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齿轮表面除油装置,尤其涉及齿轮油淬后齿轮表面油渍的去除装置。
背景技术:
齿轮,是轮缘上有齿,能连续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元件,在传动应用中出现的极早,因其传动的平稳性和连续性,广泛应用于机械的各个领域;齿轮是减速箱中必不可少的组件之一,齿轮的质量决定着传动的稳定性、减速比的准确性。而现在较精密的机械齿轮组件,一般都采用锻造方式来进行制作。其操作过程为,使用锻造加工机进行锻压,将齿轮工件放置在锻模内,通过锻造加工机的锻锤来进行锻压。而锻压过程中齿轮工件由于热传导性,使得其本身处于高温状态中,在一次锻压完毕后,需要对工件进行冷却。常见的冷却方式有水淬和油淬,这两种淬火方式不同,主要是由于水和油的比热容有差别,因此在淬火的时候齿轮工件冷却的激烈程度不同,对齿轮工件的热处理效果也不同。其中水淬比较激烈,产生高硬度的同时韧性方面有所牺牲,而油淬稍微缓和,比较折中,冷却速度小,对于小型工件的淬透效果好。
但是齿轮工件在油淬结束后,表面会附着有一层油,使得后续对齿轮打磨的过程中产生的打磨屑会粘附齿轮工件上,齿轮上粘附打磨屑会使得齿轮的传动效率降低,同时也会影响齿轮的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油淬后的齿轮表面残留油渍的问题,提供一种齿轮除油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齿轮除油装置,包括集液槽和转轴,转轴转动连接在集液槽的中心位置,转轴上固定安装有旋转盘,旋转盘中间穿设有将旋转盘分隔为上方区域和下方区域的隔板,上方区域的旋转盘表面沿圆周方向呈波浪状,下方区域的旋转盘上开设有若干支进液管,支进液管上开设有若干喷头,支进液管呈沿着旋转盘中心辐射状,旋转盘的中部设有与支进液管均相通的主进液管,主进液管套设在转轴上,主进液管通过出液管连接有储液箱,旋转盘的上方设有铰接在转轴上的横轴,横轴远离转轴的一端铰接有纵轴,纵轴远离横轴的一端转动连接齿轮,集液槽的外侧设有竖向设置的多个出风管,出风管上开设有若干单向排风孔,集液槽外侧的出风管均连通,出风管上连通有鼓风机。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在于:集液槽用来收集齿轮除油后的废液和废油。集液槽中部的转轴上活动安装旋转盘,旋转盘通过隔板分为上方区域和下方区域,上方区域中的旋转盘沿圆周方向呈波浪状,旋转盘上方设置铰接在转轴上的横轴,横轴远离转轴的一侧铰接纵轴,纵轴上活动连接齿轮,通过转轴的转动,能够带动转轴上的横轴、横轴上铰接的纵轴沿着旋转盘上的波浪纹转动,使得纵轴上活动安装的齿轮呈上下波动状移动。而下方区域的旋转盘上开设若干支进液管,支进液管上开设若干喷头,支进液管也沿着旋转盘的中心呈辐射状,且支进液管中心位置设有与支进液管均相通的主进液管,主进液管套设在转轴上,主进液管上通过出液管连接储液箱,将储液箱中放置能够溶解油淬后齿轮上残留油污的乙醇,纵轴上的齿轮绕着转轴不断转动的过程中,旋转盘支进液管上的喷头不断的喷出乙醇,乙醇均匀喷洒在齿轮的表面上,且旋转盘喷头的喷射压力大时,能够吹动纵轴上的齿轮转动起来,使得齿轮上的乙醇喷洒的更加均匀,使得齿轮的去油效果更好。此外,集液槽外侧设有出风管,出风管上开设有若干单向排风孔,在出风管上鼓风机的带动下,出风管上的排风孔不断向齿轮上鼓风,使得齿轮上乙醇与油渍的相似相容效果更好,有助于齿轮上油渍的去除,且还能将去除油渍的齿轮进一步烘干。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1、转轴上方旋转盘下方区域的旋转盘上开设若干支进液管,支进液管上开设若干喷头,随着转轴的转动,能够使得旋转盘上的喷头对纵轴上转动连接的齿轮不断喷射乙醇,使得乙醇与旋转盘上多余的油渍充分相溶,提高旋转盘的去油效果;2、转轴上方旋转盘的上方区域呈沿着旋转盘中心辐射的波浪状,转轴转动时,能够带动转轴上铰接的横轴沿着旋转盘的波浪上下起伏运动,进而使得铰接在横轴上的纵轴上下移动,使得纵轴上的齿轮上下移动,这样纵轴上的齿轮互相摩擦,有助于齿轮上油渍与乙醇的充分接触,使得齿轮油渍的去除效果更好,齿轮上下波动也能将表面残留油污抖动掉落;3、集液槽外的出风管上开设若干单向排风孔,鼓风机不断向出风管内鼓风,使得出风管上的单向排风孔不断向齿轮上鼓风,使得齿轮上乙醇与油渍相似相容效果更好,使得齿轮上油渍的去除更加彻底。
方案二: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纵轴呈中空状,纵轴上开设有若干排气孔,出风管固定连接在纵轴上。有益效果:出风管固定连接在纵轴上,且中空的纵轴上开设若干排气孔,随着鼓风机不断向出风管鼓风,能够使得出风管不断向纵轴内鼓风,使得纵轴内的起来逐渐通过纵轴上的排气孔不断向齿轮鼓风,使得去除油渍后的齿轮彻底烘干。
方案三:此为方案二的优选,出风管为橡胶管,多个出风管连通的位置置于集液槽下方,多个出风管呈帷幕状分布在集液槽外侧。有益效果:帷幕状的出风管包覆在出风管的周围,使得纵轴上的齿轮烘干效果大大提高;且多个出气管连通的位置置于集液槽下方,集液槽的重量不断挤压出风管,使得出风管上喷出的气流更大,提高齿轮烘干效果。
方案四:此为方案三的优选,纵轴呈L型,齿轮套设在纵轴的下端部,纵轴的下端部铰接有限位块。有益效果:纵轴呈L型,且纵轴下端铰接限位块,限位块能够限制纵轴上套设齿轮水平方向的移动,防止齿轮滑出纵轴。
方案五:此为方案四的优选,转轴为中空转轴,转轴上开设有若干出液孔。有益效果:中空的转轴上开设若干出液孔,主进液管中的乙醇能够不断流入中空转轴内,通过中空转轴上的出液孔不断对纵轴上的齿轮喷射乙醇进行去油渍。
方案六:此为方案五的优选,出液管上固定安装有抽液泵。有益效果:抽液泵有助于储液箱内的乙醇液抽吸至旋转盘的支进液管中,有助于支进液管上乙醇的喷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齿轮除油装置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旋转盘上方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旋转盘下方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主进液管11、旋转盘12、纵轴13、齿轮14、限位块15、出风管16、集液槽17、转轴18、鼓风机19、储液箱20、出液管21、横轴22、支进液管23、喷头24。
如图1所示的一种齿轮除油装置,包括集液槽17和中空的转轴18,转轴18上开设有50个出液孔。转轴18转动连接在集液槽17的中心位置,转轴18上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旋转盘12,旋转盘12中间穿设有将旋转盘12分隔为上方区域和下方区域的隔板,如图2所示的上方区域的旋转盘12表面呈沿旋转盘12圆周方向呈波浪状,如图3所示的下方区域的旋转盘12上开设有15个沿着旋转盘12中心辐射的支进液管23,支进液管23上均匀开设有100个喷头24,支进液管23的中心位置设有与支进液管23均相通的主进液管11,主进液管11通过出液管21与储液箱20连接,旋转盘12的上端面上设有铰接在转轴18上的横轴22,横轴22左端与L型的中空纵轴13铰接,齿轮14套设在L型纵轴13的右端端部,纵轴13的右端端部铰接两个限位块15。纵轴13上开设有20个排气孔,出风管16固定连接在纵轴13的中空区域内。纵轴13右下端转动连接齿轮14,集液槽17下方安装橡胶材质的气囊,气囊上连通有鼓风机19,气囊与出风管16一体成型且相通,出风管16上开设有20个单向排风孔,出风管16呈帷幕状环绕在纵轴13的周围。出液管21上固定安装抽液泵。
该齿轮除油装置使用时,将待加工的齿轮14套在L型的中空纵轴13的右下端,将L型的中空纵轴13右下端的端部通过限位块15固定。开启气囊上的鼓风机19、转轴18上的电机和出液管21上的抽液泵,使得转轴18旋转盘12上的横轴22沿着旋转盘12上的波浪纹转动,这样横轴22左侧铰接的纵轴13随着旋转盘12上的波浪纹上下摆动,纵轴13下端的齿轮14随着转轴18的转动上下摆动。旋转盘12下方区域支进液管23上的喷头24不断的对着纵轴13上的齿轮14进行喷射乙醇液体,齿轮14油淬后表面的油渍与乙醇均为有机物,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油渍与乙醇不断互溶,随着齿轮14的转动和上下摆动不断落入储液箱20内。同时中空转轴18上的出液孔也不断向齿轮14表面喷射乙醇,加快齿轮14表面的油渍的溶解。储液箱20外侧帷幕状的出风管16上的单向排风孔在鼓风机19的不断鼓吹下,向纵轴13上的齿轮14不断鼓风,加快了油渍与乙醇的互溶,也使得去除油渍后的齿轮14不断烘干。最后将去除油渍后的齿轮14从纵轴13上取下放入指定位置。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