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成球率的混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6860发布日期:2018-11-20 21:40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成球率的混合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混合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提高成球率的混合机。



背景技术:

混合机的主要作用是混匀和成球。混合机加水对烧结生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要求加水均匀稳定,设备运行可靠不影响混合机自身作业率;另一方面混合机要能够满足矿粉混合均匀、成球性好,能够提高烧结料层厚度。

现有混合机存在以下不足:(1)用钢丝绳吊挂加水管道,由于筒体内加废水和蒸汽,同时筒体积料会使钢丝绳来回窜动,钢丝绳易裂断造成混合机停机;(2)加水位置不合理,混匀、成球效果差,局部矿粉只是表面水、而有些矿粉则呈泥团状;(3)加水孔布局不合理,不能按照矿粉运动轨迹原理来加;(4)加水孔喷水呈柱状,不符合工艺的要求;(5)、矿粉按工艺要求是螺旋式前进,现有方式筒体直通角钢做扬料板,矿粉不能按照螺旋式方式前行,小球起不到滚动长大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成球率的混合机,以达到有效提高成球率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提高成球率的混合机,包括混合筒体和设在混合筒体内的喷洒管,所述喷洒管靠混合筒体入口段设有一组用于加水的开孔,所述喷洒管靠混合筒体出口段设有一组用于喷水雾的雾化喷头。

进一步的,所述喷洒管通过支撑梁固定设置。

所述喷洒管对筒体内的加水量从入口至出口方向依次减小。

所述混合筒体的内缘上设有一组衬板,混合筒体的衬板沿筒体轴向分成几段,相邻段的衬板错位设置。

所述雾化喷头为螺旋雾化喷头。

所述开孔方向朝向混合筒体的中心线。

所述衬板为直角钢板。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提高成球率的混合机结构设计合理,实现同种矿粉较改进前实现成球率提高2.5%左右,同种矿粉同样的工况条件下透气性大为提升,对于提高料层厚度极为有利;筒体出口混合料水分均匀稳定,消除了局部干料、局部泥团的现象,利于烧结机实现匀质生产;支撑梁替代钢丝绳对水管定位后,消除了因钢丝绳断裂带来的事故;并且结构简单,改进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混合筒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喷洒管开孔方向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混合筒体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筒体内衬板分布示意图。

图中:

1.喷洒管、2.混合筒体、3.开孔、4.支撑梁、5.雾化喷头、6.衬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该提高成球率的混合机,包括混合筒体2和设在混合筒体内的喷洒管1,喷洒管1靠混合筒体入口段设有一组用于加水的开孔3,喷洒管靠混合筒体出口段设有一组用于喷水雾的雾化喷头5。

进料端加柱状水,中部至出料端用旋转雾化喷头加雾化水,使加水孔喷出水正好对准到矿粉即将下落到筒体底部时补水,形成“滴水成球,雾化长大”工艺,提高成球率。

喷洒管1通过支撑梁4固定设置。将钢丝绳吊挂水管方式改为大梁结构,将加水管固定在大梁上,消除钢丝绳来回窜带来加水不合理或钢丝绳断裂造成设备停止运行风险。

优选的,雾化喷头5为螺旋雾化喷头。喷洒管对筒体内的加水量从入口至出口方向依次减小。

开孔3方向朝向混合筒体的中心线,孔径为10mm,相邻孔间隔300mm;相邻雾化喷头之间的间隔为500mm。

衬板6为直角钢板。混合筒体的内缘上设有一组衬板,混合筒体的衬板沿筒体轴向分成几段,相邻段的衬板错位设置。改进筒体陶瓷衬板扬料板的分布方式,将矿粉带到一定高度后落下,满足螺旋式前行的要求。

实现同种矿粉较改进前实现成球率提高2.5%左右,同种矿粉同样的工况条件下透气性大为提升,对于提高料层厚度极为有利;筒体出口混合料水分均匀稳定,消除了局部干料、局部泥团的现象,利于烧结机实现匀质生产;支撑梁替代钢丝绳对水管定位后,消除了因钢丝绳断裂带来的事故;并且结构简单,改进成本低。

上述仅为对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说明,上述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形成多个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成球率的混合机,包括混合筒体和设在混合筒体内的喷洒管,所述喷洒管靠混合筒体入口段设有一组用于加水的开孔,所述喷洒管靠混合筒体出口段设有一组用于喷水雾的雾化喷头。该提高成球率的混合机结构设计合理,实现同种矿粉较改进前实现成球率提高2.5%左右,同种矿粉同样的工况条件下透气性大为提升,对于提高料层厚度极为有利;筒体出口混合料水分均匀稳定,消除了局部干料、局部泥团的现象,利于烧结机实现匀质生产;支撑梁替代钢丝绳对水管定位后,消除了因钢丝绳断裂带来的事故;并且结构简单,改进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顾凤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9.11
技术公布日:2018.11.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