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矿石预还原烧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485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铁矿石预还原烧结装置,该装置包括:烧结机(4);第一料斗(A)和第二料斗(B);位于烧结机(4)的前端的点火器(1);位于烧结机(4)的烧结台车上方的密封罩(2),烟气循环管路(L1),通往排放烟囱的大烟道管路(L2),富氧空气管路(L3),用于混合经由烟气循环管路(L1)所输送的循环烟气和经由富氧空气管路(L3)所输送的富氧空气的混气室(3),位于烧结机尾部的热矿筛(6),与大烟道管路(L2)连接的烟囱(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烧结机(4)具有20-32个风箱(15);和/或

第一料斗(A)用于将预还原混合料(II)布料到烧结机台车上,和第二料斗(B)用于将传统混合料(I)布料到烧结机台车上的预还原混合料(II)层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烧结机(4)具有24-28个风箱(15)。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罩(2)仅仅覆盖在与烧结机中后部的风箱(15)相对应的烧结机中后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罩(2)仅仅覆盖在与烧结机中后部的第10至第30个风箱(15)相对应的烧结机中后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罩(2)仅仅覆盖在与烧结机中后部的第12至第25个风箱(15)相对应的烧结机中后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1-3、5-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烧结机中后部的风箱(15)烟气输出支管被连接至烟气循环主管路(L1);

和/或

在密封罩(2)所覆盖下的烧结机中后部区段中,相对应地,密封罩(2)下前端风箱的烟气输出支管上设有切换阀(13),和,另外,在烧结机尾部风箱的烟气输出支管上设有切换阀(13),因此,通过切换阀(13)的切换让烟气分别通向大烟道管路(L2)或通向烟气循环主管路(L1)。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烧结机中后部的风箱(15)烟气输出支管被连接至烟气循环主管路(L1);

和/或

在密封罩(2)所覆盖下的烧结机中后部区段中,相对应地,密封罩(2)下前端风箱的烟气输出支管上设有切换阀(13),和,另外,在烧结机尾部风箱的烟气输出支管上设有切换阀(13),因此,通过切换阀(13)的切换让烟气分别通向大烟道管路(L2)或通向烟气循环主管路(L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密封罩(2)所覆盖下的烧结机中后部区段中,相对应地,密封罩(2)下方前端第1-5个风箱的烟气输出支管上设有切换阀(13),和, 另外,在烧结机尾部倒数第1-5个风箱的烟气输出支管上设有切换阀(13)。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密封罩(2)所覆盖下的烧结机中后部区段中,相对应地,密封罩(2)下方前端第1-3个风箱的烟气输出支管上设有切换阀(13),和,另外,在烧结机尾部倒数第1-3个风箱的烟气输出支管上设有切换阀(13)。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密封罩(2)所覆盖下的烧结机中后部区段中,相对应地,密封罩(2)下方前端第1-5个风箱的烟气输出支管上设有切换阀(13),和,另外,在烧结机尾部倒数第1-5个风箱的烟气输出支管上设有切换阀(13)。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密封罩(2)所覆盖下的烧结机中后部区段中,相对应地,密封罩(2)下方前端第1-3个风箱的烟气输出支管上设有切换阀(13),和,另外,在烧结机尾部倒数第1-3个风箱的烟气输出支管上设有切换阀(13)。

13.根据权利要求1-3、5-6、8-1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烟气循环主管路(L1)与富氧管路(L3)在混气室(3)中汇合后,连接至点火器(1)和密封罩(2)。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烟气循环主管路(L1)与富氧管路(L3)在混气室(3)中汇合后,连接至点火器(1)和密封罩(2)。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烟气循环主管路(L1)与富氧管路(L3)在混气室(3)中汇合后,连接至点火器(1)和密封罩(2)。

16.根据权利要求1-3、5-6、8-12、14-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设置于烟气循环管路(L1)上的第一除尘器(8)和引风机(9);和,设置于大烟道管路(L2)上的第二除尘器(10)、主抽风机(11)、烟气净化塔或烟气净化装置(12)。

1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设置于烟气循环管路(L1)上的第一除尘器(8)和引风机(9);和,设置于大烟道管路(L2)上的第二除尘器(10)、主抽风机(11)、烟气净化塔或烟气净化装置(12)。

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设置于烟气循环管路(L1)上的第一除尘器(8)和引风机(9);和,设置于大烟道管路(L2)上的第二除尘器(10)、主抽风机(11)、烟气净化塔或烟气净化装置(12)。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设置于烟气循环管路(L1)上的第一除尘器(8)和引风机(9);和,设置于大烟道管路(L2)上的第二除尘器(10)、主抽风机(11)、烟气净化塔或烟气净化装置(12)。

2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烧结机(4)的与没有被密封罩(2)覆盖的烧结机前端和烧结机尾部相对应的前端风箱和尾部风箱(15)的烟气输出支路被连接至大烟道管 路(L2)。

21.根据权利要求5-6、8-12、14-15、17-1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烧结机(4)的与没有被密封罩(2)覆盖的烧结机前端和烧结机尾部相对应的前端风箱和尾部风箱(15)的烟气输出支路被连接至大烟道管路(L2)。

2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烧结机(4)的与没有被密封罩(2)覆盖的烧结机前端和烧结机尾部相对应的前端风箱和尾部风箱(15)的烟气输出支路被连接至大烟道管路(L2)。

23.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烧结机(4)的与没有被密封罩(2)覆盖的烧结机前端和烧结机尾部相对应的前端风箱和尾部风箱(15)的烟气输出支路被连接至大烟道管路(L2)。

24.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烧结机(4)的与没有被密封罩(2)覆盖的烧结机前端和烧结机尾部相对应的前端风箱和尾部风箱(15)的烟气输出支路被连接至大烟道管路(L2)。

25.根据权利要求20、22-2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采取机上冷却的方式,其中采用氮气作为冷却气体,则循环烟罩后面的几个风箱烟气经余热回收之后进行循环,实现余能的利用,和防止预还原烧结矿冷却过程的再次氧化。

26.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除尘器(8)是旋风除尘器或多管除尘器和第二除尘器(10)是电除尘器或电+布袋复合除尘器。

27.根据权利要求17-20、22-2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除尘器(8)是旋风除尘器或多管除尘器和第二除尘器(10)是电除尘器或电+布袋复合除尘器。

28.根据权利要求1-3、5-6、8-12、14-15、17-20、22-24、2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热矿筛(6)的后端与输送机(7)连接;和/或

输送机(7)为密封链板输送机;和/或

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分离空气而获得氧气和氮气的制氧机,其中氧气用于烟气循环烧结配氧,氮气用于机上冷却。

2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热矿筛(6)的后端与输送机(7)连接;和/或

输送机(7)为密封链板输送机;和/或

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分离空气而获得氧气和氮气的制氧机,其中氧气用于烟气循环烧结配氧,氮气用于机上冷却。

3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热矿筛(6)的后端与输送机(7)连接;和/或

输送机(7)为密封链板输送机;和/或

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分离空气而获得氧气和氮气的制氧机,其中氧气用于烟气循环烧结配氧,氮气用于机上冷却。

3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热矿筛(6)的后端与输送机(7)连接;和/或

输送机(7)为密封链板输送机;和/或

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分离空气而获得氧气和氮气的制氧机,其中氧气用于烟气循环烧结配氧,氮气用于机上冷却。

32.根据权利要求1-3、5-6、8-12、14-15、17-20、22-24、26、29-31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制氧机(16)、氧气管道(L3)、氮气管道(L4)、第二密封罩(19)、余能利用装置(17)、废气循环利用装置(18),氧气管道(L3)连接制氧机(16)和混气室(3),氮气管道(L4)连接制氧机(16)和第二密封罩(19),第二密封罩(19)设置在烧结机尾部的冷却台车上方,烧结机尾部冷却台车下方的风箱(15)的烟气输出支路连接至余能利用装置(17)的烟气输入端,余能利用装置(17)的烟气输出端与废气循环利用装置(18)连接。

3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制氧机(16)、氧气管道(L3)、氮气管道(L4)、第二密封罩(19)、余能利用装置(17)、废气循环利用装置(18),氧气管道(L3)连接制氧机(16)和混气室(3),氮气管道(L4)连接制氧机(16)和第二密封罩(19),第二密封罩(19)设置在烧结机尾部的冷却台车上方,烧结机尾部冷却台车下方的风箱(15)的烟气输出支路连接至余能利用装置(17)的烟气输入端,余能利用装置(17)的烟气输出端与废气循环利用装置(18)连接。

3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制氧机(16)、氧气管道(L3)、氮气管道(L4)、第二密封罩(19)、余能利用装置(17)、废气循环利用装置(18),氧气管道(L3)连接制氧机(16)和混气室(3),氮气管道(L4)连接制氧机(16)和第二密封罩(19),第二密封罩(19)设置在烧结机尾部的冷却台车上方,烧结机尾部冷却台车下方的风箱(15)的烟气输出支路连接至余能利用装置(17)的烟气输入端,余能利用装置(17)的烟气输出端与废气循环利用装置(18)连接。

35.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制氧机(16)、氧气管道(L3)、氮气管道(L4)、第二密封罩(19)、余能利用装置(17)、废气循环利用装置(18), 氧气管道(L3)连接制氧机(16)和混气室(3),氮气管道(L4)连接制氧机(16)和第二密封罩(19),第二密封罩(19)设置在烧结机尾部的冷却台车上方,烧结机尾部冷却台车下方的风箱(15)的烟气输出支路连接至余能利用装置(17)的烟气输入端,余能利用装置(17)的烟气输出端与废气循环利用装置(18)连接。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