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高韧性桥梁钢焊接接头的焊缝金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90496发布日期:2018-06-02 06:38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高韧性桥梁钢焊接接头的焊缝金属,特别涉及一种高强度高韧性桥梁钢的埋弧焊焊接接头的焊缝金属。

背景介绍

随着桥梁行业的发展,桥梁结构不断的向大型化、大跨度方向发展,对于安全等级的要求也不断严苛,因此不仅对桥梁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桥梁钢焊接接头的焊缝金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桥梁结构用钢级别已经提高到了屈服强度500MPa级,而市场上却没有相应配套的专用焊丝。

已公开的专利中,有抗拉强度达到700MPa级以上的焊丝,但这一类焊丝中有一部分添加了大量的Ni元素,可以将冲击韧性提高到满足-60℃冲击功的要求,如CN101716706B、CN102233493B、CN104227264B、CN103480976B等,但其缺点在于:一方面添加了大量的合金元素,导致焊接时焊缝金属的流动性变差,焊接裂纹敏感性大,另一方面Ni是贵金属元素,添加大量的Ni元素会导致焊丝的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另一部分焊丝采用低合金化的方法,在提高焊缝金属的抗拉强度的同时,降低了焊缝金属的裂纹敏感性,但由于其未对焊缝金属中的氧含量做出明确规定,导致焊缝金属的低温韧性难以突破-60℃的限制,如专利技术CN1058923C、CN1104933C、CN1290661C、CN100462185C、CN105195919A、CN105081604A、CN106312365A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高韧性的焊缝金属,该焊缝金属的综合性能优良,屈服强度≥500MPa,抗拉强度≥700MPa,-80℃冲击值≥100J,并且焊缝金属成型美观,满足桥梁钢Q500qE的焊接要求。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强度高韧性桥梁钢焊接接头的焊缝金属,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含有:0.02~0.06%C,0.05~0.80%Si,1.20~1.80%Mn,0.10~0.50%Ni,0.10~0.50%Cr,0.10~0.50%Mo,0.01~0.05%Nb,0.01~0.05%V,0.01~0.08%Ti,0.010~0.030%O,以及0.001~0.005%Mg,0.003~0.008%Zr,0.001~0.005%Ca中的一种及以上,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并且满足以下关系式:1≤30×{[Mg]+[Zr]/3+[Ca]}/[Ti]≤3,其中[Ti]、[Mg]、[Zr]、[Ca]分别代表各元素的百分比含量。

本发明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设计原则如下:

C在焊缝金属中一部分以间隙原子的形式存在,可以有效的提高焊缝金属的强度,另一部分以微合金碳化物的形式存在,可以有效的抑制焊缝金属原奥氏体晶粒的长大,提高焊缝金属的韧性,因此碳含量不宜过低;而过高的C含量则会导致焊缝金属的裂纹敏感性增加,不利于焊接性。鉴于上述理由,焊缝金属的C含量设置为0.02~0.06%。

Mn在焊缝中是有效的强度增加元素和脱氧元素,有利于细化焊缝组织。但过高的Mn含量会使焊缝韧性降低,并增加焊缝的裂纹敏感性,因此Mn含量为1.20~1.80%。

Si有较强的固溶强化作用,能够有效提高焊缝强度,并且与Mn起到联合脱氧的作用。此外,Si与Mn同样,在含量过高时会对焊缝韧性不利,并会增加焊缝裂纹敏感性,所以Si含量不宜过高,控制Si含量在0.05~0.80%

Ni元素的加入可有效的提高焊缝金属韧性,但过高的Ni含量会降低焊缝金属的流动性,对焊缝成形不利,也易造成焊缝夹渣及气孔等缺陷,且高含量的Ni元素会造成制造成本大幅上升,因此,设置Ni含量为0.10~0.50%。

Cr元素的加入可提高焊缝针状铁素体的含量,以提高焊缝强度和低温韧性,另外Cr有利于提高焊缝的耐腐蚀性能。但过高的Cr含量会提高脆性转变温度,因此,控制其含量为0.10~0.50%。

Mo元素的加入可以提高焊缝金属的淬透性和抗回火性,并且具有细化焊缝金属晶粒尺寸的作用,对于多层多道焊尤为重要;但过多的Mo元素加入会导致焊缝金属裂纹倾向加大,因此,Mo元素的含量设置为0.10~0.50%。

Nb可细化晶粒,提高焊缝的强度,在C-Mn系焊缝中会促进侧板条铁素体的产生,恶化韧性,但在含有Ti,B的焊缝中,Nb能够促进细小均匀的针状铁素体的产生,提高焊缝的韧性,因此可适量加入该元素,控制其含量为0.01~0.05%。

V元素的析出强化作用能够适当提高焊缝强度,在焊缝中可细化焊缝金属的铸态组织,并可防止热影响区晶粒过分长大,提高韧性。可适量添加该元素,但过高也会增加焊缝的裂纹倾向,控制其含量为0.01~0.05%。

Ti是强脱氧剂,适量Ti的加入能在焊缝中形成细小难溶且弥散分布的氧化物质点,促进针状铁素体形核,细化焊缝组织,有效增加焊缝的强度及韧性,过高的Ti含量会导致焊缝中Ti的氧化物聚集长大,造成韧性恶化,控制Ti含量0.01~0.08%。

B固溶B在奥氏体晶界偏聚,降低了晶界能,有利于抑制晶界上先共析铁素体的形成及粗化。B与Ti同时加入的情况下,Ti的强脱氧性保护固溶B在凝固过程中不被氧化。另外B在热输入较大的焊接过程中会向临近熔合线的粗晶区扩散,有助于细化粗晶区组织,提高粗晶区的韧性。控制其含量为0.001~0.01%。

O元素的控制主要是为了提高焊缝金属的韧性,一方面适量的氧含量,可以有效的形成Ti、Mg、Zr、Ca的氧化物质点,促进针状铁素体形核,而过量的氧含量则会大幅度的降低焊缝金属的低温韧性,因此,焊缝金属中的氧含量则需控制在0.01~0.03%。

控制Ti、Mg、Zr、Ca满足关系式1≤30×{[Mg]+[Zr]/3+[Ca]}/[Ti]≤3是为了保证焊缝金属中形成的氧化物足够细小弥散,如果没有Mg、Zr、Ca元素的加入,焊缝金属中的Ti氧化物会聚集长大,不利于针状铁素体的形核,同时也会恶化低温韧性,而Mg、Zr、Ca元素若加入过量的话,则会导致Ti元素无法参与其中形成氧化物质点,只有当Ti、Mg、Zr、Ca满足上述关系式时,焊缝金属中才能性能足够细小弥散的氧化物质点,从而大幅度提高焊缝金属的低温韧性。

在本发明中,焊缝金属中的O含量控制以及Ti、Mg、Zr、Ca元素含量的控制和含量关系是关键因素,只有同时满足上述三点,才能得到本发明中的高强度高韧性桥梁钢焊接接头的焊缝金属。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

1.通过合理的控制焊缝金属中的O含量以及Ti、Mg、Zr、Ca元素含量和含量关系,将焊缝金属的低温韧性提高至满足-80℃冲击值要求,并且所制得的焊缝金属抗拉强度≥700MPa,能够满足桥梁钢Q500qE的焊接要求,并且余量较大,安全系数高;

2.采用低合金元素设计,降低了焊缝金属中Ni元素的含量,大幅度降低了焊缝金属的制造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通过系统设计焊缝金属成分,合理的控制焊缝金属中O含量以及Ti、Mg、Zr、Ca元素含量和比例关系,可获得抗拉强度≥700MPa,-80℃冲击功≥100J的焊缝金属。

实施例1~5#以及比较例6-10#的具体焊缝金属成分见表1,焊缝金属力学性能以及特征值对比见表2。本发明实施例与比较例采用的母材钢板为50mm厚Q500qE钢板。

本发明的焊缝金属可广泛应用于船舶、压力容器、桥梁以及工程结构等方面。

表1 实施例及比较例焊接接头熔敷金属成分(重量百分比,wt%)

表2 实施例和比较例焊缝金属力学性能、特征值对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