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亲嵌段季铵内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3186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两亲嵌段季铵内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亲嵌段季铵内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油藏温度、地层水和注入水矿化度的高低,直接影响聚合物溶液的增粘和降低渗透率的能力。对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而言,虽然其在淡水中具有明显的增粘作用,但随着油田温度、地层水或注入水矿化度的增加,聚合物大分子流体力学半径减小,同时聚合物在岩石表面的吸附量增大也使溶液有效浓度降低,导致溶液粘度不断下降。两亲水溶性高分子是一类重要的水溶性聚合物,通过在亲水性大分子链上引入少量的疏水基团,产生分子内或分子间疏水相互作用,使大分子在溶液中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因而具有显著的增粘效果。通过增加高分子链上疏水基团含量或增大分子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高温、高盐度的影响,但也可能导致聚合物溶解能力变差、溶解时间大幅增加以及大分子链容易剪切降解和容易吸附于岩层等问题。随着地层温度和水矿化度的增大,这些问题尤为严重。另一方面,如何有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高聚合物乳化和增溶原油的能力对于提高原油采收率以及最大限度地挖潜地下残余原油也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两亲嵌段季铵内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式I所示两亲嵌段季铵内盐化合物,
权利要求
1.式I所示两亲嵌段季铵内盐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中,R1和R2均为C8H17,m为5,X为20-43的整数,y为10-20的整数,z为2-8的整数。
3.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式I所示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式I1、式III和式IV所示化合物、甲苯和水混匀后,在引发剂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反应完毕得到所述式I所示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有机卤代物; 所述引发剂具体选自溴苄、氯苄、三氯甲烷、四氯化碳、1-苯基氯乙烷和α-溴代丙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或, 所述催化剂选自氯化亚铜、溴化亚铜和碘化亚铜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1、式II1、式IV所示化合物的质量比为 100: 0.01-50: 0.02-5,具体为 100: 10-40: 0.02-3。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与甲苯的质量比为I 20,具体为2 10 ;或, 所述水的用量为式II所示、式III和式IV所示化合物总质量的0.5 20倍,具体为.0.5 10倍;或,所述甲苯的用量为式I1、式III和式IV所示化合物总质量的O 10倍,具体为O 4倍,且所述甲苯的用量不为O ;或, 所述引发剂的用量为式I1、式III和式IV所示化合物总质量的0.1% 5.0%,具体为.0.5 2% ;或, 所述催化剂的用量为所示式I1、式III和式IV所示化合物总质量的0.02% 1.0%,具体为 0.05 ~ 0.5%o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步骤中,pH值为6.5-7.5,具体为7 ;或, 温度为O 30°C,具体为10 20°C ;或, 时间为2 8小时,具体为2 5小时。
8.权利要求1或2所述式I所示两亲嵌段季铵内盐化合物在驱油中的应用。
9.含有权利要 求1或2所述式I所示两亲嵌段季铵内盐化合物的驱油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亲嵌段季铵内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内盐的结构通式如式I所示。本发明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将含叔胺基团的聚合物上引入含酸基的分子,同一分子内同时含有酸性基团又含有碱性基团,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季铵内盐。这种内盐具有高效、低毒、易溶及生物降解性好等特点,还具有耐温、抗剪切、耐高矿化度、水溶性好的特性,在高温和高矿化度下仍具有很好的溶液降粘效果,对原油具有很好的乳化和增溶能力,能广泛用于石油化工领域,特别是用作油田三次采油的驱油剂。式I
文档编号C08F293/00GK103242498SQ20131016611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8日
发明者王金本, 于林林, 史学峰, 徐晓慧, 杨惠, 于怀清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