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轴承座浇注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3602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动机轴承座浇注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提高发动机轴承座浇注质量的发动机轴承座浇注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品的日新月异,汽车生产企业在不断的竞争中,对整车产品的开发不断加快。尽 管从车体的外观形状,材质及配套件对机动车的性能都将产生影响,但是汽车的心脏一发动机,对于性能是最至关重要的,无论从供货应量、价格、以及性能匹配等方面,都会直接影响新开发车型的性能指标。通常生产的过程中,模具制作周期长、成本高。最重要的是型砂在使用中会出现诸多问题,如:在使用后需要重新筛选;在制作砂型时易脱落,从而造成轴承座内出现应力不均、砂眼、缩松等情况。在批量生产时,在一个砂模内需要浇注多个产品,若铁水流速较快会将砂型冲散,使产品合格率下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提高发动机轴承座浇注质量的发动机轴承座浇注模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砂箱、溢流片、排气针、砂模及导向装置,其特征是:在砂箱内填充有夯实的砂模,在砂模内制有待浇注的模型空腔,在模型空腔的一侧设置有一个缓冲浇注冲击用的导向装置,在模型空腔的另一侧设置有溢流片,在溢流片上固定一个排出型砂在浇注时所产生热气的排气针。导向装置包括导向管,H形底座;在!1形底座的每个支脚上对称设置至少两个扁平阶梯结构的浇注口。排气针垂直固定在溢流片上。通过浇注导向装置的扁平阶梯结构的浇注口,有利于应用“大孔出流”理论与“均衡凝固”理论的结合。其原理是:放大阻流面以下系统的截面积,使铁水内平稳的流进砂型,“均衡凝固”理论的应用是合理的设计浇冒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应用“大孔出流”理论与“均衡凝固”理论,降低铁水的动能,进而减小铁水的砂芯的冲刷;减少影响浇注时间的因素,合理的设计浇冒口 ;减少铸件内部的缩松;保证轴承座结构强度。在实现生产的前提下,浇注系统中没有冒口的设计,大大提高了工艺出品率,节约了成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图2是图1的放大示意简图。图3是图1的仰视图。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例子而已,并不代表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权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为准。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f 3,在砂箱4内填充有夯实的砂模5,在砂模内制有待浇注的模型空腔4,在模型空腔的一侧设置有浇注导向装置6,在模型槽的另一侧设置有溢流片1,在溢流片的一端垂直固定一个排气针2。浇注导向装置包括导向管62,H形底座63 ;在H形底座的每个支脚上对称设置十个扁平阶梯结构的浇注口 61。通过浇注导向装置的扁平阶梯结构的浇注口,有利于应用“大孔出流”理论与“均衡凝固”理论的结合。其原理是:放大阻流面以下系统的截面积,使铁水内平稳的流进砂型,“均衡凝固”理论的应用是合理的设计浇冒口。工作原理:铁液从浇口杯进入,首先进入直浇道,接下来依次进入横浇道,再从内浇口进入型腔,型腔充满后会有铁液进入溢流片、排气针,溢流片和排气针可以容纳温度过低的铁液,防止冷隔及铸件边角不清晰等缺陷的产生,内浇口的设计主要是扁、薄、宽的原贝U,这点体现出了“均衡凝固”原理的应用,主要是根据灰铸铁的收缩率大于I的特点,采用铁液自身凝固时所产生的石墨来补充其他部位的液态收缩和体收缩,可以减少铸件的缩松、缩坑等缺陷。
权利要求1.一种发动机轴承座浇注模具,它包括:砂箱、溢流片、排气针、砂模及导向装置,其特征是:在砂箱内填充有夯实的砂模,在砂模内制有待浇注的模型空腔,在模型空腔的一侧设置有一个缓冲浇注冲击用的导向装置,在模型空腔的另一侧设置有溢流片,在溢流片上固定一个排出型砂在浇注时所产生热气的排气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发动机轴承座浇注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管,H形底座;在H形底座的每个支脚上对称设置至少两个扁平阶梯结构的浇注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发动机轴承座浇注模具,其特征是:排气针垂直固定在溢流片上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轴承座浇注模具,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一个砂模内需要浇注多个产品,若铁水流速较快会将砂型冲散,使产品合格率下降;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是在砂箱内填充有夯实的砂模,在模型空腔的一侧设置有一个缓冲浇注冲击用的导向装置,在模型空腔的另一侧设置有溢流片,在溢流片上固定一个排出型砂在浇注时所产生热气的排气针;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应用“大孔出流”理论与“均衡凝固”理论,降低铁水的动能,进而减小铁水的砂芯的冲刷;减少影响浇注时间的因素,合理的设计浇冒口;减少铸件内部的缩松;保证轴承座结构强度。在实现生产的前提下,浇注系统中没有冒口的设计,大大提高了工艺出品率,节约了成本。
文档编号B22C9/02GK203076528SQ201320120300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8日
发明者郭静华, 戚春杰, 唐强, 李忠革, 陈宇 申请人:辽宁龙华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