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屏幕研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8932发布日期:2018-06-28 02:17阅读:651来源:国知局
一种3D屏幕研磨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机制造领域,应用于消费性电子产品(如手机,智能手表)3D玻璃屏幕抛光研磨;具体涉及一种3D屏幕研磨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手机3D屏幕打磨主要采用CNC机床走刀方式,即将磨头安装在主轴上走刀配合研磨液研磨,然后抛光粉抛光。或者采用羊绒轮,通过调整上下抛光轮转速,对产品压力、时间控制,并辅助抛光粉,对玻璃表面精抛光。

然而这些设备都是单次走刀研磨,对产品内圆弧较小,加工时间长,且需要频繁更换研磨头,研磨效率低,研磨均匀度不一, 设备体积大,占空间,价格昂贵。

为此,本实用新型试图建立一种全新的3D屏幕研磨机,以克服这些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3D屏幕研磨机,用来克服现有3D屏幕研磨机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3D屏幕研磨机,包括机架、研磨布转盘和移载机构;所述研磨布转盘为圆盘结构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研磨布转盘沿一旋转中心自旋;所述移载机构为“匚”形结构,其上设有缺口,所述研磨布转盘的边缘自所述缺口深入所述移载机构内部;所述移载机构上设有仿形模。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移载机构设有第一仿形模和第二仿形模,所述第一仿形模和第二仿形模分别设置在所述研磨布转盘的上下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仿形模上设有玻璃凹位,所述玻璃凹位设置在所述第一仿形模与研磨布转盘相对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仿形模上设有真空孔,所述真空孔的一端与所述玻璃凹位的内侧面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仿形模边缘处任意两点间的连线长度不超过所述玻璃凹位内边缘处任意两点间的连线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仿形模的径向长度小于3D屏幕,所述玻璃凹位内边缘的径向长度大于所述3D屏幕。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仿形模以其横截面的对称中心点为轴心自旋。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仿形模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仿形模设置在所述研磨布转盘的上侧或下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研磨布转盘周围设有多个移载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设备从根本上解决了3D产品外形的研磨问题。大大提高了该类工艺的成品率,研磨速度快(可采用一个转盘,多个旋转研磨机构同时作业)单次为整面研磨;单台设备尺寸相对小,占用空间小,价格相对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3D屏幕研磨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3D屏幕研磨机的移载机构位置示意图。

图3是图2中花圈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3D屏幕研磨机的吸附过程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3D屏幕研磨机的研磨过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机架-1;研磨布转盘-2;移载机构-3;第一仿形模-31;第二仿形模-32;真空孔-311;玻璃凹位-312;3D玻璃-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3D屏幕研磨机。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3D屏幕研磨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研磨布转盘2和移载机构3;所述研磨布转盘为圆盘结构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研磨布转盘沿一旋转中心自旋;所述移载机构为“匚”形结构,其上设有缺口,所述研磨布转盘的边缘自所述缺口深入所述移载机构内部;所述移载机构上设有仿形模。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3D屏幕研磨机的移载机构位置示意图。图3是图2中花圈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移载机构设有第一仿形模31和第二仿形模32,所述第一仿形模和第二仿形模分别设置在所述研磨布转盘的上下两侧。其中第一仿形模是最主要的研磨结构,第二仿形模主要起到辅助作用。

如图3,所述第一仿形模上设有玻璃凹312,所述玻璃凹位设置在所述第一仿形模与研磨布转盘相对的一侧。

从图3中可见,所述第一仿形模上设有真空孔311,所述真空孔的一端与所述玻璃凹位的内侧面相连通。

从图3可见,所述第二仿形模边缘处任意两点间的连线长度不超过所述玻璃凹位内边缘处任意两点间的连线长度。

从图3可见,所述第二仿形模的径向长度小于3D屏幕,所述玻璃凹位内边缘的径向长度大于所述3D屏幕。具体说来,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二仿形模(即下模)上的任意两点距离小于3D屏的最大外形尺寸,而3D屏的任意两点的距离小于第一仿形模(即上模)的最大外形尺寸。这样方能更好的实现3D屏幕的研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仿形模以其横截面的对称中心点为轴心自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仿形模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仿形模设置在所述研磨布转盘的上侧或下侧。本例中将第一仿形模设置在研磨布转盘的上侧,但是也可以根据需要将第一仿形模设置在研磨布转盘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研磨布转盘周围设有多个移载机构。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研磨效率。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3D屏幕研磨机的吸附过程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3D屏幕研磨机的研磨过程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装置的工作原理。

本装置中优选研磨布转盘(上面安装了研磨布)顺时针旋转研磨抛光产品(3D玻璃屏幕),产品可以逆时针旋转(反之亦可);或者产品固定,研磨布做相对移动;或研磨盘固定,产品做相对旋转。

研磨前首先需要将产品置于第一仿形模的玻璃凹位中(通过吸取或夹取),第一仿形模通过真空吸附使研磨布料形成3D玻璃的形状,使产品与布接触,利用研磨液通过研磨布和3D玻璃间的相对复合运动把产品的3D圆弧角表面研磨光洁。

图4为研磨前的吸附状态:此时研磨布转盘转动,3D玻璃固定在第一仿形模的玻璃凹位内。

图5为研磨时候的状态,此时3D玻璃在第一仿形模和第二仿形模的作用下,向研磨布转盘靠近,当第二仿形模与研磨布形成一个跟3D玻璃相对应的外形时,在研磨液的作用下,转盘与玻璃相对复合运动把产品的3D圆弧角表面研磨光洁。

本设备从根本上解决了3D产品外形的研磨问题。大大提高了该类工艺的成品率,研磨速度快(可采用一个转盘,多个旋转研磨机构同时作业)单次为整面研磨;单台设备尺寸相对小,占用空间小,价格相对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