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5-氨基噻唑环核脲类化合物的制备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25687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含5-氨基噻唑环核脲类化合物的制备和用途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含5-氨基噻唑环核脲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在植物保护方面的应用,如杀虫、除草、杀菌和植物生长调节等。



背景技术:

苯甲酰基脲类化合物就是一类具有很高选择性的昆虫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它通过抑制昆虫几丁质的生物合成,使昆虫表皮变薄并失去屏障作用,导致昆虫幼虫不能蜕皮或体液

渗出而死亡(杨光富,等.苯甲酰基脲类几丁质生物合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华中师范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3(4):528-535.)。几丁质作为一种天然生物多糖,主要存在于低等藻类、昆虫表皮及真菌细胞壁(李映,等.几丁质合成酶抑制剂.化学进展,2007,19(4):535-543.),由于这种几丁质并不存在于哺乳动物及高等植物中,因此苯甲酰基脲类化合物类杀虫剂可以选择性地防治害虫。由于苯甲酰基脲类化合物具有选择性高、杀虫活性好、对人畜及天敌无药害、且不易产生抗性等优点,是一类极具开发潜力的新型杀虫剂,被称为“21世纪新型农药”(潘文亮,等.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类杀虫剂的发展和应用.植物保护学报,1990,17(2):177-182.)。

噻唑类化合物是农药研究的重点领域,其优良的生物活性和环境相容性倍受农药工作者的青睐。由于噻唑类衍生物具有广泛的生物生理活性及高效、低毒和环境安全等特点(胡德禹,等.噻唑类杀菌剂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合成化学,2006,14:319-321.),噻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一直是农药界和相关产业界极为关注的重点领域(魏振中,等.1-(嘧啶基-4)-3-(2,6-二氟苯甲酰基)脲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有机化学,2006,26(8):1120-1124.)。

氨基噻唑(2-氨基噻唑、4-氨基噻唑和5-氨基噻唑)类化合物是噻唑衍生物的一个重要

分支,该分支中的2-氨基噻唑类衍生物的生物生理活性研究已吸引了农药和医药化学工作者的极大关注(iwataki,i.&iwasa,t.insecticidalaminothiazolederivatives.2004,[p].us:6737382,)。迄今为止,已有几十个上市的农药和医药品种,但5-氨基噻唑衍生物的生物生理活性的研究还未引起化学工作者的足够重视,目前尚无该类衍生物上市的农药和医药品种。

为了寻找和发现更多高效、广谱、低毒、低生态风险并与现有杀虫剂无交互抗性的新农药先导,本发明设计合成了一类含5-氨基噻唑环核脲类化合物,同时进行了系统的生物活性的筛选和评价,以期为新农药创制研究提供高活性侯选化合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类含5-氨基噻唑环核脲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这类化合物在植物保护以及卫生领域中的应用:如杀虫、除草、杀菌和植物生长调节等。

本发明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用于植物保护和卫生领域中杀虫、除草、杀菌和植物生长调节的含5-氨基噻唑环核脲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通式见图1:

其中,r1选自f、cl、br、i、烷基、烷氧基、烷硫基、芳基、芳氧基、芳硫基、芳香杂环(如呋喃环、吡咯环、噻吩环)及各种取代芳香杂环;r2选自2-f、3-f、4-f、2-cl、3-cl、4-cl、2-br、3-br、4-br、2-i、3-i、4-i、2-no2、3-no2、4-no2、2-cf3、3-cf3、4-cf3、2-烷基、3-烷基、4-烷基、2-烷氧基、3-烷氧基、4-烷氧基、2-烷硫基、3-烷硫基、4-烷硫基、2,3-(och3)2、2,4-(och3)2、2,5-(och3)2、2,6-(och3)2、3,4-(och3)2、3,5-(och3)2、2,3,4-(och3)3、2,3,5-(och3)3、2,3,6-(och3)3、2,4,6-(och3)3、3,4,5-(och3)3、2,4,5-(och3)3、2,3-(och2ch3)2、2,4-(och2ch3)2、2,5-(och2ch3)2、2,6-(och2ch3)2、3,4-(och2ch3)2、3,5-(och2ch3)2、2,3,4-(och2ch3)3、2,3,5-(och2ch3)3、2,3,6-(och2ch3)3、2,4,6-(och2ch3)3、3,4,5-(och2ch3)3、2,4,5-(och2ch3)3、2,3-(f)2、2,4-(f)2、2,5-(f)2、2,6-(f)2、3,4-(f)2、3,5-(f)2、2,3,4-(f)3、2,3,5-(f)3、2,3,6-(f)3、2,4,6-(f)3、3,4,5-(f)3、2,4,5-(f)3、2,3-(cl)2、2,4-(cl)2、2,5-(cl)2、2,6-(cl)2、3,4-(cl)2、3,5-(cl)2、2,3,4-(cl)3、2,3,5-(cl)3、2,3,6-(cl)3、2,4,6-(cl)3、3,4,5-(cl)3、2,4,5-(cl)3、2,3-(br)2、2,4-(br)2、2,5-(br)2、2,6-(br)2、3,4-(br)2、3,5-(br)2、2,3,4-(br)3、2,3,5-(br)3、2,3,6-(br)3、2,4,6-(br)3、3,4,5-(br)3、2,4,5-(br)3、2,3-(i)2、2,4-(i)2、2,5-(i)2、2,6-(i)2、3,4-(i)2、3,5-(i)2、2,3,4-(i)3、2,3,5-(i)3、2,3,6-(i)3、2,4,6-(i)3、3,4,5-(i)3、2,4,5-(i)3、2-br-3-f、2-br-4-f、2-br-5-f、2-br-6-f、3-br-4-f、3-br-4-f、4-br-5-f、2-cl-3-f、2-cl-4-f、2-cl-5-f、2-cl-6-f、3-cl-4-f、3-cl-5-f、4-cl-5-f;r3选自f、cl、br、i、烷基(甲基除外)、烷氧基、烷硫基、芳基、芳氧基、芳硫基、芳香杂环(如呋喃环、吡咯环、噻吩环)及各种取代芳香杂环。

本发明5-氨基噻唑环核脲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见图2.

其中,r1选自f、cl、br、i、烷基、烷氧基、烷硫基、芳基、芳氧基、芳硫基、芳香杂环(如呋喃环、吡咯环、噻吩环)及各种取代芳香杂环;r2选自2-f、3-f、4-f、2-cl、3-cl、4-cl、2-br、3-br、4-br、2-i、3-i、4-i、2-no2、3-no2、4-no2、2-cf3、3-cf3、4-cf3、2-烷基、3-烷基、4-烷基、2-烷氧基、3-烷氧基、4-烷氧基、2-烷硫基、3-烷硫基、4-烷硫基、2,3-(och3)2、2,4-(och3)2、2,5-(och3)2、2,6-(och3)2、3,4-(och3)2、3,5-(och3)2、2,3,4-(och3)3、2,3,5-(och3)3、2,3,6-(och3)3、2,4,6-(och3)3、3,4,5-(och3)3、2,4,5-(och3)3、2,3-(och2ch3)2、2,4-(och2ch3)2、2,5-(och2ch3)2、2,6-(och2ch3)2、3,4-(och2ch3)2、3,5-(och2ch3)2、2,3,4-(och2ch3)3、2,3,5-(och2ch3)3、2,3,6-(och2ch3)3、2,4,6-(och2ch3)3、3,4,5-(och2ch3)3、2,4,5-(och2ch3)3、2,3-(f)2、2,4-(f)2、2,5-(f)2、2,6-(f)2、3,4-(f)2、3,5-(f)2、2,3,4-(f)3、2,3,5-(f)3、2,3,6-(f)3、2,4,6-(f)3、3,4,5-(f)3、2,4,5-(f)3、2,3-(cl)2、2,4-(cl)2、2,5-(cl)2、2,6-(cl)2、3,4-(cl)2、3,5-(cl)2、2,3,4-(cl)3、2,3,5-(cl)3、2,3,6-(cl)3、2,4,6-(cl)3、3,4,5-(cl)3、2,4,5-(cl)3、2,3-(br)2、2,4-(br)2、2,5-(br)2、2,6-(br)2、3,4-(br)2、3,5-(br)2、2,3,4-(br)3、2,3,5-(br)3、2,3,6-(br)3、2,4,6-(br)3、3,4,5-(br)3、2,4,5-(br)3、2,3-(i)2、2,4-(i)2、2,5-(i)2、2,6-(i)2、3,4-(i)2、3,5-(i)2、2,3,4-(i)3、2,3,5-(i)3、2,3,6-(i)3、2,4,6-(i)3、3,4,5-(i)3、2,4,5-(i)3、2-br-3-f、2-br-4-f、2-br-5-f、2-br-6-f、3-br-4-f、3-br-4-f、4-br-5-f、2-cl-3-f、2-cl-4-f、2-cl-5-f、2-cl-6-f、3-cl-4-f、3-cl-5-f、4-cl-5-f;r3选自f、cl、br、i、烷基(甲基除外)、烷氧基、烷硫基、芳基、芳氧基、芳硫基、芳香杂环(如呋喃环、吡咯环、噻吩环)及各种取代芳香杂环。

化合物i的制备方法.

于50ml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0.01mol取代苯甲醛、4.20g2,4-二甲氧基苄胺、10ml无水甲醇,25℃反应1h后,加入0.01mol有机酸和3.48g叔辛基异腈,25℃反应12h,减压蒸馏得化合物i。粗品直接用于下步反应。

化合物ii的制备方法.

取上步反应粗品i,加入40ml二氯甲烷溶解后,再加入10ml三氟乙酸,搅拌并观察反应液的颜色变化,若5min后反应液颜色不变化,补加2至5ml三氟乙酸,溶液颜色逐渐变成红褐色,室温反应1h至反应液变成玫瑰红色。减压蒸馏脱出溶剂二氯甲烷至稀稠状,将其倒入250ml烧杯中,向烧杯中缓慢加入约100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至无气泡产生。然后向溶液中加入25ml乙醚并不断搅拌,产生大量白色固体,抽滤,滤渣分别用饱和碳酸氢钠(50ml×3)、水(50ml×2)、乙醚(50ml×3)洗涤后,将固体用150ml左右三氯甲烷溶解,抽滤去除少量不溶的微红色固体。滤液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脱去三氯甲烷得化合物ii,粗品干燥备用。

化合物iii的制备方法.

于250ml单口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化合物ii3.84mmol)、劳森试剂1.86g(4.60mmol)、100ml无水甲苯,回流,tlc检测反应,反应约3.5h完成。减压蒸馏脱去甲苯,残留物用30ml二氯甲烷溶解并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至弱碱性,水相用二氯甲烷(20ml×3)萃取,合并有机液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抽滤,滤液脱溶并经硅胶柱层析得化合物iii。

化合物iv的制备方法.

于50ml单口瓶中,加入中间体iii1.97mol与体积比为1:1的二氯甲烷和三氟乙酸50ml,室温反应约1h。将反应液倒入100ml烧杯中,用饱和碳酸氢钠调节溶液至弱碱性,分液,水相用一定量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层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2.5h,抽滤,滤液减压蒸馏得黄色固体,固体用1.25倍质量的异丙醇重结晶,得化合物iv,收率:65%-75%。

目标合物v的制备方法.

于装有回流冷凝管和滴液漏斗的100ml三口瓶中,加入10ml无水甲苯和1.09mmol中间体iv,加热溶解并加热至120℃,在此温度下缓慢滴加溶有1.0mmol异氰酸酯的10ml无水甲苯溶液,滴毕后在120℃继续反应4-5h,冷却,抽滤,固体以适量甲苯重结晶既得目标化合物v,产率:80.0%-90.0%。

本发明含5-氨基噻唑环核脲类化合物v杀菌活性测定方法如下:

本发明含5-氨基噻唑环核脲类化合物v的杀菌或抑菌活性采用菌体生长率测定法测定,具体步骤为:取1.8毫克样品溶解在2滴n,n-二甲基甲酰胺中,然后用含有一定量吐温20乳化剂的水溶液稀释为500微克/毫升的药剂,将供试药剂在无菌条件下各吸取1毫升于培养皿内,再分别加入9毫升pda培养基,摇匀后制成50微克/毫升含药平板,以添加1毫升灭菌水的平板做空白对照,用直径4毫米的打孔器沿菌丝外缘切取菌盘,移至含药平板上,呈等边三角形摆放,每处理重复3次,将培养皿放在24±1摄氏度恒温培养箱内培养,待对照菌落直径扩展到2-3厘米后调查各处理菌盘扩展直径,求平均值,与空白对照比较计算相对抑菌率,供试菌种为我国农业生产中田间实际发生的大部分典型植物病原菌的种属,其代号和名称如下:as:番茄早疫病菌,其拉丁名为:alternariasolani、bc:黄瓜灰霉病菌,其拉丁名为:botrytiscinerea、ca:花生褐斑病菌,其拉丁名为:cercosporaarachidicola、gz:小麦赤霉病菌,其拉丁名为:gibberellazeae、pi:马铃薯晚疫病菌,其拉丁名为:phytophthorainfestans(mont.)debary、pp:苹果轮纹病菌,其拉丁名为:physalosporapiricola、ps:水稻纹枯病菌,其拉丁名为:pelliculariasasakii、rc:禾谷丝核菌,其拉丁名为:rhizoctoniacerealis、ss:油菜菌核病菌,其拉丁名为:sclerotiniasclerotiorum。

本发明含5-氨基噻唑环核脲类化合物v对小菜蛾杀虫活性的方法如下:

本发明含5-氨基噻唑环核脲类化合物v对小菜蛾杀虫活性的的筛选方法采用叶片药膜法:待测样本配制成200微克/毫升的溶液,取原药样本先用少量丙酮溶解,然后用0.5‰triton-100水溶液稀释,0.5‰triton-100水溶液为对照,每个浓度3次重复,每个重复处理10头试虫;取新鲜无污染的甘蓝叶片,在药液中浸10秒钟,于室内晾干约2小时后,放入直径9厘米的培养皿中,分别接入大小基本一致的小菜蛾2龄幼虫,用橡皮筋扎紧后置于小菜蛾恒温养虫室中,72小时后检查结果,以小毛笔或镊子轻触虫体,不能协调运动作为死亡;以氰虫酰胺为阳性对照。

本发明含5-氨基噻唑环核脲类化合物v对粘虫杀虫活性的测定方法如下:

本发明含5-氨基噻唑环核脲类化合物v对粘虫杀虫活性的筛选采用浸叶法:在分析天平上称取2毫克药样于10毫升青霉素玻璃瓶中,加10毫升丙酮,成200微克/毫升的母液,盖上胶塞振荡溶解,然后将药液用丙酮稀释成5微克/毫升的工作液,用直头眼科镊子浸渍玉米叶片,时间2~3秒,甩掉余液;每次1片,每个样品共8片;按样品标记顺序依次放在处理纸上,待药液干后放入具有标记的10厘米的培养皿内,用弯头眼科镊子接入10头3龄初粘虫幼虫,将试验处理置于恒温标准养虫室中培养72小时后检查结果,以小毛笔或镊子轻触幼虫体,以幼虫完全不动为死亡标准;用丙酮溶液浸渍的玉米叶为空白对照。

本发明含5-氨基噻唑环核脲类化合物v对蚜虫毒杀活性的测定方法如下:

本发明含5-氨基噻唑环核脲类化合物v对蚜虫毒杀活性的测定方法采用浸渍法:蚕豆蚜,其拉丁名称为aphislaburnikaltenbach(alk),室内饲养的正常群体;称取供试化合物2.5毫克于烧杯中,滴加1滴n,n-二甲基甲酰胺,即dmf,加5毫升丙酮振荡溶解样本,再加入有吐温80的水配制成200微克/毫升的待测溶液;将带有至少60头蚕豆蚜的供试蚕豆植株从盆中剪下,在各待测药液中浸渍5秒钟,取出轻轻甩掉多余的药液,插在已经被水饱和的海绵上保湿,待药液干后用玻璃罩罩上,玻璃罩上端的开口用纱布封口以防蚜虫逃逸,饲养放置48小时后检查蚜虫死亡状况,标准为:以试虫能爬行或能站立或六条腿能剧烈运动的均为活虫;以清水为对照,吡虫啉为阳性对照,计算校正死亡率。

本发明含5-氨基噻唑环核脲类化合物v对朱砂叶螨成螨杀螨活性的测定方法如下:

本发明含5-氨基噻唑环核脲类化合物v对朱砂叶螨成螨杀螨活性的测定方法采用浸渍法测定,具体过程是:待测化合物用二甲基甲酰胺配制成母液,用含乳化剂含0.1%-0.2%的水稀释成200μg/ml的溶液待用,二甲基甲酰胺不超过2%;选择密度大、龄期整齐、带有朱砂叶螨成螨的叶片,其拉丁名为tetranychuscinnabarinus,叶片剪成约2平方厘米的小片,有螨的一面朝上放在具两片真叶的叶片上,在温室自然光照射下,两小时后,成螨可转移到新叶背面;选择螨量每株50~80头的新定植植株,从茎基部剪下,连虫带苗一起将叶片浸入药液5秒钟取出后,轻轻抖动,去掉多余的药液,然后移入水培缸中置于25℃恒温室中培养48小时后在双目镜下检查死活虫数,计算死亡率;死亡标准:用解剖针轻轻触动成螨,肢体动但不能爬行者视为死亡;清水为空白对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并合成了系列含5-氨基噻唑环核脲类化合物,并对合成的新化合物进行了杀虫活性和抑菌活性以及抗病毒活性的筛选。

本发明通过特定制备和生物活性测定实施例更加具体说明含5-氨基噻唑环核脲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及应用,所述实施例仅用于具体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尤其是生物活性仅是举例说明,而非限制本专利,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实施例1

化合物i的制备方法:

于50ml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0.01mol对甲氧基苯甲醛、4.20g2,4-二甲氧基苄胺、10ml无水甲醇,25℃反应1h后,加入0.01mol苯甲酸和3.48g叔辛基异腈,25℃反应12h,减压蒸馏得化合物i。粗品直接用于下步反应。

实施例2

化合物ii的制备方法:

取上步反应粗品i,加入40ml二氯甲烷溶解后,再加入10ml三氟乙酸,搅拌并观察反应液的颜色变化,若5min后反应液颜色不变化,补加2至5ml三氟乙酸,溶液颜色逐渐变成红褐色,室温反应1h至反应液变成玫瑰红色。减压蒸馏脱出溶剂二氯甲烷至稀稠状,将其倒入250ml烧杯中,向烧杯中缓慢加入约100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至无气泡产生。然后向溶液中加入25ml乙醚并不断搅拌,产生大量白色固体,抽滤,滤渣分别用饱和碳酸氢钠(50ml×3)、水(50ml×2)、乙醚(50ml×3)洗涤后,将固体用150ml左右三氯甲烷溶解,抽滤去除少量不溶的微红色固体。滤液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脱去三氯甲烷得化合物ii,粗品干燥备用。

实施例3

化合物iii的制备方法:

于250ml单口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化合物ii(3.84mmol)、劳森试剂1.86g(4.60mmol)、100ml无水甲苯,回流,tlc检测反应,反应约3.5h完成。减压蒸馏脱去甲苯,残留物用30ml二氯甲烷溶解并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至弱碱性,水相用二氯甲烷(20ml×3)萃取,合并有机液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抽滤,滤液脱溶并经硅胶柱层析得化合物iii。

实施例4

化合物iv的制备方法:

于50ml单口瓶中,加入中间体iii1.97mol与体积比为1:1的二氯甲烷和三氟乙酸50ml,室温反应约1h。将反应液倒入100ml烧杯中,用饱和碳酸氢钠调节溶液至弱碱性,分液,水相用一定量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层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2.5h,抽滤,滤液减压蒸馏得黄色固体,固体用1.25倍质量的异丙醇重结晶,得化合物iv,收率:65%-75%。当r1为对甲氧基苯基、r2为苯基时,核磁数据如下:1hnmr(d6-dmso,500mhz)δ3.85(s,3h),5.92(s,2h),6.96-7.01(m,1h),7.32-7.35(m,1h),7.38-7.40(m,2h),7.71-7.73(m,2h),7.84-7.85(m,2h);13cnmr(d6-dmso,125mhz)δ158.5,153.0,140.4,136.5,133.9,128.8,128.7,128.6,127.1,125.6,114.2,55.3。

实施例5

化合物v的制备方法:

于装有回流冷凝管和滴液漏斗的100ml三口瓶中,加入10ml无水甲苯和1.09mmol中间体iv,加热溶解并加热至120℃,在此温度下缓慢滴加溶有1.0mmol异氰酸酯的10ml无水甲苯溶液,滴毕后在120℃继续反应4-5h,冷却,抽滤,固体以适量甲苯重结晶既得目标化合物v,产率:80.0%-90.0%。当r1为对甲氧基苯基、r3为苯基时、r2为3-br-5-f,核磁数据如下:1hnmr(d6-dmso,500mhz)δ3.83(s,3h),7.11(d,j=7.5hz,2h),7.47(d,j=6.5hz,3h),7.75(d,j=7.0hz,2h),7.85(q,j=9.5hz,2h),7.93(d,j=5.5hz,2h),8.03(s,1h),11.57(s,1h),11.65(s,1h);13cnmr(d6-dmso,125mhz)δ166.8,161.1,159.4,158.6,150.9,140.4,135.9,135.9,133.7,130.1,129.6,129.4,128.2,128.0,126.4,125.9,123.8,123.6,122.7,122.6,115.4,115.2,114.8,55.7。

实施例6

本发明的含5-氨基噻唑环核脲类化合物v的杀虫活性测定结果:

含5-氨基噻唑环核脲类化合物v的杀虫活性测定结果见表1。在供试药剂浓度为600ppm时,部分化合物对粘虫、蚊幼虫、棉铃虫和玉米螟有很高的毒杀作用,其中化合物ljb001-4、ljb001-7、ljb003-1、ljb004-15对棉铃虫和玉米螟有100%的毒杀作用,并且在供试药剂浓度低值100ppm时,依旧有50%以上的毒杀作用。绝大部分化合物在供试药剂浓度为10ppm时,对蚊幼虫有100%的毒杀作用,其中化合物ljb001-10在供试药剂浓度为1ppm时,还有40%的毒杀作用。

表2本发明的含5-氨基噻唑环核脲类化合物v的杀虫活性

实施例7

本发明的含5-氨基噻唑环核脲类化合物v与农业上可接受的助剂及如下一种或多种商品杀虫剂组合在制备复配杀虫剂中的用途:

所述商品杀虫剂选自:毒死蜱、地亚哝、啶虫脒、甲氨基阿维菌素、弥拜菌素、阿维菌素、多杀菌素、氰戊菊酯、高效氰戊菊酯、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甲氰菊酯、beta-氟氯氰菊酯、氟氯氰菊酯、lambda-三氟氯氰菊酯、二氯苯醚菊酯、苄氯菊酯、丙烯菊酯、功夫菊酯、联苯菊酯、氯菊酯、醚菊酯、氟氯苯菊酯、氯氟胺氰戊菊酯、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氯噻啉、噻虫啉、噻虫嗪、噻虫胺、呋虫胺、可尼丁、达特南、除虫脲、灭幼脲、伏虫隆、除虫隆、氟铃脲、氟虫脲、啶虫隆、虱螨脲、毒虫脲、氟幼脲、noviflumuron即多氟脲,其cas号121451-02-3、氟螨脲、novaluron即双苯氟脲、氟啶脲、baysir6874即{1-[(3.5-二氯-4)4-硝基苯氧基苯基3-3-(2-氯苯)-脲}、baysir-8514即[1-(4-三氟甲氧基苯基)-3-(2-氯苯)-脲]、嗪虫脲、bistrifluron即双三氟虫脲、呋喃虫酰肼、虫酰肼、氯虫酰肼、甲氧虫酰肼、环虫酰肼、乐果、氧化乐果、敌敌畏、乙酰甲胺磷、三唑磷、喹硫磷、哒嗪硫磷、氯唑磷、叶蝉散、西维因、抗蚜威、速灭威、异丙威、杀螟丹、仲丁威、叶飞散、甲萘威、丙硫克百威、丁硫克百威、杀螟丹、溴螨酯、噻螨酮、唑螨酯、哒螨酮、四螨嗪、炔螨特、丁醚脲、丙硫克百威、吡蚜酮、螺螨酯、螺虫酯、螺虫乙酯、丁烯氟虫腈、三唑锡、噻嗪酮、灭线磷、氟虫腈、杀虫单、杀虫双、氯虫酰胺、氟虫酰胺、氟氰虫酰胺、氰虫酰胺、唑虫酰胺、吡螨胺、溴虫腈、吡嗪酮、乙螨唑、吡螨胺、哒幼酮、吡丙醚、埃玛菌素;本发明的氨基噻唑羧酸衍生物在所得复配杀虫剂中的总的质量百分含量是1%-90%,本发明的氨基噻唑羧酸衍生物与所述商品杀虫剂的比例为质量百分比1%׃99%到99%׃1%;所述复配杀虫剂适用的剂型选自种子处理乳剂、水乳剂、大粒剂、微乳剂、悬乳剂、水溶性粒剂、可溶性浓剂、水分散性粒剂、毒谷、气雾剂、块状毒饵、缓释块、浓毒饵、胶囊粒剂、微胶囊悬浮剂、干拌种粉剂、乳油、静电喷雾剂、油包水乳剂、水包油乳剂、烟雾罐、细粒剂、烟雾烛、烟雾筒、烟雾棒、种子处理悬浮剂、烟雾片、烟雾丸、粒状毒饵、发气剂、漂流粉剂、油膏、热雾剂、固/液混合装剂、液/液混合装剂、冷雾剂、固/固混合装剂、药漆、微粒剂、油悬剂、油分散性粉剂、片状毒饵、浓胶剂、泼浇剂、种衣剂、涂抹剂、小块毒饵、悬浮乳剂、成膜油剂、可溶性粉剂、种子处理水溶性粉剂、超低容量悬浮剂、追踪粉剂、超低容量液剂、蒸汽释放剂、湿拌种水分散性粉剂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复配杀虫剂适用的植物选自稻谷、小麦、大麦、燕麦、玉米、高粱、甘薯、马铃薯、木薯、大豆、荷兰豆、蚕豆、豌豆、绿豆、小豆、棉花、蚕桑、花生、油菜、芝麻、向日葵、甜菜、甘蔗、咖啡、可可、人参、贝母、橡胶、椰子、油棕、剑麻、烟草、番茄、辣椒、萝卜、黄瓜、白菜、芹菜、榨菜、甜菜、油菜、葱、大蒜、西瓜、甜瓜、哈密瓜、木瓜、苹果、柑桔、桃树、茶、山野菜、竹笋、啤酒花、胡椒、香蕉、番木瓜、兰花、盆景;所述复配杀虫剂防治的虫害选自东亚飞蝗、云斑车蝗、中华稻蝗、日本黄脊蝗、单刺蝼蛄、东方蝼蛄、稻蓟马、烟蓟马、温室蓟马、稻管蓟马、麦简管蓟马、温室白粉虱、烟粉虱、黑尾叶蝉、大青叶蝉、棉叶蝉、斑衣蜡蝉、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甘蔗扁角飞虱、棉蚜、麦二叉蚜、麦长管蚜、桃蚜、高粱蚜、萝卜蚜、吹绵蚧、桑盾蚧、矢尖盾蚧、梨圆蚧、白蜡虫、红蜡蚧、朝鲜球坚蚧、梨网蝽、香蕉网蝽、细角花蝽、微小花蝽、针缘蝽、稻蛛缘蝽、稻褐蝽、稻黑蝽、稻绿蝽、绿盲蝽、苜蓿盲蝽、中黑盲蝽、大草蛉、丽草蛉、中华草蛉、谷蛾、衣蛾、黄刺蛾、褐刺蛾、扁刺蛾、麦蛾、棉红铃虫、甘薯麦蛾、小菜蛾、桃小食心虫、大豆食心虫、桃小食心虫、苹果顶梢卷叶蛾、褐带长卷叶蛾、拟小黄卷叶蛾、二化螟、豆荚螟、玉米螟、三化螟、菜螟、稻纵卷叶螟、条螟、棉卷叶野螟、桃蛀螟、黏虫、斜纹夜蛾、稻螟蛉、棉小造桥虫、甜菜夜蛾、大螟、棉铃虫、鼎点金刚钻、小地老虎、大地老虎、黄地老虎、盗毒蛾、舞毒蛾、甘薯天蛾、豆天蛾、直纹稻弄蝶、隐纹谷弄蝶、柑橘凤蝶、玉带凤蝶、菜粉蝶、苎麻赤蛱蝶、苎麻黄蛱蝶、豆芫菁、金星步甲、皱鞘步甲、麦穗步甲、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谷斑皮蠹、黑皮蠹、柑橘小吉丁虫、金缘吉丁虫、黄粉虫、黑粉虫、赤拟谷盗、杂拟谷盗、铜绿异丽金龟、暗黑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桑天牛、星天牛、橘褐天牛、桃红颈天牛、大猿叶虫、小猿叶虫、黄守瓜、黄曲条跳甲、绿豆象、豌豆象、蚕豆象、玉米象、米象、小麦叶蜂、梨实蜂、黄带姬蜂、黏虫白星姬蜂、螟蛉悬茧姬蜂、棉铃虫齿唇姬蜂、螟黑点疣姬蜂、蚊、蝇、虻、麦红吸浆虫、麦黄吸浆虫、稻瘿蚊、柑橘大实蝇、瓜实蝇、麦叶灰潜蝇、美洲斑潜蝇、豆秆黑潜蝇、麦秆蝇、种蝇、葱蝇、萝卜蝇、伞裙追寄蝇、玉米螟厉寄蝇、黏虫。

实施例8

本发明的含5-氨基噻唑环核脲类化合物v与农业上可接受的助剂以及与如下商品杀螨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在制备复配杀螨剂及其在防治植物螨害中的用途:

所述商品杀螨剂选自三唑锡、三环锡、苯丁锡、三磷锡、毒虫畏、甲基毒虫畏、巴毒磷、敌敌畏、庚烯磷、速灭磷、久效磷、二溴磷、毒死蜱、嘧啶磷、氯甲亚胺硫磷、氧乐果、敌杀磷、乙硫磷、马拉硫磷、虫螨畏、伏杀硫磷、辛硫磷、甲基嘧啶硫磷、喹硫磷、治螟磷、三唑磷、蚜灭多、水胺硫磷、甲胺磷、胺丙畏、氯亚胺硫磷、亚胺硫磷、氟丙菊酯、联苯菊酯、氯氟氰菊酯、精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氰菊酯、氟氰戊菊酯、氟氯苯菊酯、氟胺氰菊酯、溴氟菊酯、联苯肼酯、苯硫威、涕灭威、丁酮威、杀线威、抗虫威、久效威、苯菌灵、氯灭杀威、克百威、丁硫克百威、速灭威、蜱虱威、伐虫脒、单甲脒、杀螨脒、双甲脒、杀虫脒、苯甲酸苄酯、溴螨酯、丁氟螨酯、灭螨醌、氟蚜螨、氟虫脲、浏阳霉素、虫螨霉素、苏云金素、杀螨素、浏阳霉素、阿维菌素、多拉菌素、埃普利诺菌素、伊维菌素、赛拉菌素、莫西菌素、除虫菊素、烟碱、苦参碱、印楝素、鱼藤酮、吡螨胺、哒螨酮、唑螨酯、四螨嗪、炔螨特、噻螨酮、螺螨酯、嘧螨酯、杀螨酯、克螨特、哒螨灵;本发明的氨基噻唑羧酸衍生物在所得复配杀螨剂在组合物中的总的质量百分含量是1%-90%,本发明的氨基噻唑羧酸衍生物与所述商品杀螨剂的比例为质量百分比1%׃99%到99%׃1%;所述复配杀螨剂的剂型选自可湿性粉剂、微胶囊悬浮剂、可分散液体制剂、可分散固体制剂、种子处理乳剂、水乳剂、大粒剂、微乳剂、油悬浮剂、用农药包衣的种子、水溶性粒剂、可溶性浓剂、水分散性粒剂、毒谷、气雾剂、块状毒饵、缓释块、浓毒饵、胶囊粒剂、干拌种粉剂、乳油、静电喷雾剂、油包水乳剂、水包油乳剂、烟雾罐、细粒剂、烟雾烛、烟雾筒、烟雾棒、种子处理悬浮剂、烟雾片、烟雾丸、粒状毒饵、发气剂、漂流粉剂、油膏、热雾剂、固/液混合装剂、液/液混合装剂、冷雾剂、固/固混合装剂、药漆、种子处理液剂、微粒剂、油分散性粉剂、片状毒饵、浓胶剂、泼浇剂、涂抹剂、悬浮乳剂、成膜油剂、可溶性粉剂、种子处理水溶性粉剂、超低容量悬浮剂、追踪粉剂、超低容量液剂、蒸汽释放剂、湿拌种水分散性粉剂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复配杀螨剂适用的植物选自稻谷、小麦、大麦、燕麦、玉米、高粱、甘薯、马铃薯、木薯、大豆、荷兰豆、蚕豆、豌豆、绿豆、小豆、棉花、蚕桑、花生、油菜、芝麻、向日葵、甜菜、甘蔗、咖啡、可可、人参、贝母、橡胶、椰子、油棕、剑麻、烟草、番茄、辣椒、萝卜、黄瓜、白菜、芹菜、榨菜、甜菜、油菜、葱、大蒜、西瓜、甜瓜、哈密瓜、木瓜、苹果、柑桔、桃树、茶、山野菜、竹笋、啤酒花、胡椒、香蕉、番木瓜、兰花、盆景;所述复配杀螨剂适用的螨害选自叶螨科、细须螨科、呋线螨、瘿螨科、红叶螨属、瘿螨科的害螨,这些害螨是世界性农业害螨、林业害螨、园艺害螨和卫生害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