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成型和组装的高塞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0846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于成型和组装的高塞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续浇铸用功能性耐火材料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成型和组装的高塞棒。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冶金业连铸水平的提高,高吨位电炉和转炉投产,尤其是连铸中间包容量的增大,使得连铸用铝碳质塞棒的高度增加。在目前的生产过程中,塞棒采用等静压成型方式,如图1所示,塞棒主体1中纵向开设内腔2,连接螺母3嵌装于塞棒主体1尾部的内腔 2内,连接螺母3用于塞棒与其提升装置的连接固定,由于此连接螺母3采用符合国标要求的标准件,即用于塞棒成型的内轴不能过粗,否则在塞棒成型后不能顺利的将内轴取出。这样,致使塞棒越高,内轴在塞棒成型时越容易弯曲,最终导致成型的塞棒弯曲而不合格,成品率低下,继而影响市场信誉。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成型和组装的高塞棒,能够提高塞棒的成型质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便于成型和组装的高塞棒,包括塞棒主体和连接螺母,塞棒主体中纵向开有内腔,连接螺母嵌装于塞棒主体尾部的内腔内,其特征在于连接螺母的外周套装大内孔的连接件,连接件上方的内腔中镶嵌衬套。连接件与连接螺母螺纹连接。连接件与连接螺母卡合在一起。衬套与内腔同轴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连接螺母的外周套装大内孔的连接件,在塞棒成型时就可选用大内孔的连接件和大直径的内轴,使内轴不发生弯曲变形而生产出高质量的塞棒,塞棒成型后将大直径内轴取出,将连接螺母安装在大内孔的连接件内,确保塞棒与其提升装置的准确连接,连接件上方内腔中设置的衬套保证了塞棒与提升装置的稳定牢固连接。2、大内孔的连接件与连接螺母间可采用拧接或卡装等连接方式,使其连接方式有更宽的选择余地。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剖面视图;图4是图2的B-B剖面视图;[0015]图中1、塞棒主体,2、内腔,3、连接螺母,4、塞棒主体,5、连接螺母,6、螺母,7、衬
套,8、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中,将塞棒的工作端定义为头端,将塞棒的另一端定义为尾端,同时定义为上方,塞棒的长度方向定义为纵向,靠近塞棒外表面的一侧定义为外侧。如图1、2所示,所提供的便于成型和组装的高塞棒的横截面为圆形,塞棒主体4中纵向开有内腔8,连接螺母5嵌装于塞棒主体4尾部的内腔8内,连接螺母5外拧装大内径的螺母6,螺母6上方的内腔8中设置衬套7。衬套7与内腔8同轴设置。在塞棒成型时,选用大直径的内轴和大内径的螺母6,采用等静压方式成型,塞棒成型后,将大直径的内轴取出,将连接螺母5拧接在大内径的螺母6内,确保塞棒与其提升装置的准确连接,在大内径的螺母6上方内腔中安装衬套7,保证了塞棒与提升装置的稳定牢固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选用螺母6,也可采用带卡接机构的其它部件,只要实现连接件与连接螺母5的稳定牢固配接即可。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符合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的前提下,任何等同或相似的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便于成型和组装的高塞棒,包括塞棒主体和连接螺母,塞棒主体中纵向开有内腔,连接螺母嵌装于塞棒主体尾部的内腔内,其特征在于连接螺母的外周套装大内孔的连接件,连接件上方的内腔中镶嵌衬套。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成型和组装的高塞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与连接螺母螺纹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成型和组装的高塞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与连接螺母卡合在一起。
4.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便于成型和组装的高塞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与内腔同轴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成型和组装的高塞棒,属于连续浇铸用功能性耐火材料设备领域,其包括塞棒主体和连接螺母,塞棒主体中纵向开有内腔,连接螺母嵌装于塞棒主体尾部的内腔内,特征在于连接螺母的外周套装大内孔的连接件,连接件上方的内腔中镶嵌衬套。此种便于成型和组装的高塞棒由于连接螺母外套装大内孔的连接件,在塞棒成型时就可选用大内孔的连接件和大直径的内轴,使内轴不发生弯曲变形而生产出高质量的塞棒,塞棒成型后将大直径内轴取出,将连接螺母安装在大直径连接件内,确保塞棒与其提升装置的准确连接关系,连接件上方内腔中设置的衬套保证了塞棒与提升装置的稳定牢固连接。
文档编号B22D41/18GK202129439SQ20112018690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5日
发明者毕研虎 申请人:淄博鑫耐达耐火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