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手性侧基的温敏性微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655459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含手性侧基的温敏性微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性和环境敏感性的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手性侧基的温
敏性微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所得的微凝胶主要应用于药物分离等领域。
背景技术
手性(Chirality)是自然界的本质属性之一,由于长期宇宙作用力的不对称性, 使生物体中蕴藏着大量手性分子,如蛋白质、糖、核酸和酶等,几乎全是手性的,这些分子在 体内具有重要生理功能。例如,绝大多数的昆虫信息素都是手性分子,人们已利用它来诱杀 害虫。 绝大多数的药物由手性分子构成,目前临床上常用的1850多种药物中有1045多 种是手性药物(Chiral drugs),如紫杉醇、青蒿素、沙丁胺醇和萘普生等。手性药物分子一 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存在着互为实物和镜像关系两个立体异构体,一个叫左旋体,另一个叫 右旋体。就好比人的左手和右手,相似而不相同,不能叠合。药物分子必须与受体(起反应 的物质)分子几何结构匹配,才能起到应有的药效。另外手性药物分子的构型不同,它们的 生理活性、代谢过程和毒性也会有显著差异,通常是其中一种异构体具有治疗作用,而另一 种异构体不起作用或者具有非常严重的毒副作用。如除草剂Metolachlor,其左旋体具有非 常高的除草性能,而右旋体不仅没有除草作用,而且具有致突变作用,每年有2000多万吨 投放市场,其中1000多万吨是环境污染物。因此,开发高选择性、具有工业制备前景的手性 分离材料已成为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 常规的手性拆分方法如结晶,色谱,手性溶剂萃取和动力学拆分,其中最常用的是 色谱方法,如电色谱法(CE)、高相液相色谱法(HPLC)和气相色谱法(GC)等;最常见的手性 分离材料是手性固定相和手性分离膜,但分别在批处理能力和膜污染等方面存在不足而具 有较低的分离效率。 近年来,能感知外界环境(如温度、pH、离子浓度、光、电和压力等)微小变化或剌 激的智能凝胶,开始作为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分离材料,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兴趣。这是因为 智能凝胶具有吸附量大、操作方便、可再生性及节能环保等优点,工业应用前景广阔,因此 开发出具有手性分离功能的智能凝胶,对于手性药物的研究开发和工业生产,都具有极大 的应用潜力。 杨亚江等在专利200710052943. 9发明了合成了一种手性凝胶剂,该分子凝胶是 由凝胶剂和可聚合溶剂组成;将作为凝胶剂的L-苯丙氨酸的衍生物和可聚合溶剂甲基丙 烯酸-羟乙酯等化合物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加入光敏引发剂,得到凝胶,然后在紫外光照下 使其聚合,得到对手性分子的识别能力强的分子凝胶分离材料。 作为智能凝胶的一种,温度敏感性微凝胶(粒径在5nm-5iim)具有尺寸小、比表面 积大、响应速度快、包封率高、稳定性好和可注射等特性,可有效应用于分离领域。加拿大 的Robert Pelton等人在文献Colloids Surf. , 1986, 20 (3) :247 256上首次采用无皂 乳液聚合方法制备得到具有温度敏感性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微凝胶。仲慧等在文献精细化工,2006,23(12) :1250-1210上用微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 PNIPAM微凝胶, 结果表明蛋白质和酶通过物理吸附作用结合到PNIPAM微凝胶上,可以通过改变温度控制 微凝胶对蛋白质和酶的吸附和脱附。英国的Morris等人在文献Journal of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1997, 190 :198 205上制备了聚(N_异丙基丙烯酰胺-co-丙烯酸) 微凝胶,改变温度和pH值可实现对重金属铂离子(pb2+)的吸收和释放。
温敏性微凝胶可以通过改变温度来调控凝胶粒径大小,从而吸收和释放手性药 物,达到分离的目的。Grabstain等人在文献Biotechnol. Prog. ,2003,19(6) :1728 1733 上比较了三种蛋白质(血清白蛋白、卵清蛋白、溶解酵素)在25t:和37t:下在PNIPAM微 凝胶上的吸附,发现相变温度下,吸附的量随分子量的降低而增加,而在相变温度以上,吸 附的量并无明显区别。此外,已经公开的中国专利,如CN200410017390.X(—种智能型可 降解高分子微凝胶的分步制备方法)、CN200510023646. 2 ( —种纳米微凝胶、其制备方法及 应用)、CN200610077629. 1 ( —种纳米微凝胶、其制备方法及应用)、CN200510102420. 1 (纳 微米水溶性微凝胶驱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CN200710017465. 8( —种超声控释含药明胶 微凝胶的制备方法)、CN200810150474. 9 (用可聚合表面活性剂制备核壳型微凝胶复合 微球的方法)、CN200810151090. 9(对温度和pH敏感的荧光复合微凝胶的制备方法)和 CN200910062160.8(适用于粘膜给药的巯基羧甲基壳聚糖微凝胶的制备方法)等虽然均制 备了不同性能和功能的微凝胶,但要么不具有敏感性能,要么缺乏手性分子识别功能不能 分离具有立体异构的手性药物对映体。 本发明综合考虑了微凝胶的智能性,利用烷基丙烯酰胺类微凝胶在体积相变温度 (VPTT)附近伸展或收縮的构象变化,粒径尺寸的增大或下降,在微凝胶侧链中引入手性识 别单元,通过自由基聚合,使之兼具温度响应特性和手性拆分功能,最终制得含手性侧链的 温敏性微凝胶。这种微凝胶可以选择性吸附手性药物外消旋体中的一种对映体,与其他对 映体相分离,从而实现对手性药物的拆分。这种具有手性结构的温敏性微凝胶及其制备方 法目前尚未见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的常规分离材料和微凝胶材料不足,设计一种含手
性侧基的温敏性微凝胶,该凝胶既具有温敏性,又具有手性结构,可通过调节温度变化实现 手性分子的分离,并用于药物分离等领域。 本发明所制备的一种含手性侧基的温敏性微凝胶,由如式Ml所示的手性酰胺类 单体、如式M2所示的交联剂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如式M3所示的烷基丙烯酰胺类高分子 溶于有机溶剂进行自由基共聚而成,所述的M1、 M2、 M3的质量百分比为M1 :1-18%, M2 : 2-15%, M3 :97-80% ;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
其中,Rl为H、 CH3或(CH2) u, C*代表手性碳原子;R2为H, R3为(CH3) 2,或R2为CH3, R3为(CH3) 2,或R2为H, R3为(CH2CH3) 2。 如式M1所示的酰胺类单体,为S-(-)-a-苯乙基-丙烯酰胺、S-(-)-a-苯乙
基_甲基丙烯酰胺或S- (_) _ a _苯乙基_十一烯酰胺中的一种,具有手性和双键,该单体是
由不饱和酰氯做酰化剂来提供单体的双键,用手性胺类来引入单体的手性,其反应方程式
如下
H g H2C=CC0C1 + H2/5^CH3— H2C=C— i \
HC1+H2C=C—C—N^^、CH3
H
Rl
H
Rl v Rl CI 如式M2所示的化学交联剂为N,N' _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在水、四氢呋喃和氯仿溶 剂中经搅拌后均可形成透明溶液; 如式M3所示的N-烷基丙烯酰胺类单体具有温度敏感性,为N-异丙基丙烯酰胺、 异丙基甲基丙烯酰胺或N,N'-双乙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由于其单体结构中既含有亲水基 团,又含有疏水基团,因而具有体积相转变温度(VPTT),当低于此温度时,亲水作用力高,微 凝胶分子链完全伸展,而当高于此温度时,氢键被破坏,疏水作用力增加,分子链收縮。
如式Ml、 M2和M3所示的含有双键的单体经无规共聚后所得微凝胶的结构示意如

o II
H2C = C—C—
Rl
-., 承 、
HI-: c
o =
H
NIH
6<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7</formula> 其中,m, x, n = 5 100。
本发明一种含手性侧基的温敏性微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20 25。C下,将质量百分比为1. 1 1.5 : 1的S_ (-) - a -苯乙胺、三乙胺依 次加入50 120mL四氢呋喃中,配制成质量浓度为0. 01 0. 1 %的四氢呋喃溶液,磁力搅 拌20 40min形成透明溶液后,lOmin内降低温度至_6°C 0°C ,滴加1. 0 2. 4mL不饱和 酰氯,搅拌2 3h,随后自然升温至20 25t:继续搅拌,2h后再次降温至_6°C Ot:,加 入160 230mL乙酸乙酯,用冰冷的lmol/L盐酸、水、饱和食盐水依次洗涤萃取,无水硫酸 钠干燥,减压蒸馏后得到白色晶体状的酰胺类手性单体Ml ; 所述手性单体M1的制备中,采用三乙胺是作为缚酸剂,避免反应液中酸性的增 加,而且不会引入副反应。 所述手性单体M1的制备中,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氯化氢与三乙胺生成三乙基季铵 盐沉淀,可以通过过滤去除,也可通过加入稀盐酸破坏剩余三乙胺的同时将三乙基季铵盐 溶于水中去除。 2)在室温、氮气保护和搅拌下,将步骤1得到的手性单体M1、如式M2所示的交 联剂、如式M3所示的烷基丙烯酰胺类单体按照质量百分比为M1 :1-18%, M2 :2-15%, M3 : 97-80 %依次加入反应溶剂中,配制成质量浓度为0.01-0. 1%的溶液,15 25t:下搅拌 40 80min,直至完全分散形成均一溶液; 3)将上述混合溶液加入至含冷凝管、滴液漏斗、温度计和氮气阀的四口烧瓶中,氮 气保护下,20 40min内升温至60 70。C,稳定15 30min后,滴加质量浓度为0. 01 0. 15%的油溶性引发剂反应溶液,10 20min内滴加完毕,保持搅拌速度、反应温度和氮气 氛围,7h后停止反应,得到完全透明状的反应物; 4)将体积分数为上述反应物8 15倍的乙醚加入至步骤3得到的反应物中,20
3(TC下静置待乙醚挥发完全,反复2 3次后,直至白色固体物质出现,将其用冷冻干燥机
在-6(TC下冷冻干燥24h,得到所述的含手性侧基的温敏性微凝胶粉末。 将所得的微凝胶粉末用去离子水溶解超声分散后可制备得到透明状的微凝胶分
散液,将该分散液由2(TC加热至5(TC,并平衡30min,微凝胶分散液由透明状转变为淡蓝色
或乳白色,手性单体Ml含量越高,微凝胶分散液外观颜色随温度变化的幅度越小,最终会
导致温度敏感性的丧失。 所述的油溶性引发剂为本领域内常用的热引发型自由基引发剂,优选为偶氮二异 丁腈(AIBN)或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引发剂的重量为Ml、 M2和M3总重量的5_8%,引发剂溶液采取滴加方式。 所述的反应溶剂是四氢呋喃或氯仿。 本发明的原理是M1单体具有双键,侧链具有手性和酰胺基团,M2在反应溶剂中 作为化学交联剂,M3单体聚合后具有温度敏感性能,在油溶性引发剂的引发下,M1、M2和M3 的双键打开,单体之间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在交联剂M2的作用下,最终形成三维的无规 结构的凝胶网络,由于反应温度高于微凝胶的体积相转变温度,因而微凝胶分子链呈蜷曲 构象,分散在反应溶剂中,当反应液加入沉淀剂乙醚后,产物被分离出来。
与其它传统微凝胶及其制备方法相比,本发明有如下优势 (1)选择含手性侧链和酰胺基团的手性单体作为第二组分,含亲疏水基团的烷基 丙烯酰胺类单体作为第一组分,采用自由基聚合制备的微凝胶,兼具温度响应特性和手性 拆分功能,可实现对手性药物不同对映体的拆分。 (2)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反应可控、成本低廉、吸附量大、可再生性强,适合规模化 生产和应用; (3)所制备的微凝胶可通过改变温度实现手性药物分子的自动分离,解决目前微
凝胶不具有手性智能识别能力和其它手性分离材料分离效率低下的缺点; (4)所制备的微凝胶的温度敏感性和手性特性可通过改变反应物组分比和交联剂
浓度来调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20。C下,将1.80g S-(-)-a-苯乙胺、1.20g三乙胺依次加入80mL四氢呋喃中, 磁力搅拌20min形成透明溶液后,10min内降低温度至_4°C ,滴加1. 4mL甲基丙烯酰氯, 搅拌3h,随后自然升温至2(TC继续搅拌,2h后再次降温至_4°C,加入230mL乙酸乙酯, 用冰冷的lmol/L盐酸、水、饱和食盐水依次洗涤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馏后得到 S- (-) - a -苯乙基-甲基丙烯酰胺; 在室温、氮气保护和搅拌下,将0. 06g S-(-)-a _苯乙基_甲基丙烯酰胺、0. lg亚 甲基双丙烯酰胺、1.34g异丙基丙烯酰胺依次加入四氢呋喃中,2(TC下搅拌50min,直至完 全分散形成均一溶液; 将上述混合溶液加入四口烧瓶中,氮气保护下,25min内升温至60°C ,稳定25min 后,滴加质量浓度为O. 07X的过氧化二苯甲酰的四氢呋喃溶液,10min内滴加完毕,7h后 停止反应,得到完全透明状的反应物,然后加入15倍体积量的乙醚,2(TC下静置待乙醚挥 发完全,反复2次后,将得到的白色固体物质用冷冻干燥机在-e(TC下冷冻干燥24h,得到 S-(-)-a -苯乙基-甲基丙烯酰胺/聚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微凝胶粉末。
在温度为25t:和5(TC时,采用动态激光光散射测量仪(DLS)测试所得微凝胶分散 液流体力学直径分别为728nm和291nm, 25"C下由紫外分光光度计(UV/Vis)测得的微凝胶 对L-苯丙氨酸的吸附率为D-苯丙氨酸吸附率的2. 3倍。
实施例2 25。C下,将1.65g S-(-) - a -苯乙胺、1. 45g三乙胺依次加入60mL四氢呋喃中,磁 力搅拌30min形成透明溶液后,10min内降低温度至_5°C ,滴加1. 2mL丙烯酰氯,搅拌2h,随
8后自然升温至25t:继续搅拌,2h后再次降温至-5t:,加入180mL乙酸乙酯,用冰冷的lmo1/ L盐酸、水、饱和食盐水依次洗涤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馏后得到S-(-)-a-苯乙 基_丙烯酰胺; 在室温、氮气保护和搅拌下,将0. 10g S-(-)-a-苯乙基-丙烯酰胺、0. 12g亚甲基 双丙烯酰胺、1.28g异丙基丙烯酰胺依次加入四氢呋喃中,25t:下搅拌40min,直至完全分 散形成均一溶液; 将上述混合溶液加入四口烧瓶中,氮气保护下,30min内升温至65。C,稳定20min 后,滴加质量浓度为0. 1 %的偶氮二异丁腈的四氢呋喃溶液,12min内滴加完毕,7h后停 止反应,得到完全透明状的反应物,然后加入10倍体积量的乙醚,24t:下静置待乙醚挥发 完全,反复2次后,将得到的白色固体物质用冷冻干燥机在-e(TC下冷冻干燥24h,得到 S-(-)-a -苯乙基-丙烯酰胺/聚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微凝胶粉末。 在温度为25t:和5(TC时,采用动态激光光散射测量仪测试所得微凝胶分散液流 体力学直径分别为830nm和352nm, 25°C下由紫外分光光度计(UV/Vis)测得的微凝胶对 L-苯丙氨酸的吸附率为D-苯丙氨酸吸附率的3. 5倍。
实施例3 22。C下,将3.30g S-(-) - a -苯乙胺、2. 80g三乙胺依次加入120mL四氢呋喃 中,磁力搅拌30min形成透明溶液后,10min内降低温度至_3°C,滴加2. OmL i^—烯酰氯, 搅拌2h,随后自然升温至22t:继续搅拌,2h后再次降温至_3°C,加入200mL乙酸乙酯, 用冰冷的lmol/L盐酸、水、饱和食盐水依次洗涤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馏后得到 S-(-)-a-苯乙基-十一烯酰胺; 在室温、氮气保护和搅拌下,将0. 02g S-(-)-a -苯乙基-i^一烯酰胺、0. 10g亚甲 基双丙烯酰胺、1.38g异丙基丙烯酰胺依次加入氯仿中,25t:下搅拌40min,直至完全分散 形成均一溶液; 将上述混合溶液加入四口烧瓶中,氮气保护下,30min内升温至65°C ,稳定20min 后,滴加质量浓度为O. 13X的偶氮二异丁腈的氯仿溶液,16min内滴加完毕,7h后停止 反应,得到完全透明状的反应物,然后加入12倍体积量的乙醚,23t:下静置待乙醚挥发 完全,反复3次后,将得到的白色固体物质用冷冻干燥机在-e(TC下冷冻干燥24h,得到 S- (-) - a -苯乙基-十一烯酰胺/聚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微凝胶粉末。
在温度为25t:和5(TC时,采用动态激光光散射测量仪测试所得微凝胶分散液流 体力学直径分别为763nm和330nm, 25°C下由紫外分光光度计(UV/Vis)测得的微凝胶对 L-苯丙氨酸的吸附率为D-苯丙氨酸吸附率的1. 9倍。
实施例4 20。C下,将1.60g S-(-)-a-苯乙胺、1.40g三乙胺依次加入60mL四氢呋喃中,磁 力搅拌20min形成透明溶液后,10min内降低温度至_3°C ,滴加1. OmL丙烯酰氯,搅拌2h,随 后自然升温至20。C继续搅拌,2h后再次降温至-3。C,加入170mL乙酸乙酯,用冰冷的lmo1/ L盐酸、水、饱和食盐水依次洗涤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馏后得到S-(-)-a-苯乙 基_丙烯酰胺; 在室温、氮气保护和搅拌下,将0.05g S-(-)-a-苯乙基-丙烯酰胺、0. 10g亚甲基 双丙烯酰胺、1.35g异丙基甲基丙烯酰胺依次加入氯仿中,25t:下搅拌40min,直至完全分散形成均一溶液; 将上述混合溶液加入四口烧瓶中,氮气保护下,30min内升温至65。C,稳定20min后,滴加质量浓度为O. 11X的过氧化二苯甲酰的氯仿溶液,10min内滴加完毕,7h后停止反应,得到完全透明状的反应物,然后加入10倍体积量的乙醚,2(TC下静置待乙醚挥发完全,反复2次后,将得到的白色固体物质用冷冻干燥机在-e(TC下冷冻干燥24h,得到S-(-)-a -苯乙基-丙烯酰胺/聚异丙基甲基丙烯酰胺共聚微凝胶粉末。
在温度为25t:和5(TC时,采用动态激光光散射测量仪测试所得微凝胶分散液流体力学直径分别为812nm和632nm, 25°C下由紫外分光光度计(UV/Vis)测得的微凝胶对L-苯丙氨酸的吸附率为D-苯丙氨酸吸附率的3. 1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若干个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权利要求
一种含手性侧基的温敏性微凝胶,其特征在于由如式M1所示的手性酰胺类单体、如式M2所示的交联剂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如式M3所示的烷基丙烯酰胺类高分子溶于有机溶剂进行自由基共聚而成,所述的M1、M2、M3的质量百分比为M11-18%,M22-15%,M397-80%;其中,R1为H、CH3或(CH2)11,C*代表手性碳原子;R2为H,R3为(CH3)2,或R2为CH3,R3为(CH3)2,或R2为H,R3为(CH2CH3)2。F2009102291405C00011.tif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性酰胺类单体M1为S-(-)-a-苯乙基-丙烯酰胺、S-(-)-a-苯乙基-甲基丙烯酰胺或S-(-)-a-苯乙基-十一烯酰胺中的一种。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M2为化学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敏性单体M3为N-异丙基丙烯酰胺、异丙基甲基丙烯酰胺或N,N'-双乙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
5. —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手性侧基的温敏性微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 20 25。C下,将质量百分比为1.1 1.5 : 1的S-(-)-a-苯乙胺、三乙胺依次加入50 120mL四氢呋喃中,配制成质量浓度为0. 01 0. 1 %的四氢呋喃溶液,磁力搅拌20 40min形成透明溶液后,10min内降低温度至_6°C 0°C ,滴加1. 0 2. 4mL不饱和酰氯,搅拌2 3h,随后自然升温至20 25t:继续搅拌,2h后再次降温至_6°C 0°C,加入160 230mL乙酸乙酯,用冰冷的lmo 1/L盐酸、水、饱和食盐水依次洗涤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馏后得到白色晶体状的酰胺类手性单体M1 ;(2) 在室温、氮气保护和搅拌下,将步骤1得到的手性单体M1、如式M2所示的交联剂、如式M3所示的温敏性烷基丙烯酰胺类单体按照质量百分比为Ml :1-18%, M2 :2-15%, M3 :97-80 %依次加入反应溶剂中,配制成质量浓度为0.01-0. 1%的溶液,15 25t:下搅拌40 80min,直至完全分散形成均一溶液;(3) 将上述混合溶液加入至含冷凝管、滴液漏斗、温度计和氮气阀的四口烧瓶中,氮气保护下,20 40min内升温至60 70°C,稳定15 30min后,滴加质量浓度为0. 01 0. 15%的油溶性引发剂反应溶液,10 20min内滴加完毕,保持搅拌速度、反应温度和氮气氛围,7h后停止反应,得到完全透明状的反应物;(4)将体积分数为上述反应物8 15倍的乙醚加入至步骤3得到的反应物中,20 3(TC下静置待乙醚挥发完全,反复2 3次后,直至白色固体物质出现,将其用冷冻干燥机在-6(TC下冷冻干燥24h,得到所述的含手性侧基的温敏性微凝胶粉末。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含手性侧基的温敏性微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M1、M2、M3的质量百分比为Ml :1-18%, M2 :2-15% , M3 :97-80%。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含手性侧基的温敏性微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凝胶含有手性侧链,并具有温度敏感性能。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含手性侧基的温敏性微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溶性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AIBN)或过氧化二苯甲酰(BP0),引发剂的重量为M1、M2和M3总重量的5-8%,引发剂溶液采取滴加方式。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含手性侧基的温敏性微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共聚反应温度为60 7(TC,共聚反应时间为7小时。
10.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含手性侧基的温敏性微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为四氢呋喃或氯仿。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手性侧基的温敏性微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微凝胶含有具有手性侧基的酰胺类单体M1、化学交联剂M2和具有温度敏感性的烷基丙烯酰胺M3,三者用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18∶2~15∶97~80。本制备方法是先制备手性单体M1,然后在无氧条件下将M1、M2和M3溶于有机溶剂进行自由基共聚反应,乙醚沉淀旋转蒸发后得到具有温敏性和手性分子识别能力的微凝胶。该制备方法简单易控、可再生、环境友好,微凝胶的温敏性和手性分离效率可通过改变温度、投料比、交联剂用量和原料来调节,可用于生物分离等领域。
文档编号C08F220/54GK101724124SQ200910229140
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1日
发明者张青松, 赵义平, 陈坤, 陈莉 申请人:天津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