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压制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1246阅读:8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真空压制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压制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采用模具压制生产硬质合金制品,生产硬质合金制品的模具主要包括模体、上冲头、下冲头三部分。实际生产中,生产硬质合金粉末原料装入由模体、上冲头和下冲头形成的空间中,然后对上冲头加压或者对上冲头和下冲头同时加压使硬质合金粉末原料形成所需要形状的毛坯,然后经烧结成为最终成品。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例如根据特定的设计要求,或者粉末原料的特殊性质,或者粉末原料粘性较大,在模具压制毛坯时会出现气泡或空洞缺陷,影响了硬质合金制品的质量并造成废品的出现,所以必须在真空状态下进行压制。。
发明内容为解决以上技术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生产质量的真空压制模具。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真空压制模具,包括模体、上冲头和下冲头,所述模体内部设置有竖直的空腔,所述下冲头位于空腔的底部,上冲头位于下冲头上方的空腔内,所述模体中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横向贯穿的抽气孔,所述抽气孔上方的模体侧壁上设置有横向贯穿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的长度大于模体侧壁的厚度,所述上冲头和下冲头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环形沟槽,所述环形沟槽底部与模体空腔内表面之间设置有O型橡胶密封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I、结构简单,可按原有的模具生产工艺进行生产,加工简单方便。2、提高了毛坯的内在质量,减少或根本杜绝了因气泡或孔洞造成的废品。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模体,2上冲头,3下冲头,4抽气孔,5螺纹孔,6限位螺栓,70型橡胶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抽真空的模具,包括模体I、上冲头2和下冲头3,模体I内部设置有竖直的空腔,下冲头3位于空腔的底部,上冲头2位于下冲头3上方的空腔内。模体I中部的侧壁上钻出横向贯穿的抽气孔4,抽气孔4可以外接真空泵。抽气孔4上方的模体I侧壁上钻出有横向贯穿的螺纹孔5,螺纹孔5内螺纹连接限位螺栓6,限位螺栓6的长度大于模体I侧壁的厚度。上冲头2和下冲头3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环形沟槽,环形沟槽底部与模体I空腔内表面之间设置有O型橡胶密封圈7,从而上下封闭上冲头2与下冲头3之间的空腔。模体I、上冲头2、下冲头3是由TlO钢经淬火制成。其工作原理为在压力机上压制毛坯时,将下冲头3伸入模体I内安装好,将粉末原料倒入模体I内,再将上冲头2伸入模体1,留出抽真空的空间,用限位螺栓6固定,抽气孔4接通真空泵抽出模体I内的空气,后将限位螺栓6松开,因模体内部是真空,所以上冲头自动下落,切断真空后由压力机加压成型,最后退模取出压制毛坯,完成整个压制流程。就可以进行压制了。 上述实施例所述是用以具体说明本专利,文中虽通过特定的术语进行说明,但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熟悉此技术领域的人士可在了解本专利的精神与原则后对其进行变更或修改而达到等效目的,而此等效变更和修改,皆应涵盖于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范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真空压制模具,包括模体、上冲头和下冲头,所述模体内部设置有竖直的空腔,所述下冲头位于空腔的底部,上冲头位于下冲头上方的空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体中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横向贯穿的抽气孔,所述抽气孔上方的模体侧壁上设置有横向贯穿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的长度大于模体侧壁的厚度,所述上冲头和下冲头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环形沟槽,所述环形沟槽底部与模体空腔内表面之间设置有O型橡胶密封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真空压制模具,包括模体、上冲头和下冲头,模体内部设置有竖直的空腔,下冲头位于空腔的底部,上冲头位于下冲头上方的空腔内,模体中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横向贯穿的抽气孔,抽气孔上方的模体侧壁上设置有横向贯穿的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限位螺栓的长度大于模体侧壁的厚度,上冲头和下冲头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环形沟槽,环形沟槽底部与模体空腔内表面之间设置有O型橡胶密封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可按原有的模具生产工艺进行生产,加工简单方便。提高了毛坯的内在质量,减少或根本杜绝了因气泡或孔洞造成的废品。
文档编号B22F3/03GK202655626SQ20122034847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8日
发明者李霞, 杨玲, 陆义华, 高峰 申请人:济南市冶金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