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附树脂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651446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吸附树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脂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聚合物离子交换树脂及吸附树脂被广泛的应用于有机物质的分离,主要有苯乙烯和丙烯酸系,形状多为珠状或无定形状,颗粒直径为0.3~ 1.2mm;但由 于其刚性差,不耐有机溶剂等缺点,大大限制其作为色谱填料和固定相方面的 应用。理想的载体应具备以下特性①粒径和孔径分布窄,球形,比表面积较 大;②热稳定性好,化学惰性,能牢固并均勻吸附固定液;③有适当刚性,在 使用条件下不破碎、不流失、不变形。而包覆聚合物复合体在此方面则有巨大 发展前景,包覆聚合物复合体填料是无机载体和固载化的有机聚合物层组成的 复合体,因而兼顾无机材料的刚性和有机化合物的化学稳定性。目前广泛使用 的硅胶基质高效液相色谱(HPLC)填料由于仅能在pH值为2~8范围使用, 以及表面硅羟基引起的"第二效应",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因此寻找理想的填料 基质一直是色谱工作者的追求目标。羟基磷灰石晶体由于具有特殊的表面结构, 对大分子有机物有较好的吸附性,尤其对核酸、蛋白质有较高的选择性,并且 可在碱性范围内使用,可克服硅胶基质的弊端。但纳米羟基磷灰石晶体不易成 型,导致其流动性差,单分散的有机聚合物颗粒由于具有优异的流动力学特性, 因此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粒经增大至数毫米的聚合物颗粒由于单个球体上 的功能基负载量高,聚合物所含的功能基团几乎不受限制,因此在组合合成上 有实际意义,且此类固定相可用于液相色谱分离所有类型化合物,特别是在生 命科学和环境科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附树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一种吸附树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本发明是一种吸附树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采用丙烯酸酯和苯乙烯为 聚合单体,聚合单体中丙烯酸酯的含量为2%~12%,苯乙烯的含量为88。/。~ 98°/。。羟基磷灰石为无机载体,加入量为聚合单体总质量的5%~30%,引发 剂的加入量为聚合单体总质量的10%,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为聚合单体总质量 的0.2%。~1.2%。,造孔剂的加入量为聚合单体总质量的10%~15%;将上述物 质溶于质量浓度为1%的聚乙烯醇溶液中,在80 9(TC下,悬浮聚合8 12小 时,得到吸附树脂。静态吸附实验表明,该树脂对蛋白质等有机物质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静 置125分钟时,对牛血清蛋白的最大吸附量为Qe=18.35mg/g。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一种吸附树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釆用丙烯酸酯和苯乙烯为 聚合单体,聚合单体中丙烯酸酯的含量为2%~12%,苯乙烯的含量为88% ~ 98%。羟基磷灰石为无机载体,加入量为聚合单体总质量的5%~30%,引发 剂的加入量为聚合单体总质量的1.0%,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为聚合单体总质量 的0.2%。~1.2%。,造孔剂的加入量为聚合单体总质量的10%~15%;将上述物 质溶于质量浓度为1%的聚乙烯醇溶液中,在80 90。C下,悬浮聚合8 12小 时,得到吸附树脂。聚合单体中的丙烯酸酯为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者丙烯酸乙 酯,或者丙烯酸丁酯。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或者过氧化苯甲酰。表面活性 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造孔剂为甲苯,或者己二醇,或者煤油。以下是本发明更为具体的实施例。实施例1:以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为聚合单体,其中聚合单体中甲基丙烯酸甲酯 的含量分别为2%,苯乙烯的含量为88%,釆用偶氮二异丁腈作为引发剂,加 入量为聚合单体总质量的1%;十二烷基磺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剂,加入量为聚合 单体总质量的10%。。羟基磷灰石为无机载体,加入量为聚合单体总质量的10 %。甲苯作为造孔剂,加入量为聚合单体总质量的10%。将上述物质溶于质量浓度为1%的聚乙烯醇溶液中,在超声波下震荡分散30分钟,在8(TC下,油浴 反应8小时,得到吸附树脂。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甲基丙烯酸甲酯用量的增大,吸附树脂的粒径增大,吸附树脂中羟基磷灰石的含量随甲基丙烯酸甲酯用量的 增大先增加后减小。实施例2:以苯乙烯和丙烯酸甲酯为聚合单体,其中聚合单体中丙烯酸甲酯的含量分 别为4%,苯乙烯的含量为90%,釆用过氧化苯甲酰作为引发剂,加入量为聚 合单体总质量的1%;十二烷基磺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剂,加入量为聚合单体总质 量的0.2%。;羟基磷灰石为无机载体,加入量为聚合单体总质量的5%;甲苯作 为造孔剂,加入量为聚合单体总质量的12%;然后将上述物质溶于质量浓度为 1%的聚乙烯醇溶液中,在超声波下震荡分散30分钟,在85'C下油浴反应10 小时,得到吸附树脂。结果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实施例3:以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为聚合单体,其中聚合单体中丙烯酸丁酯的含量分 别为6%,苯乙烯的含量为95%;釆用过氧化苯甲酰作为引发剂,加入量为聚 合单体总质量的1%。十二烷基磺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剂,加入量为聚合单体总质 量的0.5%。。羟基磷灰石为无机载体,加入量为聚合单体总质量的20%。甲苯作 为造孔剂,加入量为聚合单体总质量的15%。然后将上述物质溶于质量浓度为 1%的聚乙烯醇溶液中,在超声波下震荡分散30分钟,在9CTC下油浴反应11 小时,得到吸附树脂。结果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实施例4:以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为聚合单体,其中聚合单体中甲基丙烯酸甲酯 的含量为8%,苯乙烯的含量为98%;釆用偶氮二异丁腈做引发剂,加入量为 聚合单体总质量的1%。十二烷基磺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剂,加入量分别为聚合单 体总质量的1.0%。;羟基磷灰石为无机载体,加入量为聚合单体总质量的25%; 乙二醇作为造孔剂,加入量为聚合单体总质量的12%。然后将上述物质溶于质 量浓度为1。/。的聚乙烯醇溶液中,在超声波下震荡分散30分钟,在85'C下油洛5反应10小时,得到吸附树脂。通过筛分,合格球收率随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用量 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当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聚合单体总量的1.0%。时,合格球收率最高可达到86.4%。 实施例5:以苯乙烯和丙烯酸乙酯为聚合单体,其中聚合单体中丙烯酸乙酯的含量为 8%,苯乙烯的含量为90%;釆用过氧化苯甲酰做引发剂,加入量为聚合单体总 质量的1%。十二烷基磺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剂,加入量分别为聚合单体总质量的 1.0%。;羟基磷灰石为无机载体,加入量为聚合单体总质量的30%。煤油作为造 孔剂,加入量为聚合单体总质量的12%。然后将上述物质溶于质量浓度为1% 的聚乙烯醇溶液中,在超声波下震荡分散JO分钟,在85'C下油浴反应12小时, 得到吸附树脂。结果与实施例4基本相同,当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聚合单体总 量的1.0%。时,合格球收率最高可达到85.7%。实施例6:以苯乙烯和丙烯酸乙酯为聚合单体,其中聚合单体中丙烯酸乙酯的含量为 8%,苯乙烯的含量为95%;釆用偶氮二异丁腈做引发剂,加入量为聚合单体总 质量的1%。十二烷基磺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剂,加入量分别为聚合单体总质量的 0.5%。。羟基磷灰石为无机载体,加入量为聚合单体总质量的30%;煤油作为造 孔剂,加入量为聚合单体总质量的12%。然后将上述物质溶于质量浓度为1% 的聚乙烯醇溶液中,在超声波下震荡分散30分钟,在85。C下油洛反应12小时, 得到吸附树脂。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羟基磷灰石加入量的增加,吸附树脂的粒 径减小;吸附树脂中羟基磷灰石的含量随其加入量的增加而升高,羟基磷灰石 的质量为聚合单体总质量的30%时,吸附树脂中羟基磷灰石的含量为36.07%。实施例7:以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为聚合单体,其中聚合单体中甲基丙烯酸甲酯 的含量为8%,苯乙烯的含量为95%;釆用过氧化苯甲酰做引发剂,加入量为 聚合单体总质量的1%;十二烷基磺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剂,加入量分别为聚合单 体总质量的1.2%。。羟基磷灰石为无机载体,加入量为聚合单体总质量的30%;乙二醇为造孔剂,加入量为聚合单体总质量的15%;然后将上述物质溶于质量 浓度为1。/。的聚乙烯醇溶液中,在超声波下震荡分散30分钟,在85'C下油浴反 应12小时,得到吸附树脂。结果与实施例6基本相同,羟基磷灰石的质量为聚 合单体总质量的30%时,吸附树脂中羟基磷灰石的含量为35.29%。 实施例8:以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为聚合单体,其中聚合单体中丙烯酸丁酯的含量为 8%,苯乙烯的含量为98%;采用偶氮二异丁腈做引发剂,加入量为聚合单体总 质量的1%;十二烷基磺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剂,加入量分别为聚合单体总质量的 0.8%。;羟基磷灰石为无机载体,加入量为聚合单体总质量的20%。煤油为造孔 剂,加入量为聚合单体总质量的12%;然后将上述物质溶于质量浓度为1%的 聚乙烯醇溶液中,在超声波下震荡分散30分钟,油浴反应,反应温度85。C, 反应时间10小时,得到吸附树脂。
权利要求
1、一种吸附树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采用丙烯酸酯和苯乙烯为聚合单体,聚合单体中丙烯酸酯的含量为2%~12%,苯乙烯的含量为88%~98%。羟基磷灰石为无机载体,加入量为聚合单体总质量的5%~30%,引发剂的加入量为聚合单体总质量的1.0%,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为聚合单体总质量的0.2‰~1.2‰,造孔剂的加入量为聚合单体总质量的10%~15%;将上述物质溶于质量浓度为1%的聚乙烯醇溶液中,在80~90℃下,悬浮聚合8~12小时,得到吸附树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合单体中的的丙 烯酸酯为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者丙烯酸乙酯,或者丙烯酸丁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表面活性剂为十二 烷基磺酸钠。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引发剂为 偶氮二异丁腈,或者过氧化苯甲酰。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造孔剂为 煤油,或者甲苯,或者己二醇。
全文摘要
一种吸附树脂的制备方法,采用丙烯酸酯和苯乙烯为聚合单体,聚合单体中丙烯酸酯的含量为2%~12%,苯乙烯的含量为88%~98%。羟基磷灰石为无机载体,加入量为聚合单体总质量的5%~30%,引发剂的加入量为聚合单体总质量的1.0%,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为聚合单体总质量的0.2‰~1.2‰,造孔剂的加入量为聚合单体总质量的10%~15%;将上述物质溶于质量浓度为1%的聚乙烯醇溶液中,在80~90℃下,悬浮聚合8~12小时,得到吸附树脂。
文档编号C08F212/00GK101255218SQ200710307298
公开日2008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8日
发明者张斯凡, 惠 徐, 欧玉静, 钧 翟, 苟国俊, 泳 陈 申请人:兰州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