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破碎锤活塞杆用钢及其热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8950阅读:9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工矿机械用钢领域,具体一种破碎锤活塞杆用钢及其热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等破碎锤工作时其活塞杆承受巨大的冲击力,要求活塞杆强度高、韧性好、耐磨性高、抗疲劳性能高。

现有技术中,破碎锤活塞杆一般用40CrNiMoA钢制造,国家标准GB/T 3077-1999《合金结构钢》中40CrNiMoA钢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范围是C 0.37-0.44%、Si0.17-0.37%、Mn0.50-0.80%、Cr0.60-0.90%、Mo0.15-0.25%、Ni1.25-1.65%,P≤0.025%、S≤0.025%、Cu≤0.25%,其余为铁和杂质元素。用40CrNiMoA钢加工活塞杆过程中,经过退火+调质(油冷淬火和回火)热处理。由于40CrNiMoA钢含有昂贵的Ni、Mo元素,所以其生产成本较高,40CrNiMoA钢活塞杆使用时不易断裂,但在受到异常大的冲击力时,偶然会发生活塞杆变形、直径胀大、损坏缸体的现象,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降低破碎锤活塞杆合金成本、提高其变形抗力,有厂家采用GCr15钢来制造活塞杆,GB/T 18254-2002《高碳铬轴承钢》中GCr15钢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范围是C 0.95-1.05%、Si0.15-0.35%、Mn0.25-0.65%、Cr1.40-1.65%、P≤0.025%、S≤0.025%、Ni≤0.30%、Cu≤0.25%、Ni+Cu≤0.50%,用GCr15钢加工活塞杆过程中,经过球化退火+调质(油冷淬火和回火)热处理。GCr15钢活塞杆合金成本低廉,使用时也不会发生活塞杆变形、直径胀大、损坏缸体的现象,但容易发生断裂。发生断裂的比例可达3-10%。经分析,断裂的主要原因是活塞杆心部强度、硬度偏低,疲劳强度较低,导致了使用中的异常断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破碎锤活塞杆用钢及其热处理工艺,通过设计钢的组分含量,优化热处理工艺,降低合金成本、防止使用中损坏缸体现象,同时使用中的断裂率低于0.3%。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破碎锤活塞杆用钢,(解释:组织没有不同和特点,故建议不补充。)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

C 0.85-0.95%、Si 0.15-0.40%、Mn 0.46-0.80%、P≤0.025%、S≤0.025%、Cr 1.71-2.10%,Mo 0-0.1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优选的,所述破碎锤活塞杆用钢,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C 0.85-0.95%、Si 0.15-0.40%、Mn 0.50-0.65%、P≤0.025%、S≤0.025%、Cr 1.85-2.00%,Mo 0.08-0.14%,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优选的,所述破碎锤活塞杆用钢,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C 0.85-0.95%、Si 0.20-0.35%、Mn 0.55-0.60%、P≤0.015%、S≤0.010%、Cr 1.85-2.00%,Mo 0.08-0.14%,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破碎锤活塞杆用钢热处理工艺,包括预先热处理等温球化退火和最终热处理调质处理;

具体的,所述等温球化退火工艺流程为:加热至810±30℃,热透后保温2-10小时,然后,以≤50℃/小时速度冷却至700±20℃,保温2-12小时,再以≤50℃/小时速度冷却至≤650℃出炉空冷;采用上述等温球化退火工艺,可以获得良好的球化组织,为后续调质处理做好组织上的准备。

所述调质处理包括淬火和回火;

所述淬火工艺流程为:加热至880±30℃,热透后保温0.5-6小时,水淬油冷,入水冷却至表面温度250-350℃,再入油中冷透。如果直接水冷,则容易因冷却过于剧烈而导致工件开裂;如果直接油冷,则因淬透性差而导致工件心部强度不足,容易在使用中断裂。入水冷却至表面温度为250-350℃,控制在马氏体相变温度以上,以防止工件开裂,然后将工件油冷淬火。

所述回火工艺流程为:加热至250±50℃,热透后保温3-15小时,回火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应力,改善塑韧性,采用250±50℃低温回火是为了保持较高强度、满足工件的使用要求。

进一步的,淬火过程中,为了减少水淬时工件截面的温差,可反复入水和出水回温,过程中必须控制工件表面温度≥250℃。这样可有效的提高工件心部强度。

优选的,所述等温球化退火工艺流程为:加热至810±20℃,热透后保温4-8小时,然后,以≤30℃/小时速度冷却至700±20℃保温6-10小时,再以≤30℃/小时速度冷却至≤450℃出炉空冷。

所述淬火工艺流程为:加热至880±20℃,热透后保温2-4小时,水淬油冷,入水冷却至表面温度250-350℃,再入油中冷透。

所述回火工艺流程为:加热至250±30℃,热透后保温8-12小时。

更有选的,所述等温球化退火工艺流程为:加热至810±10℃,热透后保温4-6小时,然后,以≤30℃/小时速度冷却至700±10℃保温9-10小时,再以≤30℃/小时速度冷却至≤450℃出炉空冷。

所述淬火工艺流程为:加热至880±10℃,热透后保温3-4小时,水淬油冷,入水冷却至表面温度250-350℃,再入油中冷透。

所述回火艺流程为::加热至250±20℃,热透后保温9-10小时。

本发明中各元素的含量及作用为:

碳是钢中提高淬透性和淬透硬性的重要元素,根据本发明钢的用途,将碳含量控制在0.85-0.95%范围,过低则会降低强度和硬度,过高则会降低塑性和韧性,增加工件淬火开裂倾向。

硅在钢中主要以固溶体的形态存在于铁素体或奥氏体中,能提高钢的强度,也是炼钢的脱氧元素,但含量不宜过高,以免降低钢的韧性。本发明中控制控制在0.15-0.40%。

锰是提高淬透性的重要元素,但也不宜过高以免影响钢的塑性,本发明中控制锰含量范围是0.46-0.80%。

铬也是提高淬透性的重要元素,提高铬含量是为了提高淬透性及活塞杆心部疲劳强度,本发明中控制铬含量范围是1.71-2.10%。

钼是提高淬透性的有效元素,但价格昂贵,加入量控制为0-0.15%。

硫、磷是钢中的杂质元素,均控制≤0.02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设计钢中元素的用量比,配合热处理工艺,制造的钢克服了现有40CrNiMoA钢活塞杆合金成本高、发生活塞杆变形、直径胀大、损坏缸体的缺陷,也大大减少了现有GCr15钢活塞杆使用时容易发生断裂的现象。利用本发明钢制造的活塞杆使用中的断裂率低于0.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10的破碎锤活塞杆用钢化学成分(熔炼分析,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见表1

表1

实施例1-10的破碎锤活塞杆用钢热处理工艺见2:

表2

实施例1-10制造的钢用作活塞杆交付使用,未发生活塞杆变形、直径胀大、损坏缸体的现象,也未发生断裂的现象,满足了破碎锤的使用要求。

本申请生产的钢制破碎锤活塞杆与现有技术中40CrNiMoA钢制和GCr15钢制使用情况比较,见下表3:

结合上表3可以得到,本发明生产的钢用作破碎锤活塞杆,使用过程中未发生活塞杆变形、直径胀大、损坏缸体的现象,使用中的断裂率低于0.3%,满足了破碎锤的使用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