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铁锅内型面自动磨削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3627阅读:596来源:国知局
铸铁锅内型面自动磨削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磨削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铸铁锅内型面自动磨削机。



背景技术:

铸铁锅是选用灰口铁熔化用模型浇铸制成的,由于是精铁铸成,杂质少,因此,传热比较均匀,不容易出现粘锅现象,与普通所谓无烟锅、不粘锅相比,其特有的锅体无涂层设计从根本上杜绝了化学涂层和铝制品对人体的危害,在保持不破坏菜肴的营养成份的情况下使全家尽享健康与美味,同时铸铁锅特有的活性铁原子易于吸收,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对于一般家庭而言,推荐使用铸铁锅。

然而,铸铁锅的锅坯的纹路粗糙,需要进行抛光打磨,抛光打磨的关键程序目前通常只能是靠人工进行,非熟练工难以把握打磨精度,不但速度慢,而且常常打磨不均匀,导致产品合格率低,因此不但劳动强度高,而且制作效率低下。近年来市场上逐步出现了极少量的磨锅机,通常将磨头固定设置在机器上,通过人工转动锅坯进行磨削,磨头和锅坯支撑平台没有配合作用,不能完成对锅坯的径向及圆周向的复合轨迹进给切削,更无法对铸铁锅锅坯的内型面进行随动磨削,造成加工效率低下,加工质量差,废品率高等问题。解决以上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对锅坯的内型面进行随动磨削,能够进行对锅坯的径向及圆周向的复合轨迹进给切削,锅坯磨削质量和加工效率极高的铸铁锅内型面自动磨削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铸铁锅内型面自动磨削机,其要点在于:包括磨锅平台、设置在该磨锅平台上的升降机构以及设置在升降机构上的浮动磨头;所述磨锅平台包括机架,在该机架上安装有动力总成、减速器以及可转动的托锅机构,其中,减速器分别与所述动力总成和托锅机构连接,其受动力总成带动,减速后带动托锅机构转动;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导向固定架,在该导向固定架上设置有螺纹配合的升降支架和丝杆,所述动力总成驱动该丝杆旋转,使升降支架沿所述导向固定架上下滑动;所述浮动磨头包括可摆动地安装在所述升降支架上的安装支架,在该安装支架的一端设置有砂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该砂轮旋转的砂轮驱动机构。

采用以上结构,磨锅平台的托锅机构带动锅坯转动,升降机构带动浮动磨头跟随锅坯的内型面进行随动磨削,实现对锅坯的径向及圆周向的复合轨迹进给切削,极大提高了加工效率,有着极高的成品率,有效降低了加工损耗。

作为优选:所述砂轮驱动机构为磨头电机,在该磨头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设有磨头电机皮带轮,所述砂轮通过转轴安装在安装支架上,在该转轴上套设有砂轮皮带轮,该砂轮皮带轮和磨头电机皮带轮之间通过第三皮带连接。采用以上结构,结构简单可靠,且成本相对低廉。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总成为主电机,所述减速器为蜗轮蜗杆减速器,该蜗 轮蜗杆减速器和主电机之间通过第一皮带连接。采用以上结构,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且成本相对低廉。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固定架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底板和顶板以及在二者之间正对设置的两根导向轴,所述升降支架的两端可沿两根导向轴上下滑动,该升降支架的中部与所述丝杆螺纹配合,该丝杆穿设在所述底板和顶板上。采用以上结构,结构简单可靠,实现控制升降支架的上下滑动。

作为优选:所述托锅机构包括转动盘以及设置在该转动盘上的托锅盘,其中,转动盘与减速器连接,并能够在减速器的带动下转动。采用以上结构,实现减速器带动转动盘转动,转动盘带动托锅盘以及托锅盘中的锅坯一起转动。

作为优选:在所述转动盘下部的圆柱体部分的外圆周上沿径向设置有圆环形的皮带槽,在所述丝杆的下端套设有丝杆皮带轮,该丝杆皮带轮和皮带槽之间通过第二皮带连接。采用以上结构,实现电机带动转动盘转动,转动盘带动丝杆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支架通过摆动轴与升降支架连接,安装支架以该摆动轴为摆动中心。采用以上结构,结构简单可靠,使砂轮可沿锅坯的内型面做往复运动。

作为优选:在所述顶板上安装有配重导轮,在所述安装支架远离所述砂轮的一端设置有配重块,该配重块的连接绳可在所述配重导轮上滑动。采用以上结构,增强整个设备的平衡性。

作为优选: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压边器。采用以上结构,与托锅机构配合,固定锅坯。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支架为“L”形,所述砂轮和砂轮驱动机构分别安装在 该安装支架相互垂直的两个边上。采用以上结构,结构合理。

有益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铸铁锅内型面自动磨削机,结构新颖,易于实现,磨锅平台的托锅机构带动锅坯转动,升降机构带动浮动磨头跟随锅坯的内型面进行随动磨削,实现对锅坯的径向及圆周向的复合轨迹进给切削,极大提高了加工效率,有着极高的成品率,有效降低了加工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磨锅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右视图;

图4为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沿A-A处的剖面图;

图6为浮动磨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浮动磨头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俯视图;

图9为图7沿B-B处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铸铁锅内型面自动磨削机,包括磨锅平台1、设置在该磨锅平台1上的升降机构2以及设置在升降机构2上的浮动磨头3。

请参见图2和图3,,磨锅平台1包括机架11,在该机架11上安装有动力总成12、减速器13以及可转动的托锅机构14,其中,动力总成12为主电机,减速器13为蜗轮蜗杆减速器(也可以是齿轮减速器等传统减速器),托锅机构14 包括转动盘141以及设置在该转动盘141上的托锅盘142,主电机通过第一皮带15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带动转动盘141转动,该转动盘141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分为圆柱体形,上部分为圆盘形,转动盘141是上部分通过螺栓与托锅盘142固定连接,在托锅盘142中放置锅坯5,锅坯5和托锅盘142之间设置有垫片,在机架11的上部设有两个压边器16,压边器16将锅坯5固定在托锅盘142中。

请参见图4和图5,升降机构2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11上的导向固定架21,该导向固定架21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底板211和顶板213以及在二者之间正对设置的两根导向轴212,在导向固定架21上设置有升降支架22和丝杆23,其中,该丝杆23的两端穿设在所述底板211和顶板213上,升降支架22的两端套设在两根导向轴212上,升降支架22的中部设有螺纹孔,该螺纹孔与丝杆23螺纹配合,即丝杆23的转动带动升降支架22沿两根导向轴212向上或者向下滑动。

请参见图1和图5,在转动盘141下部的圆柱体部分的外圆周上沿径向设置有圆环形的皮带槽141a,在丝杆23的下端套设有丝杆皮带轮24,该丝杆皮带轮24和皮带槽141a之间通过第二皮带25连接,即转动盘141的转动带动丝杆皮带轮24转动,丝杆皮带轮24带动丝杆23转动。

请参见图6~图9,浮动磨头3包括可摆动地安装在所述升降支架22上的“L”形的安装支架31,在该安装支架31的一个边的端头上设置有砂轮32,该砂轮32通过转轴36安装在安装支架31上,在该转轴36上套设有砂轮皮带轮37,在安装支架31的另一个边上设置有砂轮驱动机构33,即磨头电机,在该磨头电机的输出轴34上套设有磨头电机皮带轮35,磨头电机皮带轮35和砂轮皮带轮 37之间通过第三皮带38连接,即磨头电机可带动砂轮32旋转。

请参见图1和图6,安装支架31通过摆动轴39与升降支架22连接,即安装支架31以该摆动轴39为摆动中心。

请参见图1和图4,在顶板213上安装有配重导轮26,在安装支架31上设有连接绳41,该连接绳41的一端与安装支架31连接,另一端设置有配重块4,并且,连接绳41在安装支架31的带动下,可在配重导轮26上滑动。

请参见图5和图9,在丝杆23的两端安装有轴承,在转轴36也安装有轴承,以减小摩擦,增加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请参见图1,首先将锅坯5放置在托锅盘142中,然后通过两个压边器16将锅坯5固定在托锅盘142中,启动主电机,主电机通过第一皮带15带动蜗轮蜗杆减速器,减速后蜗轮带动转动盘141以及托锅盘142转动,此时锅坯5做圆周向的旋转运动;同时,转动盘141通过第二皮带25带动丝杆皮带轮24转动,丝杆皮带轮24带动丝杆23转动,丝杆23使升降支架22向上或者向下滑动(通过主电机输出轴的旋转方向控制降支架22是向上还是向下滑动),升降支架22的上下滑动带动浮动磨头3上的砂轮32跟随锅坯5的内型面做径向的往复运动,同时磨头电机工作,其通过第三皮带38带动砂轮32旋转,砂轮32的径向往复运动配合锅坯5本身的圆周向旋转,实现砂轮32对锅坯5的径向及圆周向的复合轨迹进给切削,直到将锅坯5打磨成合格品为止。

最后需要说明,上述描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