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法玻璃成型用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0060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浮法玻璃成型用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法玻璃成型用冷却系统,属于浮法玻璃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玻璃的主要生产方法为浮法,浮法玻璃及其制品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运输以及各经济部门,其产量和用途在各种玻璃制品中占有突出的地位。随着电子、化工、轻工、机械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对玻璃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工业能源和资源也日趋紧张,因此,缩短开发周期,优化工艺过程,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已成为企业能在市场竞争中不败的客观要求。

现有的浮法玻璃在成型室中成型,成型室的下方设置有锡槽,锡槽中设置有锡液,浮法玻璃熔窑内的熔液经过澄清均化后流入到成型室下方的锡槽中,熔液在锡液表面形成带状玻璃板,成型室中的温度低于熔液的温度,成型室中的低温会促使熔液冷却成型。冷却成型的带状玻璃板从成型室一侧的排料口排出,然后被排料辊推进至下一步工序中。现有成型室大多采用在铜管中通入冷却水的方式是给成型室降温,该降温方式为静态降温,降温速率较低,并且易导致成型室中的温度分布不均,最终导致成品浮法玻璃的内应力过高,影响浮法玻璃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浮法玻璃成型用冷却系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浮法玻璃成型用冷却系统,包括成型室,成型室的下方设置有锡槽,锡槽中设置有锡液,锡液表面设置有带状玻璃板,所述成型室的一侧设置有排料口,排料口的外部设置有排料辊,所述成型室的内部固设有多个保温隔板,所述成型室被保温隔板分隔成多个冷却室,所述保温隔板的下端与玻璃板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冷却室中设置有冷却辊;所述排料口的外部还设置有带状金属化薄膜,金属化薄膜设置在排料辊的上方,所述金属化薄膜包括绝缘基膜,绝缘基膜的前半段设置有金属镀层,所述绝缘基膜的后半段与成型室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绝缘基膜与成型室外壁的连接处设置在排料口的上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冷却辊包括两端均敞开的筒体,筒体的尾端固设有后闷盖,所述筒体的首端固设有前闷盖,前闷盖中央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筒体的内部设置有两端均敞开的内管,内管的进水端与后闷盖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内管与筒体之间固设有连杆,所述前闷盖的外侧设置有定接头,定接头与筒体之间设置有旋转接头,旋转接头的尾端设置在筒体的内部且旋转接头的尾端与内管的出水端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定接头中设置有进水腔、排水腔、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冷却水入口与进水腔连通,冷却水出口与排水腔连通,所述旋转接头的首端伸入进水腔,进水腔与旋转接头的内腔连通,旋转接头的内腔与筒体的内腔连通,旋转接头与定接头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旋转接头与定接头之间通过第一轴承活动连接;所述旋转接头的中央设置有横管,横管的首端伸入内管的出水端,横管的首端与内管的出水端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横管与内管之间通过第二轴承活动连接,横管的尾端与定接头固定连接且横管的内腔与排水腔连通,横管的内腔与内管的内腔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筒体的外部固设有多个换热翅片。

本实用新型所述浮法玻璃成型用冷却系统利用冷却辊给冷却室降温,再利用金属化薄膜降低冷却室中冷风外溢速率,该浮法玻璃成型用冷却系统降温速率高,成型室冷却速率快,降温冷却动作灵敏且易于控制,冷却室中的温度分布均匀,能够有效降低半成品玻璃板的内应力,成品浮法玻璃的质量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浮法玻璃成型用冷却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金属化薄膜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冷却辊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所述浮法玻璃成型用冷却系统,包括成型室,成型室的下方设置有锡槽,锡槽中设置有锡液2,锡液2表面设置有带状玻璃板11,所述成型室的一侧设置有排料口5,排料口5的外部设置有排料辊8,所述成型室的内部固设有多个保温隔板3,保温隔板3可由石棉板、岩棉板等绝热材料制成,所述成型室被保温隔板3分隔成多个冷却室4,所述保温保温隔板3的下端与玻璃板11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冷却室4中设置有冷却辊6;所述排料口5的外部还设置有带状金属化薄膜7,金属化薄膜7设置在排料辊8的上方,所述金属化薄膜7包括绝缘基膜71,绝缘基膜71的前半段设置有金属镀层72,所述绝缘基膜71的后半段与成型室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绝缘基膜71与成型室外壁的连接处设置在排料口5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冷却辊6包括两端均敞开的筒体60,筒体60的尾端固设有后闷盖601,所述筒体60的首端固设有前闷盖602,前闷盖602中央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筒体60的内部设置有两端均敞开的内管61,内管61的进水端与后闷盖601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内管61与筒体60之间固设有连杆62,所述前闷盖602的外侧设置有定接头63,定接头63与筒体60之间设置有旋转接头64,旋转接头64的尾端设置在筒体60的内部且旋转接头64的尾端与内管61的出水端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定接头63中设置有进水腔631、排水腔632、冷却水入口633和冷却水出口634,冷却水入口633与进水腔631连通,冷却水出口634与排水腔632连通,所述旋转接头64的首端伸入进水腔631,进水腔631与旋转接头64的内腔连通,旋转接头64的内腔与筒体60的内腔连通,旋转接头64与定接头63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65,旋转接头64与定接头63之间通过第一轴承65活动连接;所述旋转接头64的中央设置有横管66,横管66的首端伸入内管61的出水端,横管66的首端与内管61的出水端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67,横管66与内管61之间通过第二轴承67活动连接,横管66的尾端与定接头63固定连接且横管66的内腔与排水腔632连通,横管66的内腔与内管61的内腔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筒体60的外部固设有多个换热翅片68。

玻璃板11漂浮在锡液2上,冷却辊6控制冷却室4中的温度,当冷却辊6转动时,冷却室4中的降温速率快,降温动作灵敏,能保证冷却室4中的温度分布均匀,保温隔板3能够保证相邻的冷却室4之间存在温度差,便于释放玻璃板11的内应力;冷却后的玻璃板11变为半成品玻璃板12并从排料口5排出,半成品玻璃板12在排料辊8的作用下进入下一道工序;由于冷却辊6会使得冷却室4内部产生冷风,此时绝缘基膜71前半段的金属镀层72与半成品玻璃板12的表面接触并摩擦产生静电,由于半成品玻璃板12和绝缘基膜71均为绝缘体,因此静电不易流失,在静电的作用下,排料口5易被金属化薄膜7封住,利于控制冷却室4中冷风的温度;其中,绝缘基膜71可选用耐高温的聚酰亚胺薄膜,金属镀层72是利用铝或锌在绝缘基膜71的表面采用真空镀膜技术制成;由于金属镀层72和绝缘基膜71非常薄且光滑度高,因此金属化薄膜7不会划伤半成品玻璃板12,保证后续成品浮法玻璃的质量。由于金属化薄膜7盖住排料口5会降低冷却室4中冷风外溢速率,不但节能环保,而且还利于控制冷却室4中冷风温度以及降温速率。

冷却辊6的工作过程如下:当筒体60旋转时,在第一轴承65的作用下,定接头63可固定不动,第一轴承65可选用防水密封轴承,具有防漏水效果,第二轴承67可选用全封闭式轴承;冷却水从冷却水入口633进入到进水腔631中,然后通过旋转接头64的内腔进入到筒体60的内腔中,筒体60的外壁、换热翅片68能够迅速与冷却室4中空气发生热交换且筒体60的内壁与筒体60中的冷却水也发生热交换,冷却室4降温迅速,发生热交换的冷却水从内管61的进水端进入,从内管61的出水端进入到横管66,横管66中的冷却水流到排水腔632、从冷却水出口634中向外排出,完成循环。其中,换热翅片68不但能够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还会促使冷却室4中产生冷风,进一步提高冷却室4中的降温速率,降温动作灵敏度显著提高,促使冷却室4中的温度分布均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