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乙烯-丙烯酸酯微乳液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688783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苯乙烯-丙烯酸酯微乳液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脂的制备方法,更具体地说,是涉及苯乙烯-丙烯酸酯微乳液 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国外学者通过研究发现,采用微乳液聚合可以得到小于 IOOnm的聚合物粒子。近年来,微乳液聚合已开始逐渐取代常规乳液聚合,其中苯乙烯微 乳液聚合是研究最多的体系,制备苯乙烯微乳液所用的乳化剂主要有阴离子型的乳化剂 SDS(十二烷基硫酸钠)、阳离子型的乳化剂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以及非离子型 的乳化剂OP (辛基酚基聚氧乙烯醚)等。但是,目前苯乙烯微乳液聚合得到的结果是较低的固含量和较高的乳化剂用量, 从而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阻碍了苯乙烯微乳液聚合的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原料用量少、产品固含量高、利于工业化生 产的苯乙烯-丙烯酸酯微乳液的制备方法。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工艺步骤为1.单体苯乙烯在加料前用8%的NaOH进行处理,目的是去除单体中的阻聚剂-对 叔丁基邻苯二酚;2.将恒温水浴锅加热到65 °C,然后加入乳化剂0P-1010 3細1,助乳化剂 DBS3. 75 9. Oml,单体苯乙烯114ml,交联剂二乙烯基苯0. 8 2. Oml,引发剂Kj2O8O 25ml,反应温度控制在65 70°C,反应6 他;取出反应物,进行激光粒径分析和电镜分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单体苯乙烯在微乳液聚合体系中的平均体积分数可达到44%,接近单体的最 大增溶量,利于工业化生产;2.对微乳合成的PS粒子采用激光粒度分析和TEM分析,结果表明,PS乳胶粒子的 粒径大部分在60 200nm,分布较窄且不发生团聚。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工艺步骤为1.单体苯乙烯在加料前用8%的NaOH进行处理,目的是去除单体中的阻聚剂-对 叔丁基邻苯二酚;2.将恒温水浴锅加热到65 °C,然后加入乳化剂0P-1010 3細1,助乳化剂 DBS3. 75 9. Oml,单体苯乙烯114ml,交联剂二乙烯基苯0. 8 2. Oml,引发剂Kj2O8O 25ml,反应温度控制在65 70°C,反应6 他;取出反应物,进行激光粒径分析和电镜分析。本发明选择加入乳化剂0P-10、助乳化剂DBS、交联剂二乙烯基苯、引发剂Kj2O8的 用量作为影响苯乙烯-丙烯酸酯微乳液制备效果的因素,可见表1、表2。表1四因素水平表
权利要求
1.苯乙烯-丙烯酸酯微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 明的工艺步骤为(1)单体苯乙烯在加料前用8%的NaOH进行处理,目的是去除单体中的阻聚剂-对叔 丁基邻苯二酚;(2)将恒温水浴锅加热到65°C,然后加入乳化剂0P-1010 34ml,助乳化剂DBS3.75 9. Oml,单体苯乙烯114ml,交联剂二乙烯基苯0. 8 2. Oml,引发剂K2S2O8O 25ml,反应温 度控制在65 70°C,反应6 8h ;取出反应物,进行激光粒径分析和电镜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乙烯_丙烯酸酯微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发明的 工艺步骤为乳化剂0P-1034ml,助乳化剂DBS4. 85ml,单体苯乙烯114ml,交联剂二乙烯基 苯 0. 8ml,引发剂 K2S20825ml。
全文摘要
苯乙烯-丙烯酸酯微乳液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树脂的制备方法,更具体地说,是涉及苯乙烯-丙烯酸酯微乳液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料用量少、产品固含量高、利于工业化生产的苯乙烯-丙烯酸酯微乳液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工艺步骤为单体苯乙烯在加料前用8%的NaOH进行处理,目的是去除单体中的阻聚剂-对叔丁基邻苯二酚;将恒温水浴锅加热到65℃,然后加入乳化剂OP-10 10~34ml,助乳化剂DBS3.75~9.0ml,单体苯乙烯114ml,交联剂二乙烯基苯0.8~2.0ml,引发剂K2S2O80~25ml,反应温度控制在65~70℃,反应6~8h;取出反应物,进行激光粒径分析和电镜分析。
文档编号C08F2/30GK102050907SQ200910219760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1日
发明者黄军 申请人:黄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