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喷吹装置及其燃气喷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03681发布日期:2018-06-05 19:14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气喷吹装置及其燃气喷吹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烧结机燃气喷吹装置及其燃气喷吹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喷吹罩内着火快速检测及自适应处理的燃气喷吹装置及其方法,属于烧结领域。
背景技术
:烧结工艺是炼铁流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其原理是将各种粉状含铁原料,配入适量的燃料和熔剂,加入适量的水,经混合和造球后在烧结设备上使物料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烧结成块,从而送往高炉进行下一步工序。为了降低高炉炼铁的焦比和冶炼成本,高炉对烧结矿的要求往往是高强度和高还原性。烧结工序中,一般要求烧结矿具有较高的强度、高成品率、较低的返矿率,以及较低的燃料消耗。高强度和高还原性的烧结矿在高炉冶炼过程中消耗较少的焦炭,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从长远角度考虑,二氧化碳减排要求将成为制约钢铁工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据相关资料介绍,烧结与高炉工序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工业排放总量的60%。因此,无论从企业降低成本考虑还是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减少烧结固体燃料消耗比例与降低高炉炉料的燃料比成为炼铁技术的迫切之需。在此大环境下,日本JFE公司开发的“烧结料面气体燃料喷吹技术”应运而生,其原理是通过在点火炉后一段距离的烧结料面上方喷吹稀释到可燃浓度下限以下的气体燃料,使其在烧结料层内燃烧供热,从而降低烧结矿生产中的固体碳用量以及CO2排放量。同时,由于气体燃料的燃烧加宽了烧结料层在生产时的高温带宽度,所以使得1200~1400℃的烧结矿温度时间得到延长,从而使得烧结矿的强度以及5~10mm孔隙率得到有效加强。目前看来该技术具有较好的节能减排提质效果。现有技术下的喷吹装置结构:喷吹装置由喷吹总管、喷吹支管、喷吹管排、燃气喷吹孔、喷吹罩与侧部密封件组成。其中喷吹总管一端与厂区燃气管道相连,另一端通过喷吹支管与喷吹管排相连,喷吹管排位于喷吹罩内,并位于烧结机台车上方。燃气在生产时,从厂区燃气管道进入喷吹总管后再进入喷吹支管,最后进入喷吹管排并通过设置在管排上的燃气喷吹孔喷出,在喷吹罩内与空气混合稀释,形成设计要求浓度的混合性气体,进入烧结料层内部辅助烧结,侧部密封件可有效保证罩内燃气与混合性气体不会外溢至罩外。在燃气喷吹生产中,会由于料层透气性差、料面温度过高、料面有大裂缝等原因导致喷在料面上方的燃气着火,而传统现有技术下的燃气喷吹技术,由于无法快速检测在生产中随时可能发生的燃气着火情况,亦无法对着火做出自适应控制处理,故会存在以下问题:1、能源浪费严重:当燃气在料面燃烧时,一旦无法快速检测和控制处理,火焰将消耗大量燃气,同时燃气无法正常进入料层内参与辅助烧结过程,这样就会造成生产中燃料资源的大量浪费,在国家“节能减排”已成为战略方向的大趋势下,这样的能源浪费是不被允许的;2、设备寿命变短:当燃气在料面燃烧没有得到检测与控制而长期燃烧时,喷吹管排容易在火焰长期烘烤下变形弯曲,从而失去生产运作能力,这样导致喷吹装置寿命变短,作业率变低,从而装置的运营成本大幅变高,经济性下降;3、存在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下,当操作人员发现罩内燃气着火时,需要在中控室远程关闭燃气总管阀,然后前往现场手动开启氮气阀对燃气总管内的燃气进行吹扫;而在燃气阀关闭和氮气阀开启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当现场人员紧缺时这个时间差甚至能长达20~30分钟;这样就会导致燃气切断后,火焰会沿着燃气流向燃气管内燃烧形成回火,从而导致爆炸等安全隐患的存在。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在现有喷吹装置结构基础上对其加以了优化改进,力图研发出一种可根据罩内温度曲线变化情况快速判断出罩内着火工况、并予以自适应灭火处理的方法,同时开发出了相应的装置,以求弥补现有技术的漏洞,达到使整条燃气喷吹辅助烧结生产工艺线稳产、顺产的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燃气喷吹装置通过实时监测喷吹罩内燃气喷吹管排上方的温度,精准判断喷吹罩内是否发生着火,并对已着火情况能够及时、快速予以消除解决。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案方案,提供一种燃气喷吹装置:一种燃气喷吹装置,该装置包括烧结机台车、喷吹罩、燃气喷吹装置。燃气喷吹装置包括燃气喷吹总管、燃气喷吹支管、燃气喷吹管排。烧结机台车位于喷吹罩内。燃气喷吹总管设置在喷吹罩的外侧。燃气喷吹管排设置在烧结机台车的上方,且燃气喷吹管排位于喷吹罩内。燃气喷吹支管一端连接燃气喷吹总管和另一端连接燃气喷吹管排。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燃气喷吹总管一侧的氮气管道。氮气管道通过连接管与燃气喷吹总管连接。在发明中,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喷吹罩侧部的温度检测装置。温度检测装置伸入喷吹罩内且位于燃气喷吹管排的上方。优选的是,连接管上设有氮气阀门。优选的是,燃气喷吹总管上设有燃气阀门。燃气阀门设置在连接管与燃气喷吹总管连接位置的上游。在本发明中,该装置还包括同步控制装置,同步控制装置连接并控制氮气阀门和燃气阀门。作为优选,同步控制装置为同步控制拉杆装置。同步控制拉杆装置包括燃气分拉杆、氮气分拉杆、连接横杆、总拉杆和驱动装置。其中燃气分拉杆与燃气阀门连接。氮气分拉杆与氮气阀门连接。总拉杆的一端通过连接横杆分别与燃气分拉杆和氮气分拉杆连接,和总拉杆的另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在本发明中,所述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或气缸驱动装置。优选的是,气缸驱动装置包括气缸、活塞板、前室进气管、前室电磁阀、后室进气管和后室电磁阀。其中活塞板位于气缸内部,将气缸内部分为前、后室。前室进气管与气缸前室连接并相通。前室电磁阀与前室进气管连接。后室进气管与气缸后室连接并相通。后室电磁阀与后室进气管连接。活塞板与总拉杆的一端连接。优选的是,活塞板水平设置在气缸内部,总拉杆与活塞板垂直连接。优选的是,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伸入喷吹罩内的一端与燃气喷吹管排的距离为50-300mm,优选为100-200mm。作为优选,温度检测装置为热电偶温度传感器。优选的是,温度检测装置伸入喷吹罩内一端的长度为10-200mm,优选为50-150mm,更优选为80-100m。也就是说,温度检测装置穿过喷吹罩,而且温度检测装置的一端位于喷吹罩内。优选的是,燃气喷吹总管上设有1-10根燃气喷吹支管,优选为2-8根燃气喷吹支管。优选的是,每根燃气喷吹管排上设有2-50根燃气喷吹管,优选为3-20根燃气喷吹管。优选的是,每根燃气喷吹管上设有2-100个燃气喷吹孔,优选为3-50个燃气喷吹孔。在本发明中,燃气喷吹管为2节或2节以上的燃气喷吹套管。燃气喷吹套管采用伸缩式套管的结构。优选的是,燃气喷吹套管的每一节上设有燃气喷吹孔。在本发明中,该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温度检测装置、驱动电机、前室电磁阀和后室电磁阀连接,并控制驱动电机、前室电磁阀和后室电磁阀的操作。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燃气喷吹方法:一种燃气喷吹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装置开始运行,燃气喷吹装置开始喷吹燃气,控制系统通过温度检测装置实时监测喷吹罩内燃气喷吹管排上方的温度值T;2)实时监测过程中,若温度值T出现峰值温度T1,控制系统开始计时,当峰值温度T1的持续时间t1超过系统内设时间t后,控制系统此时判断喷吹罩内已出现着火;3)控制系统控制驱动电机正转,驱动电机通过总拉杆分别对燃气分拉杆和氮气分拉杆施加推力,从而带动燃气阀门和氮气阀门转动,使得燃气阀门关闭的同时氮气阀门被打开;4)当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喷吹罩内燃气喷吹管排上方的温度值T回落至正常值后,或控制系统在氮气阀门开启之后开始计时,当氮气阀门开启时间达到系统默认氮气吹扫时间t2后;控制系统此时判断喷吹罩内已灭火;5)控制系统控制驱动电机反转,驱动电机通过总拉杆分别对燃气分拉杆和氮气分拉杆施加拉力,从而带动燃气阀门和氮气阀门转动,使得燃气阀门开启的同时氮气阀门被关闭,装置继续进行生产。优选的是,上述方法中,所述系统内设时间t为10-30s,优选为12-25s,更优选为15-20s。优选的是,上述方法中,所述系统默认氮气吹扫时间t2为15-60s,优选为20-40s。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燃气喷吹方法:一种燃气喷吹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装置开始运行,燃气喷吹装置开始喷吹燃气,控制系统通过温度检测装置实时监测喷吹罩内燃气喷吹管排上方的温度值T;2)实时监测过程中,若温度值T出现峰值温度T1,控制系统开始计时,当峰值温度T1的持续时间t1超过系统内设时间t后,控制系统此时判断喷吹罩内已出现着火;3)控制系统通过气缸驱动装置的前室电磁阀与后室电磁阀来控制气缸前、后室分别进行排气和进气操作,驱动活塞板向上运动,进而带动总拉杆分别对燃气分拉杆和氮气分拉杆施加推力,从而带动燃气阀门和氮气阀门转动,使得燃气阀门关闭的同时氮气阀门被打开;4)当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喷吹罩内燃气喷吹管排上方的温度值T回落至正常值后,或控制系统在氮气阀门开启之后开始计时,当氮气阀门开启时间达到系统默认氮气吹扫时间t2后;控制系统此时判断喷吹罩内已灭火;5)控制系统通过气缸驱动装置的前室电磁阀与后室电磁阀来控制气缸前、后室分别进行进气和排气操作,驱动活塞板向下运动,进而带动总拉杆分别对燃气分拉杆和氮气分拉杆施加拉力,从而带动燃气阀门和氮气阀门转动,使得燃气阀门开启的同时氮气阀门被关闭,装置继续进行生产。优选的是,上述方法中,所述系统内设时间t为10-30s,优选为12-25s,更优选为15-20s。优选的是,上述方法中,所述系统默认氮气吹扫时间t2为15-60s,优选为20-40s。在本发明中,温度检测装置设置在喷吹罩侧部。温度检测装置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当数量为多个时,温度检测装置可以沿着烧结机台车运行方向间隔设置在喷吹罩两侧的侧部。温度检测装置(的测温探头)伸入喷吹罩内,位于燃气喷吹管排上方50-300mm高度位置,优选100-200mm高度位置,便于实时监测喷吹罩内的温度数据。在本发明中,燃气阀门设置在连接管与燃气喷吹总管连接位置的上游。此处上游的概念是相对燃气流动方向而言,即燃气通过燃气喷吹装置喷出时,先经过燃气阀门,然后才经过连接管与燃气喷吹总管的连接位置。这样设置保证了燃气阀门与氮气阀门各自的独立控制作用。所述(燃气和氮气)同步控制拉杆装置包括燃气分拉杆、氮气分拉杆、连接横杆、总拉杆和驱动装置。其中燃气分拉杆与燃气喷吹总管上的燃气阀门的手柄紧密相连,氮气分拉杆与连接管上的氮气阀门的手柄紧密相连。驱动装置可以为驱动电机或气缸驱动装置等多种能够提供驱动力的结构中的一种。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时,通过控制驱动电机的正转或反转来推动或拉动总拉杆,从而带动(连接横杆两端的)燃气分拉杆和氮气分拉杆同时动作,从而实现燃气阀门关闭(或开启)的同时,开启(或关闭)氮气阀门的效果。驱动装置为气缸驱动装置时,活塞板水平设置在气缸内部,将气缸内部分为前、后室,即前室位于气缸上部,后室位于气缸下部,也即前室位于后室上部。且活塞板与总拉杆的一端连接。当气缸驱动装置通过前室电磁阀和后室电磁阀来控制气缸前室排气、气缸后室进气时,活塞板被驱使向上运动,进而带动总拉杆分别对(连接横杆两端的)燃气分拉杆和氮气分拉杆施加推力,从而带动燃气阀门和氮气阀门的手柄转动,使得燃气阀门关闭的同时氮气阀门被打开;当气缸驱动装置通过前室电磁阀和后室电磁阀来控制气缸前室进气、气缸后室排气时,活塞板被驱使向下运动,进而带动总拉杆分别对(连接横杆两端的)燃气分拉杆和氮气分拉杆施加拉力,从而带动燃气阀门和氮气阀门的手柄转动,使得燃气阀门开启的同时氮气阀门被关闭。(燃气和氮气)同步控制拉杆装置的设置,使得喷吹罩内着火的情况下切断燃气与氮气吹扫同步进行,两者基本不存在时间差,能够最大限度地控制由于时间差产生的燃气在管道内的回火。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根据喷吹罩内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快速判断着火情况的方法,其原理如下:正常生产下喷吹罩内为冷态,燃气喷吹管排上方温度应为平稳的直线,即维持环境温度不变;当烧结料面有老鼠洞、大裂缝等局部高温点经过喷吹罩内时,燃气喷吹管排上方温度会有短时间峰值波动,当高温点走过以后,温度曲线回归正常;而当喷吹罩内燃气着火的时候,燃气喷吹管排上方温度是直线攀升至峰值温度,并在峰值温度附近维持不会下降。由此,本发明提出判断喷吹罩内着火的两个条件为:出现峰值温度和峰值温度持续时间。只有当这两者都达到要求,方可视作喷吹罩内着火。即,只有温度检测装置在实时监测过程中,检测到温度值T出现峰值温度T1,且峰值温度T1的持续时间t1超过系统内设时间t(即已到着火标准的峰值温度持续时间)后,此时控制系统才判断喷吹罩内已出现着火。系统内设时间t根据生产经验及现场生产情况进行设定。一般,系统内设时间t为10-30s,优选为12-25s,更优选为15-20s。一般情况下,峰值温度T1根据燃气种类不同而不同。几种燃气的对应的峰值温度T1见表1。表1几种燃气对应的峰值温度T1燃气种类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天然气峰值温度T1/℃400300350500另外,经过氮气吹扫后,控制系统在判断喷吹罩内是否已灭火的环节可以有两种操作模式。一种是根据喷吹罩内温度情况进行判断:当喷吹罩内燃气喷吹管排上方的温度由峰值温度回落至正常值时,控制系统可判断喷吹罩内已灭火。另一种是根据氮气吹扫持续时间进行判断:控制系统在氮气阀门开启之后开始计时,默认氮气吹扫持续时间达到t2后喷吹罩内所有管排已灭火,具备继续生产的条件。一般情况下,系统默认氮气吹扫时间t2为15-60s,优选为20-40s。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有效节省能源:由于本发明技术采用提前监测的方式,喷吹罩内燃气着火的第一时间即可被系统发现,并通过特定装置进行全套停气灭火——引气生产的自适应操作,整套操作快速、精确,有效避免了燃气在喷吹罩内燃烧形成的能源浪费;2、延长设备寿命:采用本发明装置及方法后,由于喷吹罩内着火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控制处理,故燃气喷吹管排等设备不会存在因被高温长时间烘烤导致寿命变短的问题;3、提高安全系数:由于本发明使用特定装置,氮气阀门和燃气阀门同时动作,故有效避免了关闭燃气阀门后,长时间没有吹扫氮气导致的燃气回火现象,从而提高了生产的安全系数。综上所述,通过使用本发明技术,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的相应缺陷,提高装置的适应性和自由度。相比较现有技术更加可靠、安全与稳定,可以预见其在未来市场有巨大发展潜力。附图说明图1为正常工况下的喷吹罩内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图2为短时间异常工况下的喷吹罩内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图3为异常工况下的喷吹罩内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图4为本发明燃气喷吹装置的俯视图;图5为图4中A-A位置的剖视图;图6为图4中B-B位置的剖视图;图7为本发明同步控制拉杆装置的一种设计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C位置的放大图;图9为本发明燃气喷吹管为3节燃气喷吹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的控制系统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一种燃气喷吹方法的的流程图;图12为本发明另一种燃气喷吹方法的的流程图;图13为本发明第三种燃气喷吹方法的的流程图;图14为本发明第四种燃气喷吹方法的的流程图。附图标记:1:烧结机台车;2:密封罩;3:燃气喷吹装置;301:燃气喷吹总管;302:燃气喷吹支管;303:燃气喷吹管排;304:燃气喷吹管;305:燃气喷吹孔;306:(多节伸缩式)燃气喷吹套管;4:温度检测装置;5:氮气管道;6:连接管;7:氮气阀门;8:燃气阀门;9:同步控制拉杆装置;901:燃气分拉杆;902:氮气分拉杆;903:连接横杆;904:总拉杆;905:驱动电机;906:气缸驱动装置;90601:气缸;90602:活塞板;90603:前室进气管;90604:前室电磁阀;90605:后室进气管;90606:后室电磁阀;10:控制系统。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案方案,提供一种燃气喷吹装置:一种燃气喷吹装置,该装置包括烧结机台车1、喷吹罩2、燃气喷吹装置3。燃气喷吹装置3包括燃气喷吹总管301、燃气喷吹支管302、燃气喷吹管排303。烧结机台车1位于喷吹罩2内。燃气喷吹总管301设置在喷吹罩2的外侧。燃气喷吹管排303设置在烧结机台车1的上方,且燃气喷吹管排303位于喷吹罩2内。燃气喷吹支管302一端连接燃气喷吹总管301和另一端连接燃气喷吹管排303。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燃气喷吹总管301一侧的氮气管道5。氮气管道5通过连接管6与燃气喷吹总管301连接。在本发明中,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喷吹罩2侧部的温度检测装置4。温度检测装置4伸入喷吹罩2内且位于燃气喷吹管排303的上方。优选的是,连接管6上设有氮气阀门7。优选的是,燃气喷吹总管301上设有燃气阀门8。燃气阀门8设置在连接管6与燃气喷吹总管301连接位置的上游。在本发明中,该装置还包括同步控制装置,同步控制装置连接并控制氮气阀门7和燃气阀门8。作为优选,同步控制装置为同步控制拉杆装置9。同步控制拉杆装置9包括燃气分拉杆901、氮气分拉杆902、连接横杆903、总拉杆904和驱动装置。其中燃气分拉杆901与燃气阀门8连接。氮气分拉杆902与氮气阀门7连接。总拉杆904的一端通过连接横杆903分别与燃气分拉杆901和氮气分拉杆902连接,和总拉杆904的另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在本发明中,所述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905或气缸驱动装置906。优选的是,气缸驱动装置906包括气缸90601、活塞板90602、前室进气管90603、前室电磁阀90604、后室进气管90605和后室电磁阀90606。其中活塞板90602位于气缸90601内部,将气缸90601内部分为前、后室。前室进气管90603与气缸90601前室连接并相通。前室电磁阀90604与前室进气管90603连接。后室进气管90605与气缸90601后室连接并相通。后室电磁阀90606与后室进气管90605连接。且活塞板90602与总拉杆904的一端连接。优选的是,活塞板90602水平设置在气缸90601内部,总拉杆904与活塞板90602垂直连接。优选的是,所述温度检测装置4伸入喷吹罩2内的一端与燃气喷吹管排303的距离为50-300mm,优选为100-200mm。作为优选,温度检测装置4为热电偶温度传感器。优选的是,温度检测装置4伸入喷吹罩2内一端的长度为10-200mm,优选为50-150mm,更优选为80-100m。优选的是,燃气喷吹总管301上设有1-10根燃气喷吹支管302,优选为2-8根燃气喷吹支管302。优选的是,每根燃气喷吹管排303上设有2-50根燃气喷吹管304,优选为3-20根燃气喷吹管304。优选的是,每根燃气喷吹管304上设有2-100个燃气喷吹孔305,优选为3-50个燃气喷吹孔305。在本发明中,燃气喷吹管304为2节或2节以上的燃气喷吹套管306。燃气喷吹套管306采用伸缩式套管的结构。优选的是,燃气喷吹套管306的每一节上设有燃气喷吹孔305。在本发明中,该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10。控制系统10与温度检测装置4、驱动电机905、前室电磁阀90604和后室电磁阀90606连接,并控制驱动电机905、前室电磁阀90604和后室电磁阀90606的操作。实施例1如图5所示,一种燃气喷吹装置,该装置包括烧结机台车1、喷吹罩2、燃气喷吹装置3。燃气喷吹装置3包括燃气喷吹总管301、燃气喷吹支管302、燃气喷吹管排303。烧结机台车1位于喷吹罩2内。燃气喷吹总管301设置在喷吹罩2的外侧。燃气喷吹管排303设置在烧结机台车1的上方,且燃气喷吹管排303位于喷吹罩2内。燃气喷吹支管302一端连接燃气喷吹总管301和另一端连接燃气喷吹管排303。燃气喷吹管排303包括多根燃气喷吹管304,燃气喷吹管304上设有燃气喷吹孔305。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喷吹罩2侧部的温度检测装置4。温度检测装置4伸入喷吹罩2内且位于燃气喷吹管排303的上方。所述温度检测装置4伸入喷吹罩2内的一端与燃气喷吹管排303的距离为100mm。温度检测装置4为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温度检测装置4伸入喷吹罩2内一端的长度为80mm。如图4和6所示,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燃气喷吹总管301上方的氮气管道5。氮气管道5通过连接管6与燃气喷吹总管301连接。连接管6上设有氮气阀门7。燃气喷吹总管301上设有燃气阀门8。燃气阀门8设置在连接管6与燃气喷吹总管301连接位置的上游。该装置还包括同步控制装置,同步控制装置为同步控制拉杆装置9。同步控制拉杆装置9包括燃气分拉杆901、氮气分拉杆902、连接横杆903、总拉杆904和驱动装置。其中燃气分拉杆901与燃气阀门8连接。氮气分拉杆902与氮气阀门7连接。总拉杆904的一端通过连接横杆903分别与燃气分拉杆901和氮气分拉杆902连接,和总拉杆904的另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905。如图9所示,燃气喷吹管304为3节的燃气喷吹套管306。燃气喷吹套管306采用伸缩式套管的结构。燃气喷吹套管306的每一节上设有燃气喷吹孔305。燃气喷吹总管301上设有3根燃气喷吹支管302。每根燃气喷吹管排303上设有8根燃气喷吹管304。每根燃气喷吹管304上设有5个燃气喷吹孔305。该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10。控制系统10与温度检测装置4、驱动电机905连接,并控制驱动电机905的操作。实施例2如图7和8所示,重复实施例1,只是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驱动装置906。气缸驱动装置906包括气缸90601、活塞板90602、前室进气管90603、前室电磁阀90604、后室进气管90605和后室电磁阀90606。其中活塞板90602位于气缸90601内部,将气缸90601内部分为前、后室。前室进气管90603与气缸90601前室连接并相通。前室电磁阀90604与前室进气管90603连接。后室进气管90605与气缸90601后室连接并相通。后室电磁阀90606与后室进气管90605连接。活塞板90602与总拉杆904的一端连接。活塞板90602水平设置在气缸90601内部,总拉杆904与活塞板90602垂直连接。所述控制系统10与温度检测装置4、前室电磁阀90604和后室电磁阀90606连接,并控制前室电磁阀90604和后室电磁阀90606的操作。实施例3重复实施例2,只是所述温度检测装置4伸入喷吹罩2内的一端与燃气喷吹管排303的距离为200mm。温度检测装置4伸入喷吹罩2内一端的长度为40mm。实施例4一种燃气喷吹方法,使用实施例1中的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装置开始运行,燃气喷吹装置3开始喷吹燃气,控制系统10通过温度检测装置4实时监测喷吹罩2内燃气喷吹管排303上方的温度值T;2)实时监测过程中,若温度值T出现峰值温度T1,控制系统10开始计时,当峰值温度T1的持续时间t1超过系统内设时间t后,控制系统10此时判断喷吹罩2内已出现着火;3)控制系统10控制驱动电机905正转,驱动电机905通过总拉杆904分别对燃气分拉杆901和氮气分拉杆902施加推力,从而带动燃气阀门8和氮气阀门7转动,使得燃气阀门8关闭的同时氮气阀门7被打开;4)当温度检测装置4检测到喷吹罩2内燃气喷吹管排303上方的温度值T回落至正常值后,控制系统10此时判断喷吹罩2内已灭火;5)控制系统10控制驱动电机905反转,驱动电机905通过总拉杆904分别对燃气分拉杆901和氮气分拉杆902施加拉力,从而带动燃气阀门8和氮气阀门7转动,使得燃气阀门8开启的同时氮气阀门7被关闭,装置继续进行生产。系统内设时间t为15s。实施例5一种燃气喷吹方法,使用实施例1中的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装置开始运行,燃气喷吹装置3开始喷吹燃气,控制系统10通过温度检测装置4实时监测喷吹罩2内燃气喷吹管排303上方的温度值T;2)实时监测过程中,若温度值T出现峰值温度T1,控制系统10开始计时,当峰值温度T1的持续时间t1超过系统内设时间t后,控制系统10此时判断喷吹罩2内已出现着火;3)控制系统10控制驱动电机905正转,驱动电机905通过总拉杆904分别对燃气分拉杆901和氮气分拉杆902施加推力,从而带动燃气阀门8和氮气阀门7转动,使得燃气阀门8关闭的同时氮气阀门7被打开;4)控制系统10在氮气阀门7开启之后开始计时,当氮气阀门开启时间达到系统默认氮气吹扫时间t2后,控制系统10此时判断喷吹罩2内已灭火;5)控制系统10控制驱动电机905反转,驱动电机905通过总拉杆904分别对燃气分拉杆901和氮气分拉杆902施加拉力,从而带动燃气阀门8和氮气阀门7转动,使得燃气阀门8开启的同时氮气阀门7被关闭,装置继续进行生产。系统内设时间t为15s。系统默认氮气吹扫时间t2为30s。实施例6一种燃气喷吹方法,使用实施例2中的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装置开始运行,燃气喷吹装置3开始喷吹燃气,控制系统10通过温度检测装置4实时监测喷吹罩2内燃气喷吹管排303上方的温度值T;2)实时监测过程中,若温度值T出现峰值温度T1,控制系统10开始计时,当峰值温度T1的持续时间t1超过系统内设时间t后,控制系统10此时判断喷吹罩2内已出现着火;3)控制系统10通过气缸驱动装置906的前室电磁阀90604与后室电磁阀90606来控制气缸90601前、后室分别进行排气和进气操作,驱动活塞板90602向上运动,进而带动总拉杆904分别对燃气分拉杆901和氮气分拉杆902施加推力,从而带动燃气阀门8和氮气阀门7转动,使得燃气阀门8关闭的同时氮气阀门7被打开;4)当温度检测装置4检测到喷吹罩2内燃气喷吹管排303上方的温度值T回落至正常值后,控制系统10此时判断喷吹罩2内已灭火;5)控制系统10通过气缸驱动装置906的前室电磁阀90604与后室电磁阀90606来控制气缸90601前、后室分别进行进气和排气操作,驱动活塞板90602向下运动,进而带动总拉杆904分别对燃气分拉杆901和氮气分拉杆902施加拉力,从而带动燃气阀门8和氮气阀门7转动,使得燃气阀门8开启的同时氮气阀门7被关闭,装置继续进行生产。系统内设时间t为20s。实施例7一种燃气喷吹方法,使用实施例2中的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装置开始运行,燃气喷吹装置3开始喷吹燃气,控制系统10通过温度检测装置4实时监测喷吹罩2内燃气喷吹管排303上方的温度值T;2)实时监测过程中,若温度值T出现峰值温度T1,控制系统10开始计时,当峰值温度T1的持续时间t1超过系统内设时间t后,控制系统10此时判断喷吹罩2内已出现着火;3)控制系统10通过气缸驱动装置906的前室电磁阀90604与后室电磁阀90606来控制气缸90601前、后室分别进行排气和进气操作,驱动活塞板90602向上运动,进而带动总拉杆904分别对燃气分拉杆901和氮气分拉杆902施加推力,从而带动燃气阀门8和氮气阀门7转动,使得燃气阀门8关闭的同时氮气阀门7被打开;4)控制系统10在氮气阀门7开启之后开始计时,当氮气阀门开启时间达到系统默认氮气吹扫时间t2后,控制系统10此时判断喷吹罩2内已灭火;5)控制系统10通过气缸驱动装置906的前室电磁阀90604与后室电磁阀90606来控制气缸90601前、后室分别进行进气和排气操作,驱动活塞板90602向下运动,进而带动总拉杆904分别对燃气分拉杆901和氮气分拉杆902施加拉力,从而带动燃气阀门8和氮气阀门7转动,使得燃气阀门8开启的同时氮气阀门7被关闭,装置继续进行生产。系统内设时间t为20s。系统默认氮气吹扫时间t2为30s。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