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压铸模顶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压铸模顶杆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压力铸造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铸模顶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压铸工艺中,压铸模动模脱落后成型的铸件需要用设置在动模上的顶杆将其顶出,以方便将铸件取下,但目前在压铸模中所使用的顶杆与定模套板之间通过简单的密封圈密封,其密封效果较差,外界气体很容易进入到真空的型腔中,导致铸件产生气孔,严重影响铸件的质量,且在使用时,会产生热量,而现有的压铸模顶杆装置不具有散热孔,导致其散热效果差,影响加工,且现有的压铸模顶杆装置在安装时不牢固,也会影响其加工,这都会给使用者带来损失。实用新型内容[0003](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压铸模顶杆装置,与现有的压铸模顶杆装置相比,区别在于通过所设的盲孔,可起到散热作用,通过所设的安装孔,使其安装更加稳固,通过所设的密封圈,可以有效地防止气体通过顶杆进入到压铸模型腔内。[0005](二)技术方案[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7]—种压铸模顶杆装置,包括顶杆和顶杆密封组件,所述顶杆贯穿的安装在顶杆密封组件内,所述顶杆密封组件上设有安装孔,所述顶杆密封组件内设有盲孔,所述顶杆密封组件与顶杆的接触面处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顶杆密封组件外侧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圈。[000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顶杆密封组件呈台阶形,所述安装孔贯穿顶杆密封组件的台阶处,且设有两个。[000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密封槽设有两个。[00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密封槽设有一个。[0011](三)有益效果[0012]本实用新型相比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散热效果好,安装稳固、密封效果好;2、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压铸模顶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0015]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铸模顶杆装置,包括顶杆I和顶杆密封组件2,所述顶杆I贯穿的安装在顶杆密封组件2内,所述顶杆密封组件2上设有安装孔3,所述顶杆密封组件2内设有盲孔4,所述顶杆密封组件2与顶杆I的接触面处设有第一密封槽5,所述第一密封槽5内设有第一密封圈6,所述顶杆密封组件2外侧设有第二密封槽7,所述第二密封槽7内设有第二密封圈8。[0016]所述顶杆密封组件2呈台阶形,所述安装孔3贯穿顶杆密封组件2的台阶处,且设有两个,通过将顶杆密封组件2设置成台阶形,使得其安装更加方便。[0017]所述第一密封槽5设有两个,通过所设的第一密封槽5,可有效地防止气体通过顶杆I进入到压铸模型腔内。[0018]所述第二密封槽7设有一个。[00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1、散热效果好,安装稳固、密封效果好;2、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操作简单,安全可靠。[002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压铸模顶杆装置,包括顶杆和顶杆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贯穿的安装在顶杆密封组件内,所述顶杆密封组件上设有安装孔,所述顶杆密封组件内设有盲孔,所述顶杆密封组件与顶杆的接触面处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顶杆密封组件外侧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模顶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密封组件呈台阶形,所述安装孔贯穿顶杆密封组件的台阶处,且设有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模顶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槽设有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模顶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槽设有一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铸模顶杆装置,包括顶杆和顶杆密封组件,所述顶杆贯穿的安装在顶杆密封组件内,所述顶杆密封组件上设有安装孔,所述顶杆密封组件内设有盲孔,所述顶杆密封组件与顶杆的接触面处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顶杆密封组件外侧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圈。使用时,通过所设的盲孔,可起到散热作用,通过所设的安装孔,使其安装更加稳固,通过所设的密封圈,可以有效地防止气体通过顶杆进入到压铸模型腔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散热效果好,安装稳固、密封效果好;2.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B22D17/22GK203044861SQ20132009094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7日
发明者张群峰 申请人:宁波臻至机械模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