金基体11上施加负300 负800V的偏压,在所述镀膜室20中形成高频电压,使所述氩气离子化而产生氩气等离子体对铝或铝合金基体11的表面进行物理轰击,而达到对铝或铝合金基体11表面清洗的目的。所述氩气等离子体清洗的时间为3 lOmin。采用磁控溅射的方式在铝或铝合金基体11表面依次形成铝膜层13及防腐蚀膜层 15。形成该铝膜层13及防腐蚀膜层15的具体操作方法及エ艺參数为在所述等离子清洗完成后,通入高纯氩气(99. 999% )100 300SCCm,开启靶材22的电源,该靶材22为铝靶, 设置铝靶功率为2 8kw,调节铝或铝合金基体11的偏压为负300 负500V,在铝或铝合金基体11表面沉积铝膜层13,沉积5 10分钟。形成所述铝膜层13后,以氩气为工作气体,其流量为100 300sCCm,以氮气和乙炔为反应气体,设置氮气和乙炔的初始流量分别为10 20SCCm和10 lOOsccm,在铝或铝合金基体11上施加负150 负500V的偏压,沉积所述防腐蚀膜层15。该防腐蚀膜层15 为碳氮化铝梯度膜层,沉积所述防腐蚀膜层15吋,每沉积10 15min将氮气和乙炔的流量増大10 20sCCm,使氮原子和碳原子在碳氮化铝梯度膜层中的原子百分含量由靠近铝或铝合金基体11至远离铝或铝合金基体11的方向呈梯度増加。沉积该碳氮化铝梯度膜层的时间为30 90min。所述碳氮化铝梯度膜层在其形成过程中可形成致密的Al-C-N相,增强所述防腐蚀膜层15的致密性,以提高所述壳体10的耐腐蚀性。所述碳氮化铝梯度膜的N和C的原子百分含量由靠近铝或铝合金基体11至远离铝或铝合金基体11的方向呈梯度増加,可降低碳氮化铝梯度膜与铝膜层13或铝或铝合金基体11之间晶格不匹配的程度,有利于将溅射碳氮化铝梯度膜的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カ 向铝或铝合金基体11方向传递;又因为在碳氮化铝梯度膜和铝或铝合金基体11之间沉积了塑性较好的铝膜层13,可改善防腐蚀膜层15与铝或铝合金基体11之间的界面错配度,当碳氮化铝梯度膜中的残余应カ较大时,可以借助于该铝膜层13以及铝或铝合金基体11的局部塑性变形实现残余应カ的释放,从而减少所述碳氮化铝梯度膜内的残余应カ,使壳体 10不易发生应力腐蚀,以提高所述壳体10的耐腐蚀性。所述应カ腐蚀是指在残余或/和外加应カ及腐蚀介质的作用下,引起的金属失效现象。完成上述碳氮化铝梯度膜层的沉积后,于该碳氮化铝梯度膜表面离子注入镧(La) 离子,从而形成上述防腐蚀膜层15。所述的注入镧离子的过程是将镀覆有所述铝膜层13 及碳氮化铝梯度膜的铝或铝合金基体11置于强流金属离子注入机(MEVVA)中,该离子注入机中采用镧金属靶材,该离子注入机首先将镧金属进行电离,使其产生镧(La)金属离子蒸气,并经高压电场加速使该镧(La)金属离子蒸气形成具有几万甚至几百万电子伏特能量的镧离子束,射入碳氮化铝梯度膜的表面,与其表层中及其表面的原子或分子发生物理作用,最终于该防腐蚀膜层15中的碳氮化铝梯度膜层中注入镧(La)金属离子。本实施例中注入所述镧离子的參数为离子注入机的真空度为lX10_4Pa,离子源电压为30 lOOkV,离子束流强度为0. 1 5mA,控制镧离子注入剂量在1 X 1016ions/cm2到 lX1018ions/cm2 之间。所述镧(La)金属离子与所述碳氮化铝梯度膜层中的原子为冶金結合,因此,该注入的镧金属离子不易脱落,且由于是在高能离子注入的条件下形成,该镧(La)金属注入碳氮化铝梯度膜层中后形成为非晶态,由于非晶态结构具有各向同性、表面无晶界、无位错、 偏折,均相体系等特点,故,经离子注入镧(La)金属离子后的碳氮化铝梯度膜层使壳体10 在腐蚀性介质中不易形成腐蚀微电池,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可能极小,大大提高了壳体10的耐蚀性。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壳体10的制备方法及壳体10进行说明实施例1等离子清洗氩气流量为观0叱側,铝或铝合金基体11的偏压为负300V,等离子清洗的时间为9分钟;溅镀铝层13 通入氩气lOOsccm,开启铝靶22,设置铝靶22功率为2kw,设置铝或铝合金基体11的偏压为负500V,沉积5分钟;溅镀防腐蚀层15 首先,溅镀形成一碳氮化铝梯度膜,其エ艺參数为以氩气为エ 作气体,其流量为lOOsccm,以氮气和乙炔为反应气体,设置氮气和乙炔的初始流量分别为 IOsccm和lOsccm,在铝或铝合金基体11上施加负500V的偏压;每沉积IOmin将氮气和乙炔的流量増大lOsccm,沉积时间控制为30min ;之后,对碳氮化铝梯度膜层注入镧金属离子,エ艺參数为设置真空度为lX10_4Pa,离子源电压为30kV,离子束流强度为0. 1mA,控制镧离子注入剂量在 lX1016ions/cm2 到 1 X 1018ions/cm2 之间。实施例2等离子清洗氩气流量为230sCCm,铝或铝合金基体11的偏压为负480V,等离子清洗的时间为7分钟;溅镀铝层13 通入氩气200SCCm,开启铝靶22,设置铝靶22功率为5kw,设置铝或铝合金基体11的偏压为负400V,沉积7分钟;溅镀防腐蚀层15 首先,溅镀形成一碳氮化铝梯度膜,其エ艺參数为以氩气为エ 作气体,其流量为200sCCm,以氮气和乙炔为反应气体,设置氮气和乙炔的初始流量分别为 15sccm和60sccm,在铝或铝合金基体上施加负300V的偏压;每沉积l^iiin将氮气和乙炔的流量増大lkccm,沉积时间控制为60min ;之后,对碳氮化铝梯度膜层注入镧金属离子的エ艺參数为设置真空度为 1 X 10_4Pa,离子源电压为60kV,离子束流强度为2mA,控制镧离子注入剂量在1 X 1016ions/ cm2 到 1 X 1018ions/cm2 之间。实施例3等离子清洗氩气流量为leOsccm,铝或铝合金基体11的偏压为负400V,等离子清洗的时间为6分钟;溅镀铝层13 通入氩气300SCCm,开启铝靶22,设置铝靶22的功率为8kw,设置铝或铝合金基体11的偏压为负300V,沉积10分钟;溅镀防腐蚀层15 首先,溅镀形成一碳氮化铝梯度膜,其エ艺參数为以氩气为エ 作气体,其流量为300sCCm,以氮气和乙炔为反应气体,设置氮气和乙炔的初始流量分别为 20sccm和lOOsccm,在铝或铝合金基体上施加负150V的偏压;每沉积15min将氮气和乙炔的流量増大20sCCm,沉积时间控制为90min ;之后,对碳氮化铝梯度膜层注入镧金属离子的エ艺參数为设置真空度为 1 X 10_4Pa,离子源电压为lOOkV,离子束流强度为5mA,控制镧离子注入剂量在1 X 1016ions/ cm2 到 1 X 1018ions/cm2 之间。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的壳体10的制造方法,在铝或铝合金基体11上依次形成铝膜层13及防腐蚀膜层15,该防腐蚀膜层15为碳氮化铝梯度膜层,其掺杂有镧(La)金属离子。该铝膜层13、防腐蚀膜层15組成的复合膜层显著地提高了所述壳体10的耐腐蚀性,且该制造ェ艺简单、几乎无环境汚染。
权利要求
1.ー种壳体,包括铝或铝合金基体,其特征在于该壳体还包括依次形成于该铝或铝合金基体上的铝膜层和防腐蚀膜层,所述碳氮化铝梯度膜层中N和C的原子百分含量由靠近铝或铝合金基体向远离铝或铝合金基体的方向呈梯度増加,所述碳氮化铝梯度膜层注入有镧金属离子,形成该防腐蚀膜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蚀膜层的厚度为0.5 2. 0 μ 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铝膜层的厚度为100 300nm。
4.一种壳体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提供铝或铝合金基体;于该铝或铝合金基体的表面磁控溅射铝膜层;于Al膜上磁控溅射碳氮化铝梯度膜层,所述碳氮化铝梯度膜层中N和C的原子百分含量由靠近铝或铝合金基体向远离铝或铝合金基体的方向呈梯度増加;对该碳氮化铝梯度膜层注入镧金属离子,形成防腐蚀膜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磁控溅射所述碳氮化铝梯度膜层的エ艺參数为以氩气为工作气体,其流量为100 300SCCm,以氮气和乙炔为反应气体, 设置氮气和乙炔的初始流量分别为10 20sCCm和10 lOOsccm,在铝或铝合金基体上施加负150 负500V的偏压;每沉积10 15min将氮气和乙炔的流量增大10 20sccm,沉积时间控制为30 90min。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碳氮化铝梯度膜层注入镧金属离子的エ艺參数为设置真空度为1 X IO-4Pa,离子源电压为30 IOOkV,离子束流强度为 0. 1 5mA,控制镧离子注入剂量在lX1016ions/cm2到1 X 1018ions/cm2之间。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沉积所述铝膜层的エ艺參数为 以铝靶为靶材,通入氩气100 300SCCm,开启铝靶,设置铝靶功率为2 8kw,设置基体的偏压为负300 负500V,沉积5 10分钟。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在沉积所述铝膜层之前对铝或铝合金基体进行等离子清洗的步骤。
全文摘要
一种壳体,包括铝或铝合金基体、依次形成于该铝或铝合金基体上的铝膜层和防腐蚀膜层,该防腐蚀膜层为通过离子注入掺杂了镧(La)金属离子的碳氮化铝梯度膜层,所述碳氮化铝梯度膜层中N原子和C原子的百分含量由靠近铝或铝合金基体至远离铝或铝合金基体的方向均呈梯度增加。该通过离子注入掺杂了镧(La)金属离子的碳氮化铝梯度膜层组成的复合膜层显著地提高了所述壳体的耐腐蚀性。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壳体的制造方法。
文档编号C23C14/16GK102595833SQ20111000103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5日
发明者张新倍, 蒋焕梧, 詹益淇, 陈文荣, 陈晓强, 陈正士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