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vc磷酸酯镁的新方法

文档序号:3552645阅读:7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备vc磷酸酯镁的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VC磷酸酯镁的新方法。
背景技术
VC磷酸酯镁(Ascorbyl Phospha Magnesium,简称AP-Mg)是化学性质最稳定的VC衍生物之一,进入人体后能迅速酶解成VC。其稳定性表现在不易氧化,不怕碱,不受金属离子影响等,如在室温条件下,75%相对湿度的环境中,储存24个月,完好率仍在95%以上;又如在218℃烘烤25分钟,结构不变。它的这些优点,克服了VC本身不稳定易氧化分解,应用条件受限的不足,间接扩大了VC的应用范围。目前AP-Mg已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化妆品、洗涤剂、血浆等需要添加VC的产品,使VC多途径发挥作用。
VC磷酸酯镁分子式及分子量C6H6O9PMg1.5.5H2O=379.61结构式 AP-Mg制备方法报道较多,如(1)VC直接酯化法(日本专利43-9218、52-18191,美国专利3,671,549),制得的产物是混合物,很难通过分离、纯化得到较高纯度的Ap-Mg。
(2)先将VC 5、6位上的羟基经缩酮化反应制成5,6-O-异丙叉VC,再进行磷酸酯化反应法,如美国专利4,999,437介绍的AP-Mg的制备方法是这样的将24%发烟硫酸加入丙酮中,慢慢加入VC,0℃反应6小时,冷却到-15℃,过滤,滤饼5,6-O-异丙叉VC可不经洗涤压干后转入预先加入吡啶的水溶液中,用KOH调PH 12-13,在此条件下缓慢加入POCL3,加完后,0℃保温30分钟,然后再加入MgCl2.6H2O(预先配成30%水溶液),搅拌1小时,析晶,过滤,除无机盐K.Mg.PO4.6H2O,滤液浓缩至一定体积后加入甲醇,搅拌1小时,析晶,过滤,再次除无机盐KCl,经两次除盐后的滤液浓缩至一定体积后,用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交换,收集交换液和洗脱液(PH 1.2-0.8),加MgO反应,过滤除少量不溶物后,滤液浓缩至一定体积后加入甲醇,搅拌,析晶,过滤,洗涤干燥,得VC磷酸酯镁(投VC120g,得AP-Mg190~210g,其中杂质2,2-2-VC磷酸酯镁的含量3%-7%,VC含量42~46%)。
上述制备VC磷酸酯镁的方法(2)的操作步骤比较繁琐,其中不仅增加了两次除无机盐的操作过程,而且第一步制得的5,6-O-异丙叉VC必须从反应液中过滤分离出来,所以在潮湿季节难以制得合格的5,6-O-异丙叉VC,原因是5,6-O-异丙叉VC在酸性条件下过滤接触空气很快分解成VC。再有大量使用发烟硫酸(1∶0.3~0.4),不仅严重腐蚀设备,而且也造成环境污染。此外方法(2)制得的VC磷酸酯镁的纯度较差,用溶媒进行精制,即便精制率低到40%时,纯度仍达不到化妆品级的要求。食品级标准AP-Mg,含量≥85%,而化妆品级标准AP-Mg,含量≥95%。
(3)CN1025858C(授权公告日1994年9月7日)公开了一种生产2-磷酸抗坏血酸酯的方法。该方法是使任选在5-位和6-位上被保护的抗坏血酸进行磷酸化同时,维持在反应混合物中任意选择地被保护的抗坏血酸的浓度小于0.3M,而在需要时除去任何保护基团。发明人讲,采用其发明方法,可高产率并以工业化规模来生产2-磷酸抗坏血酸酯。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实例17个,对比实例3个,参考实例1个。前两种实例给出的VC-2-磷酸酯镁产量和收率是通过HPLC外标法从反应液中测出来的,并不是拿到的VC-2-磷酸酯镁成品的收率。要从反应液中拿到成品还需经过离子交换、成盐,精制三步。所以说,不能简单地将用HPLC外标法测出的反应液中VC-2-磷酸酯镁收率与拿到的成品VC磷酸酯镁收率相比较。按实施例方法获得的成品用本发明所用HPLC方法测定,含量仅85%左右,只符合食品级标准。参考实例给出了从反应物中拿到VC磷酸酯镁的方法,但产品收率仍然是从反应液中计算出来的,含量是用HPLC面积百分数测定出来的。而用HPLC面积百分数法与用HPLC外标法测出的含量不具有可比性。所以方法(3)提供的制备VC磷酸酯镁的方法不仅繁琐,而且产品质量不符合化妆品级要求。
(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制备VC磷酸酯镁的方法,以制得符合化妆品级标准的AP-Mg。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制备VC磷酸酯镁的新方法,包括以下反应步骤1、将丙酮、三氯氧磷、VC,按VC∶丙酮∶三氯氧磷=1g∶4.2ml∶0.1-0.2ml的比例依次加入反应瓶中0-50℃,搅拌1-10小时,备用。或者过滤,用乙酸乙酯洗涤滤饼,制得5,6-O-异丙叉VC干品,用于下步磷酸酯化反应。
2、将水、氢氧化钠加入反应瓶中,再将备用1转入其中,减压蒸馏回收丙酮,所剩溶液加定量吡啶,搅拌冷却至0-10℃,用氢氧化钠溶液调反应液PH 12-13,滴加三氯氧磷,同时保持温度在0-10℃,PH 12-13。滴完,继续反应30分钟。VC∶水∶氢氧化钠∶吡啶∶三氯氧磷=1g∶25-26ml∶0.5-0.8g∶1.02∶0.67ml;3、减压回收反应液2中的吡啶。残液加水稀释至VC投入量的37-38倍量(g/ml),再经732#离子交换树脂交换,洗脱,收集PH2.5左右的交换液和洗脱液。
4、在上述交换液中加入氧化镁,氧化镁加入量与VC比为VC∶MgO=1g∶1.60g-1.73g。于30-35℃搅拌,反应1-2小时,过滤,滤液浓缩至VC∶浓缩液=1g∶8-10ml后,加入甲醇,使浓缩液与甲醇之比为浓缩液∶甲醇=1ml∶2ml,搅拌,析晶,过滤,干燥,得VC磷酸酯镁粗品。收率59%-62%。
5.将上述AP-Mg粗品加入一定量水溶解后,加活性炭脱色,加甲醇,搅拌析晶,过滤,洗涤,干燥,即得AP-Mg精品。精制率73%-75%,AP-Mg含量可达到95%-98%,其中杂质2,2′-2-VC磷酸酯镁的含量<0.5%,加入水量为AP-Mg∶水=1g∶5-10ml。
按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备AP-Mg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在制备5,6-O-异丙叉VC时采用POCl3作催化剂,与后步磷酸酯化所用原料一致,这不仅减少了原料的种类,而且制得的5,6-O-异丙叉VC可不经过滤分离,直接转入下步物料中进行磷酸酯化反应,与对比文献比割去了三步过滤,可省时、省力,节能,尤其5,6-O-异丙叉VC不经过滤分离,则可避免或减少它在过滤过程中遇空气分解成VC,对后步产品的纯度提供了保障。
2、由此方法制得的AP-Mg粗品,仅经一步精制便可制得化妆品级标准的AP-Mg,大幅度提高VC的附加值。


图1是一种对比文献制备VC磷酸酯镁的反应流程。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反应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制备VC磷酸酯镁的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干燥的装有机械搅拌、温度计、干燥管的100ml四颈瓶中加入57.2ml丙酮,2.7ml三氯氧磷,搅拌下加入13.5gVC,20℃,搅拌4小时,待用。
2、在装有机械搅拌、温度计、PH计、滴加漏斗的1000ml四颈瓶中,加入342ml水,加入氢氧化钠10.3g,搅拌下,将待用的反应液1转入其中,减压蒸馏除丙酮,加13.8ml吡啶,冷却至0-10℃,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调反应液PH12-13,滴加三氯氧磷9ml,同时保持温度0-10℃,PH12-13,滴加完毕后,继续反应30分钟。
3、水浴加热,减压回收吡啶,所剩溶液加水稀释至500ml,经732#离子交换树脂交换,收集交换液和洗脱液(PH2.5左右),加氧化镁23.4g,30-35℃反应1小时,放置过夜,次日过滤,滤液浓缩至120ml,加入240ml甲醇,析出沉淀,放置过夜,次日过滤,洗涤,干燥,得AP-Mg粗品17.5g,收率60.1%。
4、AP-Mg粗品加5倍量水溶解,加炭脱色后,滴加甲醇,析晶,放置,过滤,洗涤干燥,得精品12.97g,精制率74.1%,含量96.2%(HPLC法测定),其中杂质2,2′-2-VC磷酸酯镁的含量<0.5%。
实施例二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中的三氯氧磷用量为2.0ml,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4小时;步骤2中氢氧化钠用量为7.7g;步骤3中氧化镁用量为22.5g;步骤4中加入水量为VC量的10倍;粗品AP-Mg得量18.1g,收率62.1%;精品AP-Mg得量13.4g,收率74%;含量97.1%(HPLC法测定),其中杂质2,2′-2-VC磷酸酯镁的含量<0.5%。
实施例三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中的三氯氧磷用量为1.35ml,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2小时;步骤2中氢氧化钠用量为6.8g步骤3中氧化镁用量为22.5g;粗品AP-Mg得量17.3g,收率59.5%;精品AP-Mg得量12.8g,收率73.7%;含量95.9%(HPLC法测定),其中杂质2,2′-2-VC磷酸酯镁的含量<0.5%。
实施例四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中的三氯氧磷用量为2.7ml,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2小时;步骤2中氢氧化钠用量为10.8g;步骤3中氧化镁用量为23.4g;粗品AP-Mg得量17.8g,收率61.2%;精品AP-Mg得量13.3g,收率74.7%。
含量96.6%(HPLC法测定),其中杂质2,2′-2-VC磷酸酯镁的含量<0.5%。
权利要求
1.制备VC磷酸酯镁的新方法,包括以下反应步骤a、将丙酮、三氯氧磷、VC依次加入反应瓶中,0-50℃,搅拌1-10小时,备用,或者过滤,用乙酸乙酯洗涤滤饼,制得5,6-O-异丙叉VC干品,用于下步磷酸酯化反应;b、将水、氢氧化钠加入反应瓶中,再将备用1转入其中,减压蒸馏回收丙酮,所剩溶液加定量吡啶,搅拌冷却至0-10℃,用氢氧化钠溶液调反应液PH12-13,滴加适量的三氯氧磷,同时保持温度在0-10℃,PH12-13,滴完,继续反应30分钟;c、水浴加热,减压回收吡啶,所剩溶液加水稀释至VC投入量的37-38倍量(g/ml),再经732#离子交换树脂交换,收集交换液和洗脱液PH2-3;d、在上述交换液中加入适量氧化镁,于30-35℃搅拌反应1-2小时,过滤,液浓缩至一定体积后,加入定量甲醇,搅拌,析晶,过滤,干燥,得VC磷酸酯镁粗品;收率可达59-62%左右;e、将上述AP-Mg粗品加入一定量水溶解后,加活性炭脱色,加甲醇,搅拌析晶,过滤,洗涤,干燥,即得AP-Mg精品,HPLC外标法测定,AP-Mg含量95-98%,其中杂质2,2′-2-VC磷酸酯镁的含量<0.5%,精制率可达73-75%;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用催化剂为POCl3,所得5,6-O-异丙叉VC可不必过滤分离,就可直接用于磷酸酯化反应,其中VC∶丙酮∶POCl3=1g∶4.2ml∶0.1-0.2m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C磷酸酯镁制备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的反应时间为2-4小时,反应温度为20-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C磷酸酯镁制备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VC∶NaOH∶吡啶∶POCl3∶水=1g∶0.5-0.8g∶1.02ml∶0.67ml∶25.3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C磷酸酯镁制备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VC∶MgO=1g∶1.60-1.73g。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VC为原料制备VC磷酸酯镁的新方法,在VC制备5,6-O-异丙叉VC时,所用催化剂为三氯氧磷,与下步磷酸酯化反应所用原料相同,不仅减少一种物料的采购和管理,且制得的5,6-O异丙叉VC可不经过滤分离,就可直接用于下步磷酸酯化反应,该方法省时、省力、节能,制得的VC磷酸酯镁纯度高,符合化妆品级标准要求。
文档编号C07F9/00GK1488635SQ0313367
公开日2004年4月14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13日
发明者崔艳霞, 胡忠芹, 张仲春, 冯秀莲, 王健颖, 罗晓峰, 黄文姝 申请人:东北制药总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