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火玻璃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25052发布日期:2019-12-04 01:00阅读:7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主要涉及玻璃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耐火玻璃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玻璃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其分子不像晶体那样在空间具有长程有序的排列,而近似于液体那样具有短程有序。玻璃像固体一样保持特定的外形,不像液体那样随重力作用而流动。玻璃一般以石英砂、纯碱、长石及石灰石等为原料,经混和、高温熔融、匀化后,加工成形,再经退火而得。广泛用于建筑、光学、日用、医疗、化学、电子、仪表、核工程等领域中。

化学钢化炉中有液态硝酸钾盐,产品在炉中发生化学反应,通过钠钾离子的交换,6~8小时的反应时间满足钢化性能。

随着市场对耐火玻璃需求量逐年递增(每年15%左右),固有的防火玻璃生产工艺存在能耗高、成品率低、质量不稳定、效率低等缺陷,满足不了市场质量和产能的需求。耐火玻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人民的财产安全,所以国家对建筑用耐火玻璃相应规范也进行了修订,提高了标准,生产企业也需要与时俱进,适时作出调整。

目前市场上的耐火玻璃主要有:微晶玻璃(产量较小、成本高,仅用于一些特殊领域,无法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高硼硅玻璃(产能也较小、成本较高);复合防火玻璃(有无机和有机之分,主要寿命难以保证和不能用作外墙使用,及后期的变色等等问题时常发生);铯钾防火玻璃(原材料成本较低)工艺加工时间较长,产能很大,只要在加工工艺上进行改进,又确保质量的同时,规模化生产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问题。

现有工艺是通过耐火溶液喷涂在干净的玻璃表面,初步自然晾干后再通过高温,清洗,钢化达到耐火的不同时间,也就是耐火的不同等级。但是,此种工艺加工时间长,产能小,质量有一定不确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火玻璃的加工工艺,让耐火材料和钢化同步完成,质量更稳定,效率大大提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火玻璃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上片、清洗研磨干燥、自动喷涂、低温处理附着、下片转运、上片、高温加热置换、高温加热、萃冷、冷却、下片包装,

(1)上片、清洗研磨干燥:将切磨好的毛坯玻璃上片至清洗研磨干燥装置,经清洗研磨干燥装置对毛坯进行初步加工,将边沿进行打磨和玻璃表面抛光预处理,然后进行清洗,清洗后通过高温烤干表面水分;

(2)自动喷涂:将清洁好的玻璃自动传动到高效喷雾装置,采用3kg的压力自动喷涂,将硅烷偶联剂和铯钾防火盐涂液喷涂到玻璃表面,硅烷偶联剂主要起耦合作用,能够让大离子半径的物质很好地吸附在玻璃表面,中间就是耦合层,在高温的时候耦合层挥发,玻璃表面与吸附的物质进行置换反应,促进化学及物理反应;

(3)低温处理附着:采取50±5℃热风循环,确保下片段玻璃已经完全干燥和置换用的耐火材料均匀地覆盖在玻璃表面;

(4)下片转运:下片人员穿戴干净的无尘手套作业,作业过程中尽量不接触喷涂面。玻璃放架采取真空包装,确保在下道工序作业前干燥并无灰尘;

(5)上片、高温加热置换:将转运的玻璃放入钢化炉水平辊道上,进入钢化炉,前段温度控制在500±50℃,通过硅烷偶联剂促进作用下,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充分发生置换反应,同时置换出的物质在高温状态进行挥发,不影响最终产品的外观质量;

(6)高温加热:通过硅烷偶联剂促进作用下,在较短可控的时间内置换完成后,传动到高温区,对置换完成的玻璃进行加热,加热到玻璃特定的软化点温度,在加热过程中,使玻璃在加热过程中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逐渐达到所需的平面;

(7)萃冷:当加热到玻璃特定的软化点温度后,采用水平辊道钢化法进行吹风萃冷,在玻璃的萃冷过程中,玻璃的内层和表层之间产生很大的温度梯度,因而在玻璃表面层产生压应力,内层产生张应力,从而提高玻璃的机械强度和耐热冲击性;

(8)冷却:淬冷后的玻璃从钢化炉中移出,自然冷却至室温;

(9)下片包装:将自然冷却至室温的玻璃经检验入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铯钾防火盐涂液配比为钾盐35~65%、钠盐1~6%、铯盐0.5~1.5%、涂液增粘剂0.2~10%、锡化合物剥离剂2~20%、表面活性剂0.2~1.2%、水25~5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效喷雾装置通过测量电解质浓度进行自动控制,并可以重复添加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工艺采用雾化式纳米颗粒喷涂、低温附着、高温置换并钢化,让耐火材料和钢化同步完成,质量更稳定,效率大大提高,此种工艺从加工时间上可以节约至少2倍,抽检合格率可以达到95%以上,生产成本可以降低5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理解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种耐火玻璃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上片、清洗研磨干燥、自动喷涂、低温处理附着、下片转运、上片、高温加热置换、高温加热、萃冷、冷却、下片包装,

(1)上片、清洗研磨干燥:将切磨好的毛坯玻璃上片至清洗研磨干燥装置,经清洗研磨干燥装置对毛坯进行初步加工,将边沿进行打磨和玻璃表面抛光预处理,然后进行清洗,清洗后通过高温烤干表面水分;

(2)自动喷涂:将清洁好的玻璃自动传动到高效喷雾装置,采用3kg的压力自动喷涂,将硅烷偶联剂和铯钾防火盐涂液喷涂到玻璃表面,硅烷偶联剂主要起耦合作用,能够让大离子半径的物质很好地吸附在玻璃表面,中间就是耦合层,在高温的时候耦合层挥发,玻璃表面与吸附的物质进行置换反应,促进化学及物理反应;

(3)低温处理附着:采取50±5℃热风循环,确保下片段玻璃已经完全干燥和置换用的耐火材料均匀地覆盖在玻璃表面;

(4)下片转运:下片人员穿戴干净的无尘手套作业,作业过程中尽量不接触喷涂面。玻璃放架采取真空包装,确保在下道工序作业前干燥并无灰尘;

(5)上片、高温加热置换:将转运的玻璃放入钢化炉水平辊道上,进入钢化炉,前段温度控制在500±50℃,通过硅烷偶联剂促进作用下,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充分发生置换反应,同时置换出的物质在高温状态进行挥发,不影响最终产品的外观质量;

(6)高温加热:通过硅烷偶联剂促进作用下,在较短可控的时间内置换完成后,传动到高温区,对置换完成的玻璃进行加热,加热到玻璃特定的软化点温度,在加热过程中,使玻璃在加热过程中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逐渐达到所需的平面,,在常温下短时间内玻璃表面不会和大多数物质发生反应——氢氟酸除外,所以通过耦合作用并把有用的物质物理吸附在玻璃表面,中间就是耦合层,在高温的时候耦合层挥发,玻璃表面与吸附的物质进行置换反应;

(7)萃冷:当加热到玻璃特定的软化点温度后,采用水平辊道钢化法进行吹风萃冷,在玻璃的萃冷过程中,玻璃的内层和表层之间产生很大的温度梯度,因而在玻璃表面层产生压应力,内层产生张应力,从而提高玻璃的机械强度和耐热冲击性;

(8)冷却:淬冷后的玻璃从钢化炉中移出,自然冷却至室温;

(9)下片包装:将自然冷却至室温的玻璃经检验入库。

所述铯钾防火盐涂液配比为钾盐35~65%、钠盐1~6%、铯盐0.5~1.5%、涂液增粘剂0.2~10%、锡化合物剥离剂2~20%、表面活性剂0.2~1.2%、水25~50%。

所述高效喷雾装置通过测量电解质浓度进行自动控制,并可以重复添加使用。

本工艺采用雾化式纳米颗粒喷涂、低温附着、高温置换并钢化,让耐火材料和钢化同步完成,质量更稳定,效率大大提高,此种工艺从加工时间上可以节约至少2倍,抽检合格率可以达到95%以上,生产成本可以降低5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