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圈自动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5326阅读:7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圈自动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钢圈抛光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玻璃锅盖外圈磕伤导致盖不严实,一般在其外圈压制有一圈钢圈,同时,为了使玻璃锅盖更加美观,需要对钢圈进行抛光,以增加其光泽,而且为了与玻璃锅盖边缘贴合的更严密,其内圈也要抛光。现有的抛光设备外圈抛光和内圈抛光只能依次逐步进行,内外抛光的时间较长,生产效率交底,且一般抛光轮和内抛轮都是固定的,无法进给,只能通过钢圈的动作去对应抛光轮和内抛轮,来完成整个内外圈的抛光,整个抛光工艺的自动化程度不高,无法有效的降低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造和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的钢圈抛光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钢圈自动抛光机,包括由抛光电机驱动的抛光轮、由内抛电机驱动的内抛轮和转盘,所述转盘上设有至少两组高度可调的钢圈托架;所述抛光电机安装在可向转盘移动的外抛进给座上,外抛进给座上设有可向抛光轮移动的内压紧麻片;所述内抛电机安装在可向转盘移动的内抛进给座上,内抛进给座上设有可向内抛轮移动的外压紧麻片。

所述外抛进给座装在外抛进给导轨上,并连接有驱动其在外抛进给导轨上滑动的外抛进给气缸。

所述抛光电机通过外抛调节拖板可调节移动的装在外抛进给座上,外抛调节拖板的移动方向与外抛进给座的移动方向垂直,其一侧设有外抛调节手柄。

所述外抛调节拖板一侧的外抛进给座上设有可调节移动的内压紧拖板,内压紧拖板的移动方向与外抛进给座的移动方向垂直,其外侧设有内压紧气缸,内压紧麻片通过内压连接杆连接在内压紧拖板上。

所述内抛进给座装在内抛进给导轨上,并连接有驱动其在内抛进给导轨上滑动的内抛进给气缸。

所述内抛电机通过内抛调节拖板可调节移动的装在内抛进给座上,内抛调节拖板的移动方向与内抛进给座的移动方向垂直,其一侧设有内抛调节手柄。

所述内抛调节拖板一侧的内抛进给座上设有可调节移动的外压紧拖板,外压紧拖板的移动方向与内抛进给座的移动方向垂直,其外侧设有外压紧气缸,外压紧麻片通过外压连接杆连接在外压紧拖板上。

所述抛光轮外圈设置有至少两圈可将钢圈倾斜嵌入的抛光槽。

每一组所述钢圈托架包括两条托杆,每一条托杆上这样有至少两个外圈带槽的滚轮,滚轮外圈的槽的宽度于钢圈宽度适配,两条托杆上的滚轮一一对应。

所述转盘上沿其外圈均匀的设有四组钢圈托架,每一组钢圈托架通过调节导轨高度可调的装在转盘外圈,其托杆朝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转盘上的多组钢圈托架托持钢圈同时分别进行外圈抛光和内圈抛光,从而节省了内外抛光的时间,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通过转盘、可移动的外抛进给座和内抛进给座,可实现抛光轮和内抛轮的进给,从而进行钢圈的切换,并通过可移动的内压紧麻片从钢圈内侧将其压在抛光轮上,以便钢圈在抛光轮的带动下转动,完成整个外圈的抛光,通过可移动的外压紧麻片从钢圈外侧将其压在内抛轮上,以便钢圈在内抛轮的带动下转动,完成整个内圈的抛光,便于提高整个抛光工艺的自动化,节省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钢圈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钢圈自动抛光机,包括由抛光电机1驱动的抛光轮2、由内抛电机3驱动的内抛轮4和转盘5,所述转盘5上设有至少两组高度可调的钢圈托架6;所述抛光电机1安装在可向转盘5移动的外抛进给座7上,外抛进给座7上设有可向抛光轮2移动的内压紧麻片8;所述内抛电机3安装在可向转盘5移动的内抛进给座9上,内抛进给座9上设有可向内抛轮4移动的外压紧麻片10。通过转盘5上的多组钢圈托架6托持钢圈同时分别进行外圈抛光和内圈抛光,从而节省了内外抛光的时间,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通过转盘5、可移动的外抛进给座7和内抛进给座9,可实现抛光轮2和内抛轮4的进给,从而进行钢圈的切换,并通过可移动的内压紧麻片8从钢圈内侧将其压在抛光轮2上,以便钢圈在抛光轮2的带动下转动,完成整个外圈的抛光,通过可移动的外压紧麻片10从钢圈外侧将其压在内抛轮4上,以便钢圈在内抛轮4的带动下转动,完成整个内圈的抛光,便于提高整个抛光工艺的自动化,节省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抛进给座7装在外抛进给导轨11上,并连接有驱动其在外抛进给导轨11上滑动的外抛进给气缸12。通过外抛进给气缸12推动外抛进给座7沿外抛进给导轨11移动,使其移动更加平稳,气缸定位也更加准确,便于抛光轮和内压紧麻片准确进给至钢圈内外。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抛光电机1通过外抛调节拖板13可调节移动的装在外抛进给座7上,外抛调节拖板13的移动方向与外抛进给座7的移动方向垂直,其一侧设有外抛调节手柄14,外抛进给气缸12的气缸杆连接在外抛调节拖板13上。通过外抛调节手柄14可以方便的调节抛光轮的纵向位置,以便适应不同尺寸的钢圈的抛光,并在抛光轮磨损后进行微调适应钢圈,延长抛光轮的使用时间,节省资源,降低成本。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抛调节拖板13一侧的外抛进给座7上设有可调节移动的内压紧拖板15,内压紧拖板15的移动方向与外抛进给座7的移动方向垂直,其外侧设有内压紧气缸16,内压紧麻片8通过内压连接杆17连接在内压紧拖板15上。通过内压紧气缸16的驱动,可使内压紧麻片8从钢圈内侧将其压在抛光轮上,从而实现在抛光轮的带动下钢圈在钢圈托架6和内压紧麻片8上转动,以便完成钢圈外圈的抛光,气缸的驱动平稳、精确,可以有效的保证抛光时钢圈转动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抛光的质量和钢圈外圈的一致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抛进给座9装在内抛进给导轨18上,并连接有驱动其在内抛进给导轨18上滑动的内抛进给气缸19。通过内抛进给气缸19推动内抛进给座9沿内抛进给导轨18移动,使其移动更加平稳,气缸定位也更加准确,便于内抛轮和外压紧麻片准确进给至钢圈内外。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抛电机3通过内抛调节拖板20可调节移动的装在内抛进给座9上,内抛调节拖板20的移动方向与内抛进给座9的移动方向垂直,其一侧设有内抛调节手柄21。通过内抛调节手柄21可以方便的调节内抛轮与钢圈托架6的相对位置,以便适应不同尺寸的钢圈的抛光,并在内抛轮磨损后进行微调以适应钢圈,延长内抛轮的使用时间,节省资源,降低成本。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抛调节拖板20一侧的内抛进给座9上设有可调节移动的外压紧拖板22,外压紧拖板22的移动方向与内抛进给座9的移动方向垂直,其外侧设有外压紧气缸23,外压紧麻片10通过外压连接杆24连接在外压紧拖板22上。通过外压紧气缸23的驱动,可使外压紧麻片10从钢圈内侧将其压在内抛轮上,从而实现在内抛轮的带动下钢圈在钢圈托架6和外压紧麻片10上转动,以便完成钢圈内圈的抛光,气缸的驱动平稳、精确,可以有效的保证抛光时钢圈转动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抛光的质量和钢圈内圈的一致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抛光轮2外圈设置有至少两圈可将钢圈倾斜嵌入的抛光槽。抛光时,转盘转动至其中一组钢圈托架6上的钢圈到达外抛位置后,抛光轮和内压紧麻片进给至钢圈内外,抛光轮置于钢圈外侧,内压紧麻片置于钢圈内侧,转盘微转,以便钢圈倾斜的嵌入抛光槽内,然后在内压紧气缸的驱动下,内压紧麻片将钢圈压制抛光轮上开始抛光。通过倾斜的抛光槽,使钢圈可在抛光轮的带动下更平稳的转动,从而实现钢圈整个外圈的抛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每一组所述钢圈托架6包括两条托杆25,每一条托杆25上这样有至少两个外圈带槽的滚轮26,滚轮26外圈的槽的宽度于钢圈宽度适配,两条托杆25上的滚轮26一一对应。通过外圈带槽的滚轮26可以将钢圈卡在槽内,同时保证钢圈在滚轮上转动,以便完成钢圈内外整圈的抛光,且一次性即可完成至少两条钢圈的抛光,极大的提高了抛光效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盘5上沿其外圈均匀的设有四组钢圈托架6,每一组钢圈托架6通过调节导轨27高度可调的装在转盘5外圈,其托杆25朝外。通过四组钢圈托架,可同时进行不同钢圈的内外抛光,并在外圈完成抛光后自动转至内抛部分进行内抛,其余两工位进行钢圈的收取和挂靠,极大的提高了抛光效率,使产量得以大幅提升。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