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泵壳体铸件的砂型铸造浇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3215发布日期:2020-05-26 17:18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温泵壳体铸件的砂型铸造浇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砂型铸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低温泵壳体铸件的砂型铸造浇注装置。



背景技术:

砂型铸造是指在砂型中生产铸件的铸造方法,钢、铁和大多数有色合金铸件都可用砂型铸造方法获得。由于砂型铸造所用的造型材料价廉易得,铸型制造简便,对铸件的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均能适应,长期以来,一直是铸造生产中的基本工艺。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823079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砂型铸造浇注,包括浇注装置主体、浇注系统、和砂箱控制电脑,浇注装置主体的顶部设置有上箱,上箱与浇注装置主体固定连接,上箱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孔,出气孔与上箱固定连接,上箱的底部设置有下箱,下箱与上箱固定连接,上箱的顶端设置有浇注系统,浇注系统与上箱固定连接,设置有红外线温控装置是采用红外线测温的方法测得实际铸造时的温度,红外线温控装置是利用自动可变双波长红外线检测被测物的辐射强度,从而在铸造过程中对其温度控制,这样金属流量的分布更加均匀,从而减少铸件的缺陷,有效的提高了浇注装置主体的智能性,适用于铸造浇注的领域使用,在未来具有广泛的使用前景。

但是,在自然条件情况下,砂型的散热速度较慢,导致砂型的冷却时间较长,铸件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冷却凝固,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温泵壳体铸件的砂型铸造浇注装置,其具有加速砂型冷却,从而缩短了铸件冷却时间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温泵壳体铸件的砂型铸造浇注装置,包括上箱体、下箱体、浇注口、冒口和散热孔,所述浇注口、冒口和散热孔均设置在上箱体上;所述下箱体底端设置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位于下箱体一侧设置有加速散热风扇,所述加速散热风扇外侧壁设置有固定架,所述承接板位于固定架处设置有滑移槽,所述固定架滑移连接在滑移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速散热风扇加速了上箱体和下箱体周围的空气流动,从而通过空气流动产生热量交换便于将热量带走。加速散热风扇的设置既加速了热量的散发,又不会导致上箱体和下箱体骤冷,从而起到了缩短铸件冷却时间的同时保证了铸件的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底端设置有驱动固定架移动的驱动油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油缸的设置便于驱动固定架朝向上箱体和下箱体移动,从而缓慢增大上箱体和下箱体周围空气流动的速度,便于进一步加快热量的散发。

进一步地,所述滑移槽远离驱动油缸的一端端部上设置有缓冲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橡胶垫的设置便于在滑移槽侧壁与固定架之间设置一层缓冲层,减轻了固定架与滑移槽侧侧壁之间的碰撞。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板,所述滑移槽侧壁设置有与限位板相适配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在限位槽内滑移,从而防止固定架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倾倒,提高了固定架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滑移槽与固定架底端相贴合处设置有滚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轮将滑动摩擦变为了滚动摩擦,大大减小了固定架与滑移槽底壁之间的摩擦系数,更便于固定架的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下箱体与承接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承接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的设置便于将下箱体撑起,从而便于空气从支撑架底端流过,加速了下箱体底端的空气流速,提高了下箱体底端的散热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与下箱体之间设置有承接散热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接散热板为铁质,既可以对下箱体进行支撑又可以将下箱体的热量传导至外侧进行散发,从而在加速散热风扇的作用下加速下箱体内部的热量散发。

进一步地,所述承接散热板远离下箱体的表面设置有散热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凹槽的设置增大了承接散热板下表面的表面积,从而更便于承接散热板的热量与空气进行热量交换,更便于对下箱体进行散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了加速散热风扇和承接板相配合的技术,从而产生加速上箱体周围的空气流动,从而加速热量交换,便于对热量散发进行加速从而起到缩短铸件冷却时间的效果;

2、采用了固定架、滑移槽、驱动油缸、缓冲橡胶垫、限位板、限位槽和滚轮相配合的技术,从而产生便于驱动固定架朝向上箱体移动,从而防止铸件在刚浇注时风力太大,铸件骤冷以及对铸件成型造成影响的效果;

3、采用了支撑架、承接散热板和散热凹槽相配合的技术,从而产生将下箱体撑起并将热量传导至承接散热板上进行散发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低温泵壳体铸件的砂型铸造浇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用于展现滑移槽处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用于展现承接散热板处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上箱体;11、下箱体;12、浇注口;13、冒口;14、散热孔;2、承接板;21、加速散热风扇;211、固定架;2111、限位板;22、滑移槽;221、缓冲橡胶垫;222、限位槽;223、滚轮;23、驱动油缸;3、支撑架;31、承接散热板;311、散热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低温泵壳体铸件的砂型铸造浇注装置,参照图1,其包括上箱体1、下箱体11、浇注口12、冒口13和散热孔14,浇注口12、冒口13和散热孔14均设置在上箱体1上,通过浇筑口将铁水浇注进上箱体1与下箱体11中间的空腔中。

参照图1,下箱体11底端设置有承接板2,承接板2为金属实心板。承接板2位于下箱体11一侧设置有加速散热风扇21,加速散热风扇21为轴流风扇,风向朝向上箱体1方向。加速散热风扇21外侧壁设置有固定架211,加速散热风扇21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架211上。承接板2位于固定架211处设置有滑移槽22,滑移槽22为与固定架211相适配的方型凹槽,固定架211滑移连接在滑移槽22中,通过加速散热风扇21加速上箱体1和下箱体11两侧的空气流动,从而通过空气流动带走热量。

参照图1,固定架211底端设置有驱动固定架211移动的驱动油缸23,驱动油缸23的缸体固定在固定架211上,活塞杆固定在固定架211的底端,驱动油缸23驱动固定架211在滑移槽22中滑移,从而靠近上箱体1。

参照图1,滑移槽22远离驱动油缸23的一端端部上设置有缓冲橡胶垫221,缓冲橡胶垫221通过粘固的方式固定在滑移槽22的端壁上,从而对驱动油缸23的抵接进行缓冲,减轻固定架211与滑移槽22端壁的撞击。

参照图2,固定架211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板2111,限位板2111与固定架211一体成型,限位板2111与固定架211垂直设置。滑移槽22侧壁设置有与限位板2111相适配的限位槽222,限位槽222与滑移槽22等长,限位板2111适配地滑移连接在限位槽222中,从而防止固定架211倾倒。

参照图2,滑移槽22与固定架211底端相贴合处设置有滚轮223,滚轮223嵌置在滑移槽22底面上并能够自由滚动,滚轮223露出滑移槽22底面的长度小于直径的长度,两根滚轮223中心之间的距离小于固定架211的宽度。

参照图2,下箱体11与承接板2之间设置有支撑架3,支撑架3固定在承接板2上,支撑架3一端固定在承接板2上,另一端与下箱体11相抵,从而将下箱体11撑起,便于空气从下箱体11底端流过。

参照图3,支撑架3与下箱体11之间设置有承接散热板31,承接散热板31由导热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优选为铁制成,承接散热板31固定在支撑架3远离承接板2的一端,从而对下箱体11进行支撑并进行导热。

参照图3,承接散热板31远离下箱体11的表面设置有散热凹槽311,散热凹槽311沿加速散热风扇21的风向设置,散热凹槽311凹陷于承接散热板31的表面,从而增大承接散热板31下表面的散热面积。

工作原理如下:

当浇注完成之后,先驱动驱动油缸23收缩,使得固定架211回到初始位置,然后将加速散热风扇21通电,使得散热风扇工作。加速散热风扇21加速空气的流动,从而向上箱体1和下箱体11吹出风,加速上箱体1和下箱体11周围空气流动,从而便于空气流动。空气流动产生热交换,从而便于将热量向外散发。

然后驱动驱动油缸23,使得驱动油缸23驱动固定架211缓慢向着上箱体1和下箱体11移动,从而增加了上箱体1和下箱体11周围的空气流速,加快了热量的散发。同时还可以防止金属液刚浇注完成后不太温度,容易受到风流影响。下箱体11的热量通过承接散热板31传导至散热凹槽311进行散发,同时加速散热风扇21吹出的风吹过散热凹槽311,进一步加速了散热。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