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钢连铸余热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82094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炼钢连铸余热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炼钢连铸余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炼钢生产是一种能源消耗特别大的产业,特别是炼钢连铸生产,其连铸刚出炉钢坯的温度高达1000摄氏度以上,其产生的热量之大可想而知,这些热量消耗的能源是完全不可忽视的。然而,现有的钢企这种现象一直以来无一例外全部地让其自生自灭,如此之大的能源热量被现场自然释放掉,其不仅仅只是能源的白白浪费,还给大气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同时,其产生的现场恶劣环境给生产现场相关生产设备、生产操作工人以及周边人居的生产生活环境等造成相当的影响和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炼钢连铸余热回收系统,该炼钢连铸余热回收系统科学地实现了炼钢连铸的余热回收利用,节约了能源,其结构极为简单、科学、合理,实施和安装方便,实施成本低。

本发明炼钢连铸余热回收系的技术方案包括热回收装置,所述热回收装置包括设于相应的连铸坯件上的隔热围体,所述隔热围体为一罩套于相应的连铸坯件上的闭合或开放的框式换热夹套,所述闭合或开放的框式换热夹套设有联通于该闭合或开放的框式换热夹套内的循环换热介质的输入和/或输出控制阀,闭合或开放的所述框式换热夹套的外侧设有隔热材料层。

所述闭合或开放的框式换热夹套其相应的夹套壁由碳钢、不锈钢和/或陶瓷材料构成。

闭合或开放的所述框式换热夹套其内侧夹套壁的靠外侧壁面设有一层陶瓷材料涂层。

所述隔热材料层设于闭合或开放的所述框式换热夹套的外壳内,其隔热材料层的隔热材料为石棉、珍珠岩和/或莫来石材料。

所述闭合或开放的框式换热夹套设有相应的有安全阀。

闭合或开放的框式换热夹套的所述输入输出控制阀为气动或电动控制阀,所述气动或电动控制阀信号连接于相应的智能控制装置。

闭合或开放的所述框式换热夹套还设有压力、温度和/或液位检测器,所述压力、温度和/或液位检测器信号连接于相应的智能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炼钢连铸余热回收系统利用连铸生产的坯件的长而细小的生产特征,通过科学合理的设置,其余热回收利用率可达70%以上,实践证明其回收方式方法行之有效,具有较强的适用性,运行可靠,其不仅改善了工人的现场操作环境和生产环境,净化了大气,还节约了相当大的能源,相对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炼钢连铸余热回收系统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炼钢连铸余热回收系统自动控制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藉由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的炼钢连铸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分别与相应的连铸坯件1对应设置的隔热围体17和相应的智能控制器等。其隔热围体17包括一其下端开放的框式换热水夹套2,框式换热水夹套2自其下端开放口处沿相应的连铸坯件的长度方向罩套于该连铸坯件1上,自连铸坯件的左右和上部三面包围之,对连铸坯件进行热回收。由于高温连铸坯件的热量大部分是向左右和上方辐射扩散,因而可以回收其绝大部分的余热。本发明的余热回收方式为利用连铸坯件的细长特征以及热扩散的特点,用框式围体夹套对连铸坯件罩盖式吸收其主要向上集中扩散辐射的热量。

框式换热水夹套2的内侧夹套壁5和外侧夹套壁6分别由不锈钢板构成。框式换热水夹套2的外壳7与其靠外侧夹套壁6之间设有一保温隔热材料层3。其框式换热水夹套的保温隔热材料层的隔热材料可为石棉、珍珠岩和/或莫来石材料。

在连铸坯件的长度方向上的框式换热水夹套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换热介质水的输入电磁阀4和输出电磁阀40。框式换热水夹套上分别设有液位检测器8、压力检测器9和温度检测器10,其液位、压力和温度检测器分别电信号连接于本回收系统专设的、连铸切割系统的或连铸生产控制系统的自动控制器的相应的输入端。其各相应的电磁阀电信号连接于本回收系统专设的、连铸切割系统或连铸控制系统的智能控制器的相应的输出端。其智能控制器还包括相应的温度、液位和压力等的显示器12。由该智能控制器11对框式换热水夹套进行温度、液位和压力等运行参数进行检测、显示和自动调节控制等。

其控制过程为:由智能控制器根据各检测器输入的相关信号进行运算,再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输入电磁阀实施对水夹套的自动给水控制。并且智能控制器还通过输出电磁阀控制水夹套的热水或蒸汽亦或其混合介质的输出控制,以自适应调节控制水夹套的压力。

为安全运行目的,本回收系统其框式换热水夹套上还设有相应的机械或电子式自动安全放空阀。以在夹套内温度过高产生过量的蒸汽而发生安全事故。当水夹套内的热水或汽水混合介质的压力超过设定值时,自动安全放空阀将自动开启释放其内介质的压力。以确保本回收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其框式换热水夹套的内侧夹套壁的靠外侧(连铸坯件一侧)夹套壁面上涂设有一层陶瓷材料层。本例其余结构等可与上述实施例类同。

上述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炼钢连铸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热回收装置,所述热回收装置包括设于相应的连铸坯件上的隔热围体,所述隔热围体为一罩套于相应的连铸坯件上的闭合或开放的框式换热夹套,所述闭合或开放的框式换热夹套设有联通于该闭合或开放的框式换热夹套内的循环换热介质的输入和/或输出控制阀,闭合或开放的所述框式换热夹套的外侧设有隔热材料层。该炼钢连铸余热回收系统科学地实现了炼钢连铸的余热回收利用,节约了能源,其结构极为简单、科学、合理,实施和安装方便,实施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陈寅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剑光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04
技术公布日:2017.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