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60270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于同时固定多片玻璃的一种夹具。



背景技术:

针对多片玻璃进行的拉丝工艺,包括来料插架清洗、九槽清洗、贴膜、等离子清洗、UV拉丝、下片插架、拉丝后清洗、检验、二次烘烤、二次UV拉丝等多个操作工序。而在上述操作工序中,有多个工序需要对玻璃一片一片的进行操作,例如采用清洗架一片一片插架后过九槽清洗,然后采用贴膜底座一片一片进行贴膜定位,采用定位保护膜在拉丝机台上进行周转拉丝,拉丝后再一片一片插架清洗,检验时也是一片一片取放检验。此种操作方式,因操作过程较为繁琐,导致操作效率非常低下,而且操作精度的一致性难以保证,玻璃损坏的风险极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夹具,其能够同时固定多片玻璃,以实现多片玻璃的一次性转移或操作,使得操作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并且还降低了玻璃损坏的风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夹具,用于同时固定多片玻璃,包括:

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上开设有多个安装通孔,所述玻璃能够搭设在所述安装通孔的开口上;

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能够通过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将所述玻璃固定在所述安装通孔的开口上。

优选的,上述夹具中,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均为板状件,所述第二本体通过与所述第一本体层叠设置以将所述玻璃压紧固定在所述安装通孔的开口上。

优选的,上述夹具中,所述第二本体上开设有多个压紧通孔,所述压紧通孔的设置数量和设置位置均与所述安装通孔一一对应。

优选的,上述夹具中,所述安装通孔在所述第一本体上、所述压紧通孔在所述第二本体上均以方形矩阵的方式排布。

优选的,上述夹具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上,以分别连通多个所述安装通孔和多个所述压紧通孔,用于将清洗液导向所述玻璃的导液通道。

优选的,上述夹具中,所述第一本体上设置有多个定位销,所述第二本体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通过所述定位销和所述第一定位孔能够一对一配合,以实现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精确定位。

优选的,上述夹具中,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材质均为铝合金。

优选的,上述夹具中,所述第一本体上还开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具,用于实现对多片玻璃的同时固定,主要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其中第一本体上开设有多个安装通孔,玻璃能够搭设在安装通孔的开口上,即安装通孔的开口边缘通过与玻璃的边缘接触,实现对玻璃的支撑,而第二本体则能够与第一本体连接,以通过与第一本体配合实现对位于安装通孔开口上的玻璃的固定,从而不仅实现了对多片玻璃的同时固定,使得操作人员能够通过移动夹具而一次性的对固定在夹具上的多片玻璃实现转移和操作,显著提高了操作效率,保证了操作精度的一致性。而且,在移动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只需要与夹具接触,就能够实现对玻璃的转移和操作,避免了与玻璃的直接接触以及玻璃的频繁拆装,极大的减小了玻璃被损坏的几率,降低了玻璃损坏的风险,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具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第一本体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拉丝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拉丝底座和夹具配合工作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图4中:

1-第一本体,2-安装通孔,3-第二本体,4-压紧通孔,5-玻璃,6-导液通道,7-定位销,8-第一定位孔,9-第二定位孔,10-底座本体,11-吸气凸台,12-定位柱,13-拉丝模具,14-吸气嘴,15-避让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夹具,其能够同时固定多片玻璃,以实现多片玻璃的一次性转移或操作,使得操作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并且还降低了玻璃损坏的风险。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具,主要用于同时固定多片玻璃5,以令多片玻璃5能够同时实现转移和操作,包括:第一本体1,此第一本体1上开设有多个安装通孔2,玻璃5能够一对一的搭设在安装通孔2的开口上;第二本体3,第二本体3能够通过与第一本体1连接而配合将玻璃5固定在安装通孔2的开口上。具体的固定方式是:将玻璃5搭设在安装通孔2的开口上,即安装通孔2的开口边缘通过与玻璃5的边缘接触,实现对玻璃5的支撑,而第二本体3则能够与第一本体1连接,以通过与第一本体1配合实现对位于安装通孔2开口上的玻璃5的固定。

通过使用上述夹具,实现了对多片玻璃5的同时固定,使得操作人员能够通过移动夹具而一次性的对固定在夹具上的多片玻璃5实现转移和操作(定位、清洗),显著提高了操作效率,保证了操作精度的一致性。而且,在移动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只需要与夹具接触,就能够实现对玻璃5的转移和操作,避免了与玻璃5的直接接触以及玻璃5的频繁拆装,极大的减小了玻璃5被损坏的几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为了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的夹具中,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3均为板状件,第二本体3通过与第一本体1层叠设置以将玻璃5压紧固定在安装通孔2的开口上,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将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3均设置为板状件,可以将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3理解为下模和上模,这不仅能够使得整个夹具的结构更为简单,而且也便于抓取操作,同时还能够提高对玻璃5的固定牢固性。具体的,优选第一本体1为底板,第二本体3为顶板。此外,还可以令第一本体1为板状件,第二本体3为能够对玻璃5的边缘部分压紧的多个圆环结构。

优选的,第二本体3上开设有多个压紧通孔4,压紧通孔4的设置数量和设置位置均与安装通孔2一一对应,如图1所示。设置压紧通孔4,使得第二本体3上具有与玻璃5的形状更为匹配、专门用于压紧玻璃5的固定结构,以提高对玻璃5的固定、定位效果。另外,在对玻璃5进行固定时,第一本体1上的安装通孔2和第二本体3上的压紧通孔4对正设置,能够使得玻璃5在进行清洗时,令清洗液可以同时经过安装通孔2和压紧通孔4对玻璃5进行冲洗,提高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夹具的工作性能。

如图1和图2所示,安装通孔2在第一本体1上、压紧通孔4在第二本体3上均以方形矩阵的方式排布。此种排布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对玻璃5的定位、固定效果,使得多片玻璃5更加方便的进行一次性转移和清洗等操作,所以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设置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的夹具中,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3上,以分别连通多个安装通孔2和多个压紧通孔4,用于将清洗液导向玻璃5的导液通道6,如图1和图2所示。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由于涉及多个清洗工序,并且夹具需要与固定在其上的多片玻璃5一同进行清洗,所以为了提高玻璃5的清洗效果,保证玻璃5的清洗质量,还优选在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3上均开设了导液通道6,此导液通道6具体为开设在作为底板的第一本体1的顶面上以及作为顶板的第二本体3的底面上的导液槽,并且第一本体1上的导液槽连通全部的安装通孔2,以使清洗液可以更加顺畅的在导液槽中流动,实现对全部玻璃5的充分冲刷、清洗,同样的第二本体3上的导液槽也连通全部的压紧通孔4,以进一步提高对玻璃5的清洗效果。

具体的,第一本体1上设置有多个定位销7,第二本体3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8,如图1所示,通过定位销7和第一定位孔8的一对一配合,能够实现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3的精确定位。为了可以快速实现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3的找准定位,并且提高对玻璃5定位的精确性,还优选在第一本体1上设置定位销7,第二本体3上设置能够被定位销7穿过的定位孔,通过此两者的配合,可以进一步提高夹具的工作性能。此外,第一本体1上的定位销7,还可用于与同样设置有定位通孔的拉丝模具13进行找准定位,以保证拉丝工艺中UV转印操作的操作精度。

进一步优选的,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3的材质均为铝合金。本实施例之所以优选夹具的材质为铝合金,是因为铝合金质地较轻,有利于玻璃5转移操作的进行,并且加工性能良好,能较好的保证加工精度,更好的满足本实施例提供的夹具的工作要求,所以将其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

本实施例中,令第一本体1上还开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9。在第一本体1上开设第二定位孔9的目的,是为了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夹具能够更好的与UV转印工序中的拉丝底座(后续提到)配合,以保证转印时玻璃5的定位精度。

此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拉丝底座,其能够与上述的夹具配合工作,具体的是与第一本体1配合工作,以辅助对玻璃5进行拉丝操作(具体的是辅助对玻璃5拉丝操作中的UV转印工序的操作),如图3所示,该拉丝底座包括:板状的底座本体10;设置在底座本体10上,并能够一对一的对设置在安装通孔2上的玻璃5进行吸附固定的吸气凸台11。在进行UV转印工序时,需要先将底座本体10通过螺钉固定在拉丝机台上,然后再拆除夹具中的第二本体3,并将支撑有多片玻璃5的第一本体1定位在底座本体10上,此时多片玻璃5与吸气凸台11一一对正,然后令吸气凸台11开始吸气,以将玻璃5固定在安装通孔2的开口处,以保证在UV转印脱模时,玻璃5仍然停留在夹具中,进而保证在后续过程中能够对夹具及其上的玻璃5进行正常的操作。

此外,拉丝底座上设置有能够一对一的伸入到第二定位孔9中的多个定位柱12,如图3和图4所示。前面提到了第一本体1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9,此处提到的定位柱12即为与第二定位孔9配合工作的定位部件,以实现第一本体1在底座本体10上的准确定位,以保证UV转印工序的正常进行。本实施例中,优选在底座本体10上采用8个定位柱12对夹具(具体为第一本体1)进行定位,而不采用在底座本体10上挖穴的定位结构,是因为设置定位柱12既能缩短底座本体10的加工周期,又能够减少底座加工时产生的变形,同时还可以减轻底座本体10的重量,所以将其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设置方式。

具体的,UV转印工序的操作过程中:先将拉丝底座通过四个定位螺钉孔定位在拉丝机台上,拉丝机台上需安装吸气装置并连接拉丝底座上的四个吸气嘴14,通过启动吸气装置能够使得吸气凸台11对玻璃5进行吸附,之后将过完等离子清洗并固定有玻璃5的夹具(此时的夹具仅包括第一本体1,第二本体3已被拆除)通过定位柱12和第二定位孔9的配合定位在拉丝底座上,然后启动单体点胶程序,进行掉胶操作,再将拉丝模具13通过定位销7的定位缓缓盖在玻璃5和第一本体1上,然后滚压、曝光。之后,在脱离拉丝模具13时,吸气凸台11能够将玻璃5吸附在第一本体1上,使玻璃5不会随着拉丝模具13的脱离而离开第一本体1,UV转印工序完成。之后,盖好夹具的第二本体3,采用夹子定位、连接好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3,并将夹具及玻璃5固定在清洗架中进行后续的清洗工序。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还优选底座本体10的边缘上设置有避让凹槽15,以方便操作人员取放夹具从而实现连续生产。

本说明书中对各部分结构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部分的结构重点说明的都是与现有结构的不同之处,夹具和拉丝底座的整体及部分结构可通过组合上述多个部分的结构而得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