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冷却器及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100000阅读:来源:国知局
直管上行,便于蒸汽的排出利用。
[0025]其中,竖直布置的冷却水管8之间可紧密排列,通过冷却水管8之间的接触密封达到密封效果,但该种方式对于冷却水管8的制作精度要求高,且煤气易于泄漏;因此,优选为设置各所述冷却水管8间隔设置,相邻两根所述冷却水管8之间通过密封件9连接,且所述密封件9闭合相邻两根所述冷却水管8之间的间隙。该密封件9既可以起到密封的效果,同时对相邻的冷却水管8起到支撑作用,因此,该蒸发冷却器的整体结构强度及稳定性更佳。密封件9的长度与冷却水管8的长度相同;以各冷却水管8的中轴线形成的圆柱形曲面为基准面,密封件9可位于该基准面上,或位于基准面靠近筒体本体的中轴线的一侧,或位于基准面远离筒体本体的中轴线的一侧;优选为采用后一种方式,以增大煤气与冷却水管8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换热效果。所述的冷却水管8为焊接钢管、无缝钢管或鳍片钢管,所述密封件9可为扁钢。
[0026]如图3,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筒体本体内壁均匀敷设有耐火材料层10,该耐火材料层10可在转炉煤气温度较高时蓄热,而当转炉停止吹氧及刚刚开始吹氧过程时,产生的烟气温度较低,该低温烟气通过上筒体I时,蓄有热量的耐火材料可以加热烟气,防止烟气结露和烟尘附着,保证蒸发冷却器和干法除尘系统的正常运行。
[0027]如图1,进一步地,所述供水机构包括入流联箱5和出流联箱3,所述入流联箱5位于所述冷却水管8的下方,所述出流联箱3位于所述冷却水管8的上方,各所述冷却水管8分别与所述入流联箱5和所述出流联箱3连通;冷却水从入流联箱5进入各冷却水管8,在与转炉煤气进行换热的过程中被蒸发成为低压饱和蒸汽,该低压饱和蒸汽进入出流联箱3并被收集利用。如图1,入流联箱5与出流联箱3均为环形,方便与各冷却水管8连接,两所述联箱与各冷却水管8可采取焊接等连接方式;入流联箱5的介质出口及出流联箱3的介质入口的数量及布置方式应与各冷却水管8相匹配。所述出流联箱3收集的低压饱和蒸汽可并入企业蒸汽管网进行利用,或通过冷凝器后形成冷凝水回到冷却水源,从而可循环利用,冷凝过程中释放的热量可进行利用,如发电等。当然,该供水机构也可采取其他结构,如直接通过多个供水管分别对各冷却水管8进行供水,但这种方式存在多种问题:管道较多,设备投资较大,设备维护不方便,影响现场的设备布置;各冷却水管8内的冷却水必然存在水温不均匀、热偏差大等问题,导致蒸发冷却器受热不均,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及传热效果。采用联箱的方式则不存在该问题。
[0028]如图1,灰仓6与筒体本体底部连通;由于筒体本体采用竖直布置的冷却水管,为不影响冷却水管的布置以及各冷却水管通水,煤气出口 7优选为设于所述灰仓6的侧壁上。
[0029]本实施例提供的蒸发冷却器的工作过程如下:从汽化冷却烟道出来的转炉煤气(温度?850°C),从煤气进口进入上筒体1,冷却水喷嘴2向转炉煤气喷入雾化水滴,雾化水滴与转炉煤气混合并换热,雾化水滴蒸发,而转炉煤气温度则下降到?600°C。然后转炉煤气进入下筒体4内与筒体本体进行换热,转炉煤气温度进一步下降到?200°C,经灰仓6从煤气出口 7排出,进入干法除尘下一流程。而各冷却水管8中的冷却水经过与转炉煤气换热后,汽化为0.2?1.0MPa的水蒸汽,该低压饱和水蒸汽从出流联箱3排出,进入企业蒸汽管网。可见,该蒸发冷却器可对转炉煤气的600°C ~200°C之间的物理显热进行有效利用。
[0030]另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系统,包括汽化冷却烟道、蒸发冷却器、除尘装置、引风机和切换站,所述蒸发冷却器采用如上所述的蒸发冷却器。
[00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蒸发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筒体和下筒体,所述上筒体上设有煤气进口,所述下筒体上设有煤气出口 ;所述上筒体包括设于内部的用于对煤气进行降温和灭火的喷水机构;所述下筒体包括用于与煤气换热的筒体本体和设于所述筒体本体下方的灰仓,所述筒体本体包括至少一根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连接有供水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本体包括多根竖直布置的冷却水管,多根所述冷却水管依次连接并环绕形成所述筒体本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发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冷却水管间隔设置,相邻两根所述冷却水管之间通过密封件连接,且所述密封件闭合相邻两根所述冷却水管之间的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蒸发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本体内壁均匀敷设有耐火材料层。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蒸发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机构包括入流联箱和出流联箱,所述入流联箱位于所述冷却水管的下方,所述出流联箱位于所述冷却水管的上方,各所述冷却水管分别与所述入流联箱和所述出流联箱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发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流联箱的出口与企业蒸汽管网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发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管为焊接钢管、无缝钢管或鳍片钢管,所述密封件为扁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机构包括多个冷却水喷嘴,多个所述冷却水喷嘴环设于所述上筒体内。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蒸发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进口位于所述上筒体顶部,所述煤气出口设于所述灰仓的侧壁上。10.一种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系统,包括汽化冷却烟道、蒸发冷却器、除尘装置、引风机和切换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冷却器采用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发冷却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发冷却器,包括上筒体和下筒体,所述上筒体上设有煤气进口,所述下筒体上设有煤气出口;所述上筒体包括设于内部的用于对煤气进行降温和灭火的喷水机构;所述下筒体包括用于与煤气换热的筒体本体和设于所述筒体本体下方的灰仓,所述筒体本体包括至少一根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连接有供水机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系统,其采用如上所述的蒸发冷却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发冷却器及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系统可回收转炉煤气中的余热,节能环保,提高经济效益。
【IPC分类】C21C5/40
【公开号】CN204752782
【申请号】CN201520381077
【发明人】周平, 阮祥志, 陈世意
【申请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6月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