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钕铁硼磁体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0433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钕铁硼磁体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体成型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钕铁硼磁体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钕铁硼磁体属于磁铁的一种,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和磁性强的特点,是迄今为止性能价格比最佳的磁体。钕铁硼磁铁是由钕、铁、硼(Nd2Fel4B)形成的四方晶系晶体。钕铁硼磁体作为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具有很高的性能,其广泛应用于能源、交通、机械、医疗、IT、家电等行业,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知识经济的发展,给稀土永磁钕铁硼产业等功能材料不断带来新的用途,这为钕铁硼产业带来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制造烧结钕铁硼永磁体多以粉末冶金技术为主,制造过程包括配料、熔炼、制粉、混料、压制成型、烧结、机加工、表面处理等工序组成。其中压制的目的,就是利用压机的压制,使磁性粉末具有一定的形状、尺寸、压制密度和强度。专利申请号为201010272579.9,专利名称为“钕铁硼成型均匀取向磁场的模具”的中国发明专利以及专利号为CN202291403U,专利名称为“一种钕铁硼圆柱体的压制成型模具”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均公开了一种钕铁硼圆柱体的压制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上压头)和下模(下成型端头),其中上模(上压头)的下端面和下模(下成型端头)的上端面分别制成对称的单个或多个半圆柱形凹面,上模(上压头)与下模(下成型端头)压合时形成了单个或多个圆柱形模腔。这种成型模具虽然生产效率较高,每次可压制10支以上的生坯,但由于圆柱形模腔必须由上下两部分(上模和下模)压合形成,因此存在以下缺陷:1、压制得到的坯体在压合面上容易产生两条凸出于坯体圆弧面的线条,俗称“中线”,使得坯体的圆度差,后续加工时容易在“中线”处产生开裂、崩边等问题;2、上模和下模必须精确对位压合,模具轻微的振动或操作不当都容易导致上、下模错位而使坯体外形偏离圆柱形,操作难度大,产品报废率高;3、坯体长度不可调,无法满足不同尺寸的加工要求。上述成型模具所压制得到的坯体合格率仅能达到60 80%。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钕铁硼磁体成型模具,其操作简单,压制得到的坯体圆度好、不易开裂和崩边、长度可调,坯体合格率可达到99%以上。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钕铁硼磁体成型模具,包括压头和模身,所述模身上竖直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圆柱形的空腔,所述压头与模身相配合的一面凸出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圆柱形的芯棒,所述芯棒与所述空腔一一对应且间隙配合。其中,所述模身呈矩形,所述空腔以矩阵排列方式均匀分布在模身的中部而形成空腔矩阵,空腔矩阵的长度或宽度方向上的相邻两空腔之间的间距为2mm,空腔矩阵的长度不超过模身长度的0.7,空腔矩阵的宽度不超过模身宽度的0.6。其中,所述模身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一贯穿模身前后两端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嵌设有导磁条,所述凹槽与模身顶面的距离为模身高度的1/3 2/3,所述凹槽的底部与空腔之间的距离为2 5mm。其中,所述压头的顶面凸设有纵截面呈等腰梯形的凸起。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操作简单,压制得到的坯体无中线、圆度好、不易开裂和崩边、长度可调,坯体合格率可达到99%以上。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压头;2、模身;10、芯棒;11、凸起;20、空腔;21、凹槽。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钕铁硼磁体成型模具,包括压头I和模身2,所述模身2上竖直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圆柱形的空腔20,所述压头I与模身2相配合的一面凸出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圆柱形的芯棒10,所述芯棒10与所述空腔20——对应且间隙配合。压制时,只需向圆柱形的空腔20内填入一定量的磁性粉末,然后将压头I上的芯棒10对准空腔20压合即可得到圆柱形的坯体,操作简单高效。由于坯体的圆弧面由圆柱形的空腔20独立成型,因此坯体的圆度好,坯体的圆弧面上不存在“中线”,也无需进行后续加工以消除“中线”,因此减少了加工量并避免了后续加工时容易在“中线”处产生开裂、崩边等问题。在压制过程中,通过调整磁性粉末的填充量,即可制得不同长度的坯体,无需修改或更换模身和压头,产品适应范围广。经过实际生产检验,采用本发明的钕铁硼磁体成型模具,压制得到的坯体合格率可提高至99%以上。请继续参照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模身2呈矩形,所述空腔20以矩阵排列方式均匀分布在模身2的中部而形成空腔矩阵,空腔矩阵的长度或宽度方向上的相邻两空腔20之间的间距为2mm,空腔矩阵的长度不超过模身2长度的0.7,空腔矩阵的宽度不超过模身2宽度的0.6。相应的,所述压头I上的芯棒10对应于空腔20也呈同样的矩阵排列方式。这种设计具有以下优点:1、保证模身具备足够的强度而不易损坏,空腔也不易变形;
2、空腔之间留有足够的间距以避免坯体在磁化时相互影响;3、空腔均匀有序地分布使得坯体的磁化一致性好;4、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模具一次成型的坯体数量,提高了生产效率。请继续参照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模身2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一贯穿模身2前后两端的凹槽21,所述凹槽21内嵌设有导磁条,所述凹槽21与模身2顶面的距离为模身2高度的1/3 2/3,所述凹槽21的底部与空腔20之间的距离为2 5mm。经研究发现,采用上述磁化结构,可有效缩短坯体的磁化时间并提高坯体的磁场均匀性,磁场的均匀性偏差可降低至3%以下。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拆装,所述压头I的顶面凸设有纵截面呈等腰梯形的凸起11,凸起11的大小以便于人手或机械手提放为宜。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钕铁硼磁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头和模身,所述模身上竖直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圆柱形的空腔,所述压头与模身相配合的一面凸出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圆柱形的芯棒,所述芯棒与所述空腔—对应且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钕铁硼磁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身呈矩形,所述空腔以矩阵排列方式均匀分布在模身的中部而形成空腔矩阵,空腔矩阵的长度或宽度方向上的相邻两空腔之间的间距为2mm,空腔矩阵的长度不超过模身长度的0.7,空腔矩阵的宽度不超过模身宽度的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钕铁硼磁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身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一贯穿模身前后两端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嵌设有导磁条,所述凹槽与模身顶面的距离为模身高度的1/3 2/3,所述凹槽的底部与空腔之间的距离为2 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钕铁硼磁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的顶面凸设有纵截面呈等腰梯形的凸起。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钕铁硼磁体成型模具,包括压头和模身,所述模身上竖直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圆柱形的空腔,所述压头与模身相配合的一面凸出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圆柱形的芯棒,所述芯棒与所述空腔一一对应且间隙配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操作简单,压制得到的坯体无中线、圆度好、不易开裂和崩边、长度可调,坯体合格率可达到99%以上。
文档编号B22F3/03GK103170620SQ201310090218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0日
发明者吕竹风, 董尧红, 徐小卫, 吴春光 申请人:宁德市星宇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