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肽类抗生素的还原烷基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51486阅读:13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糖肽类抗生素的还原烷基化方法。



背景技术:

糖肽类抗生素是由各种各样的微生物产生的具有复杂的多环肽结构的抗生素,提供对于大部分革兰氏阳性菌有效的抗菌药。近年来,市场上出现多个糖肽类抗生素,例如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奥利万星等。

已经对天然存在的糖肽类抗生素进行了许多修饰,一个重要的修饰是将糖肽中的反应性氨基进行还原烷基化。例如奥利万星即是由A82846B(也称为氯东方菌素A,Chloroorienticin A)的N4位氨基被4-(4-氯苯基)苯甲醛还原烷基化获得。

奥利万星由Eli Lilly&Co公司原研,现由Medicines公司开发的一种糖肽类抗生素,其结构如下式所示。美国FDA于2014年8月批准该药用于治疗急性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ABSSSI)。

奥利万星由A82846B(也称为氯东方菌素A,Chloroorienticin A)与侧链化合物4-(4-氯苯基)苯甲醛反应制得:

该步反应为A82846B与4-(4-氯苯基)苯甲醛发生还原胺化反应,反应包括两个步骤:1)A82846B二糖上的氨基(N4位)与4-(4-氯苯基)苯甲醛的醛基形成希夫碱;2)该希夫碱被还原成所需结构。

A82846B除了N4位的氨基,还存在单糖上的氨基(N6位)和亮氨酸上的氨基(N1位)可与4-(4-氯苯基)苯甲醛发生反应,生成N6-单取代、N1-单取代、N4,N6-二取代、N4,N1-二取代或N4,N6,N1-三取代的副产物。因此,奥利万星的制备中,希望该步反应有良好的选择性,使反应集中或者仅发生在N4位的氨基。

现有技术中,CN1119649A(实施例4)公开了用氰基硼氢化钠作为还原剂的方法。该方法收率低,存在较多副产物;氰基硼氢化钠与酸或水接触会生成剧毒的氰化物,不满足工业生产和环保标准。

CN1244802A公开了用氰基硼氢化钠或吡啶-硼烷配合物作为还原剂,同时加入可溶性铜化合物以形成铜配合物的方法。经试验发现,氰基硼氢化钠或吡啶-硼烷作为还原剂产物收率低,并且有较多N4,N6-二取代副产物生成,不能达到该专利公开的技术效果。

CN1432023A公开了氰基硼氢化钠作为还原剂,加入二异丙基乙基胺和三氟乙酸的方法。该方法以万古霉素作为原料,因为万古霉素仅存在一个副反应位点,即亮氨酸上的氨基(N1位),所以理论上仅存在N1位-取代一个副产物;发明人试验发现,以A82846B作为原料时,产率低,N4,N6-二取代杂质较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N4位有氨基糖的糖肽类抗生素的还原烷基化方法,包括在含所述糖肽 类抗生素与可溶性铜化合物的溶液中,在醛和叔丁胺硼烷存在下进行反应,其中所述还原烷基化反应优先在糖肽类抗生素的N4位进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方法中,叔丁胺硼烷与糖肽类抗生素的摩尔比为0.4-3.0:1,优选为0.8-2.0:1,更优选为1.6: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方法中,还原烷基化反应在DIEA和三氟乙酸存在下进行。DIEA、三氟乙酸与糖肽类抗生素的摩尔比为5-15:0-18:1,优选为6-12:10-13: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方法中,所述糖肽类抗生素与可溶性铜化合物在溶液中形成糖肽类抗生素的铜配合物,再进行还原烷基化反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方法中,溶剂为甲醇或甲醇与其它溶剂的混合溶剂,优选为甲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方法中,在N4位有氨基糖的糖肽类抗生素为A82846B。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方法中,醛为4-(4-氯苯基)苯甲醛。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方法中,可溶性铜化合物为乙酸铜、氯化铜、或硫酸铜,优选为乙酸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方法中,进一步包括从反应溶液中回收烷基化的糖肽类抗生素的铜配合物的步骤。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方法中,进一步包括从铜配合物中回收烷基化的糖肽类抗生素的步骤。

本发明的方法反应结果收率高,有效控制副产物的生成,N4,N6-二取代杂质少,并且避免使用氰基硼氢化钠,满足了环保标准,特别适合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采用下述缩略词:TBAB代表叔丁胺硼烷;STAB代表三乙酰氧硼氢化钠;PYB代表吡啶-硼烷;NaBH3CN代表氰基硼氢化钠;TFA代表三氟乙酸;DIEA代表二异丙基乙基胺;eq代表当量。

本发明中,A82846B根据中国专利申请CN87106483A制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做进一步的说明,但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是对本发明的内容所做的限制。

实施例1

将A82846B(0.446g,0.28mmol)加入到45ml无水甲醇中,室温搅拌0.5h,加入DIEA (550ul,3.3mmol,11.9eq),室温搅拌0.5h,加入乙酸铜单水合物(56mg,0.28mmol,1eq)继续搅拌2h,加入4′-氯-4-联苯基甲醛(212.3mg,0.98mmol,3.5eq),继续搅拌反应24h。氮气保护下,体系降温至0-10℃,加三氟乙酸(278.9ul,3.64mmol,13eq),控温搅拌反应1h后,将TBAB(40mg,0.46mmol,1.6eq)分4次加入到反应液中(0.4eq/次/小时),加毕反应1h。取反应液进行HPLC检测。反应结束后,滴加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体系pH=9.0,减压浓缩约剩余15ml,滴加15ml乙腈进体系搅拌析晶1h,抽滤,40℃真空烘干得紫色铜配合物固体0.518g,收率71.6%。

HPLC检测图谱中,产物(奥利万星铜配合物)为71.87%,N4,N6-二取代杂质为1.508%。(4′-氯-4-联苯基甲醛及其还原杂质不计入总杂)。

实施例2

将A82846B(0.43g,0.27mmol)加入到43ml无水甲醇中,室温搅拌0.5h,加入DIEA(267ul,1.62mmol,6eq),室温搅拌0.5h,加入乙酸铜单水合物(53.9mg,0.27mmol,1eq)继续搅拌2h,加入4′-氯-4-联苯基甲醛(204.75mg,0.945mmol,3.5eq),继续搅拌反应24h。氮气保护下,体系降温至0-10℃,加三氟乙酸(206.9ul,2.7mmol,10eq),控温搅拌反应1h后,将TBAB(37.57mg,0.432mmol,1.6eq)分4次加入到反应液中(0.4eq/次/小时),加毕反应1h。取反应液进行HPLC检测。反应结束后,滴加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体系pH=9.0,减压浓缩约剩余15ml,滴加15ml乙腈进体系搅拌析晶1h,抽滤,40℃真空烘干得紫色铜配合物固体0.50g,收率77.5%。

HPLC检测图谱中,产物(奥利万星铜配合物)为77.54%,N4,N6-二取代杂质为0.74%(4′-氯-4-联苯基甲醛及其还原杂质不计入总杂)。

参考实施例1 使用NaBH3CN作为还原剂

将A82846B(0.334g,0.21mmol)加入到35ml无水甲醇,室温搅拌并加入乙酸铜单水合物(42mg,0.21mmol,1eq),室温搅拌1h,加入4′-氯-4-联苯基甲醛(59mg,1.3eq)和NaBH3CN(17mg,1.3eq),体系加热搅拌回流过夜,补加NaBH3CN(30mg,2.3eq),继续回流反应3小时,再次加入NaBH3CN(54mg,4.1eq),继续加热3小时。取反应液进行HPLC检测,HPLC检测图谱中,产物为25.6%,原料剩余较多,N4,N6-二取代杂质为1.2%(4′-氯-4-联苯基甲醛及其还原杂质不计入总杂)。

参考实施例2 PYB作为还原剂

将A82846B(0.468g,0.294mmol)加入到47ml无水甲醇,室温搅拌并加入乙酸铜单水合物(52.9mg,0.265mmol,0.9eq),室温搅拌下加入4′-氯-4-联苯基甲醛(101.83mg,0.47mmol,1.6eq)氮气保护下,油浴加热至62℃,加入PYB(17ul,0.17mmol,0.58eq),体系于62℃加热反应1小时,补加PYB(10ul,0.1mmol,0.58eq),继续反应1h,再次加入PYB(10ul,0.1mmol,0.58eq)反应3小时后。第四次加入PYB(10ul,0.1mmol,0.58eq),反应15小时,第五次加入PYB(10ul,0.1mmol,0.58eq)反应3小时,取反应液进行HPLC检测。HPLC检测图谱中,产物为29%(4′-氯-4-联苯基甲醛及其还原杂质不计入总杂),原料剩余仍然较多,N4,N6-二取代杂质为8.47%。

参考实施例3 STAB作为还原剂

将A82846B(0.446g,0.28mmol)加入到45ml无水甲醇,室温搅拌并加入乙酸铜单水合物(50.4mg,0.252mmol,0.9eq),室温搅拌15分钟,加入4′-氯-4-联苯基甲醛(101.85mg,0.47mmol,1.6eq)和STAB(83mg,0.39mmol,1.3eq),体系于63℃加热反应6h,加入STAB(320mg,5eq),63℃反应过夜,补加STAB(128mg,2eq)继续反应24h。HPLC检测图谱中,产物仅为43.19%(4′-氯-4-联苯基甲醛及其还原杂质不计入总杂),原料剩余仍然较多,N4,N6-二取代杂质为7.38%。

HPLC检测在如下条件进行:

仪器:Agilent 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

流动相:A:0.3%磷酸水:乙腈=1000:5 B:乙腈

梯度条件:

色谱柱:Agilent SB-C18(3.5μm,4.6mm×150mm)

检测波长:230nm

柱温:30℃

流速:1ml/min

进样量:10ul

样品配制:取反应液0.1ml,流动相(A/B=60/40)稀释至1ml,进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