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轮轴组合式感应淬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3988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凸轮轴组合式感应淬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凸轮轴感应淬火装置,尤其涉及相近的三个凸轮同时淬火的组合式感应装置。
背景技术
为使凸轮表面获得足够的硬度来保证其耐磨性,凸轮轴的热处理通常以中频感应淬火为主,传统的凸轮轴感应淬火装置是根据需淬火凸轮的尺寸大小来确定感应器的尺寸。在淬火时对相同尺寸的凸轮逐个同时感应加热淬火。但是有部分凸轮轴含有多种不同宽度尺寸的凸轮,例如,两个窄凸轮在两边紧挨着中间的宽凸轮,需根据窄凸轮和宽凸轮的尺寸做两种不同规格尺寸的感应装置,先对宽凸轮逐个进行淬火,然后对窄凸轮逐个进行淬火,这样容易造成加工周期长,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另外由于凸轮之间相隔较近,在加热窄凸轮时容易造成相邻已淬宽凸轮边缘位置的温度升高而形成感应软带。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避免感应软带生成、能对三个相近位置的凸轮同时进行加热淬火的组合式感应淬火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凸轮轴组合式感应淬火装置,包括感应线圈、冷却管,所述感应线圈固定在中间设有绝缘板的两块汇流排的一端,汇流排的另一端连接定位板,所述感应线圈两端面设有屏蔽圈,在屏蔽圈与感应线圈之间设有绝缘板,两汇流排的外侧各设有所述冷却管,感应线圈外部设有进水孔,内部设有与进水孔对应的喷水孔,与凸轮轴轴底对应的凹槽。进一步地,所述感应线圈的高度大于三个待淬火的凸轮总位置宽度。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管为U型。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板为云母板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同时对三个相近位置的凸轮同时进行加热淬火,而且感应线圈内与凸轮轴轴底对应设有凹槽可以避免非淬火区域被加热淬火。不仅加工周期缩短、生产效率提高,而且防止感应软带,稳定产品质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感应线圈的剖视图。图中1、感应线圈,2、汇流排,3、绝缘板,4、进水孔,5、冷却管,6、定位板,7、屏蔽
圈,8、绝缘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参见图1、图2,一种凸轮轴组合式感应淬火装置,包括感应线圈1、冷却管5,还包括通过绝缘螺栓8连接在感应线圈1两端面的屏蔽圈7,屏蔽圈7与感应线圈1之间设有绝缘板3,所述感应线圈1焊接固定在两块汇流排2的一端,两汇流排2使电流构成回路,两块汇流排2之间设有云母板制成的绝缘板3,两块汇流排2的外侧各焊接固定所述冷却管 5,作为优选,冷却管5为U型,方便接通回流冷却水,以保证汇流排2不致受高温的影响而温度过高,汇流排2的另一端焊接固定在定位板6上,定位板6用于本装置的轴向和径向定位;所述感应线圈1外部设有进水孔4,内部对应设有喷水孔,将冷却介质水管接通到感应线圈1的进水孔4上,感应线圈1内形成水腔,喷水孔均勻的分布在感应器内径上,这样在淬火时,介质水经进水孔4进入感应线圈1水腔,再从喷水孔喷射而出,使凸轮完成淬火,感应线圈1内部设有与凸轮轴轴底对应的凹槽。如图3所示,感应线圈1的外径为C,根据凸轮轴的直径尺寸确定感应线圈1的内径A,保证凸轮轴能顺利的通过感应线圈1,根据需淬火的三个凸轮的总位置宽度确定感应线圈1的总高度B。由于凸轮是需淬硬部位,而凸轮之间的轴底为非淬硬区域,因此将轴底对应的感应线圈1内径位置制作成凹槽,这样可以避免非淬火区域被加热淬火。设置好工艺参数,当凸轮轴移动到指定位置,感应线圈1通过电磁感应给凸轮加热,当加热到预定温度后,介质水通过进水孔4进入感应线圈1水腔,通过压力由线圈内径上的喷水孔喷出,给凸轮冷却,这样一次可以完成三个相近凸轮的同时加热淬火,完成后凸轮轴继续移动到下一档淬火位置继续进行淬火。
权利要求1.一种凸轮轴组合式感应淬火装置,包括感应线圈、冷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圈固定在中间设有绝缘板的两块汇流排的一端,汇流排的另一端连接定位板,所述感应线圈两端面设有屏蔽圈,在屏蔽圈与感应线圈之间设有绝缘板,两汇流排的外侧各设有所述冷却管,感应线圈外部设有进水孔,内部设有与进水孔对应的喷水孔,与凸轮轴轴底对应的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轴组合式感应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圈的高度大于三个待淬火的凸轮总位置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轴组合式感应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为U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轴组合式感应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板为云母板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凸轮轴组合式感应淬火装置,包括感应线圈、冷却管,还包括设在感应线圈上下端面的屏蔽圈,屏蔽圈与感应线圈之间设有绝缘板,所述感应线圈连接在两块汇流排的一端,两块汇流排之间设有绝缘板,两块汇流排的外侧各设有所述冷却管,汇流排的另一端连接有定位板,所述感应线圈外部设有进水孔,内部对应设有喷水孔,感应线圈内部设有与凸轮轴轴底相对应的凹槽。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对三个相近位置的凸轮进行同时加热淬火,而且感应线圈内与凸轮轴轴底对应设有凹槽可以避免非淬火区域被加热淬火。不仅加工周期缩短、生产效率提高,而且防止感应软带,稳定产品质量。
文档编号C21D9/30GK202214396SQ20112032872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5日
发明者余超, 黄海龙 申请人:中汽成都配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