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轴拐臂箱外壳铸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5510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主轴拐臂箱外壳铸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主轴拐臂箱外壳铸造工艺。采用含锶质量百分比为0.1~0.2%的A356.2铝合金液铸造,重熔后不额外加锶,经过精炼除气处理后,静置10分钟浇注,2~4小时的熔炼而成外壳。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金相组织晶粒细小与共晶体分布均匀,共晶体成纤维状;提高了力学性能,抗拉强度大于290MPa,延伸率大于5%,硬度大于100;针孔度等级高,针孔度等级达0-1级,即没有针孔。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专利说明】主轴拐臂箱外壳铸造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输配电线路中高压变电站的GIS高压开关设备用主轴拐臂盒外壳。
【背景技术】
[0002]GIS全称气体绝缘组合电器,将一座变电站中除变压器以外的一切设备,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避雷器、母线、电缆终端、进出线套管等,经优化设计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而本发明是该设备的关键部件,气密性和耐压性要求高,否则由于SF6气体的泄漏、外部水分的渗入等因素影响,都可能导致GIS内部闪络故障,GIS的全密封结构使故障的定位及检修比较困难,检修工作繁杂。
[0003]目前,本发明通常采用A356铸造铝合金材料,需要经过变质处理改善产品力学性能,通常采用锶(Sr)作为变质剂,变质效果好,维持时间长,属于长效变质剂。传统加锶变质处理工艺,首先将不含锶的A356.2铸造铝合金锭重熔到达一定温度后,精炼处理之前加入0.2~0.6%的锶,锶变质剂需要一段变质处理孕育期,精炼除气后需静置30分钟以上,才能充分起到变质作用,生产效率降低,锶的变质孕育期短,分布不均匀,金相组织共晶体呈点状、蠕虫状,有部分短条状,有个别小块状初晶硅。由于静置时间长及锶的加入量高,锶在起变质作用的同时,使产品针孔增加,针孔度达2~3级,从而影响产品的气密性、耐压性和降低使用寿命。其锶含量加入高,生产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0004]为了克服现有的主轴拐臂盒“需要加锶变质改善金相组织和提高力学性能,而锶变质剂在起变质作用的同时,会促使铸件针孔加重”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主轴拐臂盒外壳,不仅能解决针孔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更充分地发挥锶变质剂的变质效果,提高力学性能,精炼除气后不需要过长静置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000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熔制A356.2铝合金锭时,在不改变主要元素含量的基础上,加入质量比0.1-0.2%的锶变质剂,加入量低于传统加锶工艺,铝合金锭重熔过程中吸氢少,经过精炼除气处理后,无需过长静置时间,仅需静置10分钟即可使用,2~4小时的熔炼而成外壳。锶变质剂在熔制铝合金锭时加入,虽然加入量少,但是锶在熔制铝合金锭时,对合金液进行了第一次变质,在铝合金锭重熔时进行了第二次变质,前后经过两次变质,充分发挥了锶变质剂的变质作用。从而解决传统工艺加锶后铝合金液吸氢倾向大、针孔严重的目的,同时提高了产品力学性能。
[000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金相组织晶粒细小与共晶体分布均匀,共晶体成纤维状;提高了力学性能,抗拉强度大于290MPa,延伸率大于5%,硬度大于100 ;针孔度等级高,针孔度等级达0-1级,即没有针孔。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07]图1为本发明金相组织分析图。
[0008]图2为现有金相组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在不改变原有化学成分的基础上,熔制A356.2铝合金锭时,在合金液中加入
0.01-0.02%的锶变质剂,铝合金锭重熔后不再额外加锶,经过精炼除气处理后,静置10分钟即可浇注,2~4小时的熔炼而成外壳。
[0010]
表1 A356.2招合金化学成分
【权利要求】
1.主轴拐臂箱外壳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含锶质量百分比为0.1~0.2%的A356.2铝合金液铸造,重熔后不额外加锶,经过精炼除气处理后,静置10分钟浇注,2~4小时的熔炼而成外壳 。
【文档编号】B22D21/04GK103667816SQ201210343400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7日
【发明者】宗习洪, 王飞, 曾鸣, 席建东 申请人:江苏华江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