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浇铸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5826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动浇铸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铸造设备中的铁水 、钢水输送及浇铸装置,确切的讲是一种电动浇铸包。
背景技术
目前精密铸造车间的铁水、钢水浇铸时,大都是采用一个行吊下挂一个Π挂架悬挂钢水包,在输送过程中需要一个人操作行车,另一个人通过杆件扶持稳定钢水包,再有一人倾倒钢水包进行浇注操作,这样,至少需要3人操作行车浇注,不仅效率低,而且也不安全。为了克服这种状况,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做了认真地研究,提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精窑铸造车间钢水浇铸中存在的人工消耗大、效率低下以及不安全等不足而提出来的。即提供一种电动浇铸包。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该电动浇铸包,具有一个操作室,操作室通过操作室挂架悬挂在小车上,并可绕操作室挂架旋转,在操作室的侧壁上通过刚性连杆连接可旋转的钢水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的技术效果是操作室封闭操作,隔绝了浇注车间的铁水或者钢水产生的高温辐射,而且还能防止各种原因造成的铁水或者钢水溅出产生的意外烫伤等伤害事故。只要一个人操作就可以完成由过去3人才能完成的浇铸工序,大大节约了人工和时间。可以通过改造现有的铸造车间的电动行车安装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浇铸包,也可以为没有电动行车的铸造车间单独设计带有电动行车的电动浇铸包。使用、改造、安装灵活方便。

附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附图2是附图I的右侧视图。附图中的序号I、大车,2、小车,3、操作室,4、刚性连杆,5、钢水包,6、立柱,7、操作室挂架。附图I中的虚线表示大车、小车和操作室、钢水包的移动位置。附图2中的钢水包移到了较低的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中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使用进行详细说明。参照附图,浇注车间一般具有带有导轨的立柱¢),在立柱导轨上安装大车(1),大车(I)的导轨上安装小车(2)的行吊,作为电动浇注的行走动力,浇铸包即安装在行吊的小车上。该电动浇铸包,具有一个操作室(3),其特征在于操作室(3)通过操作室挂架(7)悬挂在小车(2)上,并可绕操作室挂架(7)旋转,在操作室的侧壁上通过刚性连杆(4)连接可旋转的钢水包
(5)。为了提高操作的效率和效果,操作室(3)可以通过液压、电机带动等措施,绕操作室挂架(7)做360度的往复回转。挂架可以采用桁架也可以采用刚性的圆柱杆。操作室(3)还可以在液压或者电动操作下,沿操作室挂架(7)做垂直方向的上下移动。操作室(3)侧壁上的刚性连杆(4)与操作室侧壁铰连接,并可以绕铰链接的中心上下回转。刚性连杆可以采用机械结构中常用的四连杆机构的形式,制造简单。刚性连杆也可以采用液压缸替代连杆,实现液压驱动,移动灵活。回转动力可以采用液压油缸提供,也可以采用电动丝杆、丝母等结构实现。为了控制方便,控制操作室(3)侧壁铰连接的刚性连杆(4)绕铰链接的中心与水平方向作±60度的弧度上下回转,即可满足浇注的要求。如附图I中的虚线所示的钢水包 的位置,即为水平回转下降,以便于浇注不同品种的铸件。这样的结构,在使用时,只要在操作室内一个操作员即可完成钢水包的水平移动、垂直移动和旋转以及铁水、钢水浇注等工序步骤。较之目前采用的Π形吊架,可以节省2个操作工,提高工效30-50 %,节约铸造成本10-30 %。
权利要求1.ー种电动浇铸包,具有ー个操作室(3),其特征在于操作室(3)通过操作室挂架(7)悬挂在小车(2)上,并可绕操作室挂架(7)旋转,在操作室的侧壁上通过刚性连杆(4)连接可旋转的钢水包(5)。
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浇铸包,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操作室(3)可以绕操作室挂架⑵做360度回转。
3.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浇铸包,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操作室(3)可以沿操作室挂架(X)做垂直方向的上下移动。
4.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浇铸包,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操作室(3)侧壁上的刚性连杆(4)与操作室侧壁铰连接,并可以绕铰链接的中心上下回转。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浇铸包,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与操作室(3)侧壁铰连接的刚性连杆(4)绕铰链接的中心与水平方向作±60度的弧度上下回转。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浇铸包,具有一个操作室(3),其特征在于操作室(3)通过操作室挂架(7)悬挂在小车(2)上,并可绕操作室挂架(7)旋转,在操作室的侧壁上通过刚性连杆(4)连接可旋转的钢水包(5)。其优点是操作室封闭操作,隔绝了浇注车间的铁水、钢水产生的高温辐射,而且还能防止各种原因造成的铁水、钢水溅出产生的意外烫伤等伤害事故。只要一个人操作就可以完成由过去3人才能完成的浇铸工序,大大节约了人工和时间。
文档编号B22D41/06GK202367191SQ20112041686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5日
发明者李作成 申请人:李作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