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改进的脂族二羧酸共聚物的方法

文档序号:3706542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备改进的脂族二羧酸共聚物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备高分子量高固体含量的脂族二羧酸(特别是马来酸)与α,β-烯键式不饱和单体的共聚物的水性溶液或分散体,所述α,β-烯键式不饱和单体包含羧酸基团或者磺酸基团,例如可以分别为(甲基)丙烯酸或者2-丙烯酰氨基-2-甲基丙磺酸(AMPS),所述溶液或分散体具有极低的未聚合二羧酸单体的残余含量。所述共聚物可以作为用于石油钻探操作的水基钻探浆液的防垢剂,分散剂,清洁添加剂,抗絮凝剂以及流体停留助剂。
背景技术
:脂族单烯键式不饱和单羧酸和二羧酸的共聚物是本领域众所周知的,已经在水性体系中用作结垢抑制剂和抗絮凝剂,并且作为清洁剂组合物的组分。过去这些共聚物是通过单烯键式不饱和脂族二羧酸(例如马来酸)与一种或多种单烯键式不饱和单羧酸和/或单烯键式不饱和磺酸共聚制备的。单羧酸单体的例子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这些酸单体统称为"(甲基)丙烯酸"。在文献中揭示了许多在水性溶剂体系中制备这些共聚物的方法。因此,美国专利第4,659,793号揭示了对上述单烯键式不饱和二羧酸与α,β-烯键式不饱和单体(特别是那些包含羧酸基团或磺酸基团的此类单体)的共聚工艺的改进,从而将聚合反应中使用的处于水性溶剂体系中的二羧酸的残余含量显著减小到不超过约0.5%,所述含量以共聚物的总体干重为基准计。尽管现有技术试图解决残余含量较高的问题,但是现有技术的组合物无法达到所需的较高的分子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法,解决了本领域存在的这些问题,所述方法在聚合反应开始的时候利用反应混合物的单次加料中和,而且使得反应混合物具有较高的固体含量。我们发现这二者的组合能够制得高分子量聚合物,该聚合物具有较低的残余含量,而且还能够适应较高的进料固体含量。所述组合能够特别有效地提供改进的洗涤细粒的结合,因此可以防止产生粉尘。
发明内容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来制备高分子量脂族二羧酸共聚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i)提供至少一种二羧酸;ii)提供选自以下(a)-(d)的至少一种α,β_烯键式不饱和单体(a)包含3-10个碳原子的单羧酸及其碱金属盐和铵盐;(b)有机磺酸化合物及其碱金属盐和铵盐;(c)不含羧酸基团和磺酸基团的乙烯基单体;(d)所述(a),(b)和(C)的混合物;iii)提供至少一种过渡金属离子;iv)将所述至少一种二羧酸,α,β-烯键式不饱和单体和引发剂加入反应容器中,所述反应容器中的PH值为9.5-7.5;ν)使所述至少一种二羧酸、α,β_烯键式不饱和单体和引发剂反应;vi)提供脂族二羧酸的共聚物,其中进料结束时的固体含量为46-60%,重均分子量(Mw)为70,000至180,000道尔顿。具体实施例方式在本发明中,除非另外说明,否则,所有的百分数和量都是重量百分数或者基于特定材料重量的量,所有的温度的单位都是。C。重量百分数以所涉及的化合物的总重量为基准计。在本发明中,“高分子量”或“增大的分子量”表示重均分子量大于70,000至最高180,000道尔顿。在本发明中,“高固体”或“高固体含量”表示在向反应容器加入单体进料结束的时候,计算或测量得到的固体百分含量(即加入反应容器中的非挥发性材料)。在本发明中,“残余含量”表示未反应的二羧酸总重量除以反应混合物总重量得到的比值,用ppm表示。在本发明中,术语“ppm”是以目标材料的总重量为基准计的百万分之份数比。根据本发明,将至少一种二羧酸单体的单碱金属盐或单铵盐的水性溶液置于合适的反应器中,向其中(通常以水溶液的形式)加入一种或多种过渡金属离子的水溶性盐。用于本发明方法的合适的单烯键式不饱和脂族二羧酸包含4-6个碳原子,其例子包括马来酸、衣康酸、甲基富马酸、富马酸、亚甲基丙二酸、柠康酸以及它们的单碱金属盐或者单铵盐。根据羧酸基团的几何位置(顺式),所述二羧酸可以以酸酐的形式加入水性溶剂体系中,马来酸酐是这样的酸酐的常规例子。所述二羧酸单体通常约占单体总量的10-50重量%,或者35-45重量%。能够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与二羧酸单体共聚的合适的α,烯键式不饱和单体具体来说有三种,即(a)包含3-10个碳原子的脂族单羧酸以及这些酸的碱金属盐和/或铵盐;(b)有机磺酸化合物以及其碱金属盐和/或铵盐,以及(c)不含羧酸基团和磺酸基团的乙烯基单体,以及所述单体(a)、(b)和(c)的混合物。以单体的总重量为基准计,所述单体(a)、(b)和(c)约占所述共聚物的50-90重量%,或者55-65重量%。但是,出于溶解度的考虑,一部分(c)单体占单体总量的比例不大于约30%,余下的单体是二羧酸或者上述比例的二羧酸与(a)和/或(b)类单体的混合物。(a)类单体包括但不限于丙烯酸以及低级烷基取代的丙烯酸,例如甲基丙烯酸,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在本文中统称为"(甲基)丙烯酸",乙烯基乙酸等,以及这些单羧酸的碱金属盐,例如钠盐和钾盐,以及铵盐。所述(b)类单体包括但不限于烯丙基磺酸,甲基烯丙基磺酸,磺酸单体,例如乙烯基磺酸,烯丙基磺酸,甲基烯丙基磺酸,苯乙烯磺酸,乙烯基甲苯磺酸,丙烯酰氨基烷基磺酸,以及这些磺酸的碱金属盐和铵盐。所述丙烯酰氨基烷基磺酸单体可以通过美国专利第3,506,707号及其所引用的专利所述的众所周知的方法制备。尽管可以制备上述结构式中所包括的各种衍生物,但是发现特别适合用于本发明的方法的单体是2-丙烯酰氨基-2-甲基丙磺酸或其盐,通称为"AMPS"。能够与所述二羧酸单体以及(a)类和(b)类单体(如果存在的话)共聚的第三类单体是不含羧酸基团和磺酸基团的乙烯基单体(C)。这些单体通常包括但不限于丙烯酸乙酯,叔丁基丙烯酰胺,乙酸乙烯酯,烯丙醇,丙烯酰胺,N,N’1-二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N,N’1-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巴豆酸乙烯基酯,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氯化二烯丙基二甲基铵,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乙烯基吡咯烷酮和N-乙烯基-N-甲基-丙烯酰胺。如前文所述,为了使得共聚物具有足够的水溶性,一部分(c)类单体占用来形成共聚物的单体总量的不超过30%。用于所述方法的合适过渡金属离子可选自Zn2+,Co3+,Co2+,Cu2+,Mo2+,Fe3+,Fe2+,Cr3+,Ni2+,Ce4+和Ce2+。也可使用此类离子的混合物。所述水性溶剂体系中过渡金属离子的浓度应当是较小的量,以有效地减小水性共聚物溶液中残余的未聚合单烯键式不饱和二羧酸的残余含量,使得以聚合方法中制得的聚合物干重为基准计,该残余含量不超过约5000ppm。以包括单体和引发剂在内的水性聚合反应体系的总量为基准计,所述过渡金属离子的浓度可以约为0.5-100ppm。或者,所述过渡金属离子的浓度可以约为0.5-10ppm。所述过渡金属离子可以以能够溶于水性溶剂体系的盐和氧化物的形式加入水性溶剂体系中。合适的水溶性盐包括硝酸锌,硫酸锌,氯化锌,乙酸铜,氯化铜,氯化钼(II),乙酸钴(II),硝酸钴(II),氯化钴(III),氯化铁,硫酸铁,硫酸亚铁,乙酸铬(II),氯化铬(II),硫酸镍(II),硫酸铈(IV)以及硝酸铈(II)。或者将这些盐以具有所需浓度的水溶液形式加入水性溶剂体系中。通常在小于或等于3小时的时间内,例如2-3小时或1.5-2小时的时间范围内,将一种或多种(a),(b)和(c)单体以及水溶性的可产生自由基的引发剂的水溶液共同加入反应容器中。在聚合反应过程中,将包含单体和引发剂的水性溶剂体系保持在大约40-150°C,或者大约80-100°C。如果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超过其沸点,则反应可以在加压条件下进行。在聚合反应开始的时候,将碱性物质加入体系中,中和二羧酸混合物。合适的碱性物质包括但不限于碱金属氢氧化物,例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或碳酸锂;氨;氢氧化钙,氢氧化镁或氢氧化铯;以及有机胺,例如单乙醇胺。它们可以各自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所述碱性物质以相对于单烯键式不饱和二羧酸(或酸酐)单体量的一定摩尔比加入。该摩尔比为碱性物质(苛性物质)二羧酸单体为2.21至1.71,或者21至1.81。开始加入单体和引发剂物料的时候的pH值为9.5至7.5,或者为8至8.5。单体和引发剂物料加料完成的时候的PH值为4至5.5,或者为4至5。合适的水溶性的可产生自由基的引发剂是人们众所周知的,一般包括但不限于过氧化物,例如过氧化氢,氢过氧化物,例如叔丁基过氧化氢,以及过硫酸盐,例如过硫酸钠、过硫酸钾和过硫酸铵。还可以使用水溶性偶氮类引发剂,例如盐酸合_2,2’-1-偶氮二(2-脒基丙烷)。这些引发剂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特别优选的引发剂是单独使用过氧化氢,或者将过氧化氢与过硫酸钠结合使用。以单体的总量为基准计,引发剂的总用量通常约为0.5-5重量%,或者1-3重量%。当采用较低的聚合反应温度的时候,可以使用氧化还原体系。如果使用氧化还原体系,需要对单体的水溶液吹扫惰性气体,例如氮气。合适的还原剂是抗坏血酸和异抗坏血酸。除非另外说明,否则,本文报道的水溶性(共聚)聚合物的分子量为依照本领域已知的方式,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使用聚丙烯酸标样测定的重均分子量Mw。凝胶渗透色谱法也被称为尺寸排阻色谱法,实际上根据聚合物链分布中的组成部分在溶液中的流体动力学尺寸而非摩尔质量将它们分离。然后该系统用已知分子量和组成的标样进行校准,将洗脱时间与分子量相关联。GPC技术的详细讨论参见以下文献《现代尺寸排阻色谱(ModernSizeExclusionChromatography))).W.W.Yau.J.JKirkland.D.D.Bly;ffiley-Interscience.1979,以及《材料表征和化学分析指南(AGuidetoMaterialsCharacterizationandChemicalAnalysis)》,J.P.Sibilia;VCH,1988,第81-84页。本发明中所述的数均分子量(Mn)和重均分子量(Mw)的单位为道尔顿。所述方法在不存在有机链转移剂的条件下进行,所述有机链转移剂是例如异丙醇,其会将共聚物水溶液的固体含量限制在大约25%,导致很高百分比的未反应的二羧酸单体。当聚合反应完成的时候,可通过加入合适的碱(例如氢氧化钠)中和共聚物上的游离羧基。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约为70,000-180,000道尔顿。为了制得高分子量低残余含量的共聚物,需要使得计算得到的进料结束时的固体含量为46%-60%,或者47%-55%。制得的脂族二羧酸的残余含量从上限4,000至下限Oppm,或者为3000-0ppm。通过以下实施例来说明根据本发明制备共聚物的过程,作为举例说明,而不会对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范围构成限制。实施例实施例#1(重量%组成55%的丙烯酸/45%的马来酸)向装有机械搅拌器、加热套、热电偶、冷凝器和用来加入单体和引发剂的入口的2升圆底烧瓶中加入161.65克(1.648摩尔)的马来酸酐和238克的去离子水。对混合物进行搅拌,向烧瓶中缓慢地加入263.7克的5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3.296摩尔NaOH),同时将温度保持在低于90°C。NaOH加完之时,加入20克的去离子水将剩余的氢氧化钠淋洗入烧瓶中。与此同时,将212.8克(2.953摩尔)冰状丙烯酸的单体溶液加入量筒中,用于加入所述烧瓶。对溶解于20克去离子水的2.1克过硫酸钠的引发剂溶液进行混合,向该过硫酸钠溶液中加入11.41克35%的过氧化氢,进行良好的混合,加入注射器中,用于加入所述反应釜。将21.04克(0.291摩尔)冰状丙烯酸的单体预加料溶液置于小瓶中,放在一边。通过将1.48克过硫酸钠溶解在8克去离子水中,加入3.66克35%的过氧化氢,制得引发剂预加料溶液,放在一边。将4.5克0.15%的七水合硫酸铁溶液作为促进剂溶液,加入小瓶中,放在一边。一旦反应釜内的物料达到91°C的反应温度,便加入促进剂溶液,然后加入丙烯酸预加料。1分钟之后,将所述引发剂预加料溶液加入反应釜中。预期在5分钟内会观察到2_5°C的放热。最大放热1分钟之后,在91-93°C的温度范围,在120分钟时间内,开始以线性和独立的方式进行单体和引发剂的共同加料。加料完成之时,分别向单体进料容器和引发剂进料容器加入12克和4克的去离子水用于进行淋洗。反应在91°C的温度保持20分钟。进料结束时的理论固体含量为51.2%。(进料结束时测得的固体含量为52.2%)。与此同时,将4.5克0.15%的七水合硫酸铁的追加的促进剂溶液和80克去离子水混合,放在一边。对溶于5克去离子水中的0.5克过硫酸钠的追加溶液(chasersolution)加入1.42克35%的过氧化氢,放在一边。保持20分钟之后,在5分钟的时间内将所述促进剂溶液加入反应釜中,以及将所述过硫酸盐/过氧化物溶液加入反应釜中。然后反应再保持30分钟。在该保持阶段,制备以下溶液溶于32克去离子水中的11.4克焦亚硫酸钠的清除剂溶液。保持30分钟之后,向反应釜中加入170克去离子水,开始冷却至80°C。然后在不采取外部加热的情况下,在12分钟时间内将清除剂溶液加入反应釜中。清除剂加完之后,将反应冷却至50°C,在此过程中向反应釜加入1.0克35%的过氧化氢,以清除掉任何残留的亚硫酸氢盐。在50°C,将145克50%的氢氧化钠溶液缓慢地加入反应釜,同时将温度保持在低于70°C。然后向氢氧化钠的漏斗添加28克去离子水以进行淋洗。然后对反应进行冷却和密封。该聚合物的最终特征如下表1<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比较例#1(重量%组成55%的丙烯酸/45%的马来酸)重复实施例1的操作,但是具有以下不同向反应釜加入的去离子水的量为331克,使得进料结束时的理论固体含量为46.8%。(进料结束时测得的固体含量为49.15%。)该聚合物的最终特征如下表2<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比较例#2(重量%组成55%的丙烯酸/45%的马来酸)重复实施例1的操作,但是具有以下不同起始时向反应釜中加入的去离子水的量为331克。反应釜中1.648摩尔的马来酸酐加料用131.85克的5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1.648摩尔的NaOH)中和。使用独立的入口共同加入单体、引发剂和苛性物质,在120分钟的反应时间内以线性和独立的方式加入131.85克5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1.648摩尔的NaOH)。进料结束时的理论固体含量为46.8%。(进料结束时测得的固体含量为49.6%)。该聚合物的最终特征如下表3<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残余的丙烯酸<Ippm残余的马来酸1491ppm残余的富马酸37IppmMw75589道尔顿Mn3957道尔顿实施例#2(重量%组成55%的丙烯酸/45%的马来酸)重复实施例1的操作,但是具有以下不同加入反应釜中的去离子水的量为188克,使得进料结束时的理论固体含量为53.1%。(进料结束时测得的固体含量为52.7%)。该聚合物的最终特征如下表4<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实施例#3(重量%组成60%的丙烯酸/40%的马来酸)向装有机械搅拌器、加热套、热电偶、冷凝器和用来加入单体和引发剂的入口的2升圆底烧瓶中加入142克(1.45摩尔)的马来酸酐和242克的去离子水。对混合物进行搅拌,向烧瓶中缓慢地加入232.4克的5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2.905摩尔NaOH),同时将温度保持在低于90°C。NaOH加完之时,加入20克的去离子水将剩余的氢氧化钠淋洗入烧瓶中。与此同时,将230.2克(3.19摩尔)冰状丙烯酸的单体溶液加入量筒中,用于加入所述烧瓶。对溶解于20克去离子水的2.1克过硫酸钠的引发剂溶液进行混合,向该过硫酸钠溶液中加入16.94克35%的过氧化氢,进行良好的混合,加入注射器中,用于加入所述反应釜。将22.81克(0.316摩尔)冰状丙烯酸的单体预加料溶液置于小瓶中,放在一边。通过将1.48克过硫酸钠溶解在8克去离子水中,加入7.33克35%的过氧化氢,制得引发剂预加料溶液,放在一边。将4.5克0.15%的七水合硫酸铁溶液作为促进剂溶液,加入小瓶中,放在一边。一旦反应釜内的物料达到91°C的反应温度,便加入促进剂溶液,然后加入丙烯酸预加料。1分钟之后,将所述引发剂预加料溶液加入反应釜中。预期在5分钟内会观察到2_5°C的放热。最大放热1分钟之后,在91-93°C的温度范围,在120分钟时间内,开始以线性和独立的方式进行单体和引发剂的共同加料。加料完成之时,分别向单体进料容器和引发剂进料容器加入12克和4克的去离子水用于进行淋洗。反应在91°C的温度保持20分钟。进料结束时的理论固体含量为51.2%。与此同时,将4.5克0.15%的七水合硫酸铁的追加的促进剂溶液和80克去离子水混合,放在一边。对溶于5克去离子水中的0.5克过硫酸钠的追加溶液(chasersolution)加入1.42克35%的过氧化氢,放在一边。保持20分钟之后,在5分钟的时间内将所述促进剂溶液加入反应釜中,以及将所述过硫酸盐/过氧化物溶液加入反应釜中。然后反应再保持30分钟。在该保持阶段,制备以下溶液溶于32克去离子水中的11.4克焦亚硫酸钠的清除剂溶液。保持30分钟之后,向反应釜中加入170克去离子水,开始冷却至80°C。然后在不采取外部加热的情况下,在12分钟时间内将清除剂溶液加入反应釜中。清除剂加完之后,将反应冷却至50°C,在此过程中向反应釜加入1.0克35%的过氧化氢,以清除掉任何残留的亚硫酸氢盐。在50°C,将156.9克50%的氢氧化钠溶液缓慢地加入反应釜,同时将温度保持在低于70°C。然后向氢氧化钠的漏斗添加28克去离子水以进行淋洗。然后对反应进行冷却和密封。该聚合物的最终特征如下表5.<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column></row><table>实施例#4(重量%组成60%的丙烯酸/40%的马来酸)重复实施例5的操作,但是具有以下不同通过以下方式制备引发剂共同加料溶液将2.1克过硫酸钠溶解在20克去离子水中,加入25.4克35%的过氧化氢,并进行混合,然后加入注射器中,用于加入反应釜中。进料结束时的理论固体含量为51.1%。(进料结束时测得的固体含量为52.5%)。该聚合物的最终特征如下表6<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column></row><table>实施例#5(重量%组成50%的丙烯酸/50%的马来酸)向装有机械搅拌器、加热套、热电偶、冷凝器和用来加入单体和引发剂的入口的2升圆底烧瓶中加入181.4克(1.85摩尔)的马来酸酐和172克的去离子水。对混合物进行搅拌,向烧瓶中缓慢地加入296.1克的5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3.70摩尔NaOH),同时将温度保持在低于90°C。NaOH加完之时,加入20克的去离子水将剩余的氢氧化钠淋洗入烧瓶中。与此同时,将194.74克(2.70摩尔)冰状丙烯酸的单体溶液加入量筒中,用于加入所述烧瓶。对溶解于20克去离子水的2.1克过硫酸钠的引发剂溶液进行混合,向该过硫酸钠溶液中加入9.13克35%的过氧化氢,进行良好的混合,加入注射器中,用于加入所述反应釜。将19.26克(0.267摩尔)冰状丙烯酸的单体预加料溶液置于小瓶中,放在一边。通过将1.48克过硫酸钠溶解在8克去离子水中,加入2.93克35%的过氧化氢,制得引发剂预加料溶液,放在一边。将4.5克0.15%的七水合硫酸铁溶液作为促进剂溶液,加入小瓶中,放在一边。一旦反应釜内的物料达到91°C的反应温度,便加入促进剂溶液,然后加入丙烯酸预加料。1分钟之后,将所述引发剂预加料溶液加入反应釜中。预期在5分钟内会观察到2_5°C的放热。最大放热1分钟之后,在91-93°C的温度范围,在120分钟时间内,开始以线性和独立的方式进行单体和引发剂的共同加料。加料完成之时,分别向单体进料容器和引发剂进料容器加入12克和4克的去离子水用于进行淋洗。反应在91°C的温度保持20分钟。进料结束时的理论固体含量为54.6%。与此同时,将9.0克0.15%的七水合硫酸铁的追加的促进剂溶液和80克去离子水混合,放在一边。对溶于5克去离子水中的0.5克过硫酸钠的追加溶液(chasersolution)加入1.42克35%的过氧化氢,放在一边。保持20分钟之后,在5分钟的时间内将所述促进剂溶液加入反应釜中,以及将所述过硫酸盐/过氧化物溶液加入反应釜中。然后反应再保持30分钟。在该保持阶段,制备以下溶液溶于32克去离子水中的11.4克焦亚硫酸钠的清除剂溶液。保持30分钟之后,向反应釜中加入268克去离子水,开始冷却至80°C。然后在不采取外部加热的情况下,在12分钟时间内将清除剂溶液加入反应釜中。清除剂加完之后,将反应冷却至50°C,在此过程中向反应釜加入1.0克35%的过氧化氢,以清除掉任何残留的亚硫酸氢盐。在50°C,将133克50%的氢氧化钠溶液缓慢地加入反应釜,同时将温度保持在低于70°C。然后向氢氧化钠的漏斗添加28克去离子水以进行淋洗。然后对反应进行冷却和密封。该聚合物的最终特征如下表7<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column></row><table><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12</formula>权利要求一种制备高分子量脂族二羧酸共聚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i)提供至少一种二羧酸;ii)提供选自以下(a)-(d)的至少一种α,β-烯键式不饱和单体(a)包含3-10个碳原子的单羧酸及其碱金属盐和铵盐;(b)有机磺酸化合物及其碱金属盐和铵盐;(c)不含羧酸基团和磺酸基团的乙烯基单体;(d)所述(a),(b)和(c)的混合物;iii)提供至少一种过渡金属离子;iv)将所述至少一种二羧酸,α,β-烯键式不饱和单体和引发剂加入反应容器中,所述反应容器中的pH值为9.5-7.5;v)使所述至少一种二羧酸、α,β-烯键式不饱和单体和引发剂反应;vi)制备脂族二羧酸的共聚物,其进料结束时的固体含量为46-60%,重均分子量为70,000至180,000道尔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种二羧酸、α,β-烯键式不饱和单体和引发剂在小于或等于3小时的时间加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种二羧酸、α,β-烯键式不饱和单体和引发剂进料结束的时候,ρΗ值为4-5.5。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选自过氧化氢,叔丁基过氧化氢,过硫酸钠,过硫酸钾,过硫酸铵和盐酸合2,2’-偶氮二(2-脒基丙烷),引发剂的含量约为0.5-5%ο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羧酸单体是马来酸、马来酸单碱金属盐或马来酸单铵盐。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溶液体系中包含约0.5-10ppm的过渡金属离子。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脂族二羧酸共聚物的残余含量为4000-0ppm。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制备高分子量高固体含量的脂族二羧酸(特别是马来酸)与α,β-烯键式不饱和单体的共聚物的水性溶液或分散体,所述α,β-烯键式不饱和单体包含羧酸基团或者磺酸基团,例如可以分别为(甲基)丙烯酸或者2-丙烯酰氨基-2-甲基丙磺酸(AMPS),所述溶液或分散体具有极低的未聚合二羧酸单体的残余含量。文档编号C08F222/06GK101805418SQ20101012813公开日2010年8月18日申请日期2010年2月10日优先权日2009年2月18日发明者J·曼纳,M·P·克里默申请人:罗门哈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