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陶瓷电容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64033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陶瓷电容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子元件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生产高压陶瓷电容器的瓷料中含有大量的铅,这样化学铅元素在生产、使用以及报废过程中都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且同时一般配方的无铅陶瓷电容器材料的介电常数较小,耐压值不够高,结构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陶瓷电容材料的制备方法,参座简单易重复,制得的材料不含有毒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介电常数高、耐压值高、结构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陶瓷电容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量原料:碳酸钙1-2份、三氧化二镱2.5-3.5份、甘油三醋酸酯1-2份、钛酸锶5-6份、钛酸铋5-6份、氮化硼3-5份、二氧化钛1-2份、硝酸锰1-2份,将各原料均匀混合,搅拌15-20min;

(2)将上述混合料于600-650℃温度下预烧结,冷却到室温后球磨烘干;

(3)将步骤(2)的混合料在1000-1120℃温度下烧结,冷却到室温后球磨烘干;

(4)在150mpa下干压成型后于1120-1200℃烧结,得到复合陶瓷电容材料。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原料为:碳酸钙1.5份、三氧化二镱3.0份、甘油三醋酸酯1.5份、钛酸锶5.5份、钛酸铋5.5份、氮化硼5份、二氧化钛2份、硝酸锰1.5份。

优选的,上述步骤(2)的预烧结温度为650℃。

优选的,上述步骤(3)的烧结温度为1100℃。

本发明的制备过程操作简单,采用的原料中不含有毒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最终的产品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和低的介质损耗,结构稳定性好,能够长期稳定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复合陶瓷电容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量原料:碳酸钙1.5份、三氧化二镱3.0份、甘油三醋酸酯1.5份、钛酸锶5.5份、钛酸铋5.5份、氮化硼5份、二氧化钛2份、硝酸锰1.5份,将各原料均匀混合,搅拌15min;

(2)将上述混合料于600℃温度下预烧结,冷却到室温后球磨烘干;

(3)将步骤(2)的混合料在1000℃温度下烧结,冷却到室温后球磨烘干;

(4)在150mpa下干压成型后于1120℃烧结,得到复合陶瓷电容材料。

本实施例采用的原料中不含有毒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最终的产品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和低的介质损耗,结构稳定性好。

实施例2

复合陶瓷电容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量原料:碳酸钙2份、三氧化二镱3.5份、甘油三醋酸酯2份、钛酸锶6份、钛酸铋6份、氮化硼5份、二氧化钛2份、硝酸锰2份,将各原料均匀混合,搅拌20min;

(2)将上述混合料于650℃温度下预烧结,冷却到室温后球磨烘干;

(3)将步骤(2)的混合料在1120℃温度下烧结,冷却到室温后球磨烘干;

(4)在150mpa下干压成型后于1200℃烧结,得到复合陶瓷电容材料。

实施例3

复合陶瓷电容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量原料:碳酸钙1-2份、三氧化二镱2.5-3.5份、甘油三醋酸酯1-2份、钛酸锶5-6份、钛酸铋5-6份、氮化硼3-5份、二氧化钛1-2份、硝酸锰1-2份,将各原料均匀混合,搅拌15-20min;

(2)将上述混合料于600-650℃温度下预烧结,冷却到室温后球磨烘干;

(3)将步骤(2)的混合料在1000-1120℃温度下烧结,冷却到室温后球磨烘干;

(4)在150mpa下干压成型后于1120-1200℃烧结,得到复合陶瓷电容材料。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陶瓷电容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称量原料:碳酸钙1‑2份、三氧化二镱2.5‑3.5份、甘油三醋酸酯1‑2份、钛酸锶5‑6份、钛酸铋5‑6份、氮化硼3‑5份、二氧化钛1‑2份、硝酸锰1‑2份,将各原料均匀混合,搅拌15‑20min;于600‑650℃温度下预烧结,冷却到室温后球磨烘干;在1000‑1120℃温度下烧结,冷却到室温后球磨烘干;最后在150MPa下干压成型后于1120‑1200℃烧结,得到复合陶瓷电容材料。本发明的制备过程操作简单,采用的原料中不含有毒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最终的产品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和低的介质损耗,结构稳定性好,能够长期稳定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贾文彬;王振亚;刘伟宇;孟庆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易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15
技术公布日:2018.0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