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纤维坩埚拉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4248阅读:5252来源:国知局
玻璃纤维坩埚拉丝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纤维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玻璃纤维坩埚拉丝装置。



背景技术:

坩埚拉丝生产玻璃纤维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生产方法,制好的玻璃球,经热水清洗、去污和挑选后,装入料斗,由加球机送至坩埚内。坩埚通过电流发热熔化玻璃球,并使坩埚内的玻璃液保持所要求的温度和液面高度。玻璃液借助自重,从埚身底部漏板上的漏孔中稳定地流出,形成液滴,用玻璃棒将液滴引下成丝,经过集束轮集成一束并使丝束涂上浸润剂,绕在高速旋转的绕丝筒上,然后将丝束放入排线轮内,旋转的排线轮使丝束按照所要求的卷绕结构,有规律地卷绕在绕丝筒上。在卷绕过程中,排线轮逐渐后移,使原丝布满丝筒。当丝筒绕满后取下,即成为玻璃纤维原丝。

温度对纤维号数影响很大。温度升高,玻璃液粘度减小,流量增大,原丝号数提高;经过24小时换一次锅,刚换锅时,温度低,流量小,时间越长,温度越高,流量越大;现有技术中拉丝机工频运行,转速恒定,由于流量增大,导致原丝号数提高,粗细不均匀,单丝直径均匀性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拉丝机根据需要变频运行更节能、原丝号数更均匀的玻璃纤维坩埚拉丝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玻璃纤维坩埚拉丝装置,包括拉丝部分和变频部分,所述拉丝部分包括:漏孔、绕丝筒、拉丝机、坩埚、集束轮、排线轮,所述变频部分为变频器,所述变频器包括输入模块、基础频率模块、叠加输出模块、递增频率模块、计时模块、变频器;其特征在于变频器输入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电信号与基础频率模块的输入端及递增频率模块的输入端相连,基础频率模块的输出端和递增频率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电信号与叠加输出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递增频率模块通过电信号向叠加输出模块输出台阶状频率,叠加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与拉丝机向连。

进一步地,所述递增频率模块还与计时模块通过电信号双向互连。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模块能够向基础频率模块和递增频率模块单向传递电信号;所述基础频率模块和递增频率模块能够向叠加输出模块单向传递电信号;所述叠加输出模块能够向拉丝机单向传递电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包括拉丝工作原理和变频工作原理,二者结合点为拉丝机。

其中,拉丝工作原理为:

首先,将制好的玻璃球,经热水清洗、去污和挑选后,装入料斗,由加球机送至坩埚内;坩埚通过电流发热,将玻璃球熔化为玻璃液;玻璃液借助自重,从坩埚底部漏板上的漏孔中稳定地流出,形成液滴,用玻璃棒将液滴引下成一根根的单丝,集束轮将单丝集成一束成为原丝并使原丝涂上浸润剂,将原丝绕在由拉丝机带动旋转的绕丝筒上,然后将原丝放入排线轮内,在排线轮的牵拉下有规律地卷绕在绕丝筒上并最终布满绕丝筒,当丝筒绕满后取下;

其中,变频工作原理为:

首先,启动变频器后,首先,通过变频器的输入模块输入变频器初始工作状态的基础频率f和增频间隔时间Δt,增频周期ΔT及增频间隔时间Δt后的频率增加量Δ,然后将基础频率f通过电信号发送至基础频率模块,将ΔT、Δt、Δf通过电信号发送至递增频率模块,递增频率模块的初始频率值为零,递增频率模块通过电信号将ΔT、Δt发送至计时模块,计时模块开始计时,每Δt向递增频率模块发送一次提高Δf的电信号,增频周期为ΔT,增频周期内递增频率的最大值为int(ΔT/Δt)Δf,每个增频周期ΔT结束后,计时模块向递增频率模块发送复位电信号,每个增频周期递增频率初始值均为零;基础频率模块和递增频率模块分别把实时频率发送至叠加输出模块,叠加输出模块在经过n个Δt后向拉丝机输出的频率为f+nΔf,叠加输出模块在ΔT内向拉丝机输出的频率呈台阶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变频器与坩埚拉丝相结合,根据时间与温度变化,实时调节拉丝机转速,使得所得玻璃纤维原丝号数更均匀,拉丝机运行速度更合理,更节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变频部分的逻辑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漏孔,2、单丝,3、绕丝筒,4、拉丝机,5、坩埚,6、集束轮,7、原丝,8、排线轮,9、输入模块,10、基础频率模块,11、叠加输出模块,12、递增频率模块,13、计时模块,14、变频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描述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术语“首先”、“然后”、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附图1和附图2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玻璃纤维坩埚5拉丝装置,包括拉丝部分和变频部分,所述拉丝部分包括:漏孔1、绕丝筒3、拉丝机4、坩埚5、集束轮6、排线轮8,所述变频部分为变频器14,所述变频器14包括输入模块9、基础频率模块10、叠加输出模块11、递增频率模块12、计时模块13、变频器14;其特征在于变频器14输入模块9的输出端通过电信号与基础频率模块10的输入端及递增频率模块12的输入端相连,基础频率模块10的输出端和递增频率模块12的输出端通过电信号与叠加输出模块11的输入端相连,所述递增频率模块12通过电信号向叠加输出模块11输出台阶状频率,叠加输出模块11的输出端与拉丝机4向连。

进一步地,所述递增频率模块12还与计时模块13通过电信号双向互连。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模块9能够向基础频率模块10和递增频率模块12单向传递电信号;所述基础频率模块10和递增频率模块12能够向叠加输出模块11单向传递电信号;所述叠加输出模块11能够向拉丝机4单向传递电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包括拉丝工作原理和变频工作原理,二者结合点为拉丝机4。

其中,拉丝工作原理为:

首先,将制好的玻璃球,经热水清洗、去污和挑选后,装入料斗,由加球机送至坩埚5内;坩埚5通过电流发热,将玻璃球熔化为玻璃液;玻璃液借助自重,从坩埚5底部漏板上的漏孔1中稳定地流出,形成液滴,用玻璃棒将液滴引下成一根根的单丝2,集束轮6将单丝2集成一束成为原丝7并使原丝7涂上浸润剂,将原丝7绕在由拉丝机4带动旋转的绕丝筒3上,然后将原丝7放入排线轮8内,在排线轮8的牵拉下有规律地卷绕在绕丝筒3上并最终布满绕丝筒3,当丝筒绕满后取下;

其中,变频工作原理为:

首先,启动变频器14后,首先,通过变频器14的输入模块9输入变频器14初始工作状态的基础频率f和增频间隔时间Δt,增频周期ΔT及增频间隔时间Δt后的频率增加量Δ,然后将基础频率f通过电信号发送至基础频率模块10,将ΔT、Δt、Δf通过电信号发送至递增频率模块12,递增频率模块12的初始频率值为零,递增频率模块12通过电信号将ΔT、Δt发送至计时模块13,计时模块13开始计时,每Δt向递增频率模块12发送一次提高Δf的电信号,增频周期为ΔT,增频周期内递增频率的最大值为int(ΔT/Δt)Δf,每个增频周期ΔT结束后,计时模块13向递增频率模块12发送复位电信号,每个增频周期递增频率初始值均为零;基础频率模块10和递增频率模块12分别把实时频率发送至叠加输出模块11,叠加输出模块11在经过n个Δt后向拉丝机4输出的频率为f+nΔf,叠加输出模块11在ΔT内向拉丝机4输出的频率呈台阶状。

本实用新型将变频器14与坩埚5拉丝相结合,根据时间与温度变化,实时调节拉丝机4转速,使得所得玻璃纤维原丝7号数更均匀,拉丝机4运行速度更合理,更节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