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碳含铝冷镦钢连铸方坯网状裂纹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925283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连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碳含铝冷镦钢连铸方坯网状裂纹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低碳含铝冷镦钢主要用于制造螺栓、螺钉、铆钉和销钉,不仅有优良的冷拉拔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冷顶锻和冷挤压性能。目前国内企业大都参照日本工业标准,如牌号为swrch18a、swrch22a,其铝含量一般要求在0.03~0.06%。低碳含铝冷镦钢典型的生产工艺流程为:铁水—转炉—精炼—连铸—铸坯检查—初轧开坯、连轧—钢坯修磨—高线热轧盘条—成品检验—入库。生产无缺陷的冷镦钢连铸坯,是连铸坯热送、热装的前提条件。swrch22a、swrch18a等低碳含铝冷镦钢连铸坯,碳含量在0.16~0.22之间,铝含量在0.03~0.06%之间,属于裂纹敏感的钢种,尤其易产生网状裂纹(又叫星形裂纹),导致连轧坯甚至最终轧制产品出现缺陷,为此其修磨成本大大增加,甚至出现废品。

铸坯的网状裂纹被feo覆盖,经酸洗后才能发现,表面裂纹分布无方向性,形貌呈网状,裂纹深度可达1~4mm,有的甚至达20mm。金相观察表明:裂纹沿初生奥氏体晶界扩展,裂纹中充满feo。铸坯表面网状裂纹是在结晶器内1400℃高温下坯壳处奥氏体转变之前形成的,《连续铸钢500问》及其他文献认为:高温的铸坯表面吸收了结晶器的铜,铜变成液体再沿奥氏体晶界渗透所致。铸坯表面铁的选择性氧化,使钢中cu、sn等残余元素残留在表面沿晶界渗透形成裂纹,为此大多钢厂采用镀cr或镀ni的铜板结晶器,但不能彻底解决低碳含铝冷镦钢连铸坯的网状裂纹。

申请号201410578848.2公开了“一种特厚板坯中碳低合金钢连铸用保护渣及其制备方法”,但连铸坯的网状裂纹形成原因复杂,因此并不能解决冷镦钢的表面网状裂纹。申请号201210358753.0公开了“一种低碳含硼标准件用冷镦钢的连铸工艺”,其连铸采用全保护浇注,中间包开浇前灌氩气,钢包到中间包采用长水口氩封保护浇注;中间包到结晶器采用整体内装浸入式水口保护浇注;中包中钢水使用覆盖剂;中间包连续测温;在连铸浇注过程中结晶器液面采用全自动液面检测;连铸拉速按中间包过热度自动控制;结晶器及二冷自动配水;浇注过程结晶器中使用低碳含硼标准件用冷镦钢专用保护渣。该方法没有综合考虑针对表面网状裂纹的控制措施,因而不能完全消除连铸坯表面的网状裂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通过控制钢中的[mn]/[s]比、保护渣中水分含量、钢水中[n]+[o]+[h]总量及降低二冷区比水量,从而解决低碳含铝冷镦钢连铸方坯的网状裂纹问题。

为此,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低碳含铝冷镦钢连铸方坯网状裂纹的控制方法,其具体方法为:

(1)冶炼工艺流程为:铁水脱硫预处理—转炉冶炼—lf炉精炼—连铸;转炉冶炼用钢包及合金均进行烘烤,保证原料及辅助材料不吸潮。

(2)lf精炼工序:精炼过程中造泡沫渣,实现埋弧加热,防止弧区钢液面裸露;加强钢包与烟罩间的密封,保证炉内的还原性气氛;采用微正压操作,吹氩强度控制在0.28~0.41mpa,钢液裸露面积小于2%,lf精炼过程中増氮小于0.0005%;脱硫处理,保证[mn]/[s]比在80~100。

(3)连铸工序:连铸保护渣和中包覆盖剂采用防水防潮包装,控制h2o≤0.4%;开浇前进行中间包包盖吹氩,浇注过程中对长水口、浸入式水口的滑板间进行吹氩保护,氩气流量控制在4~6l/min,避免空气进入钢包注流、中间包冲击区、开浇初期钢水及中间包注流区域,防止钢水二次氧化,控制t[o]<0.0015%。

(4)保证中包钢液中[n]<60ppm,减少铸坯中aln析出量和析出尺寸,[h]<0.0004%,防止凝固初生坯壳中h过饱和析出,减轻钢水静压力。

(5)保证铸坯表面温度在高于该钢种的脆性区温度下矫直,将比水量控制在0.8~0.9l/kg。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通过控制冶炼及精炼、连铸工艺,使钢水中n、h、o含量控制在合适范围,减轻钢水静压力,减少铸坯中aln析出量和析出尺寸,控制钢水中mn/s比,降低钢的裂纹敏感性,对中间包覆盖剂和中间包保护渣水分进行限制,降低二冷区比水量,从而提高低碳含铝冷镦钢连铸坯的表面质量,有效控制网状裂纹的发生率,减少网状裂纹深度,降低铸坯修磨成本,消除因铸坯网状裂纹引起的连轧坯废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钢种为swrch22a。

1、冶炼工艺流程为:铁水脱硫预处理—转炉冶炼—lf炉精炼—连铸。转炉冶炼工序用钢包、合金进行烘烤,保证石灰等原辅材料不吸潮。

2、lf精炼工序:精炼过程中造好泡沫渣,实现埋弧加热,防止弧区钢液面裸露;加强钢包与烟罩间的密封,保证炉内的还原性气氛;采用微正压操作,减少钢液与空气的接触;控制吹氩强度,吹氩强度控制在0.28~0.41mpa,减少钢液裸露,钢液裸露面积小于2%,控制増氮,lf精炼过程中増氮0.0040%;脱硫处理,控制精炼后质量分数为:n0.0041%,s0.0070%,mn0.68%。

3、连铸工序:连铸保护渣和中包覆盖剂采用防水防潮包装,要求对水分含量进行限制,h2o含量为0.35%。开浇前进行中间包包盖吹氩,浇注过程中对长水口、浸入式水口的滑板间进行吹氩保护,氩气流量控制在5l/min,避免空气进入钢包注流、中间包冲击区、开浇初期钢水、中间包注流等区域,防止钢水二次氧化,t[o]控制在0.0012%。

4、中包钢液中[n]为0.0060%,从而减少铸坯中aln析出量,减小aln析出尺寸,[h]控制在0.0003%,防止凝固初生坯壳中h过饱和析出,减轻钢水静压力。

5、降低二次冷却强度,提高铸坯表面温度,保证铸坯表面温度在高于该钢种的脆性区温度下矫直,比水量控制在0.85l/kg。

连铸方坯经酸蚀检验,其表面网状裂纹发生率明显降低(达到0.1%以下),网状裂纹深度最大为2mm,可有效降低其连轧坯修磨成本。

实施例2:swrch18ab。

1、冶炼工艺流程为:铁水脱硫预处理—转炉冶炼—lf炉精炼—连铸。转炉冶炼工序用钢包、合金进行烘烤,保证石灰等原辅材料不吸潮。

2、lf精炼工序:精炼过程中造好泡沫渣,实现埋弧加热,防止弧区钢液面裸露;加强钢包与烟罩间的密封,保证炉内的还原性气氛;采用微正压操作,减少钢液与空气的接触;控制吹氩强度,减少钢液裸露,控制増氮,lf精炼过程中増氮0.0035%;脱硫处理,控制精炼后质量分数为:n0.0040%,s0.0065%,mn0.61%。

3、连铸工序:连铸保护渣和中包覆盖剂采用防水防潮包装,要求对水分含量进行限制,h2o含量为0.32%。开浇前进行中间包包盖吹氩,浇注过程中对长水口、浸入式水口的滑板间进行吹氩保护,氩气流量控制在5.5l/min,避免空气进入钢包注流、中间包冲击区、开浇初期钢水、中间包注流等区域,防止钢水二次氧化,t[o]控制在0.0014%。

4、中包钢液中[n]为0.0055%,从而减少铸坯中aln析出量,减小aln析出尺寸,[h]控制在0.00033%,防止凝固初生坯壳中h过饱和析出,减轻钢水静压力。

5、降低二次冷却强度,提高铸坯表面温度,保证铸坯表面温度在高于该钢种的脆性区温度下矫直,比水量控制在0.82l/kg。

连铸方坯经酸蚀检验,其表面网状裂纹发生率明显降低(达到0.98%以下),网状裂纹深度最大为1.8mm,可有效降低其连轧坯修磨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