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环锻件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8958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叶环锻件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叶环锻件及其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备料;第二步:开坯锻造,包括加热、锻造、退火;第三步:下料,切除钢锭头尾;第四步:成型锻造,包括加热、制坯、轧环、退火;第五步:热处理,包括正火、第一次回火,淬火、第二次回火、第三次回火;第六步:超声波探伤;第七步:理化检测;第八步:精加工;第九步:成品包装:使叶环锻件获得良好的细晶显微组织及高温持久性能,同时还具有较好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
【专利说明】叶环锻件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锻件加工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材质为高温铁素体不锈钢的叶环锻件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已建成的超临界发电机组的温度参数大多在550°C左右,而正在设计中的新一代超临界机组的工作温度则是620°C,更高的温度参数对机组材料的高温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叶环作为汽轮机组的核心部件,其高温性能能否满足使用要求则关系到新一代汽轮机的成败。高温铁素体不锈钢具有很好的耐高温腐蚀性能及高温持久性能,但是一般晶粒比较粗大,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偏低,很难满足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0003]本 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叶环锻件及其制作工艺,从而使叶环锻件获得良好的细晶显微组织及高温持久性能,同时还具有较好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
[0004]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叶环锻件,叶环锻件的材料成分组成如下所述:
C:0.14 ~0.15%,
S1:≤ 0.1%,
Mn:0.4 ~0.45%,
P: ^ 0.005%,
S:≤ 0.005%,
Cr:9.20 ~9.50%,
Mo:1.50 ~1.60%,
N1:0.15 ~0.20%,
Co:1.25 ~1.30%,
Ti 0.005%,
V:0.20 ~0.25%,
Al 0.010%,
N:0.020 ~0.030%,
Nb:0.05 ~0.06%,
B:90 ~IlOppm,
Cu:≤ 0.10%,
As:≤ 0.020%,
Sb:≤ 0.0015,
Sn:≤ 0.015 ;其余为Fe元素;
并对气体含量分析:氢气< 1.5ppm,氧气< 35ppm。
[000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叶环锻件的材料成分组成如下所述:
C: 0.15%,
S1:0.0084%,
Mn:0.42%,
P:0.004%,
S:0.002%,
Cr:9.35%,
Mo:1.575%,
N1:0.19%,
Co:1.25%,
T1:0.001%,`
V:0.21%,
Al:0.009%,
N:0.02%,
Nb:0.059%,
B:IOOppm,
Cu:0.064%,
As:0.013%,
Sb:0.001%
Sn:0.005%,
其余为Fe元素;
并对气体含量分析:氢气1.0ppm,氧气30ppm。
[0006]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环锻件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备料;
第二步:开坯锻造,包括加热、锻造、退火;
弟二步:下料,切除钢徒头尾;
第四步:成型锻造,包括加热、制坯、轧环、退火;
第五步:热处理,包括正火、第一次回火,淬火、第二次回火、第三次回火;
第六步:超声波探伤;
第七步:理化检测;
第八步:精加工;
第九步:成品包装。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其中第二步中,加热温度为1220°C _1240°C,加热时间为3_5小时。
[0008]其中第四步中,加热温度为1150°C _1180°C,保温时间为3-4小时。
[0009]其中第五步中,正火加热温度为1110°C,到温后保温5-6小时,淬火温度为1100°C,保温3-4小时,出炉后风冷。
[0010]其中第五步中,正火的冷却方式采用空冷,第一次回火的冷却方式采用炉冷后空冷,淬火的调质冷却方式采用风冷,第二次回火的调质冷却方式采用空冷,第三次回火的调质冷却方式采用炉冷后空冷。
[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开坯锻造工序中的高温加热工序,可以提高钢锭的塑形,利于锻造时可以做到大变形以压合钢锭的铸造缺陷。
[0012]本发明的开坯锻造在钢锭未切除冒口时进行,可以使钢锭中的疏松等缺陷在未被氧化前锻合。
[0013]本发明的轧环工序,采用较低的开轧温度,同时提高终轧温度,然后进行退火并缓慢冷却,可以细化锻件的显微组织。
[0014]本发明的调质冷却方式采用风冷、空冷、炉冷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锻件的韧性和获得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而且组织更为均匀。
[0015]本发明在生产工艺上,充分利用加热、开坯锻造、退火、轧环、热处理等工序相结合,获得细小的显微组织,同时具有良好的高温持久性能及常温力学性能。本发明的主要性能为:晶粒度≥3级,高温持久时间≥500h (620°C,220MPa),屈服强度680~780,抗拉强度≤ 950,延伸率>≥13,断面收缩率≥40,平均冲击功> 24J。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实施例的叶环锻件,叶环锻件的材料成分组成如下:
C:0.14 ~0.15%,
S1:≤ 0.1%,
Mn:0.4 ~0.45%,
P: ≤ 0.005%,
S 0.005%,
Cr:9.20 ~9.50%,
Mo:1.50 ~1.60%,
N1:0.15 ~0.20%,
Co:1.25 ~1.30%,
Ti≤ 0.005%,
V:0.20 ~0.25%,
Al ≤0.010%,
N:0.020 ~0.030%,
Nb:0.05 ~0.06%,
B:90 ~IlOppm,
Cu≤ 0.10%,
As ≤0.020%,
Sb≤ 0.0015,Sn:< 0.015 ;
其余为Fe元素;
并对气体含量分析:氢气< 1.5ppm,氧气< 35ppm。
[0018]叶环锻件的材料成分组成如下:
C: 0.15%,
S1:0.0084%,
Mn:0.42%,
P:0.004%,
S:0.002%,
Cr:9.35%,
Mo:1.575%,
N1:0.19%,
Co:1.25%,
T1:0.001%,
V:0.21%,`
Al:0.009%,
N:0.02%,
Nb:0.059%,
B:IOOppm,
Cu:0.064%,
As:0.013%,
Sb:0.001%
Sn:0.005%,
其余为Fe元素;
并对气体含量分析:氢气1.0ppm,氧气30ppm。
[0019]本实施例的使用权利要求1的叶环锻件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备料;
第二步:开坯锻造,包括加热、锻造、退火;
弟二步:下料,切除钢徒头尾;
第四步:成型锻造,包括加热、制坯、轧环、退火;
第五步:热处理,包括正火、第一次回火,淬火、第二次回火、第三次回火;
第六步:超声波探伤;
第七步:理化检测;
第八步:精加工;
第九步:成品包装。
[0020]其中第二步中,加热温度为1220°C _1240°C,加热时间为3-5小时。
[0021]其中第四步中,加热温度为1150°C _1180°C,保温时间为3-4小时。
[0022]其中第五步中,正火加热温度为1110°C,到温后保温5-6小时,淬火温度为1100°C,保温3-4小时,出炉后风冷。[0023]其中第五步中,正火的冷却方式采用空冷,第一次回火的冷却方式采用炉冷后空冷,淬火的调质冷却方式采用风冷,第二次回火的调质冷却方式采用空冷,第三次回火的调质冷却方式采用炉冷后空冷。
[0024]实施例一:
第一步:备料;
第二步:开坯锻造,包括加热、锻造、退火,加热温度为1230°C,锻造时采用镦粗拔长相结合的锻造方式,总锻比为8,锻后进行720V XSh的退火并炉冷至室温;
弟二步:下料,切除钢徒头尾;
第四步:成型锻造,包括加热、制坯、轧环、退火;加热温度为1180°C,终锻温度为950°C,轧后进行720V X8h的退火并炉冷至室温;
第五步:热处理,包括正火、第一次回火,淬火、第二次回火、第三次回火;
正火工序中,正火温度为1110°C,保温5小时,冷却方式为空冷,第一次回火温度为660°C,保温时间为8小时,保温后以20°C /h的速率炉冷至200°C出炉空冷;
淬火工序中,淬火温度为1100°C,保温4小时,冷却方式为风冷,第二次回火温度为570°C,保温时间为8小时,保温后出炉空冷至室温,第三次回火温度为700°C,保温时间为8小时,保温后以20°C /h的速率炉冷至450°C,再以30°C /h的速率炉冷至200°C后出炉空冷。
[0025]第六步:超声波探伤;
第七步:理化检测;理化检测结果为:晶粒度3级,高温持久时间> 500h (620°C,220MPa),屈服强度725 MPa,抗拉强度855 MPa,延伸率19%,断面收缩率63%,平均冲击功54J; 第八步:精加工;
第九步:成品包装。
[0026]以上描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不是对发明的限定,本发明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叶环锻件,其特征在于:叶环锻件的材料成分组成如下所述:C: 0.14 ~0.15%,S1: ^ 0.1%,Mn:0.4 ~0.45%,P: ^ 0.005%,S: ^ 0.005%,Cr:9.20 ~9.50%,Mo: 1.50 ~1.60%,N1:0.15 ~0.20%,Co: 1.25 ~1.30%,T1:≤ 0.005%,V:0.20 ~0.25%,Al:≤ 0.010%,N:0.020 ~0.030%,Nb: 0.05 ~0.06%,B:90 ~IlOppm,Cu:≤ 0.10%,As: ≤ 0.020%,Sb: ≤ 0.0015,Sn: ≤ 0.015 ;其余为Fe元素;并对气体含量分析:氢气≤ 1.5ppm,氧气≤ 35pp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环锻件,其特征在于:叶环锻件的材料成分组成如下所述:C: 0.15%,S1:。.0084%,Mn:0.42%,P:0.004%,S:0.002%,Cr:9.35%,Mo: 1.575%,N1: 0.19%,Co: 1.25%,T1:0.001%,V:0.21%,Al:0.009%,N:0.02%,Nb:0.059%,B:lOOppm,Cu:0.064%,As:0.013%,
Sb:0.001%
Sn:0.005%, 其余为Fe元素; 并对气体含量分析:氢气1.0ppm,氧气30ppm。
3.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环锻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备料; 第二步:开坯锻造,包括加热、锻造、退火; 弟二步:下料,切除钢徒头尾; 第四步:成型锻造,包括加热、制坯、轧环、退火; 第五步:热处理,包括正火、第一次回火,淬火、第二次回火、第三次回火; 第六步:超声波探伤; 第七步: 理化检测; 第八步:精加工; 第九步:成品包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叶环锻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二步中,加热温度为12200C _1240°C,加热时间为3-5小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叶环锻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其中第四步中,加热温度为1150。。_1180°C,保温时间为3-4小时。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叶环锻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五步中,正火加热温度为1110°C,到温后保温5-6小时,淬火温度为1100°C,保温3-4小时,出炉后风冷。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叶环锻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五步中,正火的冷却方式采用空冷,第一次回火的冷却方式采用炉冷后空冷,淬火的调质冷却方式采用风冷,第二次回火的调质冷却方式采用空冷,第三次回火的调质冷却方式采用炉冷后空冷。
【文档编号】C22C38/60GK103774061SQ201410006258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7日
【发明者】刘智 申请人:无锡市派克重型铸锻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