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模具水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72893发布日期:2018-07-20 18:37阅读:6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铝合金轮毂模具水冷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低压铸造成型技术的模具,冷却方式一般有压缩空气冷却,上述方式冷却效果缓慢、无法达到强冷,现在已经逐步发展为模具水冷的方式来实现铸件高强度冷却、缩短开模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空压、改善产品机械性能、实现产品轻量化等等,是未来铸造工艺提升及同行业竞争的发展趋势。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4321158U公开了一种具有螺旋冷却盘的轮毂低压铸造模具,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底模、边模以及上模,底模具有下模冷却组件,上模具有上模冷却组件,铸造模具还包括螺旋冷却盘,螺旋冷却盘为环形盘体,且螺旋冷却盘的外壁与上模本体之间紧密贴合,螺旋冷却盘的盘体内部具有绕盘体设置的螺旋水冷通道,螺旋水冷通道的进水口设置在盘体的上端,螺旋水冷通道的出水口设置在盘体的下端。在铸造时冷却水由模具上方管道进入冷却盘内沿螺旋通道由上至下依次冷却,达到快速冷却的目的,但是,由于在上模与底模之间的铝合金原料比上模与边模之间的铝合金原料多,在上模与底模之间的热量较上模与边模之间的热量更多,冷却水在螺旋水冷通道内从上流到下也会变热,会导致上模与底模之间的铝合金原料的冷却速度会更慢,从而影响整体的冷却效率,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毂模具水冷装置,其对轮毂模具具有整体快速冷却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轮毂模具水冷装置,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底模、边模以及上模,所述底模、边模和上模对接后形成浇注空腔,所述上模本体外贴设有环形的螺旋冷却盘,所述螺旋冷却盘内部具有绕盘体设置的螺旋水冷通道,所述螺旋水冷通道的进水口设于螺旋冷却盘上端,所述螺旋水冷通道的出水口设于螺旋冷却盘下端,所述边模内设有环状水冷通道,所述环状水冷通道位于底模与上模之间靠近浇注空腔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上模外侧的螺旋冷却盘内从上至下通入冷却水进行冷却的同时,在边模内的环状水冷通道内也通入冷却水,可以快速高效对浇注空腔内形成的轮辐进行冷却,从而达到整体冷却的效果,提高冷却效率,缩短开模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边模内沿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连接通水孔,所述连接通水孔靠近边模内壁设置,所述连接通水孔的一端与环状水冷通道连通,另一端开设于边模外侧,所述边模上开设有与环状水冷通道连通的进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环状水冷通道内的冷却水可以从连接通水孔内从下至上将热量带出,在冷却水从连接通水孔内流出时还可以吸收边模与上模之间的铸件的热量,进一步提高冷却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通水孔与浇注空腔内所形成的轮辐条相对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浇注空腔内所形的轮辐条所占空间最大,铸件原料最多,热量也多,当连接通水孔内流过冷却水后,能更快将其热量带走,达到整体冷却的目的,提高冷却效率,缩短开模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底模外侧设有下模冷却组件,所述下模冷却组件内设有下模水冷循环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能快速对浇注空腔中部的铸件进行冷却,提高冷却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上模外侧设有上模冷却组件,所述上模冷却组件内设有上模水冷循环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能快速对浇注空腔中部的铸件进行冷却,提高冷却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上模设置螺旋冷却盘的基础上,在边模内增加环状水冷通道,环状水冷通道位于底模与上模之间靠近浇注空腔的位置,当上模外侧的螺旋冷却盘内从上至下通入冷却水进行冷却的同时,在边模内的环状水冷通道内也通入冷却水,可以快速高效对浇注空腔内形成的轮辐进行冷却,从而达到整体冷却的效果,提高冷却效率,缩短开模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在边模内沿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连接通水孔,连接通水孔靠近边模内壁设置,连接通水孔的一端与环状水冷通道连通,另一端开设于边模外侧,边模上开设有与环状水冷通道连通的进水孔,连接通水孔与浇注空腔内所形成的轮辐条相对设置,在环状水冷通道内的冷却水可以从连接通水孔内从下至上将热量带出,在冷却水从连接通水孔内流出时还可以吸收边模与上模之间的铸件的热量,由于浇注空腔内所形的轮辐条所占空间最大,铸件原料最多,热量也多,当连接通水孔内流过冷却水后,能更快将其热量带走,达到整体冷却的目的;在底模外侧中部安装有下模冷却组件,上模4外侧中部安装有上模冷却组件12,能快速对浇注空腔中部的铸件进行冷却,提高整体冷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轮毂模具水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螺旋冷却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底模;3、边模;301、环状水冷通道;302、连接通水孔;303、进水孔;4、上模;5、浇注空腔;6、螺旋冷却盘;7、螺旋水冷通道;8、进水口;9、出水口;10、下模冷却组件;11、下模水冷循环通道;12、上模冷却组件;13、上模水冷循环通道;14、出水管;15、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一种轮毂模具水冷装置,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在底座1上的底模2、边模3以及上模4,底模2、边模3和上模4对接后形成浇注空腔5,在上模4本体外紧密贴合有环形的螺旋冷却盘6,结合图2,螺旋冷却盘6内部具有绕盘体设置的螺旋水冷通道7,螺旋水冷通道7的进水口8设于螺旋冷却盘6上端,螺旋水冷通道7的出水口9设于螺旋冷却盘6下端。

在边模3内开设有环状水冷通道301,环状水冷通道301位于底模2与上模4之间靠近浇注空腔5的位置,在边模3内沿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连接通水孔302,连接通水孔302与浇注空腔5内所形成的轮辐条相对设置,且连接通水孔302靠近边模3内壁竖直倾斜设置,连接通水孔302的一端与环状水冷通道301连通,另一端开设于边模3外侧连接有出水管14,边模3上开设有与环状水冷通道301连通的进水孔303,本实施例中,进水孔303对称设有两个,进水孔303与进水管15连通。

在底模2外侧中部安装有下模冷却组件10,下模冷却组件10内设有下模水冷循环通道11,上模4外侧中部安装有上模冷却组件12,上模冷却组件12内设有上模水冷循环通道13。

在实际使用中,当铸件进行低压铸造时,冷却水从螺旋水冷通道7内从上至下对上模4进行冷却带走铸件热量,同时冷却水从进水管15进入环状水冷通道301对边模3上处于底模1和上模4之间的部分进行冷却,并将铸件热量从下至上通过连接通水孔302从出水管14排出形成循环,从而快速带走在浇注空腔5所形成的轮辐上的热量;同时下模冷却组件10内的下模水冷循环通道11和上模冷却组件12内的上模水冷循环通道13也通入冷却水,使得底模2和上模4的中部得到冷却,能快速带走浇注空腔5中部铸件的大量热量,从而快速实现浇注空腔5内铸件的整体高强度冷却,缩短了开模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产品的机械性能,实现产品轻量化制造。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