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渣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332170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排渣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排渣装置,用于铸造炉。该铸造炉包括炉体、升液管和模具。该升液管一端伸入该炉体内,另一端连接模具。该排渣装置包括排渣管和收集设备,该排渣管一端伸入上述炉体内,另一端连接收集设备。位于上述炉体内的上述排渣管端部距离上述炉体底部的距离小于上述升液管端部距离上述炉体底部的距离。本实用新型的排渣装置能够有效的对铸造炉内的废渣进行清理。
【专利说明】排渣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造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排渣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夹渣为铸造行业的三大缺陷之一。铸造炉因长期使用,金属液带入的杂质不断沉淀,加之炉壁的耐火材料亦有部分被溶蚀沉在炉底,每次扒渣对炉口、炉壁及炉底的碰触导致耐火材料脱落,久之越积越多,铸造炉一旦加入金属液后,上述杂质呈半悬浮状态混在金属液中下部,在铸造产品时通过升液管铸入产品中产生夹渣。保温炉使用时间越长,铸造产品夹渣比例越大。
[0003]铸造炉炉口小,而铸造炉内部很大,铸造炉内还有易碎的测温陶瓷保护套,即便在停炉冷却状态下机械法清理残渣,极易造成大块的耐火材料剥落,从而减短炉体寿命。因此炉内清理非常困难。所以要减少夹渣,提升产品质量,炉内清理是个很重要的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渣装置,该排渣装置能够有效的对铸造炉内的废渣进行清理。
[0005]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排渣装置,用于铸造炉。该铸造炉包括炉体、升液管和模具。该升液管一端伸入该炉体内,另一端连接模具。该排渣装置包括排渣管和收集设备,该排渣管一端伸入上述炉体内,另一端连接收集设备。位于上述炉体内的上述排渣管端部距离上述炉体底部的距离小于上述升液管端部距离上述炉体底部的距离。上述排渣装置,在进行排渣时,将排渣装置与铸造炉连接好,通过压力将铸造炉内的液体连同废渣排入收集设备。由于位于该炉体内的排渣管端部距离炉体底部很近,而废渣大多沉淀在炉体底部,因此有利于将炉体内的废渣排干净。
[0006]优选地,上述排渣装置还包括压力装置,该压力装置能使上述排渣管内产生负压。由于上述压力装置使上述排渣管内产生负压,能给炉体内液体吸力,与在炉体内加正压相比,该排渣管内的吸力更有利于将排渣管端部周围的废渣吸入。
[0007]优选地,位于上述炉体内的上述排渣管端部设置有扰动装置。更为优选地,上述扰动装置包括风扇状的叶片,该叶片能随着液体流入上述排渣管而发生该排渣管周向上的转动。由于上述炉体内的上述排渣管端部设置有扰动装置,能搅动液体运动,使废渣更容易脱离炉体底部,进而被排出。由于上述扰动装置包括风扇状的叶片,可以借助液体流动的力带动风扇形状的扰动装置转动,进而对液体产生搅动。
[0008]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铸造炉200的局部剖视图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渣装置100连接炉体201的局部剖视图示意图。
[00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2]根据要求,这里将披露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例子而已,其可体现为各种形式。因此,这里披露的具体细节不被认为是限制性的,而仅仅是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以及作为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际中任何恰当的方式不同地应用本实用新型的代表性的基础,包括采用这里所披露的各种特征并结合这里可能没有明确披露的特征。
[001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一种排渣装置100,用于铸造炉200。其中,图1是铸造炉200装设升液管202时的局部剖视图示意图,图2是炉体201装设排渣装置100时的局部剖视图示意图。铸造炉200包括炉体201,升液管202和模具(未图示)。升液管202 —端伸入炉体201内,另一端连接模具。炉体201内存放有融化的金属液203,金属液203内含有废渣204。越靠近炉体201底部,废渣204越多。排渣装置100包括排渣管101和收集设备102。除此之外在收集设备102上还装设有压力装置103,其中压力装置103为抽气机。排渣管101—端伸入炉体201内,另一端连接收集设备102。位于炉体201内的排渣管101底端距离炉体201的底部的距离小于升液管202底端距离炉体201底部的距离,排渣管101底端与升液管202底端的高度差为H。炉体201内排渣管101的底端还设置有扰动装置104。扰动装置104包括风扇状的叶片,该叶片能随着金属液203被吸入排渣管101而发生沿排渣管101周向上的转动。
[0014]当铸造炉200需要排除炉体201内残留过多的废渣204时,将排渣管101插入炉体201内,并在排渣管101和炉体201接口处做好密封处理。将排渣管101外露的一端与收集设备102连通,并将两者接口处做好密封处理。开启压力装置103,将炉体201内的融化的金属液203连同废渣204吸入收集设备102。
[0015]本实施例的排渣装置100,由于排渣管101底端距离炉体201底部很近,而废渣204大多沉淀在炉体201底部,因此本实施例的排渣装置更有利于将炉体201内的废渣204排干净。由于用抽气机提供负压,通过排渣管101将炉体201内的金属液203连同废渣204吸出炉体201,排渣管101端口的吸力更有利于扰动炉体201内的废渣204,使废渣204容易被排出炉体201。由于排渣管101端部设置有扰动装置104,扰动装置104上的叶片能随着金属液203的流动发生转动,扰动装置104既不需要额外提供动力,又对炉体201内的废渣204产生了搅动的作用,使废渣204容易脱离炉体201进而被排出。
[001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然而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创作思想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结构和材料作各种变化和改进,包括这里单独披露或要求保护的技术特征的组合,明显地包括这些特征的其它组合。这些变形和/或组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技术领域】内,并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排渣装置,用于铸造炉,所述铸造炉包括炉体、升液管和模具,所述升液管一端伸入所述炉体内,所述升液管另一端连接模具,所述排渣装置包括排渣管和收集设备,所述排渣管一端伸入所述炉体内,所述排渣管另一端连接收集设备,位于所述炉体内的所述排渣管端部距离所述炉体底部的距离小于所述升液管端部距离所述炉体底部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装置还包括压力装置,所述压力装置能使所述排渣管内产生负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炉体内的所述排渣管端部设置有扰动装置。
【文档编号】B22D18/04GK204035519SQ201420334886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0日
【发明者】马斌, 李正选, 周曙琛, 奚旭, 祝青文, 邱鸿志 申请人:江苏神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