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球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铸球模具,包括有上、下模体,所述上、下模体上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铸腔,所述上模体上设有注浇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体的上端面、下模体的下端面的边缘处分别设有相互间隔的缺口,上模体的上端面、下模体的下端面中部与相邻缺口之间设有凸台。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不但减少了模具的材料用量,节省了原材料,同时减少了重要,方便搬运,而且散热效果好,冷却速度快,保证了耐磨球的质量。
【专利说明】一种铸球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铸球模具。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耐磨球铸球、铸锻的生产中,其铸球模具大都由上模、下模组成,上模、下模上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型腔,但已有的模具结构简单,其上模的上端面和下模的下端面结构大都为平面或其中部设有凹腔,其不但材料用量大,比较重,而且散热慢,冷却效果不好,影响耐磨球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铸球模具,解决了已有的模具结构简单,不但材料用量大,比较重,而且散热慢,冷却效果不好,影响耐磨球的质
量等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一种铸球模具,包括有上、下模体,所述上、下模体上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铸腔,所述上模体上设有注浇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体的上端面、下模体的下端面的边缘处分别设有相互间隔的缺口,上模体的上端面、下模体的下端面中部与相邻缺口之间设有凸台。
[0006]所述的缺口数为三个,缺口均布的分布在上模体的上端面、下模体的下端面上。
[0007]所述的上模体的上端面、下模体的下端面中部与相邻缺口之间设有凸台为Y形。
[0008]其原理是:通过上模体的上端面、下模体的下端面的边缘处分别设有相互间隔的缺口的结构设计,不但减少了模具的材料用量,节省了原材料,同时减少了重要,方便搬运,而且散热效果好,冷却速度快,保证了耐磨球的质量。
[000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0010]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不但减少了模具的材料用量,节省了原材料,同时减少了重要,方便搬运,而且散热效果好,冷却速度快,保证了耐磨球的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模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模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参见附图,一种铸球模具,包括有上、下模体1、2,上、下模体1、2上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铸腔,上模体I上设有注浇口 4,上模体I的上端面、下模体2的下端面的边缘处分别设有相互间隔的缺口 5,上模体的上端面、下模体的下端面中部与相邻缺口之间设有凸台3 ;缺口 5数为三个,缺口 5均布的分布在上模体I的上端面、下模体2的下端面上;上模体I的上端面、下模体2的下端面中部与相邻缺口 5之间设有凸台3为Y形。
【权利要求】
1.一种铸球模具,包括有上、下模体,所述上、下模体上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铸腔,所述 上模体上设有注浇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体的上端面、下模体的下端面的边缘处分别设 有相互间隔的缺口,上模体的上端面、下模体的下端面中部与相邻缺口之间设有凸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球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缺口数为三个,缺口均布的分 布在上模体的上端面、下模体的下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球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体的上端面、下模体的下 端面中部与相邻缺口之间设有凸台为Y形。
【文档编号】B22C9/22GK203418088SQ201320331569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8日
【发明者】肖颖, 张蔓青 申请人:铜陵市明诚铸造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