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城市污泥制备活性炭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41623阅读:6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城市污泥制备活性炭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材料科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城市污泥制备活性炭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球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废物的资源化利用是当前的一个热点课题。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利用废物开发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吸附材料,不但可变废为宝,同时还能减轻废物带来的环境压力,具有现实的意义。但是,如何将生活污泥与工业污泥变废为宝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周伟家等人在专利号为CN103779111A的专利中公布了一种利用剩余污泥超级电容电极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制备出高电化学性能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但是,该方法获得的电极材料不仅包括碳,还包括氮、磷和金属元素,并不是活性炭,而且其比表面积较低。

活性炭作为一种α型的炭,结构疏松,有巨大的表面积和良好的吸附性能,广泛用于糖类、油脂、食品、医药等方面作脱色、精制、净化和除臭;冶金工业上用于吸附气体、回收溶剂、聚氯乙烯生产的催化剂载体、活性染料中间体的催化剂等,还表现出化学性质稳定,结构均一的特点,也可以作为理想电极材料。因此,发明人考虑从生活污泥与工业污泥提取出活性炭,不仅满足活性炭的需求,也将城市污泥变废为宝,减轻生活污泥与工业污泥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城市污泥制备活性炭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工艺简单,且制备得到的活性炭比较面积较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城市污泥制备活性炭的方法,包括:

a)将城市污泥静置、干燥、粉碎、研磨后,在真空条件下煅烧;

b)去除步骤a)得到的物质中的无机物;

c)调节步骤b)得到的溶液的pH值至碱性,洗涤至中性后用无水乙醇洗涤;

d)将步骤c)得到的物质烘烤、研磨,得到活性炭。

本发明以城市污泥为原料,将其依次进行静置、干燥、粉碎、研磨、真空煅烧、去除无机物、调pH值至碱性、洗涤至中性、无水乙醇处理、烘烤和研磨处理后获得比表面积较大的污泥基活性炭。所述活性炭为介孔材料,可以作为电极材料使用,也可以作为吸附材料使用。

本发明以城市污泥为原料,所述城市污泥选自工业污泥和/或生活污泥。

首先将城市污泥静置1~24h,将其干燥、粉碎、研磨后在真空条件下煅烧。其中,所述煅烧的温度为200~1000℃,所述煅烧的时间为1~12h;所述研磨的速率为500~800r/min。

然后去除煅烧后的物质中的无机物,具体而言,可以按照以下方法去除:将煅烧后的物质用稀硫酸浸泡1~10h,洗涤至中性。在用稀硫酸浸泡之前,还包括将煅烧后的物质与去离子水混合,优选搅拌0.5~6h。

再将得到的溶液调节pH值至碱性,优选调节至10~12,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再用无水乙醇洗涤1~5次。

将洗涤后的物质进行烘烤、研磨后,即可德奥活性炭。其中,所述烘烤的温度为100~500℃,所述烘烤的时间为1~12h。所述研磨的速率为500~800r/min。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的污泥基活性炭为介孔材料,其比表面积在800m2/g以上,优选为950~2000m2/g。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不仅工艺步骤简单、制取成本低廉,而且制备得到的活性炭比表面积较大,将城市污泥变废为宝,减轻生活污泥与工业污泥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活性炭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循环伏安曲线;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活性炭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充放电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将从污水处理厂所获取的城市污泥放入器皿中静置1h;

(2)待步骤(1)静置完成之后,将其干燥、粉碎、研磨后,在真空条件下,以200℃的温度煅烧5h;

(3)待步骤(2)完成后,在步骤(2)所制得物质中加入一定比量的去离子水搅拌0.5h,用稀硫酸浸泡1h后,洗涤至中性;

(4)用2mol/L的NaOH溶液将步骤(3)所得溶液的pH值调至11左右;

(5)将步骤(4)所得溶液用去离子水洗涤过滤至中性后,再用无水乙醇清洗1次;

(6)待步骤(5)完成后,将所得物质放入加热箱,以100℃烘烤1h后,研磨,最终制得高比面积的活性炭。

所述活性炭为介孔材料,比表面积为1301.8m2/g,大孔半径为25687nm,过渡孔半径为10598nm,微孔半径为98.5nm。

以实施例1获得的活性炭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对其进行循环伏安扫描,结果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活性炭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循环伏安曲线;

以实施例1获得的活性炭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对其进行充放电测试,结果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活性炭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充放电曲线。

实施例2

(1)将从污水处理厂所获取的城市污泥放入器皿中静置2h;

(2)待步骤(1)静置完成之后,将其干燥、粉碎、研磨后,在真空条件下,以350℃的温度煅烧1h;

(3)待步骤(2)完成后,在步骤(2)所制得物质中加入一定比量的去离子水搅拌1h,用稀硫酸浸泡2h后,洗涤至中性;

(4)用2mol/L的NaOH溶液将步骤(3)所得溶液的pH值调至11左右;

(5)将步骤(4)所得溶液用去离子水洗涤过滤至中性后,再用无水乙醇清洗2次;

(6)待步骤(5)完成后,将所得物质放入加热箱,以150℃烘烤4h后,研磨,最终制得高比面积的活性炭。

所述活性炭为介孔材料,比表面积为887.8m2/g,大孔半径为28652nm,过渡孔半径为9865nm,微孔半径为110.9nm。

实施例3

(1)将从污水处理厂所获取的城市污泥放入器皿中静置4h;

(2)待步骤(1)静置完成之后,将其干燥、粉碎、研磨后,在真空条件下,以480℃的温度煅烧5h;

(3)待步骤(2)完成后,在步骤(2)所制得物质中加入一定比量的去离子水搅拌2h,用稀硫酸浸泡3h后,洗涤至中性;

(4)用2mol/L的NaOH溶液将步骤(3)所得溶液的pH值调至10左右;

(5)将步骤(4)所得溶液用去离子水洗涤过滤至中性后,再用无水乙醇清洗3次;

(6)待步骤(5)完成后,将所得物质放入加热箱,以200℃烘烤5h后,研磨,最终制得高比面积的活性炭。

所述活性炭为介孔材料,比表面积为1100.5m2/g,大孔半径为31250nm,过渡孔半径为15963nm,微孔半径为128.6nm。

实施例4

(1)将从污水处理厂所获取的城市污泥放入器皿中静置6h;

(2)待步骤(1)静置完成之后,将其干燥、粉碎、研磨后,在真空条件下,以500℃的温度煅烧5h;

(3)待步骤(2)完成后,在步骤(2)所制得物质中加入一定比量的去离子水搅拌2.5h,用稀硫酸浸泡4h后,洗涤至中性;

(4)用2mol/L的NaOH溶液将步骤(3)所得溶液的pH值调至12左右;

(5)将步骤(4)所得溶液用去离子水洗涤过滤至中性后,再用无水乙醇清洗5次;

(6)待步骤(5)完成后,将所得物质放入加热箱,以250℃烘烤5h后,研磨,最终制得高比面积的活性炭。

所述活性炭为介孔材料,比表面积为982.9m2/g,大孔半径为29652nm,过渡孔半径为9635nm,微孔半径为85.3nm。

实施例5

(1)将从污水处理厂所获取的城市污泥放入器皿中静置8h;

(2)待步骤(1)静置完成之后,将其干燥、粉碎、研磨后,在真空条件下,以550℃的温度煅烧8h;

(3)待步骤(2)完成后,在步骤(2)所制得物质中加入一定比量的去离子水搅拌3h,用稀硫酸浸泡5h后,洗涤至中性;

(4)用2mol/L的NaOH溶液将步骤(3)所得溶液的pH值调至11左右;

(5)将步骤(4)所得溶液用去离子水洗涤过滤至中性后,再用无水乙醇清洗3次;

(6)待步骤(5)完成后,将所得物质放入加热箱,以300℃烘烤5h后,研磨,最终制得高比面积的活性炭。

所述活性炭为介孔材料,比表面积为1023.5m2/g,大孔半径为22356nm,过渡孔半径为18692nm,微孔半径为114.6nm。

实施例6

(1)将从污水处理厂所获取的城市污泥放入器皿中静置11h;

(2)待步骤(1)静置完成之后,将其干燥、粉碎、研磨后,在真空条件下,以600℃的温度煅烧;

(3)待步骤(2)完成后,在步骤(2)所制得物质中加入一定比量的去离子水搅拌3h,用稀硫酸浸泡6h后,洗涤至中性;

(4)用2mol/L的NaOH溶液将步骤(3)所得溶液的pH值调至12左右;

(5)将步骤(4)所得溶液用去离子水洗涤过滤至中性后,再用无水乙醇清洗5次;

(6)待步骤(5)完成后,将所得物质放入加热箱,以400℃烘烤6h后,研磨,最终制得高比面积的活性炭。

所述活性炭为介孔材料,比表面积为1089.3m2/g,大孔半径为22356nm,过渡孔半径为18692nm,微孔半径为114.6nm。

实施例7

(1)将从污水处理厂所获取的城市污泥放入器皿中静置15h;

(2)待步骤(1)静置完成之后,将其干燥、粉碎、研磨后,在真空条件下,以800℃的温度煅烧8h;

(3)待步骤(2)完成后,在步骤(2)所制得物质中加入一定比量的去离子水搅拌4h,用稀硫酸浸泡7h后,洗涤至中性;

(4)用2mol/L的NaOH溶液将步骤(3)所得溶液的pH值调至11左右;

(5)将步骤(4)所得溶液用去离子水洗涤过滤至中性后,再用无水乙醇清洗2次;

(6)待步骤(5)完成后,将所得物质放入加热箱,以150℃烘烤12h后,研磨,最终制得高比面积的活性炭。

所述活性炭为介孔材料,比表面积为1569.7m2/g,大孔半径为24567nm,过渡孔半径为18857nm,微孔半径为96.8nm。

具体实施例8

(1)将从污水处理厂所获取的城市污泥放入器皿中静置18h;

(2)待步骤(1)静置完成之后,将其干燥、粉碎、研磨后,在真空条件下,以750℃的温度煅烧8h;

(3)待步骤(2)完成后,在步骤(2)所制得物质中加入一定比量的去离子水搅拌5h,用稀硫酸浸泡8h后,洗涤至中性;

(4)用2mol/L的NaOH溶液将步骤(3)所得溶液的pH值调至11左右;

(5)将步骤(4)所得溶液用去离子水洗涤过滤至中性后,再用无水乙醇清洗4次;

(6)待步骤(5)完成后,将所得物质放入加热箱,以350℃烘烤8h后,研磨,最终制得高比面积的活性炭。

所述活性炭为介孔材料,比表面积为896.5m2/g,大孔半径为21235nm,过渡孔半径为9325nm,微孔半径为78.5nm。

实施例9

(1)将从污水处理厂所获取的城市污泥放入器皿中静置21h;

(2)待步骤(1)静置完成之后,将其干燥、粉碎、研磨后,在真空条件下,以850℃的温度煅烧5h;

(3)待步骤(2)完成后,在步骤(2)所制得物质中加入一定比量的去离子水搅拌3h,用稀硫酸浸泡9h后,洗涤至中性;

(4)用2mol/L的NaOH溶液将步骤(3)所得溶液的pH值调至11左右;

(5)将步骤(4)所得溶液用去离子水洗涤过滤至中性后,再用无水乙醇清洗2次;

(6)待步骤(5)完成后,将所得物质放入加热箱,以500℃烘烤10h后,研磨,最终制得高比面积的活性炭。

所述活性炭为介孔材料,比表面积为1235.5m2/g,大孔半径为29861nm,过渡孔半径为8752nm,微孔半径为63.2nm。

实施例10

(1)将从污水处理厂所获取的城市污泥放入器皿中静置24h;

(2)待步骤(1)静置完成之后,将其干燥、粉碎、研磨后,在真空条件下,以1000℃的温度煅烧10h;

(3)待步骤(2)完成后,在步骤(2)所制得物质中加入一定比量的去离子水搅拌6h,用稀硫酸浸泡10h后,洗涤至中性;

(4)用2mol/L的NaOH溶液将步骤(3)所得溶液的pH值调至12左右;

(5)将步骤(4)所得溶液用去离子水洗涤过滤至中性后,再用无水乙醇清洗5次;

(6)待步骤(5)完成后,将所得物质放入加热箱,以500℃烘烤12h后,研磨,最终制得高比面积的活性炭。

所述活性炭为介孔材料,比表面积为987.2m2/g,大孔半径为22354nm,过渡孔半径为7895nm,微孔半径为98.6nm。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