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藤黄中提取的抗肿瘤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文档序号:3488079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从藤黄中提取的抗肿瘤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从藤黄中提取的抗肿瘤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所述化合物制法为:(1)取藤黄药材用乙酸乙酯提取,提取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梯度洗脱,得到组分A~K;(2)弃去油脂组分及藤黄酸组分,再经HPLC-PDA-MS去重复分析,得到组分I;(3)组分I再经硅胶柱色谱分离,氯仿-甲醇梯度洗脱,得到流分I-3;(4)取I-3经反相RP-18色谱分离,乙腈-水梯度洗脱,得到亚流分I-3C;(5)I-3C经纯化、乙腈洗脱,得到本发明化合物。本发明所述化合物可用于肿瘤的治疗。
【专利说明】从藤黄中提取的抗肿瘤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从中药材藤黄中提取分离的化合物、制备所述化合物的方法、包含所述化合物的医药组合物,及使用所述化合物制备抗肿瘤药物的用途。
【背景技术】
[0002]藤黄为藤黄科植物藤黄(Garcinia hanburyi Hook f.)的树干被割伤后流出的胶状树脂,又名海藤、玉黄、月黄、腊黄等。原产东南亚,我国部分地区如云南、广西、广东等地有引种栽培。
[0003]藤黄始载于《海药本草》,其性寒,味酸、涩、辛,有毒,具有破血散结、解毒、止血、杀虫之功效,中医多用于治痈疽肿毒,顽癣恶疮,损伤出血,牙疳蛀齿,汤火伤。
[0004]目前,已报道从藤黄中共分离和鉴定了二十余个化合物,大多为含桥环的咕吨酮(xanthone)类化合物,即藤黄酸类、莫里林类、藤黄素类,以及藤黄醛、白桦脂酸等等多种化合物。
[0005]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藤黄提取物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有较强抑菌作用。 而且,药理实验和临床经验证明,其具有抗肿瘤作用,能够有效抑制肿瘤增殖,对多种肿瘤有显著疗效。
[0006]发明人从藤黄中提取得到具有生物活性的新化合物32,33-二羟基藤黄酸(式(1)化合物),与藤黄酸相比具有更为优越的抗肿瘤活性。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藤黄中提取分离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式(1)化合物,并提供了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制备治疗肿瘤药物的用途。
[0008]式(1)化合物具有下式:
[0009]
【权利要求】
1.一种式(1)化合物:
2.一种医药组合物,其包含治疗有效量的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以及至少一种选自以下的医药学上可接受的非活性成分:医药学上可接受的稀释剂、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及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载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药组合物,其中所述医药组合物是片剂、胶囊、注射用粉针剂、注射剂、滴丸剂和缓释片剂。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所述的化合物或医药组合物的用途,其用于制备用于治疗肿瘤疾病的药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途,所述肿瘤疾病选自以下组成的群组:鼻咽癌、乳腺癌、肝癌、胰腺癌和宫颈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所述肿瘤疾病为肝癌。
7.一种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取藤黄药材用乙酸乙酯提取,提取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梯度洗脱,依次得到组分A~K;(2)弃去油脂组分A和B及藤黄酸D和E组分,经HPLC-PDA-MS去重复分析,得到组分I ;(3)组分I再经硅胶柱色谱分离,氯仿-甲醇梯度洗脱,洗脱液的流速为l_5ml/min,每25~35ml收集一个流分,合并第11份至第16份洗脱液,得到1_3 ;(4)取1-3经反相RP-18色谱分离,乙腈-水梯度洗脱,洗脱液的流速为l_5ml/min,每15~25ml收集一个流分,合并第5份至第9份洗脱液,得到亚流分I_3C ;(5)1-3C经纯化、乙腈等度洗脱,得到式(1)化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1)中石油醚-乙酸乙酯按体积比50~0:1的比例进行梯度洗脱。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石油醚-乙酸乙酯分为六个梯度进行洗脱,分别为 50:l,10:l,5:l,2:l,l:l,0:lo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3)中氯仿-甲醇按体积比50~10:1的比例进行梯度洗脱。
【文档编号】C07D493/20GK103664986SQ201310690820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8日
【发明者】萧伟, 王振中, 赵袆武, 章晨峰, 徐丰果, 于丹, 宋亚玲 申请人: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