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装置的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雾化装置的冷却结构,属于3D金属粉末制造【技术领域】,其包括依次设置的雾化器、锥罩、横喷罐和沉降室,所述横喷罐和沉降室外周均设置有冷却水套,所述沉降室中心部位设置有水冷排管。该冷却结构采用外围冷却与中心冷却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加速了金属液在沉降室内的冷却,提高了金属液的冷却凝固成型速率,而且也确保了金属液在沉降室内冷却时的均匀性和一致性,改善了成型后金属粉末的细粉率。
【专利说明】一种雾化装置的冷却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3D金属粉末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造3D金属粉末用雾化装置的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3D金属粉末的生产中,雾化装置一般包括雾化器、锥罩、横喷罐和沉降室,工作时,从保温炉流出的高温金属液自雾化器的喷嘴喷出,通过锥罩上导风管引入气体进行雾化,并经横喷罐向沉降室喷射,在沉降室内冷却凝固成粉末。目前的雾化装置仅在横喷罐和沉降室外周设置冷却结构,导致一方面冷却效果不佳,金属液冷却凝固成型速率较慢,另一方面也造成金属液在沉降室内冷却不均,往往靠近沉降室外壁的金属液凝固成型的速度要快于中心部位,这会间接影响成型后金属粉末的细粉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可提高金属液在雾化成型中的冷却凝固速率,并确保其冷却均匀的雾化装置的冷却结构。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雾化装置的冷却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雾化器、锥罩、横喷罐和沉降室,所述横喷罐和沉降室外周均设置有冷却水套,所述沉降室中心部位设置有水冷排管。
[0006]所述横喷罐和沉降室外周的冷却水套与沉降室中心部位的水冷排管相互连通,形成循环水冷系统。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外围冷却与中心冷却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加速了金属液在沉降室内的冷却,提高了金属液的冷却凝固成型速率,而且也确保了金属液在沉降室内冷却时的均匀性和一致性,改善了成型后金属粉末的细粉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如图1所示,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雾化装置的冷却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雾化器1、锥罩2、横喷罐3和沉降室4,横喷罐3和沉降室4外周分别设置有冷却水套31、41,沉降室4中心部位设置有水冷排管42。冷却水套31、41与水冷排管42相互连通,形成循环水冷系统,从而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浪费。
[0010]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雾化装置的冷却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雾化器、锥罩、横喷罐和沉降室,所述横喷罐和沉降室外周均设置有冷却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室中心部位设置有水冷排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雾化装置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喷罐和沉降室外周的冷却水套与沉降室中心部位的水冷排管相互连通,形成循环水冷系统。
【文档编号】B22F9/08GK203409255SQ201320454058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7日
【发明者】程智斌 申请人:浙江百年银工贸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