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装卸砂布的打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1397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装卸砂布的打磨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打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装卸砂布的打磨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各种生产制造过程中,大量的组装、打磨抛光等工作均由自动化设备来进行,特别是对于打磨抛光作业来说,由于在生产时产生大量的粉尘,容易于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所以,现在的打磨设备均由自动化设备完成,但是,现有的自动化打磨设备在打磨时,往往需要不断的更换砂布,而更换砂布大多采用人工进行更换,因此,现有的打磨作业还需要人工辅助,有待进一步完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装卸砂布的打磨设备,本设备能够实现自动更换砂布,让整个打磨抛光作业完全实现无人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装卸砂布的打磨设备,包括机台座,还包括打磨机械手、治具传送机构、用于提供砂布的供料机构和用于拆除砂布的拆卸机构,所述打磨机械手与机台座连接,且所述打磨机械手连接有用于打磨治具传送机构上的物料的打磨机,所述供料机构设置于打磨机械手一侧,所述拆卸机构设置于打磨机械手的另一侧。

进一步的,供料机构包括支架和与支架连接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连接有可调节的第一侧板,所述底座的另一侧连接有可调节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平行形成用于存储砂纸的存料空间,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滑动连接有用于抵压砂布的推码。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的前端均设置有挡板,所述供料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推码沿导轨滑动的助推气缸。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均连接调节码,所述调节码为L形,所述调节码设置有调节槽,所述底座连接有穿过调节槽的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拆卸机构包括支撑架和设置于支撑架的拆布气缸,所述支撑架设置有固定块,所述拆布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与拆布气缸配合的抵压块。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设置有倾斜板,所述拆布气缸与倾斜板连接,所述倾斜板的下方设置有回收料斗。

进一步的,所述治具传送机构包括固定板和升降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面连接有升降气缸,所述气缸穿过固定板驱动升降板上下升降。

优选的,所述治具传送机构还包括防尘围板,所述固定板、升降板均位于防尘围板中,所述防尘围板设置有吸尘口,所述吸尘口连接有吸尘装置。

更优选的是,打磨机械手、治具传送机构和拆卸机构均设置有两个,所述升降板设置有用于传送治具的传送带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机台座设置有防护罩,所述治具传送机构的上方设置有照明灯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打磨设备在工作时,通过打磨机械手自动与供料机构提取并粘合砂布,当需要更换砂布时,打磨机械手伸至拆卸机构,拆卸机构自动将打磨机上的砂纸撕除,在打磨作业时,由打磨机械手对产品对象进行打磨,由此可以看出,本设备无论是装砂布、打磨作业,还是拆除砂布均可以实现全部自动化完成,无须人工辅助,从而可以大大的减少人工值守的工作量,也可以明显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供料机构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供料机构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拆卸机构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机台座--1,打磨机械手--2,打磨机--21,治具传送机构--3,固定板--31,升降板--32,升降气缸--33,防尘围板--34,供料机构--4,支架--41,底座--42,第一侧板--43,第二侧板--44,导轨--45,推码--46,挡板--47,助推气缸--48,调节码--49,调节槽--491,螺栓--492,拆卸机构--5,支撑架--51,拆布气缸--52,固定块--53,抵压块--54,倾斜板--55,回收料斗--56,防护罩--6,照明灯具--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6,一种自动装卸砂布的打磨设备,包括机台座1,还包括打磨机械手2、治具传送机构3、用于提供砂布的供料机构4和用于拆除砂布的拆卸机构5,所述打磨机械手2与机台座1连接,且所述打磨机械手2连接有用于打磨治具传送机构3上的物料的打磨机21,所述供料机构4设置于打磨机械手2一侧,所述拆卸机构5设置于打磨机械手2的另一侧。上述打磨机械手2可以采用ABB机械手,也可以采用其他类似的机械手,而打磨机21可以直接采用现有的打磨机21,故,详细结构在此,不做进一步赘述。本打磨设备在工作时,通过打磨机械手2自动与供料机构4提取并粘合砂布,当需要更换砂布时,打磨机械手2伸至拆卸机构5,拆卸机构5自动将打磨机21上的砂纸撕除,在打磨作业时,由打磨机械手2对产品对象进行打磨,由此可以看出,本设备无论是装砂布、打磨作业,还是拆除砂布均可以实现全部自动化完成,无须人工辅助,从而可以大大的减少人工值守的工作量,也可以明显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在本技术方案中,供料机构4包括支架41和与支架41连接的底座42,所述底座42的一侧连接有可调节的第一侧板43,所述底座42的另一侧连接有可调节的第二侧板44,所述第一侧板43与第二侧板44平行形成用于存储砂纸的存料空间,所述底座42的上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导轨45,所述导轨45滑动连接有用于抵压砂布的推码46。在放置砂布时,若干张砂布垂直放于存料空间中,推码46的作用一是将若干张砂布叠合在一起,并具有一定的压力,其作用二是当打磨机21获取砂布时,打磨机21会对最前端的一张砂布施压,而推码46可以防止打磨机21在施压时,整叠砂布向后移动,导致最前端的砂布与打磨面的自动粘合效果较差。

当然,所述底座42还可以采用前倾式设置,这样可以使推码46自动沿着导轨45向前滑动,即推码46始终提供向前的抵接力。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多张砂布层叠在一起,彼此之间不会形成粘合,由于打磨机21的底部与砂布的粘合性采用吸附材料,所以,砂布的粘合面会与打磨机21实现粘合。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侧板43、第二侧板44的前端均设置有挡板47,所述供料机构4还包括用于驱动推码46沿导轨45滑动的助推气缸48。利用气缸进行助推可以更加方便控制,显然,如采用丝杆与伺服的结构,其也可以实现。

为了使本供料机构4可以容置不同尺寸的砂布,所述第一侧板43和第二侧板44均连接调节码49,所述调节码49为L形,所述调节码49设置有调节槽491,所述底座42连接有穿过调节槽491的螺栓492。需要调节时,只需要将该螺栓492拧松,然后将第一侧板43和第二侧板44沿着螺栓492进行滑动即可调节容置空间的大小,其结构简单,调节方便。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拆卸机构5包括支撑架51和设置于支撑架51的拆布气缸52,所述支撑架51设置有固定块53,所述拆布气缸52的输出端设置有与拆布气缸52配合的抵压块54。当打磨机械手2需要拆出砂布时,打磨机21械带动打磨机21进行位移至拆卸机构5,使打磨机21上的砂纸伸入固定块53与抵压块54之间,然后拆布气缸52驱动抵压块54与固定合并,从而夹持住砂纸的端部,打磨机械手2再次带动打磨机21移动,从而使砂纸与打磨机21分离,实现拆除砂纸的动作。

为了使拆下的砂布更好的归类及自动收集,所述支撑架51设置有倾斜板55,所述拆布气缸52与倾斜板55连接,所述倾斜板55的下方设置有回收料斗56。该倾斜板55可以使砂纸在拆下后,固定块53与抵压块54分离,砂纸即可自动掉入回收料斗56中,实现集中回收。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治具传送机构3包括固定板31和升降板32,所述固定板31的底面连接有升降气缸33,所述气缸穿过固定板31驱动升降板32上下升降。升降气缸33驱动升降板32升起时,使打磨机21可以对升降板32上的产品进行打磨,为了提高安全性,在完成打磨后,升降气缸33驱动升降板32下降,从而使产品退出加工区,便于操作人员安全地回收产品。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治具传送机构3还包括防尘围板34,所述固定板31、升降板32均位于防尘围板34中,所述防尘围板34设置有吸尘口,所述吸尘口连接有吸尘装置。所述吸尘装置为现有的技术,在打磨作业时,吸尘装置通过吸尘口,将防尘围板34中的打磨粉尘进行即时的回收,从而保障工作环境的洁净。

某些产品需要经过两次不同的砂布进行打磨,为了减少重新的装入产品,打磨机械手2、治具传送机构3和拆卸机构5均设置有两个,所述升降板32设置有用于传送治具的传送带装置。显然,其也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设置更多数量的打磨机械手2、治具传送机构3和拆卸机构5,只需要将传送带装置进行相应的延长即可,而传送带装置采用现有普通的传送带依次传送即可。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机台座1设置有防护罩6,所述治具传送机构3的上方设置有照明灯具7。防护罩6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安全性,照明灯具7可以为设备的打磨工作提供照明,使打磨更加方便。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