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同立构聚丙烯和乙烯-丙烯共聚物的共混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3686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同立构聚丙烯和乙烯-丙烯共聚物的共混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共混物和生产聚合物共混物的在线方法的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全同立构聚丙烯和乙烯-丙烯共聚物的共混物和生产它的在线流体相方法。
背景技术
高度结晶的全同立构聚丙烯(iPP)和软质乙烯-丙烯(EP)共聚物的共混物在快速处理而需要将柔韧性和柔软度与快速结晶结合方面发现有多种用途。这些通常是通过熔融共混iPP树脂和EP共聚物树脂制得的iPP-EP共混物。离线熔融共混过程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因为它涉及两种共混组分的两个液化-制粒步骤,然后最终产物共混物熔融共混和制粒,并且还具有与离线共混技术相关的许多缺点。
聚合物共混物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制备。当前用于制备iPP-EP共混物的灵活但昂贵的聚合物共混物离线制备方法,通常在制备聚合物共混物组分的聚合工艺以外,使用固态聚合物作为起始原料。通常首先将聚合物共混物组分熔融或溶解在溶剂中,接着共混。 这些方法分别称作熔融共混和离线溶液共混。在熔融共混中,首先将固态,往往是成粒或成块的聚合物共混物组分熔化,接着将熔融态的它们共混在一起。熔融共混所带来的一大困难是熔融聚合物的高粘度,这造成两种或更多种聚合物难以共混,并且这种共混往往在分子级上不完美。在离线溶液共混中,首先将固态,往往是成粒或成块的聚合物共混物组分溶解在合适的溶剂中形成聚合物溶液,接着将两种或更多种聚合物溶液共混在一起。在共混之后,溶液共混需要从共混物中除去溶剂并干燥共混的聚合物。溶液共混可以克服与熔融共混相关的粘度问题,但由于需要再溶解聚合物共混物组分以及溶剂处理的成本而是昂贵的。
熔融共混和离线溶液共混的共同特征在于在单独的装置中制备聚合物共混组分, 接着将固体聚合物以熔融态或溶解态再处理以制备最终的聚合物共混物。实际上,这些离线共混工艺通常通过所谓的混料机进行,一般与聚合物共混物组分的制造无关。这些工艺给最终聚合物共混物的成本增加了相当的成本。在单独装置中制备并完全回收聚合物以及后续的再处理增加了这种共混物的生产成本,这是因为需要双重的聚合物回收线路并需要单独的共混设施和与它们的操作相关的能量。离线溶液共混还需要额外的溶剂,以及用于聚合物溶解和溶剂回收-循环的设施。如果聚合物共混物能在一个集成的聚合物装置中在线制备,即在固态聚合物共混物组分的回收和制粒之前制备,则可以节约大量的再处理成本。
使用串联反应器配置的聚合物在线溶液共混的现有方法减少了与熔融共混和离线溶液共混工艺相关的单独聚烯烃共混装置的缺点。采用这种串联反应器配置,当第一溶液 聚合反应器的排出物送入在任选不同催化剂和单体进料组成的不同条件下运行的第二反应器时,产物共混可以在溶液聚合反应器自身中完成。参照图1的两级串联反应器配置 (现有技术),将在第一反应器级和第二反应器级中制得的两种不同聚合物在第二级中共混,得到离开第二反应器的共混聚合物产物。这种反应器串联配置可以进一步扩大到超过两级的串联配置(三个或更多个反应器串联)。一般地,串联的η个反应器可以制得在最后反应器的排出物中存在多达η种组分或甚至更多组分的共混物。注意,理论上,可以制备多于η种的组分,并通过例如使用多于一种催化剂或通过在串联反应器级联的一个或多个反应器中使用在不同条件下运行的多个区域,将其在η个反应器中共混。尽管在下游的反应器中混合提供了好的产物混合,特别是在反应器配备有混合设备例如机械搅拌器时,但这种串联反应器配置和操作由于级联中反应器的紧密联接而带来许多实践工艺和产质量量控制问题。工业实践中一个最重要的困难是保证适当的共混物与单体之比以提供一致的共混物质量。当共混物组分具有不同单体组成时,特别是当它们具有不同单体池(monomer pools)时,例如在共混不同共聚物的情况下或在共混均聚物和共聚物的情况下,会带来额外的复杂性。由于将单体流共混,所以没有将它们单独回收和循环的选择方案,这种单独回收和循环要求在单体回收管线中昂贵的单体分离。
采用并联反应器可以克服与使用在线聚合物共混的串联反应器中聚合反应器直接联接相关的许多缺陷。尽管增大了生产灵活性,但并联反应器布置需要安装共混容器,这增加了该工艺的成本。
因此,需要在线共混iPP和EP共聚物的改进且节约成本的方法,以避免与现有方法如在串联反应器配置中的熔融共混、离线溶液共混和在线溶液共混相关的问题。更具体地,需要共混iPP和EP共聚物的改进的在线方法,其中在共混步骤之前可以独立地控制各聚合物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单体组成、催化剂选择和催化剂浓度。还需要全同立构聚丙烯和乙烯-丙烯共聚物的改善共混物,与这种聚合物的现有共混物相比,其性能得以改善。发明内容
提供了一种全同立构聚丙烯和乙烯-丙烯共聚物的共混物和生产这种共混物的流体相在线共混方法。
根据本公开内容,一种生产聚丙烯和乙烯-丙烯共聚物的共混物的有利在线共混方法包括:(a)提供两个或更多个并联配置的反应器序列和流体连接到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并联配置的反应器序列下游的高压分离器,其中所述反应器序列的一个或多个产生聚丙烯和所述反应器序列的一个或多个产生乙烯-丙烯共聚物;(b)使I)丙烯,2) —种或多种催化剂体系,和3)任选的一种或多种稀释剂或溶剂在一个或多个所述并联配置的反应器序列中接触,其中所述并联配置的反应器序列中至少一个的聚合体系的温度高于固相-流体相转变温度,压力不低于浊点压力以下IOMPa且低于1500MPa,使I)丙烯,2)乙烯,3)任选的一种或多种包括4个或更多个碳原子的共聚单体,4) 一种或多种催化剂体系,和5)任选的一种或多种稀释剂或溶剂在另外的一个或多个所述并联配置的反应器序列中接触,其中所述反应器序列中至少一个的温度为65° C 180° C,压力不低于所述聚合体系的浊点压力以下IOMPa且小于1500MPa,其中各反应器序列的聚合体系呈其稠密流体态并包含丙烯、 任何存在的乙烯、任何存在的包括4个或更多个碳原子的共聚单体、任何存在的稀释剂或溶剂和聚合物产物,其中各反应器序列的催化剂体系包括一`种或多种催化剂前体、一种或多种活化剂和任选的一种或多种催化剂载体;以及(C)在各并联反应器序列中形成包含均相流体相聚合物-单体混合物的反应器排出物;(d)将来自各并联反应器序列的包含均相流体相聚合物-单体混合物的反应器排出物合并,形成合并的反应器排出物;(e)将合并的反应器排出物通过所述高压分离器,进行产物共混和产物-进料分离;(f)将所述高压分离器内的温度和压力保持高于固相-流体相转变点温度和压力且低于浊点温度和压力,以形成包含富聚合物相和富单体相的流体-流体两相体系;(g)分离富单体相和富聚合物相,以形成包含聚丙烯和乙烯-丙烯共聚物的共混物的富聚合物流和分离的富单体流,和(h)进一步处理(g)的富聚合物流,以进一步除去任何溶剂/稀释剂和/或单体,产生聚丙烯_(乙烯-丙烯共聚物)产物共混物。
本公开内容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生产聚丙烯和乙烯-丙烯共聚物的共混物的有利在线共混方法,其包括:(a)提供两个或更多个并联配置的反应器序列和流体连接到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并联配置的反应器序列的两个或更多个高压分离器,其中所述反应器序列的一个或多个产生聚丙烯和所述反应器序列的一个或多个产生乙烯-丙烯共聚物;(b)使 I)丙烯,2) —种或多种催化剂体系,和3)任选的一种或多种稀释剂或溶剂在一个或多个所述并联配置的反应器序列中接触,其中所述并联配置的反应器序列中至少一个的聚合体系的温度高于固相-流体相转变温度,压力不低于浊点压力以下IOMPa且低于1500MPa,使 I)丙烯,2)乙烯,3)任选的一种或多种包括4个或更多个碳原子的共聚单体,4) 一种或多种催化剂体系,和5)任选的一种或多种溶剂在另外的一个或多个所述并联配置的反应器序列中接触,其中所述反应器序列中至少一个的温度为65° C 180° C,压力不低于所述聚合体系的浊点压力以下IOMPa且小于1500MPa,其中各反应器序列的聚合体系呈其稠密流体态并包含丙烯、任何存在的乙烯、任何存在的包括4个或更多个碳原子的共聚单体、任何存在的稀释剂或溶剂和聚合物产物,其中各反应器序列的 催化剂体系包括一种或多种催化剂前体、一种或多种活化剂和任选的一种或多种催化剂载体;以及(c)在各并联反应器序列中形成包含均相流体相聚合物-单体混合物的未减压的反应器排出物;(d)将来自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并联反应器序列的未减压的反应器排出物通过一个或多个高压分离器,将所述一个或多个高压分离器内的温度和压力保持高于固相-流体相转变点温度和压力且低于浊点温度和压力,以形成一个或多个流体-流体两相体系,各两相体系包含富聚合物相和富单体相,和分离所述一个或多个高压分离器中每一个中的富单体相和富聚合物相,以形成一个或多个分离的富单体相和一个或多个富聚合物相;(e)将来自(d)的一个或多个高压分离器的一个或多个富聚合物相与来自一个或多个并联反应器序列的一个或多个未减压的反应器排出物合并,以形成一个或多个富聚合物相和来自一个或多个并联反应器序列的一个或多个未减压的反应器排出物的混合物,得到包含来自所有并联反应器序列的聚合物共混物组分的合并排出物流;(f)将(e)的合并排出物流通过另一高压分离器,进行产物共混和产物-进料分离;(g)将(f)的所述另一高压分离器内的温度和压力保持高于固相-流体相转变点温度和压力且低于浊点温度和压力,以形成包含富聚合物共混物相和富单体相的流体-流体两相体系;(h)分离富单体相和富聚合物共混物相,以形成包含聚丙烯和乙烯-丙烯共聚物的共混物的富聚合物流和分离的富单体流,和(i)进一步处理(h) 的富聚合物流,以进一步除去任何溶剂/稀释剂和/或单体,以产生聚丙烯_(乙烯-丙烯共聚物)产物共混物。
本公开内容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全同立构聚丙烯和乙烯-丙烯共聚物的有利共混物,其包括:1 50wt%的熔体流速为0.5 20,000g/10min的全同立构聚丙烯,和50 99wt%的熔体流速为0.5 20,000g/10min的包含10wt% 20wt%无规分布乙烯的乙烯-丙烯共聚物,其中所述共聚物通过本体均相聚合方法聚合,和其中所述共聚物的连续丙烯链段中总区域缺陷比通过溶液聚合方法聚合的等同熔体流速和wt%乙烯的共聚物大40 150% ο
本公开内容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全同立构聚丙烯和乙烯-丙烯共聚物的有利共混物,其包括:1 50wt%的全同立构聚丙烯,其中在聚合物链中每10,000个丙烯单元具有大于15且小于100个区域缺陷(2,1-赤式、2,1-苏式插入和3,1-异构化之和),mmmm五元组分数为0.85或以上,重均分子量(Mw)为至少35kg/mol,熔融峰温为149° C或以上, 熔化热(AHf)为至少80J/g,和其中DSC熔融峰温和结晶峰温之差(Tmp-Tcp)小于或等于 0.907 倍熔融峰温减 99.64 (Tmp-Tcp ( 0.907Tmp-99.64) ° C,和 50 99wt% 的熔体流速为 0.5 20,000g/10min的包含10wt% 20wt%无规分布乙烯的乙烯-丙烯共聚物。
本公开内容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聚丙烯和乙烯-丙烯共聚物的有利共混物,其包括:1 50wt%的全同立构聚丙烯,其中在聚合物链中每10,000个丙烯单元具有大于15 且小于100个区域缺陷(2,1-赤式、2,1-苏式插入和3,1-异构化之和),mmmm五兀组分数为0.85或以上,重均分子量(Mw)为至少35kg/mol,熔融峰温为149° C或以上,熔化热 (AHf)为至少80J/g,和其中DSC熔融峰温和结晶峰温之差(Tmp-Tcp)小于或等于0.907倍熔融峰温减99.64 (Tmp-Tcp ( 0.907Tmp-99.64) ° C,和50 99wt%的熔体流速为0.5 20,000g/10min的包含10wt% 20wt%无规分布乙烯的乙烯-丙烯共聚物,其中所述共聚物通过本体均相聚合方法聚合,和其中所述共聚物的连续丙烯链段中总区域缺陷比通过溶液聚合方法聚合的等同熔体流速和wt%乙烯的共聚物大40 150%。
从下面的详细描述中,特别是当结合附图阅读时,所公开的全同立构聚丙烯和乙烯-丙烯共聚物的共混物、生产它们的流体相在线方法的这些和其他特征和属性以及它们的有利应用和/或用途将是显而易见的。


为了帮助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制备和使用本文的主题,参考以下附图,其中:
图1示出了在两级串联反应器配置中生产聚合物共混物的方法(现有技术);
图2示出了使用单个分离容器生产全同立构聚丙烯和乙烯-丙烯共聚物共混物的示例性聚合物在线共混工艺图3示出了使用 多个分离容器生产全同立构聚丙烯和乙烯-丙烯共聚物共混物的示例性聚合物在线共混工艺图4示出了使用用于改进共混比控制的产物排出物缓冲罐生产全同立构聚丙烯和乙烯-丙烯共聚物共混物的示例性聚合物在线共混工艺图5示出了使用还充当单体/产物分离器的用于改进共混比控制的产物排出物缓冲罐的示例性聚合物在线共混工艺图6示出了使用一个浆料反应器序列生产全同立构聚丙烯和乙烯-丙烯共聚物共混物的示例性聚合物在线共混工艺图;图7示出了使用用于改进共混比控制的任选缓冲罐和添加剂/聚合物共混组分任 选加入生产全同立构聚丙烯和乙烯_丙烯共聚物共混物的示例性聚合物在线共混工艺图;图8示出了聚合物AchieveTM1635的浊点等温线;图9示出了溶解在本体丙烯中的聚合物PP45379的浊点等温线;图10示出了溶解在本体丙烯中的聚合物PP4062的浊点等温线;图11示出了溶解在本体丙烯中的聚合物Achieve 1635的浊点等温线;图12示出了溶解在本体丙烯中的聚合物PP45379的浊点等温线;图13示出了溶解在本体丙烯中的聚合物PP4062的浊点等温线;图14示出了溶解在本体丙烯中的PP45379、Achieve 1635和PP4062的等值线的混物的示例性聚合物在线共混工艺图;图7示出了使用用于改进共混比控制的任选缓冲罐和添加剂/聚合物共混组分任 选加入生产全同立构聚丙烯和乙烯_丙烯共聚物共混物的示例性聚合物在线共混工艺图;图8示出了聚合物AchieveTM1635的浊点等温线;图9示出了溶解在本体丙烯中的聚合物PP45379的浊点等温线;图10示出了溶解在本体丙烯中的聚合物PP4062的浊点等温线;图11示出了溶解在本体丙烯中的聚合物Achieve 1635的浊点等温线;图12示出了溶解在本体丙烯中的聚合物PP45379的浊点等温线;图13示出了溶解在本体丙烯中的聚合物PP4062的浊点等温线;图14示出了溶解在本体丙烯中的PP45379、Achieve 1635和PP4062的等值线的15不出了 Achieve 1635 的等值线与 J. Vladimir Oliveira, C. Dariva 和 Ind. Eng, Chem. Res. 29,2000,4627中所述文献数据的比较;
16不出了 PP45379 的等值线与 J. Vladimir Oliveira, C. Dariva和 J. C. Pinto, Ind. Eng, Chem. Res. 29 (2000), 4627 中所述文献数据的比较;图17 不出了 PP4062 白勺等值线与 J. Vladimir Oliveira, C. Dariva 和 J. C. Pinto, Ind. Eng, Chem. Res. 29,2000,4627中所述文献数据的比较;图18示出了具有选定聚合物(全同立构聚丙烯-iPP,间同立构聚丙烯_sPP,无规 立构聚丙烯_aPP,或丙烯-乙烯共聚物)的丙烯单体混合物的基础相图;图19示出了 137.7° C下超临界丙烯与54. 4° C下液体丙烯的密度比较;图20示出了根据本文所公开的方法对于反应器以单一液相运行的操作规程;图21示出了根据本文所公开的方法对于反应器以液_液相运行的操作规程;图22示出了根据本文所公开的方法对于重力分离器的操作规程;图23示出了 iPP共混物组分的过冷对熔融峰温;图24描绘了转化频率与催化剂浓度无关,这意味着催化剂在用MA0活化的 (ii-二甲基甲硅烷基)双(2-甲基-4-苯基茚基)二氯化锆(Q-Zr-MA0)于120-130° C 以及69与138MPa(分别为10或20kpsi)下的超临界丙烯聚合中是动力学一级反应;图25示出了具有高乙烯含量的C2=-C3=共聚物的典型13C NMR谱;图26示出了从左到右生长的EP共聚物链段的缺陷。定义对于本发明和所附
权利要求
催化剂体系定义为一种或多种催化剂前体化合物与一种或多种活化剂的组合。该图
J. C. Pinto,图催化剂体系的任何部分可以任选负载在固体颗粒上,在这种情况下载体也是该催化剂体系 的一部分。流体定义为处于其液态或超临界流体态的物质。稠密流体定义为密度大于300kg/ m3的呈其液态或超临界态的流体介质。固相-流体相转变温度定义为在给定压力下聚合物固相与含聚合物的稠密流体 介质分离时的温度。固相_流体相转变温度可以通过从聚合物完全溶解在流体反应介质 中的温度开始的温度下降来确定。除了其他已知的测量技术之外,还可以通过浊度测量固相-流体相转变温度。
固相-流体相转变压力定义为在给定温度下聚合物固相与含聚合物的流体介质分离时的压力。固相-流体相转变压力可以通过在恒定温度下从聚合物完全溶解在流体反应介质中的压力开始的压力下降来确定。除了其他已知的测量技术之外,还可以通过浊度测量固相-流体相转变压力。
这样定义浊点,即在给定的温度下,在低于某压力时聚合体系变得混浊,如 J.Vladimir Oliveira, C.Dariva 和 J.C.Pinto, Ind.Eng, Chem.Res.29 (2000) 4627 中所述。 对于本发明和所附权利要求,通过给定温度下,使氦激光发光通过浊点池中所选定的聚合体系到达光电池并记录光散射(混浊)开始迅速增加时的压力,来测定浊点。
高级α -烯烃定义为具有4个或更多个碳原子的α -烯烃。
使用术语“聚合”包括任何聚合反应如均聚和共聚。共聚包括两种或更多种单体的任何聚合反应。
对于采用的周期表族的新编号系统,按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NEWS,63 (5), 27(1985)中所公开的。
当聚合物称作包含烯烃时,该聚合物中所存在的烯烃是该烯烃的聚合形式。
低聚物定义为具有2-75个单体单元的组合物。
聚合物定义为具有76个或更多个单体单元的组合物。
串联反应器级联可包括两个或更多个串联连接的反应器,其中上游反应器的排出物送入该反应器级联中位于下游的下一个反应器。除了上游反应器的排出物以外,任何反应器的进料可以添加另外的单体、催化剂、清除剂或新鲜溶剂或循环进料流的任意组合。在并联反应器配置中,形成并联反应器配置分支的反应器或反应器串联级联称作反应器序列。
反应器序列或反应器分支或反应器支线指本文所公开的在线共混工艺中产生单种聚合物共混物组分的单个聚合反应器或一组聚合反应器。如果反应器序列包括多于一个的反应器,则这些反应器在所述序列中按串联配置排列。反应器序列中需要多于一个的反应器可能发生在例如单个反应器不能按期望速率经济地制备在线共混物组分时,但也存在与共混物组分质量如分子量或组成分布等有关的原因。由于反应器序列可以包括串联的多个反应器和/或反应器区,所以反应器序列中产生的单种共混物组分可能本身就是不同分子量和/或组成的聚合物组分的聚合物共混物。但是,为简化对本文所公开的在线共混工艺的不同实施方案的描述,反应器序列的聚合物产物简称作共混物组分或聚合物共混物组分,而不管其分子量和/或组成分布如何。为定义本发明的方法,并联反应器总被视为单独的反应器序列,即使它们产生基本相同的在线共混物组分。此外,不会通过例如泵唧循环回路或通过其他再循环方法交换或混合反应混合物的空间隔开的并联反应区视为单独的并联反应器序列,即使这些并联区存在于共用的壳体中,并且它们落在本文所公开的在线共混工艺中。
反应器库(bank)指本文所公开的聚合物在线共混工艺的聚合部分的所有聚合反应器的组合。反应器库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反应器序列。
并联反应器 配置包括并联连接的两个或更多个反应器或反应器序列。该并联配置的反应器序列、分支或支线可以包括一个反应器或串联配置的多于一个的反应器。本文所公开的聚合方法的总并联反应器配置,即所有并联的聚合反应器序列的组合构成反应器库。
单体循环比指送入反应器的循环单体的量除以送入反应器的单体总量(新鲜的加上循环的)之比。
聚合体系定义为单体加上共聚单体加上聚合物加上任选惰性溶剂/稀释剂加上任选清除剂。注意为了方便和清楚,在本讨论中催化剂体系总是与聚合反应器中存在的其他组分分开提及。就此而言,在此聚合体系的定义比聚合领域中常规通常将催化剂体系视为聚合体系一部分的情况要窄。按当前定义,聚合反应器及其排出物中存在的混合物由聚合体系和催化剂体系组成。稠密流体聚合体系具有大于300kg/m3的流体相密度,所有上述组分,即,单体加上共聚单体加上聚合物加上任选惰性溶剂/稀释剂加上任选清除剂,均处于流体态,或者换句话说,没有组分处于固态。注意这些限定对于催化剂体系可能是不同的,因为其不是聚合体系的一部分。
聚合体系可以形成一个单独的流体相或两个流体相。
均相聚合体系包含在分子级上分散和混合的所有其组分。在我们的讨论中,均相聚合体系是指在它们的稠密流体态(液态或超临界态)。注意我们对聚合体系的定义不包括催化剂体系,因此催化剂体系可以均相或非均相地溶解在聚合体系中。均相体系可以具有浓度梯度区,但该体系内不会在微米级上存在组成突然的非连续变化。就实践而言,均相聚合体系具有单相稠密流体的所有其组分。显然,聚合体系在分成多于一个流体相或分成流体相和固相时是非均相的。聚合体系的均相流体态由其相图中的单流体区表示。
均相聚合方法利用均相聚合体系进行。注意催化剂体系不是聚合体系的一部分, 因此其不必须均相地溶解在聚合体系中。进行均相聚合方法的反应器将被称作均相聚合反应器。
纯物质,包括所有类型的烃,根据它们的温度和压力可以以亚临界态或超临界态存在。超临界状态的物质具有令人感兴趣的物理和热力学性质,并被本公开内容揭示。特别地,由于超临界流体经历很大的压力变化,因此聚合物的密度和溶解能力在很大范围内变化。在超临界态时,物质的温度必须高于其临界温度(Tc),压力必须高于其临界压力(Pc)。 烃的混合物,包括单体、聚合物和任选溶剂的混合物,具有假临界温度(Tc)和假临界压力 (Pc),对于许多体系这些量可以近似为该混合物组分的相应临界性质(Tc或Pc)的摩尔分数的加权平均值。温度高于其假临界温度和压力高于其假临界压力的混合物被认为是呈超临界态或相,并且超临界混合物的热力学行为类似于超临界纯物质。对于本发明,与本发明相关的某些纯物质的临界温度(Tc)和临界压力(Pc)是在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首席编辑 David R.Lide,第 82 版 2001-2002,CRC Press, LLC.New York, 2001 中找到的那些。特别地,各种分子的Tc和Pc如下:
权利要求
1.一种全同立构聚丙烯和乙烯-丙烯共聚物的共混物,其包括I至50wt%的全同立构聚丙烯,其中在聚合物链中每10,000个丙烯单元具有大于15且小于100个区域缺陷,所述区域缺陷定义为2,I-赤式、2,I-苏式插入和3,I-异构化之和, mmmm五元组分数为O. 85或以上,重均分子量(Mw)为至少35kg/mol,熔融峰温为149° C或以上,熔化热(AHf)为至少80J/g,和其中DSC熔融峰温和结晶峰温之差(Tmp-Tcp)小于或等于 O. 907 倍熔融峰温减 99. 64 (Tmp-Tcp ( O. 907Tmp-99. 64)。C,和50至99wt%的熔体流速为O. 5至20,000g/10min的包含10wt%至20wt%无规分布乙烯的乙烯-丙烯共聚物。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共混物,其中所述全同立构聚丙烯的重均分子量(Mw)为至少 75kg/molο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共混物,其中所述全同立构聚丙烯的连续丙烯链段中总区域缺陷为在聚合物链中每10,000个丙烯单元具有大于20且小于100个区域缺陷。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共混物,其中所述全同立构聚丙烯的连续丙烯链段中总区域缺陷为在聚合物链中每10,000个丙烯单元具有大于25且小于100个区域缺陷。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共混物,其中所述全同立构聚丙烯的DSC结晶峰温大于 150。 Co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共混物,其中所述全同立构聚丙烯的DSC熔融峰温为150°C 或以上和重均分子量(Mw)为至少125kg/mol。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共混物,其中所述全同立构聚丙烯通过本体均相聚合方法聚合。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共混物,其中所述全同立构聚丙烯和乙烯-丙烯共聚物均是通过在两个或更多个并联配置的反应器序列中发生的本体均相聚合方法聚合,其中高压分离器流体连接到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反应器序列下游,其中所述反应器序列的一个或多个产生全同立构聚丙烯和所述反应器序列的一个或多个产生乙烯-丙烯共聚物,和其中所述高压分离器在线共混所述全同立构聚丙烯和乙烯-丙烯共聚物。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共混物,其中各反应器序列的本体均相聚合方法包含小于 20wt%的任选溶剂。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共混物,其中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并联配置的反应器序列中至少一个在高于其聚合体系的临界或假临界温度和临界或假临界压力下运行。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共混物,其中所述本体均相聚合方法利用选自齐格勒-纳塔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非茂金属金属中心的杂芳基配体催化剂、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和其组合的一种或多种催化剂体系。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共混物,其中用于全同立构聚丙烯的本体均相聚合方法利用茂金属催化剂、非茂金属金属中心的杂芳基配体催化剂、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和其组合。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共混物,其中用于所述全同立构聚丙烯的本体均相聚合方法利用非配位阴离子活化的茂金属催化剂体系。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同立构聚丙烯和乙烯-丙烯共聚物的共混物。本发明公开了全同立构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共混物和生产它们的在线方法。生产所述共混物的在线方法包括提供进行产物共混和产物-进料分离的两个或更多个并联反应器序列和分离器;其中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反应器序列在流体相本体均相条件下运行和所述序列中至少一个在超临界条件下运行。
文档编号C08F110/06GK103254513SQ20131013095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0日
发明者加博尔·基斯, 帕特里克·布兰特, 罗伯特·P·雷诺兹, 阿斯比·K·梅塔, 马尼卡·瓦尔马-奈尔, 约翰·W·舒, 史蒂文·P·拉克 申请人:埃克森美孚研究工程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