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对苯二甲酸1,2-丙二醇酯及其共聚酯和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669766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聚对苯二甲酸1,2-丙二醇酯及其共聚酯和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及其共聚酯领域,特别涉及聚对苯二 甲酸l, 2 —丙二醇酯及其共聚物和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对苯二甲酸l, 3 —丙二醇酯(PTT)是2O世纪90年代中期开发成功的一 种极具发展前途的新型热塑性聚酯。它具有优良的弹性、尺寸稳定性、染色 性及抗污等性能。与同系列的聚酯相比较,PTT由于其独特的螺旋状结构而 具有优异的性能,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强度、硬度相似,但又同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样易于加工。因而已成为当前国际上最热门的 高分子新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纺织品、地毯纤维、薄膜、工程塑料及包装 材料等方面。但是由于目前合成PTT的原料1, 3-丙二醇(PDO)的生产成本高, 所以影响到PTT的大规模推广、使用。
由于生物柴油的发展,大量的甘油副产物的利用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选择性加氢技术,可获得低成本的l, 2—丙二醇。1, 2 —丙二醇与1, 3 --丙二醇具有相似的结构,但其两个羟基之一为仲羟基,反应活性较低,很 难与二元酸聚合得到高分子量的聚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价格低廉的聚对苯二甲酸1, 2—丙二醇酯及其 共聚酯,该类材料具有价格低廉、机械性能优异、并且不易结晶,透明性好 等优点。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聚对苯二甲酸1, 2 —丙二醇酯及其共聚酯的制 备方法。
本发明的聚对苯二甲酸l, 2 —丙二醇酯及其共聚酯具有以下结构其中: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本发明聚对苯二甲酸1, 2 —丙二醇酯及其共聚酯可采用直接酯化法或酯 交换这两种合成方法。 A.直接酯化法
以二元酸单体重量为基准,将二元酸单体与二元醇单体加入到惰性气体 (如氮气、氦气或氩气)保护的反应器中,其中二元酸单体与二元醇单体的 摩尔比为1: 1 3,在无酯化催化剂或在酯化催化剂存在下于120 26(TC进 行常压或加压(优选为0. 05 0. 5MPa)酯化反应,加入0 2重量份的添加剂, 然后在温度为240 280'C,且在縮聚催化剂存在下减压至5 200Pa进行縮聚, 得到聚对苯二甲酸l, 2—丙二醇酯及其共聚酯。
所述的二元酸单体选自对苯二甲酸(PTA),对苯二甲酸(PTA)与间苯二 甲酸、间苯二甲酸一5—磺酸钠或脂肪族二元酸的混合酸等中的一种。
所述的脂肪族二元酸是丁二酸、己二酸或癸二酸等。
所述的二元醇单体选自1, 2 —丙二醇,1, 2 —丙二醇与乙二醇、1, 3 — 丙二醇、1, 4—丁二醇、1, 6—己二醇或环己烷二甲醇混合醇等中的一种。
所述的酯化催化剂的用量为二元酸单体重量的0 5%,优选为二元酸单
clc
o=c休重量的0 1%。
所述的缩聚催化剂的用量为二元酸单体重量的0. 01 5%,优选为二元酸
单体重量的0.01 1%。
所述的酯化催化剂可以为醋酸盐、钛化合物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等。 所述的縮聚催化剂可以为钛化合物、锡化合物、锑化合物或它们的任意
混合物等。
所述的醋酸盐为醋酸锌、醋酸镁、醋酸锰、醋酸钴、醋酸钙或它们的^(壬 意混合物等。
所述的钛化合物为二氧化钛、二氧化硅一二氧化钛、钛酸四丁酯、钛酸 四异丙酯、钛酸四异辛酯、四硬酯酰基钛、草酸钛钾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等。
所述的锡化合物为丁基锡酸(BSA)、单丁基氧化锡、辛酸亚锡、二丁基一 二异辛基锡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等。
所述的锑化合物为醋酸锑、三氧化二锑、乙二醇锑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等。
所述的添加剂可以为稳定剂、润滑剂、成核剂、着色剂或它们的任意混 合物等。添加剂主要用于改善聚酯的热稳定性、可加工性和色泽等方面的性 能。
所述的稳定剂是磷酸盐、亚磷酸盐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等。 所述的润滑剂是硬脂酸、硬脂酸盐、石蜡、硬脂酸酰胺或它们的任意混 合物等。
所述的成核剂是有机羧酸盐、氧化铝、云母、滑石粉或它们的任意混合 物等。
所述的着色剂是钛白粉、碳黑、有机染料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
B.酯交换法
以二甲酯单体重量为基准,将二甲酯单体与二元醇单体加入到惰性气体 (如氮气、氦气或氩气)保护的反应器中,其中二甲酯单体与二元醇单体的
摩尔比为1: 1 3,在酯交换催化剂存在下于120 24(TC下进行常压酯交换 反应,加入0 2重量份的添加剂,然后在温度为240 28(TC,且在縮聚催化 剂存在下减压至5 200Pa进行縮聚,得到聚对苯二甲酸l, 2—丙二醇酯及其 共聚酯。
所述的二甲酯单体选自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间苯二甲酸二甲酯、间苯二甲酸二甲酯一5 —磺酸钠或脂肪族二元酸二甲酯的 混合酯等中的一种。所述的脂肪族二元酸二甲酯是丁二酸二甲酯、己二酸二甲酯或葵二酸二 甲酯等。所述的二元醇单体选自1, 2 —丙二醇,1, 2—丙二醇与乙二醇、1, 3 — 丙二醇、1, 4 —丁二醇、1, 6—己二醇或环己烷二甲醇混合醇等中的一种。所述的酯交换催化剂的用量为二甲酯单体重量的0. 01 5%,优选为二甲 酯单体重量的0.01 1%。所述的縮聚催化剂的用量为二甲酯单体重量的0.01 5%,优选为二甲酯 单体重量的0.01 1%。所述的酯交换催化剂可以为醋酸盐、钛化合物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等。所述的縮聚催化剂可以为钛化合物、锡化合物、锑化合物或它们的任意 混合物等。所述的醋酸盐为醋酸锌、醋酸镁、醋酸锰、醋酸钴、醋酸钙或它们的任 意混合物等。所述的钛化合物为二氧化钛、二氧化硅一二氧化钛、钛酸四丁酯、钛酸 四异丙酯、钛酸四异辛酯、四硬酯酰基钛、草酸钛钾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等。所述的锡化合物为丁基锡酸(BSA)、单丁基氧化锡、辛酸亚锡、二丁基一 二异辛基锡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等。所述的锑化合物为醋酸锑、三氧化二锑、乙二醇锑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缚-、于o所述的添加剂可以为稳定剂、润滑剂、成核剂、着色剂或它们的任意混 合物等。添加剂主要用于改善聚酯的热稳定性、可加工性和色泽等方面的性 能。所述的稳定剂是磷酸盐、亚磷酸盐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等。 所述的润滑剂是硬脂酸、硬脂酸盐、石蜡、硬脂酸酰胺或它们的任意混 合物等。所述的成核剂是有机羧酸盐、氧化铝、云母、滑石粉或它们的任意混合 物等。所述的着色剂是钛白粉、碳黑、有机染料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本发明的特点是利用廉价的1, 2 —丙二醇等来制备价格低廉的新型聚对-苯二甲酸1, 2 —丙二醇酯及其共聚酯,在聚合方法上通过选用高效催化剂, 很好的解决了 1, 2 —丙二醇反应活性低,难以聚合制备出高分子量聚合物的 难题,成功制备出高分子量的聚对苯二甲酸1, 2 —丙二醇酯及其共聚酯。聚 对苯二甲酸1, 2 —丙二醇酯及其共聚酯性能优异,可以广泛应用于纺织品、 地毯纤维、薄膜、工程塑料及包装材料等方面。


图1.本发明实施例1的聚对苯二甲酸1, 2 —丙二醇酯的'H—NMR谱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5的聚对苯二甲酸1, 2 —丙二醇共聚酯的'H—NMR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直接酯化法将166g对苯二甲酸、106.4gl, 2 —丙二醇及钕酸四丁酯0.2g加入到通 有氮气保护的反应容器中,升温至250 260°C,常压进行酯化反应。酯化反 应结束后加入0.08g三氧化二锑和0.2g磷酸三甲酯,在27(TC、压力为50 80Pa的条件下縮聚4小时,即得聚对苯二甲酸l, 2 —丙二醇酯。经GPC测量 该样品的重均分子量为45100,分子量分布指数为2.23。图1为该样品的'H —固R谱图,该图中并未出现1, 2—丙二醇的羟基氢和对苯二甲酸的羧基氢 的核磁共振峰,证明所测试的样品为它们的聚合物。实施例2.直接酯化法将162.7g对苯二甲酸、3.3g间苯二甲酸、114g 1, 2 —丙二醇及醋酸锌 0. 06g和钛酸丁酯0. lg加入到通有氮气保护的反应容器中,升温至250 260 °C,加压O. 1 0.3MPa,进行酯化反应。酯化反应结束后加入0. lg 丁基锡酸, 在265。C、压力为30 50Pa的条件下縮聚3小时,即得聚对苯二甲酸l, 2 — 丙二醇共聚酯。经GPC测量该样品的重均分子量为39600,分子量分布指数为 2. 31。实施例3.直接酯化法将166.0g对苯二甲酸、76g 1, 2 —丙二醇、55.0g环己烷二甲醇加入到 通有氦气保护的反应容器中,升温至250 260°C,加压0. 1 0.3MPa,进行 酯化反应。酯化反应结束后加入0. 15g醋酸锑和0. lg钛酸四丁酯,在260°C 、 压力为80 100Pa的条件下縮聚3.5小时,即得聚对苯二甲酸1, 2 —丙二醇 共聚酯,特性粘数为。经GPC测量该样品的重均分子量为43200,分子量分布 指数为2. 15。实施例4.直接酯化法将162.7g对苯二甲酸、5.5g间苯二甲酸磺酸钠、114g 1, 2—丙二醇及 二氧化钛0.1g加入到通有氮气保护的反应容器中,升温至250 260°C ,加压 0. 1 0.3MPa,进行酯化反应。酯化反应结束后加入0. 15g辛酸亚锡、0. 12g 磷酸三苯酯和0.20g氧化铝,在266。C、压力为40 60Pa的条件下縮聚3.5 小时,即得聚对苯二甲酸l, 2 —丙二醇共聚酯。经GPC测量该样品的重均分 子量为41700,分子量分布指数为2. 30。实施例5.酯交换法将194g对苯二甲酸二甲酯、95. 2g 1, 2 —丙二醇、72.0g乙二醇及醋酸 锰0. lg加入到通有氮气保护的反应容器中,升温至180 22(TC常压下进行酯 交换反应。酯交换反应结束后加入0.15g二氧化硅一二氧化钛(摩尔比为9: 1),在26(TC、压力为50 70Pa的条件下縮聚4小时,即得聚对苯二甲酸l, 2—丙二醇共聚酯。经GPC测量该样品的重均分子量为38100,分子量分布指 数为2.27。图2为该样品的'H—NMR谱图,该图中并未出现羟基氢和酯甲基 氱的核磁共振峰,证明所测试的样品为它们的聚合物。实施例6.酯交换法将194g对苯二甲酸二甲酯、83. 6g 1, 2 —丙二醇、83. 6g 1, 3 —丙二醇 及钛酸四异丙酯0. 15g加入到通有氮气保护的反应容器中,升温至180 220 "C常压下进行酯交换反应。酯交换反应结束后加入0.2g三氧化二锑,在260 °C、压力为30 50Pa的条件下縮聚3.5小时,即得聚对苯二甲酸1, 2 —丙二 醇共聚酯。经GPC测量该样品的重均分子量为38900,分子量分布指数为2. 19实施例7.酯交换法将174.6g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4.6g丁二酸、167. 2gl, 2 —丙二醇及二 T基氧化锡0. 2g加入到通有氮气保护的反应容器中,升温至180 22(TC常fl! 下进行酯交换反应。酯交换反应结束后加入O. 15g钛酸四丁酯,在26(TC、压: 力为40 60Pa的条件下縮聚4小时,即得聚对苯二甲酸l, 2 —丙二醇酯。纟5 GPC测量该样品的重均分子量为52300,分子量分布指数为2. 08。实施例8.酯交换法将174.6g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9.0g癸二酸、167. 2gl, 2 —丙二醇及醋-酸锌0. lg加入到通有氩气保护的反应容器中,升温至180 22(TC常压下进行 酯交换反应。酯交换反应结束后加入O. 15g草酸钛钾、0.15g亚磷酸三甲酯、 0.15g硬脂酸钠以及0.25g碳黑,在26(TC、压力为80 100Pa的条件下縮聚 4小时,即得聚对苯二甲酸1, 2 —丙二醇共聚酯。经GPC测量该样品的重均 分子量为55400,分子量分布指数为2.37。
权利要求
1.一种聚对苯二甲酸1,2-丙二醇酯及其共聚酯,其特征是,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1,2-丙二醇酯及其共聚酯具有以下结构其中R1为 id="icf0002" file="A2007100998900002C2.tif" wi="118" he="27" top= "91" left = "38" img-content="drawing" img-format="tif" orientation="portrait" inline="yes"/>n1=2~20;R2为 id="icf0003" file="A2007100998900002C3.tif" wi="120" he="15" top= "134" left = "39" img-content="drawing" img-format="tif" orientation="portrait" inline="yes"/>n2=2~18;n=20~1000;m=0~2000。
2. —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1, 2 —丙二醇酯及其共聚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直接酯化法或酯交换合成方法;其特征是,采用直 接酯化法制备聚对苯二甲酸l, 2 —丙二醇酯及其共聚酯以二元酸单体重量为基准,将二元酸单体与二元醇单体加入到惰性气体保护的反应器中,其中二元酸单体与二元醇单体的摩尔比为1: 1 3,在无酯化催化剂或在酯化催化剂存在下于120 26(TC下进行常压或加压酯化反应, 加入0 2重量份的添加剂,然后在温度为240 28(TC,且在縮聚催化剂存在 下减压至5 200Pa进行縮聚,得到聚对苯二甲酸1, 2 —丙二醇酯及其共聚酯; 或采用酯交换法制备聚对苯二甲酸l, 2 —丙二醇酯及其共聚酯<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2</formula>以二甲酯单体重量为基准,将二甲酯单体与二元醇单体加入到惰性气併: 保护的反应器中,其中二甲酯单体与二元醇单体的摩尔比为1: 1 3,在酯交 换催化剂存在下于120 24(TC下进行常压酯交换反应,加入0 2重量份的济S 加剂,然后在温度为240 28(TC,且在縮聚催化剂存在下减压至5 200Pa进 行縮聚,得到聚对苯二甲酸l, 2 —丙二醇酯及其共聚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二元醇单体选自1, 2 —丙二醇,1, 2 —丙二醇与乙二醇、1, 3 —丙二醇、1, 4一丁二醇、1, 6 — 己二醇或环己烷二甲醇混合醇中的一种。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采用直接酯化法制备 聚对苯二甲酸1, 2—丙二醇酯及其共聚酯时的酯化催化剂的用量为二元酸单 体重量的0 5%,所述的縮聚催化剂的用量为二元酸单体重量的0.01 5%; 所述的采用酯交换法制备聚对苯二甲酸1, 2 —丙二醇酯及其共聚酯时的酯交 换催化剂的用量为二甲酯单体重量的0. 01 5%,所述的縮聚催化剂的用量为 二甲酯单体重量的0. 01 5%。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采用直接酯化法制备 聚对苯二甲酸1, 2—丙二醇酯及其共聚酯时的酯化催化剂的用量为二元酸单 体重量的0 1 % ,所述的縮聚催化剂的用量为二元酸单体重量的0. 01 1 %; 所述的采用酯交换法制备聚对苯二甲酸1, 2—丙二醇酯及其共聚酯时的酯交 换催化剂的用量为二甲酯单体重量的0. 01 1 %,所述的縮聚催化剂的用量为 二甲酯单体重量的0. 01 1%。
6. 根据权利要求2、 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采用直接酯化法制备聚对苯二甲酸1, 2 —丙二醇酯及其共聚酯时 的二元酸单体选自对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与间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一5 — 磺酸钠或脂肪族二元酸的混合酸中的一种;所述的采用酯交换法制备聚对苯二甲酸1, 2—丙二醇酯及其共聚酯时的 二甲酯单体选自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间苯二甲酸二甲酯、 间苯二甲酸二甲酯一5—磺酸钠或脂肪族二元酸二甲酯的混合酯中的一种。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脂肪族二元酸是丁二 酸、己二酸或葵二酸;所述的脂肪族二元酸二甲酯是丁二酸二甲酯、己二酸二甲酯或葵二酸二甲酯。
8. 根据权利要求2、 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酯化催化剂为醋酸盐、钛化合物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所述的酯交换催化剂为醋酸盐、钛化合物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 所述的縮聚催化剂为钛化合物、锡化合物、锑化合物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醋酸盐为醋酸锌、醋酸 镁、醋酸锰、醋酸钴、醋酸钙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所述的钛化合物为二氧化钛、二氧化硅一二氧化钛、钛酸四丁酯、钛酸 四异丙酯、钛酸四异辛酯、四硬酯酰基钛、草酸钛钾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所述的锡化合物为丁基锡酸、单丁基氧化锡、辛酸亚锡、二丁基一二异 辛基锡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所述的锑化合物为醋酸锑、三氧化二锑、乙二醇锑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
10.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添加剂为稳定剂、润 滑剂、成核剂、着色剂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及其共聚酯领域,特别涉及聚对苯二甲酸1,2-丙二醇酯及其共聚物和制备方法。本发明是利用廉价的1,2-丙二醇等来制备价格低廉的聚对苯二甲酸1,2-丙二醇酯及其共聚酯,在聚合方法上通过选用高效催化剂,很好的解决了1,2-丙二醇反应活性低,难以聚合制备出高分子量聚合物的难题,成功制备出高分子量的聚对苯二甲酸1,2-丙二醇酯及其共聚酯。聚对苯二甲酸1,2-丙二醇酯及其共聚酯性能优异,可以广泛应用于纺织品、地毯纤维、薄膜、工程塑料及包装材料等方面。
文档编号C08G63/00GK101314637SQ200710099890
公开日2008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31日
发明者栋 张, 张新志, 方世璧, 李春成, 明 殷, 管国虎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