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带磨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0806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砂带磨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磨削加工设备,尤其是一种利用砂带作磨削加工的设备。
目前大多数要求较高的轴类零件都是先上车床,然后再上磨床加工,这种加工方法即费时,加工费用也较高,且对于中心跳动较大的零件及材料性质决定较难加工的零件,如镍铬合金、铜、铝、陶瓷等,是很难适用的,常易发生砂轮崩碎及堵塞现象。近年虽已开始应用砂带磨削设备,但其制造成本仍较高,需多次进行装夹,从而带来费时,成本较高的不利。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砂带磨削装置,它可方便地直接对车削后的零件进行磨削处理,且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现有的由电机、主传动轮、张紧轮、接触轮和砂带五个主要部件构成的砂带磨削设备的基础上,将主动轮、张紧轮和接触轮装在支承板上,支承板又用铰轴与铰支连接板连接,铰支连接板再用螺钉固定装到车床中拖板上。由于整套装置安装在车床中拖板上,就可利用车床的纵横向进给机构实现砂带的进给,在车削工序完成后,不需卸下零件就可直接对其进行磨削加工,从而达到节省工时,降低成本的目的。
下面,依照本说明书附图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个实施例对其结构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依次表示铰轴1、主传动轮2、电机3、支承板4、偏心张紧手柄5、腰槽6、张紧轮7、伸缩板8、调整板9、砂带10、接触轮11、工件12、中拖板13、螺栓14、铰支连接板15。
主传动轮2、张紧轮7和接触轮11安装在一块支承板4上,电机3的轴与主传动轮2连接,砂带10套于主传动轮,张紧轮和接触轮上,支承板4通过铰轴1与一块固定于车床中拖板13上的铰支连接板15铰接。在铰支连接板15上还铰装有一调整板9,调整板9的一端开有U型槽,用螺栓14穿过此槽可与支承板4固定连接。张紧轮7与支承板4的连接是通过一块伸缩板8,即张紧轮装在伸缩板的一端,伸缩板另一端与偏心张紧手柄5装在支承板4上,伸缩板8的中部还铣有一腰槽6,一销轴通过该槽使伸缩板8和支承板4连接。当要对工件12进行磨削时,调整中拖板13,使砂带10与工件接触,利用车床的纵横向给进及工件和电机旋转,就可达到目的。若放松连接调整板9和支承板4的螺栓14,支承板可以移动,可对工件作柔性磨削;若拧紧螺栓14,支承板被固定不能移动,接触轮11抵紧工件12,可对其作刚性磨削。拨动偏心张紧手柄5,可使伸缩板8带动张紧轮7前后移动,达到方便地更换砂带10及使其张紧之目的。紧张砂带的方法也可采用弹簧与伸缩板连接的结构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只需安装于车床中拖板上,直接利用车床的纵横向进给,即可省时方便地对工件进行磨削,从而缩短加工工时,降低加工成本及保证加工精度。本装置由于既可对工件作刚性磨削,又可作柔性磨削,所以对于一般磨床难以加工的中心跳动大的轴类零件,它也能很好地进行加工。
权利要求1.一种砂带磨削装置,包括有电机、主传动轮、张紧轮、接触轮和砂带五个主要部份,其特征是主传动轮2、张紧轮7和接触轮11装在支承板4上,支承板4又通过铰轴1与铰支连接板15连接,铰支连接板15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车床中拖板13上。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带磨削装置,其特征是铰支连接板15上铰装有一调整板9,调整板9的一端开有U形槽,通过螺栓14将其与支承板4固定。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砂带磨削装置,其特征是张紧轮7装在一伸缩板8的一端,另一端和偏心张紧手柄5装在支承板4上,伸缩板8中部铣有一腰槽6,一销轴通过腰槽6连接支承板4和伸缩板8。
专利摘要一种砂带磨削装置。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用于磨削的设备,特别是砂带磨削装置。本装置由电机、主传动轮、张紧轮、接触轮和砂带五个主要部件构成,主动轮、张紧轮和接触轮装在支承板上,支承板又铰接一块铰支连接板,铰支连接板固定在车床中拖板上。本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在车床上增加本装置既不影响原加工性能,同时又新添磨削功能,还可对零件作刚性及柔性磨削,从而降低加工费用及减少加工工时。
文档编号B24B29/00GK2102176SQ91227079
公开日1992年4月22日 申请日期1991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1991年10月18日
发明者蔡宗凯, 付亚力, 袁红波, 孔祥铭, 和一星 申请人:云南省机械研究设计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