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双旋转管材除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表面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旋转管材除锈装置。
技术背景:钢管内外壁除锈机是一种组合清理钢管内外壁的除锈机,通过抛丸来清理钢管的外表面,通过抛喷丸清理内表面,使表面的氧化皮均祛除掉。该机主要利用高效强力抛丸器抛出的高速丸流,抛打位于室体内的旋转工件表面与内腔上,去掉其它的粘砂、锈层、焊渣、氧化皮及其杂物,使之获得精细的光洁表面。提高了漆膜与钢材表面的附着力,并提高钢材的抗疲劳强度和抗腐蚀能力,改善了钢材的内在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但是现有的管材除锈装置都是单面的除锈,对管材全身除锈需要反复操作,比较麻烦,而且除锈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旋转管材除锈装置,它采用内外双层旋转的机构,能够对管材表面一次全身除锈,无死角除锈,效果比较突出。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外圈旋转装置1、内圈旋转装置2,所述的外圈旋转装置I的内侧均匀设置有五个内圈旋转装置2,内圈旋转装置2焊接在外圈旋转装置I内侧,所述的内圈旋转装置2包含有U型支架3、中心旋转滚轴4、磨砂表层5、内层旋转电机6,U型支架3的内侧设置有中心旋转滚轴4,中心旋转滚轴4的表面设置有磨 砂表层5,U型支架3的左端外侧设置有内层旋转电机6,内层旋转电机6通过联轴与中心旋转滚轴4连接。所述的五个内圈旋转装置2的中心滚轴外层磨砂层轴成一个圆形,能够贴合管材表面,增强除锈效果。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采用内外双旋转的方式,外层旋转带动内层的五个小除锈装置旋转,五个小除锈装置旋转方向与外层方向垂直,想成了立体的旋转结构,外层旋转对管材表面横向除锈,内层旋转对管材表面纵向除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采用内外双层旋转的机构,能够对管材表面一次全身除锈,无死角除锈,效果比较突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外圈旋转装置1、内圈旋转装置2,所述的外圈旋转装置I的内侧均匀设置有五个内圈旋转装置2,内圈旋转装置2焊接在外圈旋转装置I内侧,所述的内圈旋转装置2包含有U型支架3、中心旋转滚轴4、磨砂表层5、内层旋转电机6,U型支架3的内侧设置有中心旋转滚轴4,中心旋转滚轴4的表面设置有磨砂表层5,U型支架3的左端外侧设置有内层旋转电机6,内层旋转电机6通过联轴与中心旋转滚轴4连接。所述的五个内圈旋转装置2的中心滚轴外层磨砂层轴成一个圆形,能够贴合管材表面,增强除锈效果。本具体实施方式
工作原理:采用内外双旋转的方式,外层旋转带动内层的五个小除锈装置旋转,五个小除锈装置旋转方向与外层方向垂直,想成了立体的旋转结构,外层旋转对管材表面横向除锈,内层旋转对管材表面纵向除锈。本具体实施方式
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采用内外双层旋转的机构,能够对管材表面一次全身除锈,无死角除锈,效果比 较突出。
权利要求1.一种双旋转管材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外圈旋转装置(I)、内圈旋转装置(2),所述的外圈旋转装置(I)的内侧均匀设置有五个内圈旋转装置(2),内圈旋转装置(2)焊接在外圈旋转装置(I)内侧,所述的内圈旋转装置(2)包含有U型支架(3)、中心旋转滚轴(4)、磨砂表层(5)、内层旋转电机(6),U型支架(3)的内侧设置有中心旋转滚轴(4),中心旋转滚轴(4)的表面设置有磨砂表层(5),U型支架(3)的左端外侧设置有内层旋转电机(6),内层旋转电机(6)通过联轴与中心旋转滚轴(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旋转管材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五个内圈旋转装置(2)的中心 滚轴外层磨砂层轴成一个圆形。
专利摘要一种双旋转管材除锈装置,涉及管材表面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它包含外圈旋转装置(1)、内圈旋转装置(2),所述的外圈旋转装置(1)的内侧均匀设置有五个内圈旋转装置(2),内圈旋转装置(2)焊接在外圈旋转装置(1)内侧,所述的内圈旋转装置(2)包含有 U型支架(3)、中心旋转滚轴(4)、磨砂表层(5)、内层旋转电机(6),U型支架(3)的内侧设置有中心旋转滚轴(4),中心旋转滚轴(4)的表面设置有磨砂表层(5),U型支架(3)的左端外侧设置有内层旋转电机(6),内层旋转电机(6)通过联轴与中心旋转滚轴(4)连接。它采用内外双层旋转的机构,能够对管材表面一次全身除锈,无死角除锈,效果比较突出。
文档编号B24C3/02GK203092359SQ20132006028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4日
发明者张荣磊 申请人:昆山尚达智机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