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相化学沉积法制备镍棒的热解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3585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气相化学沉积法制备镍棒的热解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冶炼设备,具体是涉及一种气相化学沉积法制备镍棒的热解炉。
背景技术
纯金属镍棒材可用作炼钢、化工材料等领域。国内外企业利用电解镍做主要原料,加入必要的辅助材料,进行冶炼、锻造、轧制和拉拔制备。工艺流程为电解镍经过非真空感应炉冶炼、浇注棒材、扒皮、加热锻造、方坯、轧制、退火、酸洗、对焊、拉拔、重复退火至拉拔工艺等复杂过程才能得到金属线材或棒材。该工艺流程长、操作复杂、能耗高、生产成本高。羰基镍加热后分解得到金属镍和CO,利用热解这一特性生产金属镍相对于传统的电解镍生产过程具有工艺流程短、自动化程度高、污染小、冶炼过程金属损失少等优点。但是利用羰基镍分解制备纯金属镍棒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在国内外还没有应用,目前利用羰基镍生产的产品只有镍粉、镍铁粉和镍丸三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气相化学沉积法制备镍棒的热解炉,利用羰基镍热解生产镍棒,具有 结构简单、投资少、生产效率高等优点。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气相化学沉积法制备镍棒的热解炉包括:炉体、炉体冷却系统、镍管、进气口、尾气出口和油加热系统,炉体壁设有炉体冷却系统,进气口设置在炉体底部中间,油加热系统的导热油进口和导热油出口沿进气口对称设置,尾气出口设置于炉体底部侧边,镍管连通导热油进口和导热油出口,镍管中部位于进气口正上方。优选的,所述炉体冷却系统为水冷系统,换热部为沿炉体壁设置的冷却夹套,炉体冷却系统进水口设置于炉体侧壁下部,出水口设置于炉体侧壁上部,冷却系统的额定工作温度为5(T60°C。优选的,所述油加热系统的热源与炉体分离设置,由输油管连通,由外置泵提供循环动力,热源工作温度为150°C 350°C。优选的,所述尾气出口处设有抽真空系统,额定工作气压为0.01 0.25MPa。优选的,所述镍管为倒U字型或者为缺少底边的矩形或者为缺少底边的长方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气相化学沉积法制备镍棒的热解炉,利用羰基镍热解生产镍棒,具有结构简单、投资少、生产效率高等优点。羰基镍加热后分解得到金属镍和CO,利用热解这一特性生产金属镍相对于传统的电解镍生产过程具有工艺流程短、自动化程度高、污染小、冶炼过程金属损失少等优点。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 一炉体;2—镍管;3—进气口 ;4一进水口 ;5 —出水口 ;6—尾气出口 ;7—导热油进口 ;8—导热油出口 ;9一冷却夹套;10—热源;11 一泵。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气相化学沉积法制备镍棒的热解炉包括:炉体1、炉体冷却系统、镍管2、进气口 3、尾气出口 6和油加热系统,炉体壁设有炉体冷却系统,炉体冷却系统为水冷系统,换热部为沿炉体壁设置的冷却夹套9,炉体冷却系统进水口 4设置于炉体侧壁下部,出水口 5设置于炉体侧壁上部,进气口 3设置在炉体I底部中间,油加热系统的导热油进口 7和导热油出口 8沿进气口 3对称设置,油加热系统的热源10与炉体I分离设置,由输油管连通,由外置泵11提供循环动力,尾气出口 6设置于炉体I底部侧边,镍管2连通导热油进口 7和导热油出口 8,镍管2中部位于进气口 3正上方。更进一步的是在尾气出口处增设抽真空系统,保证本实用新型的额定工作压力在
0.01 0.25MPa的范围内,热解尾气(主要为一氧化碳)从热解炉底部尾气出口 6引出;将镍管加工为倒U字型,还可以为缺少底边的矩形或者缺少底边的长方形。本实用新型的油加热系统和镍管内循环导热油,由泵提供循环动力,温度为150°C 350°C,冷却系统保证炉体温度为55°C左右,这样当羰基镍从进气口进入炉体内时遇到镍管受热分解为镍和CO气体,镍管外壁沉积金属镍不断长大,最终得到直径为800mm-1200mm的镍棒,,其热解尾气,主要为一氧化碳,从热解炉底部的尾气出气口引出,夕卜部设置的抽真空系统,能彻底排净设备和管道中的有害残存气体,达到对人和环境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导热油系统可以为这样一个循环系统,导热油被注入导热油贮槽后由电加热器加热到需要温度,泵送 至热解炉中的镍管内,经与热解炉内的羰基镍气体交换热量后,回流到贮槽内再次加热后送至炉内循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气相化学沉积法制备镍棒的热解炉,利用羰基镍热解生产镍棒,具有结构简单、投资少、生产效率高等优点。羰基镍加热后分解得到金属镍和CO,利用热解这一特性生产金属镍相对于传统的电解镍生产过程具有工艺流程短、自动化程度高、污染小、冶炼过程金属损失少等优点。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启示下,作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还可以做出其它等同变型和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气相化学沉积法制备镍棒的热解炉,包括:炉体、炉体冷却系统、镍管、进气口、尾气出口和油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炉体壁设有炉体冷却系统,进气口设置在炉体底部中间,油加热系统的导热油进口和导热油出口沿进气口对称设置,尾气出口设置于炉体底部侧边,镍管连通导热油进口和导热油出口,镍管中部位于进气口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气相化学沉积法制备镍棒的热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冷却系统为水冷系统,换热部为沿炉体壁设置的冷却夹套,炉体冷却系统进水口设置于炉体侧壁下部,出水口设置于炉体侧壁上部,冷却系统的额定工作温度为5(T60°C。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气相化学沉积法制备镍棒的热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加热系统的热源与炉体分离设置,由输油管连通,由外置泵提供循环动力,热源工作温度为 150°C 350°C。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气相化学沉积法制备镍棒的热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出口处设有抽真空系统,额定工作气压为0.0l 0.25MPa。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气相化学沉积法制备镍棒的热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镍管为倒U字 型或者为缺少底边的矩形或者为缺少底边的长方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气相化学沉积法制备镍棒的热解炉,包括炉体、炉体冷却系统、镍管、进气口、尾气出口和油加热系统,炉体壁设有炉体冷却系统,进气口设置在炉体底部中间,油加热系统的导热油进口和导热油出口沿进气口对称设置,尾气出口设置于炉体底部侧边,镍管连通导热油进口和导热油出口,镍管中部位于进气口正上方。炉体冷却系统为水冷系统,额定工作温度为50~60℃,油加热系统的热源与炉体分离设置,外置泵提供循环动力,工作温度为150℃~350℃。本实用新型利用羰基镍热解生产镍棒,结构简单、投资少、生产效率高。羰基镍加热后分解得到金属镍和CO,相对于传统的电解镍生产具有工艺流程短、自动化程度高、污染小、冶炼过程金属损失少等优点。
文档编号C23C16/44GK203144511SQ20132011851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5日
发明者王芳镇, 肖冬明, 禹松涛, 江龙, 甘振君, 李朝平, 许文, 唐瑾, 王传普, 王良 申请人: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