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茶叶中提取保鲜剂的方法

文档序号:3547590阅读:9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从茶叶中提取保鲜剂的方法
保鲜剂又称抗氧化剂,它具有阻止或延缓油脂的自动氧化作用,广泛用于食品、动植物油脂类、饮料及化妆品等保鲜。目前所用的保鲜剂大多为人工合成,这种人工合成的保鲜剂有致癌之争议,人们期望开发天然无毒、安全保鲜剂。
多种植物体内含有抗氧化剂成分,但含量低,工艺复杂,成本高,难以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原料来源广、价格低廉、投资少、工艺简单的从茶叶中提取保鲜剂的方法。
我国是产茶大国,种茶面积达100多万公顷,年产茶产量达54多万吨,茶叶精制率一般为92%,有8%为下脚料不能利用。本发明就是利用这些下脚料及低档茶为原料,对提高制茶业的经济效益是十分可观的,因此,开发茶叶保鲜剂具有广阔前景和重大经济价值。
茶叶中含有20-35%的多酚类物质,包括有儿茶素类、黄酮甙类、花青甙类、酚酸类等30多种多酚成分,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多酚类中主体是儿茶素类又称黄烷醇类,约占多酚类总量的70%左右,高可达80%,主要有D-儿茶素、L-表儿茶素、D-没食子儿茶素、L-表没食子儿茶素、L-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L-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茶叶中还含有较多维生素E、A、B1、B2、C、P等。因此,茶的主要内含物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对霉菌生长也具有较强抑制能力,且对人体具有抗衰老,抗癌等多种功能。
从茶叶中提取保鲜剂的方法,日本、美国、苏联等国家已进行过研究,我国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和浙江农业大学也进行过研究,其提取方法有醇溶法、水溶法和有机溶剂浸提法。这些方法所需设备多,能源消耗大,成本高,工艺较复杂,产品中含咖啡碱,有的产品还含有有机试剂残留物,影响产品质量与人体健康。
如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茶叶中天然抗氧化剂提取方法,采用有机试剂为浸提剂,工艺流程需有浓缩工序,其产品必含咖啡碱日本茶叶儿茶素的抗氧化作用,《日本农芸化学会志》59卷2号,1985,P129-134,其提取方法同样采用有机试剂,有浓缩工序,工艺繁锁,产品易有氯仿或醋酸乙酯残留。
本发明所提供的从茶叶中提取保鲜剂方法,用茶叶下脚料为原料,如茶末、茶粉、茶灰、茶梗等,原料的颗粒直径越小,浸取内溶物越容易,一般可磨碎过20~40目筛,加热水热浸泡,保持80°左右,浸泡30分钟,热水加入量为原料重量的14-18倍。浸取液加大,内溶物的浸出率可提高,但溶液量太多,沉淀剂用量增大,经济上不化算。
浸取后过滤,弃去滤渣,在滤液中加入饱和Ca++液作钙化处理,另加入饱和Na+液促使离子效应,使滤液中的多酚类物质生成钙盐沉淀,Ca++和Na+加入后充分搅拌,静置自然沉淀。
饱和Ca++液可选用Ca(OH)2,饱和Na+液可选用NaCl。饱和Ca++液和饱和Na+液的加入量是溶液∶Ca++液∶Na+液为1∶6~7∶4~5。
静置沉淀后过滤,滤渣是保鲜剂成分的钙盐,于滤渣中加入0.5~0.8%的稀硫酸溶液进行酸化处理,使保鲜剂成分从滤渣中离析出来,而Ca++与硫酸形成CaSO4沉淀,为保证滤渣酸化处理后的溶液中不含SO--4离子残留,滤渣加入稀硫酸至溶液pH值为7.1-7.2时,可用柠檬酸或醋酸调节溶液至pH值为7.0。将滤渣的酸化处理中性液进行过滤,弃滤渣,滤液经喷雾干燥即成产品,多酚类提取率为70~77%,儿茶素提取率为80~90%。
工艺主要分五步1.热水浸取2.滤液钙化3.离子效应4.滤液酸化并调节酸度5.喷雾干燥工艺流程图如框

图1。
本发明优点1.简化设备、节省能源,降低成本;
2.简化提取工艺,操作简便;
3.提取产品不含咖啡碱;
4.产品无有机试剂残留。
提取工艺实施例如框图2
产品的应用效果根据对香肠、月饼、面包、蛋糕等食品的应用试验,保鲜剂浓度采用0.01~0.05%,保鲜效果十分明显,主要表现为①添加保鲜剂的食品,酸度和过氧化值都显著低于对照,存放过程酸度和过氧化值的变化速度或变化幅度也均明显低于对照;②添加保鲜剂的食品,质量保存期明显延长,感官审评可知,不容易产生
味、酸馊味及其它异杂味等变质现象;③添加保鲜剂的食品,不容易产生霉变。主要试验结果如下①茶叶保鲜剂对广式香肠的保鲜作用
②茶叶保鲜剂对广式月饼的保鲜作用表2 常温下广式月饼加茶叶保鲜剂后酸度、过氧化值的变化
③茶叶保鲜剂对面包,蛋糕的保鲜作用表3 常温下面包、蛋糕加茶叶保鲜剂后酸度的变化
权利要求
1.从茶叶中提取保鲜剂方法,包括浸提、分离纯化和干燥等工序,其特征在于原料中加入热水进行热浸提,将茶叶体内的多酚类物质浸出,浸提液经过滤后,滤液加入Ca++离子进行钙化,同时加入Na+离子产生离子效应,使浸提液中的多酚类物质形成多酚类钙盐沉淀,过滤后,滤渣作酸化处理,使滤渣中多酚类物质析出,溶液中的Ca++和SO--4生成CaSO4沉淀,经过滤除去CaSO4,滤液干燥成保鲜剂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热浸提温度为80℃,浸提时间为30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Ca++离子与Na+离子的加入量,滤液∶Ca++离子∶Na+离子为1∶6~7∶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0.5~0.8%稀硫酸加入滤渣中作酸化处理并调节pH值为7.1~7.2时,用柠檬酸或醋酸调节pH值为7.0。
全文摘要
从茶叶中提取保鲜剂方法,以茶叶的下脚料为原料,如茶末、茶粉、茶灰、茶梗等,经热水浸提将其体内多酚类物质浸出,过滤后的滤液进行钙化处理使其多酚类物质生成钙盐沉淀,沉淀物经酸化处理使多酚类物质析出并除去Ca
文档编号C07C37/68GK1056679SQ9010381
公开日1991年12月4日 申请日期1990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1990年5月22日
发明者王汉生 申请人:华南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