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取向冷冻干燥技术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74207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一种以取向冷冻干燥技术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设计碳纳米管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以取向冷冻干燥技术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



背景技术:

碳纳米管因其独特的性能,已经在电化学,材料合成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碳纳米管被称为迅速崛起的明星材料,因为它可以被认为是由石墨烯层卷曲而成,拥有一维管腔结构等优点,所以,可以作为包裹材料,或者将材料填充到管腔内合成各种复合材料,且其是具有新颖特性的纳米材料,使其在电池,化学催化,生物探针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常情况下,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电弧放电法,激光烧蚀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固相热解,辉光放电法,气体燃烧,集合反应合成等方法。虽然激光烧蚀法制备和电弧放电法的碳纳米管很薄,但是在控制碳纳米管的长度和其他不必要的沉积副产物时,其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现在,应用最多的技术是化学气相沉积法。与电弧放电法和激光烧蚀法相比,化学气相沉积法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寻求一种简单,安全可控且低成本的合成碳纳米管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本发明中,通过氯化亚铁和氯化钾催化聚丙烯晴,经过取向冷冻干燥得到性能优异的碳纳米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以取向冷冻干燥技术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以取向冷冻干燥技术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催化剂制备,将氯化亚铁和氯化钾分别溶解到二甲亚砜溶剂中,静置后得到氯化亚铁饱和溶液a与氯化钾饱和溶液b;

步骤二、混合冷冻,于聚丙烯腈粉末中依次加入步骤一配置的溶液a和溶液b,搅拌混合均匀后置于液氮环境中,待完全冷冻后,取出置于真空低温干燥机中干燥,获得块状固体。

步骤三、焙烧活化,将步骤三获得的块状固体于管式炉内隔绝空气焙烧后获得黑色固体。

步骤四,酸洗,将步骤三得到的黑色固体用稀盐酸清洗,然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干燥后得到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是线性结构,取向冷冻干燥技术能够使得样品冰晶沿着一个方向生长,产生竖直线性微观结构,这样有利于碳纳米管的形成,与其他方法相比,本方案的产率高,且获得的产品形貌好。样品经取向冷冻物性与晶格都发生变化,产生竖直线性微观结构,再此基础上结合氯化亚铁与氯化钾的联合催化,生成碳纳米管。取向冷冻与催化剂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碳纳米管的生成。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溶液a中氯化亚铁的浓度为0~0.2289g/ml,所述溶液b中氯化钾的浓度为0~0.07528g/ml。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二中,溶液a和溶液b体积比为1:1,聚丙烯腈在混合溶液中的浓度为0.02g/ml~0.04g/ml。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三中,焙烧的操作步骤为:将所述块状固体放入瓷舟中,置于管式炉中央,先通入氩气两个小时排尽空气,并在氩气保护下加热到160℃~240℃,保温4h~8h后自然降温,得到黑色样品;氩气的气流速度是每分钟20ml~200ml,管式炉加热的升温速度是每分钟1℃~10℃。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二中,使用自制取向冷动装置冷冻混合溶液,所述自制取向冷冻装置包括液氮槽,导热钢板和样品槽,所述导热钢板置于所述液氮槽的底部,在导热钢板上方设置样品槽,所述液氮槽为长15cm,宽12cm,高8cm的长方体槽状结构,由隔热材料制成;导热钢板呈直径7cm,厚4cm的圆饼状结构,由钢板制成;所述样品槽为内径3cm,外径3.25cm,高5cm的圆筒形结构,由聚乙烯材料制作。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二中,冷冻混合溶液的操作步骤为:向液氮槽中注入液氮,液氮的液面高度与导热钢板的上平面齐平,向样品槽加入混合溶液至四分之三高度,保持液氮槽内液氮的液面高度不变,待样品槽内混合溶液的上层完全冷冻后,将样品槽置于真空低温干燥机中干燥72h得到块状固体。这样操作能够保证样品槽内冷源的方向单一,且温度相对恒定,这样样品槽内的冰晶能够稳定的沿着单一方向生长,从而获得线性排列的管状结构的碳纳米管,使得最终产品的形态能够脚一般方法获得的更好,且产率更高。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取向冷冻与催化剂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碳纳米管的生成,产率高,且获得的产品形貌好;原材料廉价易得,且操作简单,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自制取向冷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获得的碳纳米管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3是本发明获得的碳纳米管的透射电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将氯化亚铁和氯化钾分别溶解到二甲亚砜溶剂中,并超声十分钟静置8~10h,得到其饱和溶液a与b。首先取0.6g聚丙烯晴粉末置于50ml锥形瓶中,依次加入上述a液体和b液体各15ml,并搅拌5h,待液体混合均匀后,将上述混合液用液氮进行取向冷冻,具体步骤是,向液氮槽3中注入液氮至导热钢板2高度,并且一直保持此高度,随后向样品槽1加入上述混合液至四分之三高度,待混合液上层完全冷冻后,然后置于低温真空干燥机中72h得到块状固体,将块状固体取适量放入瓷舟中,置于管式炉中,先通入氩气两个小时排尽空气,气流量是每分钟20ml,升温速度是每分钟5摄氏度,并氩气保护下加热到180摄氏度,保温4h后自然降温。最后,得到黑色样品用稀盐酸(盐酸与水体积比是3:7)清洗三次,然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置于60摄氏度真空干燥箱干燥24h即可得到产品。

实施例2

将氯化亚铁和氯化钾分别溶解到二甲亚砜溶剂中,并超声十分钟静置8~10h,得到其饱和溶液a与b。首先取0.8g聚丙烯晴粉末置于50ml锥形瓶中,依次加入上述a液体和b液体各15ml,并搅拌5h,待液体混合均匀后,将上述混合液用液氮进行取向冷冻,具体步骤是,向液氮槽3中注入液氮至导热钢板2高度,并且一直保持此高度,随后向样品槽1加入上述混合液至四分之三高度,待混合液上层完全冷冻后,然后置于低温真空干燥机中72h得到块状固体,将块状固体取适量放入瓷舟中,置于管式炉中部,先通入氩气两个小时排尽空气,气流量是每分钟20ml,升温速度是每分钟5摄氏度,并氩气保护下加热到180摄氏度,保温4h后自然降温。最后,得到黑色样品用稀盐酸(盐酸与水体积比是3:7)清洗三次,然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置于60摄氏度真空干燥箱干燥24h即可得到产品。

实施例3

将氯化亚铁和氯化钾分别溶解到二甲亚砜溶剂中,并超声十分钟静置8~10h,得到其饱和溶液a与b。首先取1g聚丙烯晴粉末置于50ml锥形瓶中,依次加入上述a液体和b液体各15ml,并搅拌5h,待液体混合均匀后,将上述混合液用液氮进行取向冷冻,具体步骤是,向液氮槽3中注入液氮至导热钢板2高度,并且一直保持此高度,随后向样品槽1加入上述混合液至四分之三高度,待混合液上层完全冷冻后,然后置于低温真空干燥机中72h得到块状固体,将块状固体取适量放入瓷舟中,置于管式炉中部,先通入氩气两个小时排尽空气,气流量是每分钟20ml,升温速度是每分钟5摄氏度,并氩气保护下加热到180摄氏度,保温4h后自然降温。最后,得到黑色样品用稀盐酸(盐酸与水体积比是3:7)清洗三次,然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置于60摄氏度真空干燥箱干燥24h即可得到产品。

实施例4

将氯化亚铁和氯化钾分别溶解到二甲亚砜溶剂中,并超声十分钟静置8~10h,得到其饱和溶液a与b。首先取1.2g聚丙烯晴粉末置于50ml锥形瓶中,依次加入上述a液体和b液体各15ml,并搅拌5h,待液体混合均匀后,将上述混合液用液氮进行取向冷冻,具体步骤是,向液氮槽3中注入液氮至导热钢板2高度,并且一直保持此高度,随后向样品槽1加入上述混合液至四分之三高度,待混合液上层完全冷冻后,然后置于低温真空干燥机中72h得到块状固体,将块状固体取适量放入瓷舟中,置于管式炉中部,先通入氩气两个小时排尽空气,气流量是每分钟20ml,升温速度是每分钟5摄氏度,并氩气保护下加热到180摄氏度,保温4h后自然降温。最后,得到黑色样品用稀盐酸(盐酸与水体积比是3:7)清洗三次,然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置于60摄氏度真空干燥箱干燥24h即可得到产品。

实施例5

将氯化亚铁和氯化钾分别溶解到二甲亚砜溶剂中,并超声十分钟静置8~10h,得到其饱和溶液a与b。首先取1g聚丙烯晴粉末置于50ml锥形瓶中,依次加入上述a液体10ml和b液体各20ml,并搅拌5h,待液体混合均匀后,将上述混合液用液氮进行取向冷冻,具体步骤是,向液氮槽3中注入液氮至导热钢板2高度,并且一直保持此高度,随后向样品槽1加入上述混合液至四分之三高度,待混合液上层完全冷冻后,然后置于低温真空干燥机中72h得到块状固体,将块状固体取适量放入瓷舟中,置于管式炉中部,先通入氩气两个小时排尽空气,气流量是每分钟20ml,升温速度是每分钟5摄氏度,并氩气保护下加热到180摄氏度,保温4h后自然降温。最后,得到黑色样品用稀盐酸(盐酸与水体积比是3:7)清洗三次,然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置于60摄氏度真空干燥箱干燥24h即可得到产品。

实施例6

将氯化亚铁和氯化钾分别溶解到二甲亚砜溶剂中,并超声十分钟静置8~10h,得到其饱和溶液a与b。首先取1g聚丙烯晴粉末置于50ml锥形瓶中,依次加入上述a液体10ml和b液体各25ml,并搅拌5h,待液体混合均匀后,将上述混合液用液氮进行取向冷冻,具体步骤是,向液氮槽3中注入液氮至导热钢板2高度,并且一直保持此高度,随后向样品槽1加入上述混合液至四分之三高度,待混合液上层完全冷冻后,然后置于低温真空干燥机中72h得到块状固体,将块状固体取适量放入瓷舟中,置于管式炉中部,先通入氩气两个小时排尽空气,气流量是每分钟20ml,升温速度是每分钟5摄氏度,并氩气保护下加热到180摄氏度,保温4h后自然降温。最后,得到黑色样品用稀盐酸(盐酸与水体积比是3:7)清洗三次,然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置于60摄氏度真空干燥箱干燥24h即可得到产品。

实施例7

将氯化亚铁和氯化钾分别溶解到二甲亚砜溶剂中,并超声十分钟静置8~10h,得到其饱和溶液a与b。首先取1g聚丙烯晴粉末置于50ml锥形瓶中,依次加入上述a液体10ml和b液体各30ml,并搅拌5h,待液体混合均匀后,将上述混合液用液氮进行取向冷冻,具体步骤是,向液氮槽3中注入液氮至导热钢板2高度,并且一直保持此高度,随后向样品槽1加入上述混合液至四分之三高度,待混合液上层完全冷冻后,然后置于低温真空干燥机中72h得到块状固体,将块状固体取适量放入瓷舟中,置于管式炉中部,先通入氩气两个小时排尽空气,气流量是每分钟20ml,升温速度是每分钟5摄氏度,并氩气保护下加热到180摄氏度,保温4h后自然降温。最后,得到黑色样品用稀盐酸(盐酸与水体积比是3:7)清洗三次,然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置于60摄氏度真空干燥箱干燥24h即可得到产品。

实施例8

将氯化亚铁和氯化钾分别溶解到二甲亚砜溶剂中,并超声十分钟静置8~10h,得到其饱和溶液a与b。首先取1g聚丙烯晴粉末置于50ml锥形瓶中,依次加入上述a液体15ml和b液体各15ml,并搅拌5h,待液体混合均匀后,将上述混合液用液氮进行取向冷冻,具体步骤是,向液氮槽3中注入液氮至导热钢板2高度,并且一直保持此高度,随后向样品槽1加入上述混合液至四分之三高度,待混合液上层完全冷冻后,然后置于低温真空干燥机中72h得到块状固体,将块状固体取适量放入瓷舟中,置于管式炉中部,先通入氩气两个小时排尽空气,气流量是每分钟20ml,升温速度是每分钟5摄氏度,并氩气保护下加热到160摄氏度,保温4h后自然降温。最后,得到黑色样品用稀盐酸(盐酸与水体积比是3:7)清洗三次,然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置于60摄氏度真空干燥箱干燥24h即可得到产品。

实施例9

将氯化亚铁和氯化钾分别溶解到二甲亚砜溶剂中,并超声十分钟静置8~10h,得到其饱和溶液a与b。首先取1g聚丙烯晴粉末置于50ml锥形瓶中,依次加入上述a液体15ml和b液体各15ml,并搅拌5h,待液体混合均匀后,将上述混合液用液氮进行取向冷冻,具体步骤是,向液氮槽3中注入液氮至导热钢板2高度,并且一直保持此高度,随后向样品槽1加入上述混合液至四分之三高度,待混合液上层完全冷冻后,然后置于低温真空干燥机中72h得到块状固体,将块状固体取适量放入瓷舟中,置于管式炉中部,先通入氩气两个小时排尽空气,气流量是每分钟20ml,升温速度是每分钟5摄氏度,并氩气保护下加热到200摄氏度,保温4h后自然降温。最后,得到黑色样品用稀盐酸(盐酸与水体积比是3:7)清洗三次,然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置于60摄氏度真空干燥箱干燥24h即可得到产品。

实施例10

将氯化亚铁和氯化钾分别溶解到二甲亚砜溶剂中,并超声十分钟静置8~10h,得到其饱和溶液a与b。首先取1g聚丙烯晴粉末置于50ml锥形瓶中,依次加入上述a液体15ml和b液体各15ml,并搅拌5h,待液体混合均匀后,将上述混合液用液氮进行取向冷冻,具体步骤是,向液氮槽3中注入液氮至导热钢板2高度,并且一直保持此高度,随后向样品槽1加入上述混合液至四分之三高度,待混合液上层完全冷冻后,然后置于低温真空干燥机中72h得到块状固体,将块状固体取适量放入瓷舟中,置于管式炉中部,先通入氩气两个小时排尽空气,气流量是每分钟20ml,升温速度是每分钟5摄氏度,并氩气保护下加热到220摄氏度,保温4h后自然降温。最后,得到黑色样品用稀盐酸(盐酸与水体积比是3:7)清洗三次,然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置于60摄氏度真空干燥箱干燥24h即可得到产品。

实施例11

将氯化亚铁和氯化钾分别溶解到二甲亚砜溶剂中,并超声十分钟静置8~10h,得到其饱和溶液a与b。首先取1g聚丙烯晴粉末置于50ml锥形瓶中,依次加入上述a液体15ml和b液体各15ml,并搅拌5h,待液体混合均匀后,将上述混合液用液氮进行取向冷冻,具体步骤是,向液氮槽3中注入液氮至导热钢板2高度,并且一直保持此高度,随后向样品槽1加入上述混合液至四分之三高度,待混合液上层完全冷冻后,然后置于低温真空干燥机中72h得到块状固体,将块状固体取适量放入瓷舟中,置于管式炉中部,先通入氩气两个小时排尽空气,气流量是每分钟20ml,升温速度是每分钟5摄氏度,并氩气保护下加热到240摄氏度,保温4h后自然降温。最后,得到黑色样品用稀盐酸(盐酸与水体积比是3:7)清洗三次,然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置于60摄氏度真空干燥箱干燥24h即可得到产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